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5A范文网【5a.net】为你整理了《高三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整理》,欢迎阅读,祝愿天下所有的学子们都能取得的成绩!
1.高三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原理内容: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
①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
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重视认识的反作用。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有条件的,具有多样性: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要求: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目标。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高三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P31—32)
(1)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
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P34—36)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4)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P39—42)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5、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发展)(P4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高三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性。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5、培育四有公民,大力发展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6、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7、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8、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
9、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如何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伟大实践,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④还需要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4.高三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高三上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间隔增长率家族04-27
2022省考数量关系之平均数增长率04-27
巧辨包含关系之种属和组成04-27
省考行测试题里不定方程快速解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