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电大《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和答案200801

时间:2024-04-27 20:41:57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22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
2008年1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 )。
A.儒、墨、道、法 B.儒、墨、道、名
C. 儒、道、法、阴阳 D.儒、道、墨、阴阳
2."心性本觉"是( )佛教的思想。
A. 印度 B.西藏
C. 中国 D。南亚
3.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
A.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
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
C.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
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
4.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
A.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B.明智的政治态度
  C.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D.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5."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 )。
   A.侍仆对主人的忠诚 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
   C.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 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6.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
   A.东北亚文化圈 B.中原亚文化圈
   C. 南方亚文化圈 D.西北亚文化圈
  7.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C. 封建法制不健全
   D.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8.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
   ( )
   A. 天人合--的思想
   B.山水本身的秀丽
   C. 热爱祖国的情结
   D.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
  9.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A. 借助西方的物质文明来扶持即将崩塌的封建大厦
   B.揭开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
   C. 传播近代科技知识
   D.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
  10.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
   A.在善地停止下来
   B.停下来即是至善
   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自强不息"一语出自 。
   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
   3。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 ,但另一方面,它又维护了传统的 ,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来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4.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 结合起来。
   5.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 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天演论》中,阐述了 的进化论思想。
   6."五·四"运动时喊出的 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鸣响了丧钟。
   7.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 ,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 ·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及其基本特点。
   2.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3.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
   4.简述明代市民文化发达的主要表现。

















试卷代号:22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1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C 3.A 4.C 5.D
6.C 7.C 8.A 9.A 10.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易经
2.浑厚
3.个体的性格 延续性和恒久性
4.道教
5.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6.打倒孔家店
7.继承 现代化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参考答案
1.先秦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3分)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性。(3分)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3分)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3分)
  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对象,在对社会现象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行为准则为观念。(3分)
2.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给所有士子公平竞争机会的科举制。它给了大批中下层土子或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寒土)一个通过考试参政的机会。(5分)
唐代科举与后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透明度。唐时科举不用糊名制,录取的关键
并不在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在于平时的声誉。这既迫使考生在科考之前就要漫游天下以激扬身价,结交豪俊名流以求延誉,使唐代士人从一开始就离开象牙塔,步人壮阔的社会生活,多方面体验人生,铸造其雄视百代的阔大胸襟。另外,也迫使主考官员注意社会公识和舆论,以显示他的识贤和得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激荡出唐代士人壮浪豪纵的英发之气。(5分)
完善的科举制,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为寒士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保证,从根本上消除了先秦战国时期士人政治关怀的无秩状态。唐代寒士以土节为重,自觉地将个体的功名之心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挂起钩来,在为自己谋得统治集团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统一大帝国文化的前进。(5分)
3.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南移之势。历史上,文化南移运动有三个十分集中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时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迁,迫使汉族土民大规模南移,中原文化随之南播,打开了南方经济文化的新局面。到唐初,南方已经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 (5分)
第二个时期是唐代的安史之乱。叛乱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残破凋弊,加上紧随而来的藩镇
割据和政局动荡,使土民再次大规模南迁。此消彼长,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的南移埋下伏笔。(5分)
第三个时期是宋代的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5分) .
4.明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市民意识全面成熟,市民文化日趋高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其一,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4分)
其二,价值观念。明代后期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好
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4分)
其三,市民文学。明代以后,市民文学取代士大夫文学,占主导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杰出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市民文化的痕迹。(4分)
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其意义是相当巨大的。它不仅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而且还为东西文化精神的汇融埋下了伏笔。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命题,正是以市民意识的全面成熟为前提的。清代的开启民智运动,甚至今天的民主意识,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3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194电大《企业信息管理》试题和答案200407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401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193电大《农村政策与法规》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2192电大《农村环保概论》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电大《民法学(2)》 试题04-27

电大《民法学(2)》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试题04-27

电大《民法学(1)》试题04-27

电大《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介绍、试题类型、考核要求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