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电大《邓小平理论》(历年试题分类2002-2012年1月

时间:2024-04-27 20:35:12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邓小平理论】(历年试题分类2002-2012年1月)-论述
注:打印前,请和历届试题核对,能对上再打印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1)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答: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从两个方面看:
(1)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无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必须科学分析甸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的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伯全面发展。
2.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答:(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 (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
(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解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
(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重注公平。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答: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我。
(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4)发挥社会顺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和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1)维护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维护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执政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3)维护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不公平、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对照,社会主义就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2.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答: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掌握着打击、遏制"台独"的战略优势。
(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培育和发展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反对"台独"。
(3)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斩断的。
(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始终稳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3.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1)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就成了在全国执政的党。党在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总的来说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误,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定的目标取得成功,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4)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实践活跃,都是围绕着执政来展开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可从 邓 小 平 理 论对马克思主义四个方面的贡献理解:
<1) 邓 小 平 理 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 邓 小 平 理 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 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 )邓 小 平 理 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 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 邓 小 平 理 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1 )一 个 中 国 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2 )一 个 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
(3 )一 个 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3.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 要 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拒腐防变的能力;(2 )加 强 党的思想建设,就要坚持用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
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要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 )加 强 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4) 加 强 党的作风建设,核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
势,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1. 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中 国 共 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中:(1) 党 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 党 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 )党 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 " 代 表"之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关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
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 19 95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 )科 教 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3) 科 学 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动力量。(4) 发 展 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从培养人才人
手。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旨?
邓 小平 将 争取世界的和平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首要任务",并认为我们确立的政策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提 出 这 个宗旨是因为:
(1 )和 平 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 )是 由 中国的历史和国家性质决定的。<3 )是 我 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 )中 国 所以提出促进共同发展,是因为:发展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还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社,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经济全
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大,一国经济的发展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至同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共同发展成为各国的一致利益。
.1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 因 为 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 )因 为 旗帜是形象。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保持国内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一种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鲜明形象。(3 )邓 小 平理论既是方向,又是形象。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才能把邓小平所开
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因为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想保证。
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 的十 六 大 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t1 )实 现 全 面 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Z )推 进 社 会 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3 )加 强 和 改 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全面 贯 彻 落 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是我们党必 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1)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2)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
(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3.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2)不断提高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
(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1 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可 从邓 小 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四个方面的贡献理解:
(1 )邓 小 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 )邓 小 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 )邓 小 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 邓 小 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
(1 )坚 持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2 )力 争 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 )促 成 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三通"。
1. 试 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中 国 共 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中:(1) 党 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
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 党 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
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党 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 个 "代 表"之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关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核心。
2. 联 系 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一 ,发 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执政党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 二 ,发 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讲,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第 三 ,发 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
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矛盾的解决有待生产力的发展。
第 四 ,大 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奠定必需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第 五 ,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重新被确立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恢复。目前,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2. 怎 样 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 这 一 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
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 )社 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这一制度既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
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又结合了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1 )实 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2) 改 革 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 社 会 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人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人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
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3) 允 许 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愈
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4) 为 充 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人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间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5) 规 范 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
收人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人,整顿不合理收人,调节过高收人。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对 如 何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以下儿点:(1 )健 全 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 )全 心 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
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 )深 化 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h )发 挥 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墓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祖 国 大 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掌握着打击、遏制"台独"的战略
(1) 经 过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 两 岸 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培育和发展了两岸同胞的
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反对"台独"。(3)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斩断的。
(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始终稳固,世界1.绝大多数国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答:党 的 十六 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 在 这 一构想下,可以做到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作为主体的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
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2) 台 湾 经济将真正以大陆为腹地。台湾可以利用大陆市场大、生产成本低等有利条件,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长期繁荣,两岸经济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3 )台 湾 同胞可以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
和荣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3.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1 )重 视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提出的。
(2 )新 中 国成立以后,共产党成为在全国执政的党。党在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总的来说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误,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3 )在 新 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定的目标取得成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4 )党 在 执政之后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1. 为 什 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答:"三 个 代 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
(1 )"三 个 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2) "三 个 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答:1) 坚 持 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2) 坚 持 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国际地位。(2) 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 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
和谐文化的根本。(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是和谐文化的核心。(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3. 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1)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提出的。(2)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共产党成为在全国执政的党。党在执政的50 多年时间里, 总的来访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误,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定的目标取得成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4) 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实践活动, 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主本建设,它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26. 联系实际论述,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答:主要从两方面论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1)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 科学发展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7. 请根据下列材料, 分析说明应如何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 、"先富与后富" 的关系。
材料1
美国'联合争取公平经济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从1 9 9 0年到2 000年11年间,美国企业总裁的工资增长幅度高达5 71 % .而普通工人工资的增长水平只有3 7 % .扣除1 0年来的通货膨胀幅度3 2 %,工人实际平均工资增长无几。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目前美国老板的平均工资薪水是一般工人平均薪水的5 3 1倍!据计算,如果工人的工资从1 9 90年开始也像企业领导那样增长,今天工人的平均年薪就应该是1 2 0 4 9 1美元,而不是目前的2 4 6 68美元。该研究所认为,美国的经济制度应该对那些低收入者更公平些。该研究所和其他相关机构正在努力,要求美国国会尽快以立法形式,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据统计, 1 9 90年,美国法定最低工资为每小时3 . 80美元,目前是5 . 1 5美元,如果最低工资界限也以老板工资增长的速度那样上涨,今天工人的最低工资界限应该是每小时2 5 . 50美元。上个世纪中期大多数工业化国家贫富差距有所缩小,但近几年,贫富间的悬殊又进一步拉开了。1 9 79年全球富人的总收人是特贫阶层总收入的9倍,到1 9 97年,已上升到了1 5倍。
1999 年, 英国国内的收人差距悬殊达到了40 年的最高水平。
材料2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0 . 4 58。中国是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
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显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绝大部分聚集在少
数人手里。中国国家统计局曾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 0 %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 5 % ;而最贫
穷的1 0 %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 4%; 财政部官员曾透露, 银行60% 的存款掌握在10%
的存户手里。这些都显示出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统计局的报告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
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答:(1)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s公平是提高效率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快增加社会物质财富。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开放之初,为克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近年来,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人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 正确认识和把握"先富与后富" 的关系①实行"效率优先"原则,必然出现"先富与后富"的问题。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z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E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
②要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z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26. 结合实际论述, 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党在新时期需要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的内容包括: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增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原因为:(1) 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 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2)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共产党就成我国的执政党。党在执政的50 多年时间里, 总的来说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误,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承担着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定目标取得成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4) 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实践活动, 都是围绕着执政来展开的,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27. 材料分析题
关于"三农"问题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 0 00年农业现状及2 0 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农业在国民经济农业劳动力占
械镇化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农民人均可支
中的比重总就业的比重支配收入配收入2000 年15.9% 50% 36.2% 6280JG 2253y巳2020 年11.5% 29% 56% 18000 歹巳8000 歹巳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
:1)请结合材料说明, 为什么解决好" 三农" 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丢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答:(1) 表中数字表明, " 三农" 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 的劳动
力仅创造1 5 . 9 %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 6 . 2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 2 5 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 解决好" 三农" 问题, 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z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给分〉
1.怎样理解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这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2)"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继承了、而且以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人我们确定什么可以做规定了界限和准则。
(3)"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4)" 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 跳出来,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放开手脚,大胆地试验。一切工作,都要以"三个有利于"最根本的判断标准。
(5)"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衡量经济工作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和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意义。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我们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依据,
有助于在实践中防止"左"的或右的错误。
2. 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2)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促成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三通"。
1、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方法论;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 (3)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形成这样一个新的科学体系,就没有邓小平理论。
2、简述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
(3)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
1、 试述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及其理要意义
(1)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反复思考和强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2 )在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 这个科学回答,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它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为什么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业;
(2)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它的基础就在人民群众之中;
(3) 由于这项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的成功更需要依靠广大人良群众的力量.
1.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在:
(1)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2)它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3)它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4)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2.试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1)从历史发展看,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1.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方法论。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的指导性线索;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3)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动力量。
(4)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从培养人才人手。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
(2)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4)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上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
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依靠人民群众,首先的和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
(3)广大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4)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5)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快三大小单双位技巧准确率99建设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法律责任的免除就是( )。04-27

我国公民不包括( )基本义务。04-27

依据我国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04-27

( )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独立的具体人04-27

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进行沟通撮合,使行贿、受贿得以实04-27

如出现( )情况,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04-27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 )。04-27

以下( )不属于保险法的特点。04-27

( )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04-27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