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
2.行政法
3.犯罪构成
4.税收
5.审判监督程序(刑事诉讼)
6.冲突规范
二、简答题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哪些?
2.知识产权的特征是什么?
3.(刑事诉讼)开庭审判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4.诉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2.代理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一、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是指受法律规范调整的,表现为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4.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或个人无偿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方式。
5.审判监督程序(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其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而依法重新进行审查处理的一种特殊程序。
6.冲突规范,是指各种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的规范.
二、简答题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客体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知识产权的特征有:
(1)这种权利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属于精神财富
(2)这种权利的主体、客体,都必须经法律的直接确认,而且大都要经过一定的申请、注册程序。 (3)这种权利具有独立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3.(刑事诉讼)开庭审判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
(1)开庭。这是法庭审理的开始。
(2)法庭调查。这是法庭审理的中心环节。
(3)法庭辩论。在调查事实的基础上,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当庭进行辩论和反驳。
(4)被告人最后陈述。被告人作最后陈述是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
(5)评议和宣判。宣告到决,一律公开。
4.诉的构成要素有三:
(1)诉讼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人。
(2)诉讼标的。是指需要通过法院审判予以解决的事项,也即所要解决的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
(3)诉讼理由。是指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的原因、事实和根据.
三、论述通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因为:
第一,宪法所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如国家性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所规定的这些内容都是国家生活中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普通法律的内容则只是国家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行为规范.
第二,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宪法是普通法律立法的基础。宪法所规定的原则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国家的日常立法活动必须依照宪法规定的原则进行。宪法通常称为“母法”,普通法为“子法”.其次,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无效,必须修改或废除。最后,一切公民和社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保持它的稳定,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普通法律要严格。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其他法律和议案,只需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2.代理的法律特征有:
(1)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为法律行为。无代理权或超越代理权所为的行为,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所谓,但属于无权代理,不能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2)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为法律行为。如果行为人基于他与本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为了本人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然后再将法律行为的后果转移给本人,并不能构成代理。
(3)代理人独立对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在到定代理行为能够成立时,即要看代理人是否有行为能力,也要看他的意思表示是否存在瑕疵。
(4)代理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直接归被代理人承受。即代理行为的后果自始便对被代理人发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15春中央电大专科电大《英语I(1)》期末复习资料04-27
2015春中央电大专科电大《英语I(2)》期末复习资料04-27
2015春年7月广东电大《推销策略与艺术》复习资料04-27
2015春中央电大《人力资源管理》专科期末复习资料04-27
电大《社交礼仪》期末复习资料04-27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04-27
2022年初中生物: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04-27
2022年中考生物:消化系统的组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