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广东电大《岭南民俗文化》期末复习指导(3)

时间:2024-04-27 19:43:21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四、简述题:

1、简述广府民系的特点。 (教材P7—8)

答: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 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教材P9—10)

答: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 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新教材无此内容)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日常生 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峙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童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 泼的调子,就象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面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面卷,使人 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广东人感情比较细腻,不善表露,但极重情义。在日常生活中,广东人诸事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如探访朋友忘不了“手信”、春节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广州的茶楼,与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4、传说中移居羊城的先民带羊南迁,有何依据?(教材P24)

答:先民带羊现迁的依据有三点:

(1)古代神羊圣明的形象,一向得到人们尊重。

(2)羊的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羊的行动快速,便于驱赶,是当时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

5、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 (教材P35—36)

答: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基本模式是:我国某地有一宝物,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现,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使唤;或在争夺中损坏,变为废物。从此这个地方就衰败了,老百姓过着穷苦日子,似乎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这些故事多出现在近代,表现出很强的锁国心理。

而广东的涉外传说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情调:与外国人友善相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平等竞争。例如《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同类传说中宝物被盗失去了灵性,此地从此衰败的结局相反,海珠石一直是传说中的一幅美景。

6、造成广东涉外故事的开放心态的原因有四:(教材P34—40)

(1)广东在地缘上形成一个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2)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

(3)处于中西文化要冲的广东,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

(4)广东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广东涉外故事反映了广东地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民的生活、生产、心理、风俗及其所表达的人民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审美观念等。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实利重商的思想倾向,使广州文化显得兼容、灵活、宽阔、新颖。它以经世致用为其基本精神,兼容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意识,和讲求实效的社会心理。这些特质构成了广东民间故事的传统内核,使之区别于封闭式的内陆文化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洋人盗宝”故事。

7、简述六祖学佛的故事。 (教材P42—43)

答:六祖是农家子弟,有一次,他到县城去,路过寺院,听到和尚在念《金刚经》,他的心性顿然开悟。23岁那一年,六祖要离别新兴,到湖北东禅寺学佛。当时惠能的舅父不准他离开母亲出家,提出如执意要离家,须把外祖母家门的一块大石拜得裂开,惠能很虔诚,对着石头拜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以诚心拜开了石头,离家别母到湖北学佛。六祖拜别母亲和舅舅,千里迢迢到湖北东禅寺,要拜五祖为师。起初五祖不肯收留他,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所言正合五祖心意于是把他留下,并让他在碓房舂米破柴。八个月后,五祖遴选嗣法人,命各弟子各作一偈。惠能作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的偈令大家很惊讶,没想到一个在碓房干活的人竟能作这样的偈。五祖心中暗喜,但怕别人害他,却假装说:“亦未见本性。”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房,问惠能:“米熟也未?”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这些话都是双关语,体现惠能与五祖心息相通。然后五祖又用杖击三下。就离开了。 当夜三更时,惠能往五祖住处,五祖秘受禅法,传以衣钵给惠能,并嘱咐说:“农为争端,止汝勿传。”令其迅速南逃。16 年后,适逢高僧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开讲“涅盘经”,惠能混在众僧中听讲,当时风吹幡动,众僧引颈而望,便发生了一风动一还是“幡动”的辩论。毫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高论,博得印宗的赏识。惠能因此出示衣钵,削发剃渡,正式被拜为禅宗六祖。

8、在六祖学佛故事的编造里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举例简要说明。 (教材P42—46)

答:(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关于“幡动”的辩论体现了佛学的色空观;

(2)惠能坠腰石春米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讲求艰苦磨练的精神;

(3)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根基清净、心如止水的品格;

(4)惠能吃早餐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悟性;

(5)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追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佛学无边的功能。

9、在广东,对刘三妹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她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风物圈?(教材P54)

答:民间对他的称谓都是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三妹传说)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10、简述客家山歌中为什么以爱情山歌为最多?(教材P143—144)

答:(1)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2)客家妇女向来参加户外家事活动,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机会多;

(3)爱情山歌共性大,往往不受时间、空间、人物的局限,传唱的人多,容易积累。

1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 (教材P65)

答:潮汕猜谜的独特规程是击鼓报猜,猜谜开始时,主事者擂鼓一通,鼓声过后,即可开猜。猜射者先报谜笺编号,作者主鼓 一声,再报谜面与谜底,又重鼓一声,再加解释,完全正确,主鼓三声。这一规程,谜界称之为“击鼓报猜”。它不但可以增加谜坛的热烈气氛,善制谜的作者,还善于以鼓导猜,启迪出你的思路,鼓舞你的信心,所以很受欢迎。

12、潮汕灯谜的特点。(教材P67)

答:潮汕灯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内容上:①具有高度政治思想内容。如谜语:“清朝皇帝戒鸦片,三令五申难实现。广东地方民更伤,新华盛世才欣忭。”及时反映了当时广东的政治风云。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巧借当地山川风物,风情入谜,状绘了一幅幅南国的风俗画卷。

(2)在艺术上:谜面之美,谜义之精,谜底之切,底面扣合之妙,底面用材之新,表现手法之多样,法门谜格的参补,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

①法门多达40多个,常用的有传神、会意、别解、谬解、反射、章旨、形象、问答、拟人等。

②谜格也有40多种,如秋千格、卷帘格、双钩格、求凰格等。

13、广州竹筒屋的结构特点是怎么样的?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简述之。(教材P81)

答:竹筒屋是广州近代传统住宅形式之一,其平面特点是单开间,且开间小、面窄, 门口临街的宽度通常只有 3~4 米, 但 其进深却很大,多为 12~15 米,也有达 30~35 米的,宽与深之比由 1:4 至 1:8,甚至 1:10 以上,由前到后排列成多个房间, 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它多见于广州西关和市中心区一带,尤以霞飞坊、盐运西、将军东、西街一带更为典型和集中。竹筒 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为较高的单层,内设神楼;后部为卧室和厨房、厕所。 三个部分用天井分隔,以廊道联系,竹筒屋与竹筒屋之间形成的街巷非常狭窄。

其产生的原因是:19 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粤中地区人多地少,地价昂贵,同时,当地气候 炎热潮湿,竹筒屋的通风,采光,排水,交通可以依靠开敞的厅堂和天井,廊道得到解决。竹筒屋层次重叠,直线到底,有回肠荡气之势。目前竹筒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多见于市中心区,惠吉西路、盐运西、甜水巷和将军东、西街段更为集中和典型。

14、客家民居与潮汕民居有什么不同? (教材P83—85)

答:客家民居的基本形式是围龙屋,又称“土围子”,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是客家人所创建的一种聚居形式,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地区南迁而来的民众,由于地理条件较差,生活艰苦,再加来自当地土著人的威胁,他们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求得生存,这就使他们不得不保持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房屋建筑也就一直保持着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独特建筑形式——土围子。客家围龙屋的整体平面基本上是一个大的椭圆形,接近现代的田径体育场。中间主体部分为房屋建筑,屋前为长方形禾坪, 再往前是半月形池塘。屋后是半圆形的山坡或林地,种有翠竹树木,称“花台”、“茔背”。

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下山虎俗称“厝尘”,平面布局为三合院形式。四点金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 简述紫坭春色在出色的特点 答:紫坭春色分为两类:一类叫“树头色”以大茶仔树桩插在桌上,其枝于上装扮两三个女孩童,扮演故事人物,出色时抬着桌子游行;另一类叫“锣鼓柜色” ,用干根木桩扎成一个八音锣鼓架,扮演故事的小女孩置于其中,由 4 至 8 人抬着游行。

15、潮汕民居有几种形式?其有什么风格特点 简述之。(教材P84—85)

答: 潮汕民居的类型很多,最主要的有下山虎、驷马拖车和四点金等。民居大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潮汕民居无论是“四点金”和“下山虎”,都十分注重豪华、典雅装饰,与皇宫注重富丽堂皇的装饰有相似之处。潮汕民居装饰的重 点是门楼、屋面和厅堂。屋内的檀木都漆成红色,椽子漆成蓝色,称为“红楹蓝桶”。内部装饰建筑有木雕和石雕等,雕工精细、 别致配以漆画和嵌瓷等,金碧辉煌,美仑美奂。飞檐画栋上则绘制花鸟虫鱼和飞禽飞兽、历史人物故事等,造型栩栩如生,十 分生动、形象,使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气氛,如同进入殿堂。

16、何谓潮汕“四点金” ? (教材P84)

答: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四点金”类似北京的“四合院” ,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 。

17、简述客家民居中的建筑特点。(教材P84—85)

答:客家民居中的建筑有五个特点:

(1)四合院中轴线的圆形布局;

(2)因地取舍,改选和利用环境;

(3)大屋顶、高台基和玲巧的屋身;

(4)以木材为主的结构;

(5)绘画复杂,色彩浓重;

18、简述广东民间娱乐圈的主要色相及分布。(教材P121)

答:广东民间娱乐圈的主要色相及分布:

(1) 春色,分布广东各地。

(2) 秋色,佛山特有。

(3) 飘色,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录一带。

(4) 火色,增城、龙门、连南等。

(5) 水色,番禺市桥、中山小榄。

(6) 马色,新丰、龙门一带。

(7) 灯色,佛山、潮洲最有名。

19、简述紫坭春色在出色时的特点。(教材P123)

答:紫坭春色分为两类:一类叫“树头色”以大茶仔树桩插在桌上,其枝于上装扮两三个女孩童,扮演故事人物,出色时抬着桌子游行;另一类叫“锣鼓柜色”,用干根木桩扎成一个八音锣鼓架,扮演故事的小女孩置于其中,由4至8人抬着游行。

出色时,每坊一至两板,每晚20板左右,连续数晚,板色不同,紫坭春色十分讲究板面构思,要求做到一板春色,一幅画图,画中有待,耐人寻味;方为优胜,其次是人物扮相,包括长相和服装,都要得体,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扎作工艺、布场要和谐,花草树木要逼真。楼台璀璨,庭院玲珑,对联亦很讲究。

20、“自梳女”与“串隆闺”。(教材P138—139)

  答:“自梳”与“串隆闺”,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它们形式不同,性质也自相背向。“自梳女”视男女交媾为人生最丑陋之事,因而终生不肯嫁人,即使被近出嫁民绝不和丈夫发生两性关系,“不落家”。“串隆闺”则视两性关系如平常,男青年多交个朋友,到“布隆闺”去与姑娘对歌,谈情说爱,在封闭的社会中自我调节,自娱自乐,也是一种寄托;女性则可通过“串隆闺”来选择知己,比盖头盲婚,终身从一要幸福自由。两者从表面看来,似乎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但在封建社会里,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反抗封建婚姻的作用,对世俗婚姻观念是一种有力的冲击。

21、简述“自梳”和“串隆闺”有什么不同?(教材P138—139)

答:“自梳女”视男女交媾为人生最丑陋之事,因而终生不肯嫁人,即使被迫出嫁也绝不和丈夫发生两性关系, “不落家”。

“串隆闺”则视两性关系如平常,男青年多交个朋友,到“布隆闺”去与姑娘对歌,谈情说爱,在封闭社会中自我调节,自娱自乐,也是一种寄托;女性则可通过“串隆闺”来选择知己,比盖头盲婚,终身从一要幸福自由。

22、简述“不落家”风俗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材P136)

答:“不落家”是指妇女婚后不到夫家长住,也不与丈夫过夫妻生活。这种妇女,名曰已婚,实则仍为独身,俗称“不落家”。

“不落家”风俗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有的女子,因决心要过独身生活,虽瞒着父母已秘密自梳,但终拗不过父母的逼迫而出嫁,所以只好采取婚后“不落家”的办法来应付父母。蓄意不落家的妇女临时秘密请知已的大嫂大姐们传授洞房花烛之夜的应付办法,并请金兰姐妹特制一套防卫衣服,衣服制成上下相连,夹口处缝得特别牢固,让新郎无法扯开,新娘还自带一把刀作自卫,不让新郎贴近其身,如新郎暴力相逼,即厉声呼救,以金兰姐妹扮演的大妗,闻声后便集体前往救护,帮助新娘解脱,在夫家住至三日,“回门”后就不再返回夫家了。

23、简述“自梳女”产生的背景。(教材P139—140)

答: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 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的自梳女情 况与顺德相似。到了上个世纪 30 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蚕丝衰落,这一带的年轻女性听说到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 许多女性在南洋打工多年,没有谈婚论嫁,五六十岁时,买来供品拜祭天地,也就成为了自梳女。而她们也就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

24、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举例说说在你所熟悉的生活中有哪些禁忌? (教材P166—167)

答:(1)年初三是穷鬼日,不去串门。初七是人日,不可说凶话。初九日是天地生日,那天决不可把水倒在地上,否则将有报应。 正月十六“忌不安”,那天不准外乡人进村,若有冒犯,则把他涂黑脸游街。

(2)送给新人的礼物不要有钟。(送钟谐“送终”,不吉利)

(3)和渔民共餐不能把鱼翻转过来。一定要翻也不能说“翻”,叫“同心合力”。

(4)龙山龙神门前不能大小便;灶前不吐口水,不能脚踩灶台。

(5)不能蹲在桌子上吃饭。

25、龙母的神性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教材P181)

答:龙母原是一个氏族的领袖,后来人们把她奉为水神,这是因为自然神。龙的居所为水,而西江流域的水患又需要一个保护 神,龙母子这位宗族神自然也就变成了水神,其神性一是通过她本身的法力,二是通过她的孝子五龙子来实现的。从她本身来 说,一可解水旱之患,二能预测风云,平伏波涛,解覆溺之患;而五龙子本身就是龙形,其行云作雨,兴风作浪的本事,都在 龙母之上,只要龙母一声令下,群龙便可以为所欲为。

26、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袭现在哪些方面?(教材P17)

答:(1)文化背景的位差。 (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 (3)文化核心的位差。

27、简述“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羊”的文化寓意)。(教材P21—26)

答:“五羊神话”中的仙人为什么是骑羊而不是骑马、鹿等,这里也有其特定的寓意,一方面是象征这些仙人是从北方而来,另一方面体现着传统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岭南先民迁徙的情况。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离不开物质基础,在我国原始社会首先是畜牧业发展,五畜成为养生食物的主食,其中以羊为主,而羊温驯,是最早被人类牧养的家畜之一。

   在中国古代“羊”是非常重要的,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羊”原是产于北方,因羊有动作快,便于驱赶,繁殖力强,适应力强等特点,是当年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而且羊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羊是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也有人认为羊是广州古越族人的图腾崇拜物。羊字古和祥通,羊又是美好的象征、瑞祥之物,自古以来就是六畜之一。

所以,五羊神话中仙人骑羊除象征其从北而来外,从心理、道德、经济上均有考虑的。羊为其所携家畜,是有一定依据的。

28、为什么说《禁钟与仙藤》和《花地的来历》这些故事特点铸造了广东人的风格。(教材P34—35)

答:广东的《梦钟与仙藤》的故事与内地有所不同:五仙观悬挂铜钟的仙藤虽然被盗,但换来的是一条代表西方工业技术的铁链;仙藤变成了一条鱼窜到了珠江上游,洋人没有受到惩罚。五羊城也没有因五仙观的宝物被盗而从此因此衰败,铁链悬挂着大钟显得更名稳固了。在这中西文化的撞击中,广东人善于吸纳对方的长处,健全壮大自身,而不是总以同化或消灭对方为快事。这说明了广东人增长了见识,冷静分析了中西文化的优劣,吸取了历史文明中有益的成分,使之在我们的古老文化中增添了新的光彩。

《花地的来历》的故事内容是:菜农给燕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燕子把世界各地的花种带来了,使花地繁花似锦,集天南地北之名花于一地。花地作为花城的缩影,广采博收、笑纳天下之名士,这是广州繁荣昌盛的奥秘。此故事说明了广东人富于开拓精神,自尊自强,崇尚豪贤,注重道义,讲究法度和温存的生活方式。

经过历史文化的熏陶,使广东的人文气质别具一格。他们重道义而不外露,喜开拓而又持重,能容忍而不悲怆,勇于冒险而求实。他们把一切都看得很开,把功名看得很淡,那不是消极沉沦,而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就去拼搏、去奋战!

29、从《海珠石的传说》到《偷不走的铜宝珠》到《猛虎石》看广东人的开放心态。(教材P34—40)

答: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情节是:贾胡识宝,与持宝者公平买卖,获宝而归。宝石依恋故土,在贾胡运往国外途中跃入江中,潜藏于巨石之下,使得这颗巨石充满了珠光宝气,因而得名“海珠石”。

《偷不走的铜宝珠》情节是:盗宝洋人三次重金收买盗贼去盗佛山祖庙上的铜宝珠,耗尽财物,偷来的铜宝珠又跑回去了,最后洋人活活气死。

唯一带有强抢性传说的是海幢寺《猛虎石》,其情节是:日军侵略者曾多次强抢海幢寺中的那块形似猛虎的太湖奇石,用尽各种办法,都没能达到目的。去的人都没能回来,都叫猛虎吃了。

30、谈广东的“刘三妹”在各地称谓不同看歌谣具有流传性的特点。(教材P51—56)

答:广东对刘三妹的称呼各地不一。梅县、兴宁一带称刘三妹,那里至今有“自古山歌从口出”的美誉;新兴也称“刘三妹”。瑶胞有“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五,秋歌八月十五”的风俗。清远、肇庆、阳春一带,有称刘三妹的,也有称刘三姐的,这些地方有跳禾楼、唱禾楼歌的风俗。连县、阳山一带有称刘三姑、刘三娘;阳江称之为刘三妈;电白称之为刘三。阳江县志载有该县“跳禾楼”风俗由“刘三妈”所传的记载。

在这丰富多彩的民间歌唱风俗中,可以看到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互相交流和影响。这不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歌祖刘三妹通解各种间律,而且一种风俗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都密切相关。另外,对刘三妹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不同的年龄层次之外,由于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她的歌唱风格亦发生了变化,反映了从刘三妹至刘三姐成长的过程,反映了广东的刘三妹和广西的刘三姐气质的差异。

31、简述刘三妹称谓的不同与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的风俗文化。(这个风物圈涉及岭南地区哪些地域范围?)(教材P51—54)

答:在广东,对刘三妹的称呼各地有不同,梅县、兴宁一带称刘三妹,清远、肇庆、阳春一带,有称刘三妹的,也有称刘三姐的,连县、阳山一带有称刘三姑、刘三娘的,阳江称之为刘三妈,电白称之为刘三太,虽然说这些刘三妹不一定就是指一个人,但从各种传说和呈现的歌唱风格看,广东至少有两个刘三妹,一个是新兴的刘三妹,一个是兴梅的刘三妹,刘三妹传得广远。但不管是哪一个刘三妹,抑或是广西的刘三姐,民间对她的称谓都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这个风物圈东起梅县,西至谦州,北到韶关、柳州,南至雷州半岛。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

32、简述广州菜的特点。(教材P75—76)

答: 广州菜的特色是选料博杂,菜式丰富,既可独树一帜,又可协调众口,收到雅俗同趣的饮食效果。再者制作精细,在配料、 刀工、器皿、火候、油温、原料入锅的次序、烹饪的时间、起锅、包尾、上菜方式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粤菜口味咸淡 适宜,富于季节变化,口感爽脆,百吃不腻,善于以本地的饮食文化为基础,吸取国内其他菜系和西餐的精华,形成独特的南国风味。

或答:广州菜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多而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之愿而烹制。食味重清、鲜、爽、滑、脆,讲究“锅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随季节而变化,酸甜苦辣咸,香酥脆肥浓,五滋六味俱全。这些优点,是集中了京、川、苏、鲁、浙等菜系以及西菜之所长,根据广州的气候特点和人们生理需求,依靠当地原料丰富、鲜活的优势而创制的,光从菜谱上就不难看出粤菜广采博收的势头。具体表现为:(1)选料博、杂、鲜、活,配料丰富。(2)注重火候油温,烹调方法多样而完善。(3)口味清淡,注重汤水。(4)色、香、味俱全,饮食与艺术融于一体。

33、广州竹筒屋的特点。(教材P81)

答: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是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现存量最大的传统民居。它不同于我国一般房屋门面阔大开进深的结构,以开间小,进深大为特点,两者比例约为1:4至1:8不等,由前至后排列,旁开“冷巷”,中以天井间隔,进深增长则天井增多,因形似竹筒而得名。

34、客家围龙屋的特点。(教材P83)

答:客家围龙屋一般建筑在依山傍水的丘陵上,外观呈半圆形,层层叠叠,宛如一条盘缠的巨龙。围龙屋用粘土夯成。典型的围龙屋,不但外观造型讲究,庭院布置也很别致。其平面布局是:以大门为中轴线,入门后是正天井,天井后是供奉祖宗牌位的正厅,天井左右是东西侧门,还有“南北厅”、“花厅”;左右是横屋,或称“枕头屋”,中有厅、房、天井等;后面是花头,以半圆形的建筑把房间连成一体,各房屋之间有廊道相通,外面用门楼围封,既方便出入,又严密安全。中间正屋的上、中、下堂,平时是以木制屏风隔开的,遇到喜庆节日人多时,便可拆开变成通堂大院。

35、潮汕民居的特点。(教材P84)

   答: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四点金”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大户人家在此基础上向纵横延伸,纵加一进,横加两房,成为三厅二天井。横面五间过,这叫“四马拖车”。“四点金”减去两个前房,使两廊成为两个前房,像老虎的两只前脚,伸手在外,俗称“下山虎”。潮汕农村多以宗祠为中心建筑;潮没民居建筑,十分重视装饰;另外就是潮州民间的“版筑”。这些都是潮汕民间所特有的。

36、广东改革开放后服装变化特点是什么?(教材P97—98)

答:改革开放后,广东人的服饰出现了多样化、高档化、系列化、整体化的势头。

多样化。一是适体型的,如中山装、西装、运动装等;二是披挂型的,如裙子、披风、长袍等;三是适体与披挂相结合的,如连衣裙、套装裙、蝙蝠装等。

高档化。要新潮,要高雅,要名牌。要求选料讲究、做工精细、款式新颖和高贵。

系列化。出现了公服系列化、运动服系列化、校服系列化。

整体化。衣饰整体美的要求,从着装配套、着装与气氛、“靓衫还要配靓鞋”等。

37、从广东花卉故事看广东人的风格。(教材P104—105)

  答:广东人编造了许多动人的花卉故事,赋予鲜花高贵的品格,纯洁的灵魂,把外在的美和内涵的真与善统一在一起,使之变得更加可爱。

  《素馨花的传说》这一故事,饱含着花农许多辛酸的泪水,寄托着人们对花魂的深沉思念;《芳村的故事》不但反映了广州花卉文化的历史,也说明了广州花卉文化的风格:广采博收,融天下名花于一炉;《萝岗香雪从何来》则说明了岭南文化与江淮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茶薇仙子》则说明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其他如肇庆《瑞香花》的传说,韶关白芙蓉的传说,广州海幢鹰爪兰的传说等,都以生动优美的形象,歌颂了正直、纯洁的人生,为岭南花卉文化增添了光彩。

38、广东人在除夕花市上喜欢买金桔、桃花、水仙花,这有何象征色彩?(教材P109)

答:金桔象征大吉大利,多子多福。桃花借用“桃花运”,以求时来运转,财运亨通。水仙花应节而开,象征花开富贵。

39、广东娱乐色相有什么特点?(教材P121)

答:广东民间娱乐色相,异彩缤纷:春色、秋色、火色、水色等等,这个“色”字,不是一般的“景象”、“景观”所能包含的。如“佛山秋色”,是指佛山秋色赛会的各种工艺品、灯饰、车心、旱船、十番等;展出这些艺术品以达到竞技、娱乐、庆丰之目的,当地人叫做“出色”,也就是这些色相的展览和表演。佛山一带的出色活动,多在秋季进行,故称“秋色”;紫坭一带的“春色”;吴川、沙湾的“色板”称为“飘色”;市桥、小榄一带的“水色”;麻车的“火色”(也称“夜色”);饶平的“马色”实际上就是“舞纸马”和“布马”;佛山与潮州的“灯色”等。这千姿百态的色相,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体育竞技于一炉,门类齐全,风格特异,使岭南民间艺苑变得更为多姿多彩。

40、秋色及秋色特点。(教材P123—125)

答:秋色包括秋色工艺与秋色赛会。一般说“秋色”,指的是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叫做“出秋色”。这是佛山特有的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中特别形式,开始是酬神庆丰活动,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活动。

秋色工艺品种繁多,主要门类有:扎作艺术、纸扑艺术、粘砌艺术、蜡塑艺术、批削艺术、针刺艺术等。其中纸扑艺术是佛山秋色的主要品种。“舞十番”和“大头佛”是秋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项目。秋色活动中的各种工艺品装扮成“担头”、“板面”和“车心”,扮演故事分为“地面”和“棚面”两种。秋色工艺反映了佛山地区工农业、特别是手工业生产的水平。

41、简述“不落家”习俗的特点。(教材P136)

答:不落家妇女,在夫家仍是主妇名分。夫家如有红白喜丧之事时,还要派人回去以示关照。若是翁姑或丈夫过世,必须亲自回去“上服”尽孝执丧。本人要是病危将逝时,不能留在娘家办丧,必须回到夫家去待终。弥留期间的饮食、医药及身后费用,均由女家负责。夫家要以主妇之礼仪进行办丧。遗产留给妾侍或庶出子女。也有不回夫家而死于“姑婆屋”或尼姑庵的。

42、广州的“生菜会”特点。(教材P145—147)

  答:广州、南海一带农村解放前有个“生菜会”,时间是正月二十六,其时人们除了求神拜佛、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之外,还席地而坐,大吃生菜,以求添丁发财。生菜会期间,人海如潮,舞狮子、演大戏、烧花炮、杂耍、卖药、占卜、看相、赌博,应有尽有。文革后,有些地方把它作为一项春游活动加以恢复,革除了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

43、广东娱乐色相有什么特点?(教材P121)

答:广东民间娱乐色相,异彩缤纷:春色、秋色、火色、水色等等,这个“色” 字,不是一般的“景象”、“ 景观”所能包含的。如“佛山秋色”,是指佛山秋色赛会的各种工艺品、灯饰、车心、早船、十番等;展出这些艺术品以达到竞技、娱乐、庆丰之目的,当地人叫做“出色”,也就是这些色相的展览和表演。佛山一带的出色活动,多在秋季进行,故称“秋色”;紫坭一带的“春色”,吴川、沙湾的“色板”称为“飘色”;市桥、小榄一带的“水色”;麻车的“火色”(也称为 “夜色”);饶平的“马色”实际上“舞纸马”和“布马”;佛山与潮洲的“灯色” 等。这千资百态的色相,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体育竞技于一炉,门类齐全,风格特异,使岭南民间艺苑变得更为多姿多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高三历册必修一知识点04-27

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04-27

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04-27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04-27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梳理04-27

高三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04-27

高三历册必修一知识点整理04-27

高三历册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三历史必修三重要知识点04-27

高三历史下册必修二知识点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