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李清照的词作,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以靖康 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辛弃疾的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高尚情操,充溢着爱国 思想和
战斗精神。
3、李攀龙的《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四首之二,被人们誉为写华山的“千古绝唱”。
4、 孔尚任《桃花扇》分上下两本。剧本借侯方域、李香君 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的覆亡历史。
5、《聊斋志异》中的全部作品大约可分为三类,即:短篇小说、 散文特写 和杂记寓言。
6、王羲之的 行书是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书体。
7、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 楷书上。
8、李成是宋代 山水 画的一代宗师。
9、《清明上河图》以长卷的形式展现了北宋都城 汴梁(河南开封)汴河一带清明时节的市井风光。
10、在崔子忠的传世之作中,《苏轼留带图 》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幅画。此作表现的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赌输掉玉带的轶事。
11、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父系氏族 社会前期的文化典型。
12、春秋中期,齐桓公任用著名的思想家、经济学家 管仲 为相,采用他的治国方略,并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千乘之国”、“五霸之首”。
13、齐国人根据都城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开挖沟渠,设置排水 道口,从而将故城内的人工排水渠道、护城壕与城外环绕的自然水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网。
14、周公旦受封后,因天下初定,四海扰攘,需要留在王室辅佐成王,摄政当国,无法亲领封地,便命其长子 伯禽 代为就封。
15、位于邹城市境内的尖山、 铁山 、葛山、岗山、 峄山 摩崖刻经,因其地理位置相对集中,规模宏大,中外知名,特别是前四山摩崖刻经,自古就有“古邾四山摩崖”之称。
16、泰山摩崖刻经以《泰山刻召》刻经最为知名,它位于斗母宫东北龙泉峰下峡谷中的自然石坪上。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心雕龙》共五十篇,可分为( A )
A、五部分 B、六部分 C、七部分 D、三部分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词见于辛弃疾的词作( A )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3、“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的词作( D )
A、《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B、《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C、《声声慢》“寻寻觅觅” D、《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王子服这个人物形象见于《聊斋志异》中的( B )
A、《席方平》 B、《婴宁》 C、《小翠》 D、《青凤》
5、王羲之最著名的草书法帖是(A )
A、《十七帖》 B、《都下帖》 C、《侍中帖》 D、《想弟帖》
6、被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誉为仅次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D )
A、《祭伯父稿》 B、《争座位帖》 C、《鹿脯帖》 D、《祭侄稿》
7、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 C )
A、《读碑窠石图》 B、《寒林平野图》 C、《茂林远岫图》 D、《冬景遥山图》
8、龙山文化的发源地龙山镇城子崖属于今天山东省的(C )
A、泰安市 B、青州市 C、章丘市 D 、寿光市
9、鲁国故城的建筑方位略微偏向( A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10、龙山文化又被称为( C )
A、红陶文化 B、灰陶文化 C、“黑陶文化” D、彩陶文化
三、名词解释(每词8分,共16分)
1、辛派词人
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陈亮明确说是以词为文),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2、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四、问答题(每小题18分,共 54分)
1、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为例,说明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特点。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
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巧用叠字,动人心弦。
2、以《叶生》为例,说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是如何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的?
小说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在这些篇目里,作者饱含感情地控诉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叶生》中的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屡试不中,郁闷而死。《素秋》、《神女》、《阿宝》等篇都暗示了科举考试的贿赂公行,《司文郎》、《于去恶》等篇则有力地讽刺了考官的有眼无珠。《司文郎》写一个瞎和尚能从烧成灰的文章中嗅出其好坏,通过他的口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讽刺极为尖锐深刻。《于去恶》进一步揭出了这些考官鼻目双盲的底:“得志诸公,目不睹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再司簿书十余年,即文学士,胸中尚有字耶?”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自隋唐代以后,中国普遍采取的是科举制。历代的统治者对此都极为重视,也力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公平与公正。历代场规都极为严格,如进场搜身、禁止夹带、试卷糊名,对泄题、舞弊者动辄处以极刑甚至满门抄斩。如果我们不是对于科举制度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八股取士制度怀有偏见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制度确实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能不能说科举制度就真的做到完全公平合理了呢?当然也不能。科举考试的范围完全限于文史,方式只是作文与作诗,套用现代词汇,完全是文科,且是主观试题,虽说已经有预先设定的种种条件,取舍不至于漫无标准,但毕竟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合理,即便在今日,怕也未必,更何况还有朝廷屡禁不止的科场舞弊,以及许多敷衍塞责乃至有眼无珠的盲目试官。
在蒲松龄的笔下,就有了一大批科场中的悲剧英雄。 “他们大都出身寒门,或者虽系故大家子,而今已是家道势微。他们虽然文章辞赋官冠绝当时,但几乎无一例外的在科举考试中受到挫折。在这些人物身上,生动地闪耀著作者自身的影子,深深寄托了作者的身世感慨,通过他们,寄予著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肯定。 ”
以《叶生》为例。叶生的才华受到潍阳令丁乘鹤的赏识,由于丁“游扬于学使”,他得以第一名进学。可是在乡试中,他却依然铩羽而归。叶生面对一再的打击,一蹶不振,“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终于忧愤而死。叶生死后,魂从因忤上司而免职的丁乘鹤,而不知身已为鬼,并将自己的才华尽数传给丁公之子。在叶生的教授下,丁公之子在乡试中考中第二名举人,不久又在会试中高中。在丁公父子的劝说下,叶生的鬼魂应试,终于得中。当他的魂灵回乡见到妻子,被妻子点破他已经死去多年,便扑地而灭。但明伦刚读到文章开头,就“为之大哭”,冯镇峦读到一半,就“放声一哭”。这则并不太长的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动人的艺术力量,就因为在叶生身上,熔铸著作者自身的经历。正如冯镇峦所说的“余谓此篇即聊斋自作小传,故言之痛心”。“文章憎命,所如不偶”,是叶生的经历,也是蒲松龄的经历;叶生因为丁乘鹤的游扬而取得秀才第一名,也是蒲松龄早年受知于县令费祎祉、学使施闰章的移植;叶生放榜后嗒然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也正是蒲松龄铩羽而归后“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的写照。
《叶生》一篇,正是作者用泪水和笔墨写成的自画像。在这幅自画像中,我们不难看到蒲松龄的满腹悲酸。 ”丁公曾问叶生:“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叶生回答:“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愿亦足矣。 ”在这似乎达观的言辞中,又浸透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多少辛酸的人生感受。
对主体价值的高度认定,必然导致对压抑、埋没主体价值的环境的批判。于是,在《聊斋志异》中,出现了大量批判科举制度的作品。囿于历史的局限,蒲松龄对科举所作的批判,主要是基于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站在科举失意的弱势读书人的角度上进行的,所以批判的矛头也就更多地指向那些使自己受害的科举考试的具体运作者——试官身上。这种批判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从道德角度出发,揭露考官的徇私舞弊;二是从识鉴能力出发,揭露他们有眼无珠,头脑冬烘。
3、略述齐长城的历史作用及文化价值。
西起今长清孝里镇的齐长城,恰似东方巨龙,以气吞山河之势盘旋于崇山峻岭间,翻越1518座山峰,在青岛市黄岛开发区东侧于家河村入黄海,全长700多公里。据考察,齐长城沿线共修筑了关隘12处、便门9处、城堡和兵营50余处、烽火台12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齐长城是公元前6世纪。史载,公元前555年,晋国联合鲁、宋、卫等国伐齐,齐灵公被迫将济水以南依河临山的一段水坝加宽、加厚、加高,以阻挡联军。这便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的齐长城最初的由来。齐长城的始建,比秦朝长城早了400余年,比欧洲雅典壁垒护道墙早了百余年。据此,齐长城被史学权威誉为中国长城之最和世界壁垒之最。
齐长城开中国乃至世界长城建筑之先河。从那时起,诸侯各国以至秦、汉、明等朝代,纷纷在崇山峻岭和荒漠戈壁上修建长城,累计在中国大地上修建了十万里长城,使古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家有院墙、城有城墙、国有长城”的国度。
长城的兴起是冷兵器时代军事斗争的产物。军事防护工程专家杨秀敏院士分析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步骑兵协同作战逐渐代替了原来的车战,骑兵开始作为独立的兵种出现在战场上,战争的机动性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孤立城池已难以防御敌国的奔袭,于是,长城这种新型防御工程便应运而生。
沧海桑田。齐长城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防御功能。然而,它是目前国内现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的地表古建筑遗址。它的存在对于研究古代军事、工程建筑、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齐长城作为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它的修筑过程中,曾经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知识、技术和工具,涉及建筑学、军事学、政治学、地理学、人类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齐长城是中国战争史的天然博物馆。2000多年前,齐长城沿线发生了很多著名战役,如齐鲁长勺之战、晋之联军伐齐、齐魏马陵之战,等等。到了现代,齐长城沿线又成为我军抗日游击战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那金戈铁马、鼓角争鸣、浴血鏖战的场面,在齐长城上刻下了永恒的烙印。
千里齐长城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座历史文化宝库。正因为如此,2001年6月25日,齐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15春中央电大《中级财务会计》题库04-27
2015春年7月中央电大《个人与团队管理》模拟题(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