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和答案200907

时间:2024-04-27 20:27:29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试卷代号:109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试题 2009年7月
一、简答题(答出要点进行适当论述。每题10分,共50分)
1.语文教学新理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是什么?
3.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解读文本?
4.作文知识结构中的陈述性知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5.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1.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分)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分)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分)④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分)
2.①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2分)②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其发展;(2分)③发挥教师特长,充分利用资源;(3分)④预想教学过程,制定最优策略。(3分)
3.①从文学话语层面解读;(3分)②从文学形象层面解读;(3分)③从文学意蕴层面解读。 (4分)
4.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3分)较丰富的百科知识;(3分)鲜活的生活经验和深刻体验的积累(4分)。
5.①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着力培养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兼顾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2分)②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2分)③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2分)④突出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性;(2分)⑤教师引导要切实、精当;(1分)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分)
二、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请举例论述你是怎样做的。
  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运用"还原语境"的策略的?
【答案】:1.良好的习惯:①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②说普通话的习惯;(2分)③读书看报的习惯;(2分)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2分)⑤默读的习惯;(1分)⑥积累语言的习惯;(2分)⑦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2分)举例说明3分。
  2.①利用上下文微观语境;(3分)②探查写作活动发生的时间、场合、心态等中观语境; (4分)③追寻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等宏观语境。(4分)举例说明5分。
三、分析题(共18分)
分析教学个案,回答以下问题:
1.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4分)
2.该教学个案有哪些主要教学环节?(6分)
3.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显著特点,起到什么效果?请举例说明。(8分)
【答案】:1.灵活处理教材·,没有片面追求完整和全面;(2分)在教材的具体处理上选取了林黛玉和王熙凤这两个人物作为课堂上的点评内容,重点突出,不枝不蔓。(2分)
2.教师示范引导;(2分)学生实践探索;(2分)名家点评共享。(2分)
3.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发现、感受、体验文本语言在塑造人物方面之精妙,在具体的审美中获得精神愉悦和对作品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2分)注重教给方法。紧紧抓住"品味语言"这一切人口,由教师示范解析、学生实践鉴赏、名家点评共享等几个环节层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了解和实践"点评式读书法",使师生鉴赏思维不断碰撞,与名家点评不断共鸣,学生在鉴赏文本之美的过程中也学习了文学作品欣赏方法。
(3分)注重阅读鉴赏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1分)举例分析2分。
注:论述题和分析题能答出要点进行具体论述分析即可,不要求语言表述上的完全一致。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实录
  师:《红楼梦》是部"百科全书",品读这部鸿篇巨著,要花费很多时间。今天,我们仅从文学角度节选部分内容的两个主要人物进行点评,从而欣赏曹雪芹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艺。
师:什么是"点评式读书法"?"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圈点",是在需要评论的地方画圈或点点,做些符号。"批评"就是评论。语言学家王力说:"看一本好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就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你好好看的时候,总会有意见。"这个"意见"用刚才说的圈点方式写出来,就是你的点评。下面,我就以林黛玉为例试做点评。
(学生齐读"宝玉见黛玉"部分)
例1: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罾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师:我在"与众各别"下面画了线,觉得从中能看出林黛玉跟别人不一样,超凡脱俗。还有 "罾烟眉",我也加了点,"罾烟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眉呢7.
生:像一抹青烟似的眉。
师:对。淡、轻、秀。还有,"含情目"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师:我做了这样的点评:"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师:在此,我还要提示大家注意欣赏古代小说的方法。
欣赏方法一:要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
当邢夫人苦留黛玉吃晚饭时,黛玉有什么表现呢?
例2: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师:黛玉的这番话有什么特点?
生:得体,有修养。
师:我在旁做了这样的点评:语言之得体,声声入耳。既表对邢夫人之尊敬、感激,又明白己顾全大局之礼。乃"步步留心"之具体表现也。
师:林黛玉进贾府,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这种周到的语言,正是她小心谨慎的具体表现。
再看:
例3:当日林如海教女......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师:林黛玉接了茶准备干什么的?
生:喝的。
师:实际上这茶是用来喝的吗?
生:不是。从后文"黛玉照样漱了口,盥了手,又见端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可见这茶不是用来喝的。
师:正因为黛玉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才没有将漱口水当茶喝。我在旁写了如下的评语:连生活习惯也亦步亦趋,可见其小心到了何种程度。
师:生活习惯是长时间里形成的,很难改变。但林黛玉进了贾府,连生活习惯也要随现在的环境,可见她小心到了何种程度。
欣赏方法二:由表及里,透过人物言行认识人物思想性格。
师:在阅读时,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学生没有什么反映,师提示)
例4: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念了《四书》",而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却回答:"不曾读"。一个小问题两种回答。为什么? (学生反映热烈,相互小声交流)
生:宝玉不喜欢读书,为了迎合他。
生: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
师:好。大家想,听完贾母的话,黛玉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生:贾母对她有点不满。
生:自己不太谦虚。
师: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这样的评点:黛玉发现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觉得自己失了口,所以宝玉问时改了口,表现她谨慎小心的性格。
师:诸如这类的地方,需要我们在读书时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这样才能鉴赏出丰富的含义来,所以,我们在此提示第三种欣赏方法。
欣赏方法三:要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含蓄隽永之处应该问一个"为什么",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讲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生出这样的疑问:黛玉在自己外婆家为什么要这么小心谨慎呢?
生:因为贾府是名门望族,黛玉的出身、家庭与贾府比起来较低微,所以,她很在意,怕被别人耻笑。
师: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即使在外婆家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表现了她"寄人篱下"的心境。
在此,我要提示第四种欣赏方法。
欣赏方法四:要从分析环境人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师:从以上的分析点评中,我们可以知道林黛玉是一位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孤傲自尊的女子。
下面我们来点评王熙凤这一形象。
(生分组讨论)
师:现在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生1:(投影)我们主要点评王熙风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从黛玉的心理活动中,可以得知王熙凤人非常胆大、不拘一格,也略显出一些掌权者的气派。因为王熙凤主要是料理和主管贾府一些日常事物的,手中掌握着财政大权,可以说是实际当家人。再从她的衣着来看,充分表现了当权者那种华丽富贵的气派。另外,贾母称她"辣子",便足以让人感受到她骨子里的泼辣之气。总之,王熙风是非常精明能干、胆大心细又透出几分泼辣的人。
师:很好,特别是关于"辣子"的点评,用语准确。
生2:我们点评王熙风夸黛玉这部分:"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有点恭维,因为她知道贾母喜欢黛玉,所以刻意去讨好贾母。后来又体贴地问黛玉上过学没有?如果有什么事都只管找她,都说明她是贾府的实际掌权人。还有她跟王夫人的对话,说明她懂得察言观色去迎合别人。她有能干的一面,但又比较狡黠。
师:很好,辩证地看待这个人物。
生3:"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里末见其形,先闻其声。还有通过黛玉的心理描写,刻画出王熙凤在严肃的场合还那么随便说笑、放肆,这都是由于贾母对她的宠爱,从而点出了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师:好。这三位同学的点评,从语言、外貌、回王夫人话几个方面人手。还有哪个组要点评?我们班最胆小的一位也勇敢地走上来了。 (生鼓掌)
生:众人的严肃恭谨,王熙凤的放诞无理,通过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她在贾府的地位比较特殊,性格也比较泼辣。从她转悲为喜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机变、狡黠、八面玲珑的人物。"丫头、老婆子不好,只管告诉我。"可以看出她作为当家人的身份和威势。还有从她的出场,穿着打扮,谈吐行动等可以看出她在贾府有着特殊的权势地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师:"炙手可热"很恰当。 (学生中还有举手的)
师:刚才同学们的点评都非常精彩。不过,我觉得有的地方还不够深刻,下面提供一些名家点评,帮助我们提升鉴赏的水平。
师:对王熙凤出场,脂砚斋的点评是:"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得此机括耶?"
师:王熙风的容貌,怎么没有人去评?我们重点说一下。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师:中国古代美女的特点是"丹凤眼,柳叶眉",可见,王熙凤也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子。不过,在"丹凤"之后却加上了"三角"二字,在"柳叶"之后也多了"吊梢"一词,这两个词大家一定不要放过,要好好探个究竟。脂砚斋是这样点评的:"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风。""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作者读过麻衣相法:三角眼和吊眉梢有狡黠、狠毒、性巧、通变等意义。这样写是为了借以揭示王熙凤的性格为人。还有"粉面含春威不露",这句也评得不够。 "春"和"威"是两个相对的词语,尤其不要放过,要细细咀嚼、品味。像春风般一团和气的外表里却藏着看不见的威势,笑里藏刀,有人这样说王熙凤"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所以,这段描写,可以概括为: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狡黠,这样的描写,就把王熙凤的形和神表露无遗。
师:再看熙凤见黛玉一节。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
神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师:刚才许多同学都就这段评论了她的逢迎、周到、八面玲珑。看脂砚斋是怎么评论的:
"这方是阿凤言语。若一味浮词套语,岂复为阿凤哉?出自风口,黛玉风姿可知。"
师:为了更好地体会这段语言的精妙,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刚才王熙凤的一番话,使在场的相关人物都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填写下列空白。
这段话,使_________欢心,_______感到温暖,________感到愉悦,_______觉得内心平衡。
师:称赞黛玉实际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三姐妹这些嫡亲的孙女,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
师:对王熙凤的感情变化之快:"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前人评曰:"何旋转之速如是?"王蒙评:"着一'忙'字而性情全出。"
师:仅这一个"忙"字就人木三分地刻画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点。
师:"回王夫人"一节中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脂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
前人评:"贼耶?鬼耶?"
表明王熙凤精明能干、心机过人。
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师:《红楼梦》博大精深,我们这堂课的鉴赏,对曹雪芹艺术匠心的体味,也只能管窥蠡测。希望大家课后能积极实践"点评式读书法",利用我们今天所提示的欣赏方法用心体会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技巧和语言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运用这堂课所学的方法点评贾宝玉这一人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1114电大《混凝土结构(本)》试题和答案20050104-27

1114电大《混凝土结构(本)》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1112电大《公共关系学》试题和答案20040704-27

1112电大《公共关系学》试题和答案20070104-27

1112电大《公共关系学》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1110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20090104-27

1110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20090704-27

1110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20080704-27

1110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20060104-27

1110电大《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200707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