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得到较好的调查数据,在进行调查时先设定调查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民意调查,被群众反讽为“反调查”。对此你怎么看?
【考察内容】
综合分析能力
【审题要点】
审题点1:“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得到较好的调查数据,在进行调查时先设定调查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民意调查,被群众反讽为‘反调查’”
通过审题能够得知,题干所描述的是关于政府部门在调研数据工作中的一种负面的社会现象,“反调查”是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一种讽刺形容,可以看出群众对于政府的做法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首先应该明确态度,之后再分析这种行为的危害性。
审题点2:“对此你怎么看”
在明确态度之后,通过从各个主体出发,从政府、群众和社会等方面,深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在结合社会背景,提出完善和解决的对策。对策部分可以保持与原因一一对应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示范答题】
对于这些政府部门的“反调查”的工作方式,我感到十分气愤和无奈。
调查数据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一部分,有助于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群众的满意度,从而及时了解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有些部门的这种预先设定调查结果,再根据结果调查的这种作为,一方面,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种调查方式,剥夺了群众表达政策意愿的权益,不能够使调查成为民意的反馈渠道。另一方面,也扰乱了政府的工作秩序。调研工作本质上是了解政策实施的一种方式,虚假的数据不能够为政策的完善和修正提出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部门的这种“反调查”的工作方式,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政府官员在基层调研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形式主义,依靠外表漂亮的数据作为工作的目的,而并非是通过数据的统计来反映出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和整改方案,解决百姓的问题,因此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念,直接导致政府官员工作的不作为。
其次,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当前政府机关内部对于各单位的考核仅仅停留在工作的完成率和政策执行等数据上的考核,并且直接与其绩效和升迁挂钩,这就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修改数据,先设定结果,再去做民意调查,通过数据造假等方式来确保结果有利于其考核与升迁。
再次,群众的维权意识不强。政府的这种行为已经被群众反讽为“反调查”,这充分说明了群众对于政府的行为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这种行为也很普遍了,但是,很少有群众向当地纪检委揭发举报这些问题,充分说明群众对自身利益维护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精准的数据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政策的缺陷,体现出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了规避当前政府机关工作的问题,让调研数据能够更反映出实际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端正政府官员的工作态度。机关内部要强化“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自觉树立服务意识。保质保量完成统计数据等各项工作,踏踏实实为民办事,实事求是开展工作。
第二,完善政府管理机制。一方面,优化单位内部的考评机制,不仅仅将单位内部对政策的执行力度和贯彻效果作为考核的依据,而且还要把群众对于政府领导干部的评价纳入到考评机制当中,倒逼领导干部重视群众的建议,反馈群众心声。另一方面,完善监督机制,在机关内部,针对于数据调研等具体工作,我们可以划分团队,实行互相监督,通过同级监督和上下级监督,及时发现舞弊和伪造数据的行为,并予以制止,做出相应的处分,确保机关内部的工作是合法规范的。
第三,依靠群众的力量,发挥社会共治。调研等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因此在具体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群众的力量,让群众及时向机关内部反馈问题。可以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和公众号等,实时接收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四,加强政务公开,加强群众的参与感。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存在感,我们可以将政府内部的决策和非重要数据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公示,群众可以随时上网了解政府的工作内容,并欢迎为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提高群众的参与感。
来源:2020国考自由练习第203题教育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