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和答案2009年

时间:2024-04-27 20:35:32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25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试题
2009年1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
2.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3.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一--、命名线。
4. ---一一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
关系。
5.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
具有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
A. 弗兰兹·西泽克 B. 福禄倍尔
  C. 皮亚杰
2.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
的(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 蒙台梭利 B.福禄倍尔
C.冈仓觉
3.1923年幼儿教育家(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一--鼓楼幼稚园,提倡 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 陈鹤琴
4.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
A. 形象 B.主题
C. 空间
5.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 ),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人其他活动中,把
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
C.弥漫性
6。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
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 )、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 装饰阶段 B.兴趣阶段
C.游戏阶段
7,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 )、命题画、意愿画。
A. 素描 B.设计
C.临摹
8.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 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
A. "概念画"期 B.成熟期
C.形象期
9.命题画可分为物体画和( )。
A. 写生画 B.情节画
C. 临摹画
10.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 )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A. 兴趣 B.年龄
  C.能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3.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30分)
    简单论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
    
    
    
    
    
    
    
    
    
    试卷代号:25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写实期
     2.要求
     3.圆形线
     4.遮挡式
     5.主动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 2.B 3.B 4.C 5.C
     6.A 7.C 8.'A 9.B 10.B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
     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2.(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2)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
     (3)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
     (4)教师不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
     (5)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3.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 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和效果的评估。
    在评价方法上,应关注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最概括的陈述,是学前儿童美术。
    教育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和基础: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四、论述题(共30分)
    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幼儿用画笔描绘事物的初期,不大考虑画笔的色彩,用什么都行,这时的画一般都是单色 的,经常能得到什么颜色的画笔,画中就更多地出现什么颜色。渐渐地,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生喜爱或讨厌的情感,于是开始更多地选用自己有好感的色彩,而拒绝用他们不喜欢的颜色。
    经过一个阶段的玩色和较单调地运用色彩之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 进入色彩运用的第二个阶段。这时,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多起来。此时,幼儿对色彩的运用,没有再现或表现的意图,主要是满足个人美感的需要,有明显的装饰性。幼儿对色彩的美感主要取决于各种色彩的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气质特征之间的关联。
    约幼儿期末,第三个阶段开始了。有些幼儿会前发出表现事物的客观颜色的愿望,也就是说,一些幼儿有了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法。但在那些大量的不用固有色,并不影响表现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施色。有大量的事物可供幼儿装饰和美化,满足他们的美感需要。
    幼儿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简单和原始,但并不错误,相反,它产生的独特的美感是值得欣赏的。艺术旨在表现人的情感,按物体固有色赋色并不是美术的目标。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热忱,启发他们体验色彩的美感,鼓励他们大胆地运用色彩去"说话"。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721电大《乡镇行政管理》试题和答案20080104-27

2721电大《乡镇行政管理》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2721电大《乡镇行政管理》试题和答案20070104-27

2720电大《实用管理基础》历年试题之比较(2011年6月)04-27

2720电大《实用管理基础》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721电大《乡镇行政管理》试题和答案20050704-27

2744电大《农村环境保护 》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2708电大《养殖业基础》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2744电大《农村环境保护 》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2734电大《小企业管理基础》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