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电大《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和答案200507

时间:2024-04-27 20:31:03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1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
2005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 生活,为了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2.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3.导向功能、 功能、决策功能和 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4.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 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5.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第一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是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 。
  6. 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 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 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所选答案字母填入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A.课程目标
  B. 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
  2.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
  A. 人本主义取向 B. 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3. 将课程的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这是:(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4. 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特征。
  A. 方向性 B.动力性
  C. 动态性 D.转化性
  5.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 和环境因素( )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B. 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2.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3.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4.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
  5.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
2. 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五、实例分析题(共30分)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无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教师列出式子:0.083×230,对学生说:"2"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
  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



试卷代号:1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日常
  2.学习者
  3.诊断 促进发展
  4.时间与空间
  5.学习经验 教育目标
  6.复式 一位 年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 2.B 3.B 4.A 5.A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
  2.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
  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
  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
  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1)目标分解
  (2)任务分析
  (3)起点确定
  (4)目标表述(以及目标层次化)
  4.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
  (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
  (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5.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
  第一: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
   (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
   (3)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4)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第二: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
    (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
    (2)课程设计注重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
    (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2. 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1)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纵观课程与教学的社会学理论,考察课程与教学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任何时期,何种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
  (2)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首先,课堂上教师实施的课程不会完全地、一致地表现社会规定的课程文化,其中必然掺杂教师个人对课程的理解,而或多或少地对课程进行改编。其次,不同的学生对同样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

五、实例分析题(共30分)
  这位教师运用了巧妙的导课艺术,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宪法》规定,监督《宪法》实施的机构是( )。04-27

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量04-27

下列关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04-27

简报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和( )。04-27

下列文件中,属于被动行文的是( )。04-27

毛泽东思想规定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04-27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04-27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是在( )。04-27

“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古至今始终是教04-27

下列关于一次能源分类表达错误的是( )。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