2211电大《中国文学通论(1)》试题和答案200801

时间:2024-04-27 20:41:59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22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学通论(1) 试题
2008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诗经》收录诗歌的时间跨度从 初年到 中叶。
2."春秋三传"是指 、 和 。
3.庄子,名 。
4.《史记》记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 。
5.《迢迢牵牛星》是" "中的一首。
6.《桃花源记》是 的作品。
7.《山居秋暝》是 的作品。
8.白居易,字 。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 的作品。
10.《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是 的作品。
11.《西厢记》是 的作品,其全名是《 》。
12.孟子,名 。
  13. 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4.柳宗元在永州时,写下了八篇相联系的山水游记,后人称之为" "。
  15.[山坡羊]《潼关怀古》是 的作品,其中"兴,百姓苦! "立意深刻。
二、连线题(把下列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1分,共5 分)
   1.司马迁 a.《关雎》
   2.杜甫 b.《项羽本纪》
   3.陈子昂 c.《登幽州台歌》
   4.汉乐府 d.《望岳》
   5.《诗经》 e. 《陌上桑》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先秦诸子中,属于道家的是( )
   A. 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下列作家中,( )的作品全是乐府诗。
   A.李白 B.白居易
   C. 曹操 D.曹植
   3.下列作家中,属边塞诗派的作家是( )
   A.孟浩然 B.王维
   C. 高适 D.李商隐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 )
   A.鲍照的《拟行路难》 B.曹丕的《燕歌行》
   C. 崔颢的《黄鹤楼》 D.《木兰诗》
   四、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汉乐府
2.山水田园诗派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
   2.简述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叠字技巧。
   六、作品分析题(27分)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烛之武为秦穆公分析了哪两种关系?利害如何?(17分)
   2.烛之武这段说辞的立足点是什么?秦穆公为什么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谏?(10分)
  
  
  
  
  
  
  
  
  
  
  
  
  
  
  
  
  试卷代号:22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学通论(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1月
   特别说明:本试卷1、2、3题为客观题,答案为标准答案。4、5、6为主观题,答案为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西周 春秋
   2.《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次序可颠倒)
   3.周
   4.汉武帝(太初年间)
   5.古诗十九首
   6.陶渊明
   7.王维
   8.乐天
   9.苏轼
   10.陆游
   11.王实甫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12.轲
   13.韩非
   14."永州八记"
   15.张养浩 亡,百姓苦!
   二、连线题(把下列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1分,共5分)
   1.b 2.d 3.c 4.e 5.a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A 2.C 3.C 4.B
  四、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乐府本是汉代的一种音乐机关,(2分)这里的"乐"即是音乐,"府"即是官府。(2分)其职能是收集、整理民歌以及文人模拟民歌的作品,在一些重要场合演奏。(2分)后来人们就把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的诗歌称之为"乐府",乐府遂由官署名称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2分)当时人将汉代乐府演唱的歌诗称为"乐府",并进而将入乐的诗都称为"乐府"(2分)。
   2.盛唐时期的重要诗歌流派。(3分)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为题材。(4分) 风格清新自然。(2分)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1分)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4分)这两处比兴对揭示悲剧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分),
   2.开头的一连十四个叠字(1分),寻寻觅觅写外部动作(2分)。冷冷清清既是此在的环境,(1分)也可以理解为寻寻觅觅的结果,(1分)"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感受。(2分)这三组六个叠字,由轻转重,由浅入深,(2分)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境(1分)。
   六、作品分析题(27分)
   1.展示了两种关系:一是秦郑关系:(2分)烛之武假定两种情况:亡郑、存郑。(2分)然后指出,亡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2分)存郑,于秦有百利而无一害。(2分)从而使秦郑关系由敌我关系变为合作互利关系。(1分)二是秦晋关系。(2分)烛之武从历史与未来两点指出秦晋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历史看,晋负(对不起)秦;(2分)就未来看,晋阙(损害)秦(2分)。从而使秦晋由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2分)
2.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就是因为他抓住了"利害"二字(3分)。这二字乃是这段说辞的核心与立足点。(4分)秦穆公之所以被烛之武说服,正是他在烛之武的分析中,看清了利害。(3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180电大《办公室管理》试题和答案20050104-27

2180电大《办公室管理》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94电大《企业信息管理》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2194电大《企业信息管理》试题和答案20070104-27

2194电大《企业信息管理》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194电大《企业信息管理》试题和答案200407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