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遇事就到政府哭闹上访,形成遇事就找政府的思维。对此你怎么看?
【考察内容】
综合分析能力
【审题要点】
审题点1:“群众遇事就到政府哭闹上访”
上访是群众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者表达诉求的合法渠道,但是要注意题干“遇事”二字所反映出来的“负能量”。因此,对于这类“负能量”的社会现象题,便可以立即回忆理论课的知识点,敲定答题要素包括:危害、原因、对策等。
审题点2:“形成遇事就找政府的思维”
说明群众维护自身权益非常的被动,除了上访似乎没有更好的维权方式。因此,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联想群众之所以动则哭闹上访的原因可能在于自身缺乏法治思维或者政府反馈机制不完善等等。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示范答题】
群众形成遇事就找政府的思维表明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在不断提高,值得欣慰。但是,如果动辄“哭闹上访”,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有悖于法治精神。其实,追踪溯源,我认为群众遇事就找政府的原因在于:
第一,群众法治意识淡薄。中国历经几千年的人治社会,人治思维根深蒂固。因此,尽管党的十五大便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但是群众的法治思维依然尚未成型,既没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习惯,也对国家的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存在强烈的质疑。
第二,信访处理方式欠妥。政府工作人员平常对于群众问题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但是面对群众“哭闹上访”却十分“害怕”,不管群众诉求是否符合信访制度或者政策法规都一律解决,形成错误示范。因此,很多群众尝到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甜头,便形成了遇事找政府的思维。
第三,政府反馈机制欠缺。很多群众愿意“拉下脸来”到政府哭闹上访也是属于无奈之举,我国反馈机制比较单一,很多所谓的市长热线、民生热线形同虚设,而信访在我国还算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反馈渠道。因此群众要想维护自身权益,除了上访别无选择。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的诉求、解决群众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全面落实法治思维。一方面,要加强普法教育。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在三微一端或者法治平台上开辟法制专栏、分享普法故事、推送法制新闻、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与解读,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另一方面,要确保司法公正。司法机关要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比如可以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等,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审判和检察工作的干扰。
第二,严格落实信访制度。信访部门可以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法》,树立工作人员的法规意识,确保符合法规的按规处理,不符合法规的做好解释说明;同时还要尽快探索建立《信访应急制度》,提高信访工作人员对于群众哭闹等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减少工作人员因“害怕”群众哭闹而违规允诺的情况。
第三,尽快完善反馈机制。一方面,政府要拓宽反馈渠道,比如可以在人大政协等部门设立政风行风热线或者依托互联网建立民意反馈平台等;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三级联动”监督机制,由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民意调查、抽听电话录音、抽查处理记录等方式了解群众意见的处理进度和处理结果,确保民意反馈落到实处。
来源:2015年8月10日上午山西省考长治市面试题(行政岗)第1题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有人认为评价电视节目重要的是收视率,有人认为是质量,你04-27
你们派出所要组织老民警参加一个月后的执法资格考试,关04-27
你的朋友参加中国好声音比赛,没有被心仪的导师选中,情绪04-27
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收视率都很高,有人说他们是年度最04-27
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互联网交易会颠覆传统零售商,一种认04-27
听证会现场,支持限购的民众和反对限购的民众发生的口角04-27
对于政府发布限购令,有人说限购政策能够保护环境,减少拥04-27
如果你的委托方对调查结果不满意、不认可,拒绝支付委托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