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中央电大《信息管理系统》专科期末复习资料

时间:2024-04-27 19:35:24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完整版下载:下载

 

一、填空题

1.信息一词的英文单词是  Information  。

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  结构化分析  方法的基本思想。

3.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应有5个要素,即输入、输出、处理、  反馈  和 控制 。

4.结构化设计的特点是(1)相对独立和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2)块内联系大,块间  联系小  ;(3)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5.CIO的中文名称是   信息主管  。

6.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经济可行性  、  技术可行性  、管理可行性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

7.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  信息用户  和   信息管理者  。

8.现行系统分析主要包括   业务流程  分析和  数据流程  分析两大部分。

9.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和现代化的管理。

10.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  管理科学   、   数学  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11.模块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即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和   非法耦合  。

12.人们通常用SA表示   结构化分析  ,而用SD表示   结构化设计  。

13.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  业务流程    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  逻辑模型  。

14.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15.系统分析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上接  总体规划  ,下联  系统设计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6.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结构化方法  、原型化方法和   面向对象方法   。

17.模块结构图描述的是系统的  层次性  ,而通常的“框图”等描述的是系统的  过程性 。

18.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   自顶向下   的方法。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    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

19.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   直接切换  、平行切换和分段切换。

20.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黑盒测试法  和   白盒测试法  。

21.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决策 。

22.MRP-II的中文名称是  制造资源计划  。

23.ERP的含义是  企业资源计划  。

2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  数据处理 、预测、控制和  辅助决策功能  的信息系统。

25.管理对信息和信息处理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准确性、及时性 、  适用性和  经济性  。  

26.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27.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  信息源、  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28.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和 现代化的管理  。

29.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结构化方法  、  原型化方法  和面向对象方法。

30.一般将管理活动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称为   战略计划层  、   管理控制层 、  执行控制层  。

31.系统分析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上接  总体规划,下联  系统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2.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开发的可能性是指  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 ,必要性是指  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   。

33.结构化设计的特点是(1)相对独立和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2)  块内联系大,块间联系小  ;(3)  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

34.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   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

35.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开发的可能性是指  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 ,必要性是指 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  

36.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  事务分析  和   变换分析  。

37.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数据流  、   加工   、文件(或者文件存储)、数据源或终点。

38.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和  分段切换。

39.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   变换分析  。

40.对于确定型的管理问题,可以依据一定的决策规则或通用的模型来实现其决策过程的自动化,这种决策称为      结构化      决策。

41.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        管理科学      、       数学        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42.管理信息系统的矩阵式结构,即     管理/职能      结构。

43.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和现代化的管理。

4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   数据处理  、预测、控制和  辅助决策功能  的信息系统。

4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 辅助决策功能   的信息系统。

46.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    系统的生命周期      。

47.ERP的含义是    企业资源计划  ,它是在  MRPⅡ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48.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现行系统概况、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  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  和子系统的划分 及  新系统的开发条件  。

49.CIO的中文名称是   信息主管   。

5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结构化方法、  原型化方法 和面向对象方法。

51.人们通常用SA表示   结构化分析     ,而用SD表示结构化设计。

52.数据字典中描述的内容有   数据流条目  、文件条目和  数据项条目  。

53.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54.模块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即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和非法耦合。

55.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开发的可能性是指 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 ,必要性是指 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  。

56.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黑盒测试法  和   白盒测试法  。

57.现行系统分析主要包括   业务流程  分析和  数据流程  分析两大部分。

58.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    模块测试   、  子系统测试  和 系统总体测试 。

59.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  自顶向下的  方法,主要是为了描述   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

60.直接切换是指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   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度阶段  。  

61.系统分析的过程是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  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建立   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

62.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直接切换、  平行切换  和分段切换。

63. 按照处理方式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64.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

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5.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66.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

二、单项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B )。

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

2.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构成包括(  A )。

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 B、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 C、计算机科学、数学、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

3.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

C、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是模型驱动的

4.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  B  )。

A、文件/服务器模式   B、客户/服务器模式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          B、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

C、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之一  D、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6.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  B )。

A、事务处理系统  B、战略计划子系统   C、管理控制子系统  D、执行控制子系统

7.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 A  )

A、管理/职能结构   B、网络结构    C、组织机构  D、功能结构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共享的基础 B、数据库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信息的战略储备和供给

C、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依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因而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

D、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协调则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颗奔腾的芯

9.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

A、由分解到抽象B、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C、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D、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10.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D  )。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1.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D )。

A、螺旋模型B、喷泉模型C、混合模型D、瀑布模型

12.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A  )。

A、系统是什么B、系统的数据流程C、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

A、系统分析报告B、系统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报告D、用户操作手册

1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  )

A、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B、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

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

15.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是(  A  )

A、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说明B、数据流、文件、文件条目C、系统结构图、子系统分布图、模块图D、数据流、数据条目、数据项

16.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D )。

A、DFD图B、系统流程图C、详细调查报告D、系统分析说明书

17.数据字典描述的信息有(   C  )

A、数据流条目  B、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C、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 、数据项条目D、数据流条目、数据项条目

18.如果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关心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导出测试数据的测试方法属于(  D )。

A、一般测试法、B、简单测试法C、白盒测试法D、黑盒测试法

19.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

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B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C、 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20.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度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 B  )。

A、直接切换B、平行切换C、分段切换D、以上都不是

21.MIS的三大支柱是指(  A  )。

A、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管理B、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C、信息源、信息处理器和信息用户D、输入、输出和处理

22.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 D )

A、输入、反馈、处理B、时间、地点、事件C、计划、控制、执行D、目标、功能、结构

23.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D  )。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4.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 )。

A、中层管理  B、高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目标管理

25.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D   )。

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共享的基础B、数据库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信息的战略储备和供给

C、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协调则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颗奔腾的芯

D、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依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因而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

27.下列最准确概括结构化方法核心思想的是(  C  )。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C、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D、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28.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构成包括(A )。

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B、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C、计算机科学、数学、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

29.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   )。

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B、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D、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30.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  D  )。

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B、系统如何实施  C、系统是什么   D、系统干什么

31.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D  )。

A、程序设计  B、物理设计  C、代码设计  D、系统逻辑设计

32.系统设计的目的是(  B )。

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B、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D、程序流程图设计

33.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  C   )。

A、系统说明书B、系统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报告D、系统测试方案

34.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  A  )。

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阶段B、机器语言、高级语言、人工智能语言等阶段C、Foxpro、C、C++D、DBase、Foxpro、VFP

35.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C )。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C、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D、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

36.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

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  B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 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37.系统设计工作不包括(  B  )。

A、代码设计B、程序设计C、输入、输出设计D、数据库设计

38.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D  )。

A、证明所编程序的正确性B、完善已编程序的功能C、保证程序各模块之间的正确连接D、尽可能多的发现已编程序中存在的错误

39.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A   )。

A、人机系统    B、物理系统   C、机器系统    D、人工系统

40.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  B  )。

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  C、半结构化决策   D、过程管理

41.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  A  )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42.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D  )。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4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D  )。

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

44.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C  )。

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  B、系统的数据流程  C、系统是什么  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

45.下列最准确概括结构化方法核心思想的是(  C  )。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C、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D、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46.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较为成熟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该方法所具有的特征是(  C  )。

A、充分理解用户需求B、自顶向下进行开发C、动态地定义系统功能D、完整的文档资料

47.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  B   )。

A.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分析、运行维护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C.系统分析、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总体规划、系统评价

48.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D  )。

A、DFD图   B、系统流程图   C、详细调查报告   D、系统分析说明书

49.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较为成熟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该方法所具有的特征是(  C  )。

A、充分理解用户需求B、自顶向下进行开发C、动态地定义系统功能D、完整的文档资料

50.下列最差的耦合方式是(D  )。

A、过程耦合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D、非法耦合

51.系统设计的目的是(   D  )。

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B、系统中的程序设计C、程序流程图设计D、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52.在系统设计时应按( C )。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  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  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   D、按管理机构划分子系统

53.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  D  )。

A、程序设计B、物理设计C、代码设计D、系统逻辑设计

54.系统设计的目的是(  B  )

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  B、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  D、程序流程图的设计

55.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C  )。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   C、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D、简单测试法、物理测试法

56.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按顺序分别是(  A   )。

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B、汇编语言、机器语言、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汇编语言、VB语言

57.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如果两个模块间的通信信息是若干数据项,则这种耦合方式称为(  A  )。

A、数据耦合    B、控制耦合      C、非法耦合      D、内容耦合

58.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 to C)是指(  B  )。

A、消费者之间的直接电子商务B、企业与直接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D、以上都不对

59. 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受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  D  )。

A.扩散性 B.层次性 C.普遍性 D.共享性

60. 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  A  )。

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  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6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列选项中不包括在内的是(  C  )。

A.技术可行性分析  B.经济可行性分析

C.信息可行性分析  D.管理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62. 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63. 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  A  )。

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B.进行网络设计和建设    C.进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设计     D.进行代码设计

64. 结构化方法中,数据流程图是(  B )。

A.工程流程图的抽象   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   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    D.程序流程图的抽象

65. 程序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往往是通过(  C  )发现的。

A.系统测试     B.子系统测试

C.模块测试      D.白盒测试

66. 模块划分的原则是(  A  )。

A.耦合小,内聚大   B.耦合大,内聚小 C.耦合小,内聚小   D.耦合大,内聚大

67. 系统实施的依据是(  C  )。

A.系统总体结构   B.系统代码设计

C.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资料  D.系统运行环境

68. 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

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

69. 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的维护称为(  B  )。

A.改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70. 在系统评价报告中,不属于评价内容的是(  C  )。

A.技术性能指标评价   B.经济指标评价 C.可移植性评价       D.综合性评价

三、判断题

1.所谓信息加工就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T )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T )

3.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时间延迟,这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T  )

4.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各级管理者的决策。(T )

5.企业开发MIS的主要目的在于:用计算机系统代替管理者的决策过程。(F )

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工具,它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F )

7.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各级管理者的决策。(T  )

8.数据流图反映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的判断与控制条件等技术问题。(  F  )

9.模块结构图是在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F  )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单纯是一种用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的工作。(F  )

11.系统测试就是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检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存在错误。(   F  )

12.程序设计过程就是把系统分析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  T  )

13.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T  )

14.系统测试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F  )

15.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依据模块结构图等文档资料,确定新系统的设计方案。(F )

16.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只需要从软件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 T  )

17.测试过程按照“自底向上”的思想,分为模块测试、分调、总调三个层次。(T )

18.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T )

19.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T  )

20.模块结构图是在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F )

21.如果把计算机作为一个系统看待的话,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T  )

22.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将企业的全部信息集中管理,才可能成为企业可资利用的资源。(  T  )

23.对于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种决策过程而言,结构化决策最容易实现自动化。(T  )

24.简单的说,系统分解的目的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T )

25.系统通常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一般只有网状结构。( F  )

26.MIS是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F )

27.从管理/职能角度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金字塔结构。(T  )

28.MIS开发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语言、数据库编写程序代码。( F  )

29.总体规划阶段必须要对当前系统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  F )

30.结构化分析的核心思想是“自底向上,逐层分解”。( F  )

31.系统测试过程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F  )

32.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  T )

33.程序设计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 F )

34.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T )

35.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T )

36.数据流必须通过加工。(T )

37.系统开发的目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

38.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系统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进行规范整理,设计出若干个基本二维表,并勾画出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T )

39.程序员在进行编程时不必遵从一些规则和共同的规定。( F )

40.白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输入的测试方法。(F  )

41.对于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种决策过程而言,结构化决策最容易实现自动化。( T )

42.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各级管理者的决策。(  T )

43.系统通常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一般只有网状结构。( F )

44.简单地讲,系统分析中需要确定的逻辑模型就是指业务流程图。(  F  )

45.程序设计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  F  )

46.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是具体分析的第一步。(  F  )

47.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 T  )

48.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T )

49.在进行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时,必须先进行输入设计,然后才进行输出设计。(  F  )

50.系统测试过程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F )

51.系统开发的目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T  )

52.系统测试就是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检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存在错误。(  F  )

53.总体规划阶段必须要对当前系统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  F )

54.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T  )

55.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依据模块结构图等文档资料,确定新系统的设计方案。(  F )

56.黑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路径的测试方法。(  F   )

57.程序设计过程就是把系统分析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  T )

58.数据流图的子图与父图的数据流必须平衡。(  T  )

四、简答题

1.简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信息系统通常都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等功能,这些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由计算机和人工过程承担。具体包括:(1)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2)数据传输功能;(3)数据存储功能;(4)数据加工处理功能;(5)数据输出功能;(6)查询功能;(7)统计分析功能;(8)预测决策功能;(9)系统管理功能。

2.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讲可行性研究一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技术上的可行性,指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考虑系统的硬设备、软件、环境条件和技术力量等是否具备,即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2)经济上的可行性,是指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和效益的投入——产生分析,来说明开发新系统在经济上是否合算;(3)管理上的可行性,主要考虑当前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条件提供新系统所必需的各种数据和企业最高层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对新系统所提供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即研究开发新系统是否是必要的;(4)开发环境的可行性,主要指领导意见是否一致,企业有无资金保证,能否抽出骨干力量参加系统开发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由哪些部件组成,请绘制出图形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这些部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回答“系统应用干什么”的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指用户要求新系统应具有的全部功能和特性,主要包括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开发费用、时间及资源方向的限制等。(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即通过数据流图等工具,说明新系统应用干什么,而不具体涉及“如何干”等物理实现问题。(3)编制系统说明书。对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就组成了系统分析说明书,这是本阶段的主要成果。

5.简要说明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

答:系统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因此系统分析人员首先必须理解并描述出已经实际存在的当前系统,然后进行改进,从而创造出基于当前系统,又高于当前目标系统。具体讲,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6.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

答: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7.简述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答: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8.简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案:信息系统通常都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等功能,这些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由计算机和人工过程承担。具体包括:(1)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2)数据传输功能;(3)数据存储功能;(4)数据加工处理功能;(5)数据输出功能;(6)查询功能;(7)统计分析功能;(8)预测决策功能;(9)系统管理功能。

9.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它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什么?

答:管理组织从纵向看是分层次的,因此相应的管理活动也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即可分为高、中、基三个层次,分别称它们为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

不同管理层次对应着不同的决策类型,在决策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也是不同的。针对管理的这3个层次,可以分别建立战略计划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执行控制子,这就构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纵向结构,即层次结构。

10.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案: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回答“系统应用干什么”的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指用户要求新系统应具有的全部功能和特性,主要包括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开发费用、时间及资源方向的限制等。(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即通过数据流图等工具,说明新系统应用干什么,而不具体涉及“如何干”等物理实现问题。(3)编制系统说明书。对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组成系统分析说明书。

11.简要说明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主要目标。

答:总体规划是管理信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由于MIS开发项目往往是投资巨大、时限较长,对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冲击较大的工程,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必须要进行总体规划,并把它置于战略高度。

归纳起来,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三点:(1)保证信息共享;(2)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3)使系统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12.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

答案: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13.简述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答案: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14.简述系统设计的方法和目的。

答:系统设计的方法主要还是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但是在局部环节上,或针对某些较小的系统,可采用原型方法、面向对象等方法。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实现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目标系统的简单性、可变性、一致性、完整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系统的运行资产和安全性,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施制定蓝图。

15.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案: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回答“系统应用干什么”的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指用户要求新系统应具有的全部功能和特性,主要包括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开发费用、时间及资源方向的限制等。(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即通过数据流图等工具,说明新系统应用干什么,而不具体涉及“如何干”等物理实现问题。(3)编制系统说明书。对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就组成了系统分析说明书,这是本阶段的主要成果

16.简述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7.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数据流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中,可以说没有数据流就没有企业的活动。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一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

18.简述现行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目的。

答案:主要目的是(1)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理解;(2)分析现行系统的优缺点,从而逐渐理解新系统开发的目标;(3)对现行系统作出延用分析,判断有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

19.简述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答案: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20.什么是系统切换,请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

答:所谓系统切换就是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的,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投入运行的过程。有三种切换方式,即(1)直接切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2)平行切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切换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

21.简述详细设计包括的内容。

答:包括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几个阶段和内容。

22.简述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答: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23. 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

答:通常,面对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我们无法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要将系统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每个子系统相对于总系统而言,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大大降低,减少了分析问题的难度,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24.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

答:管理层次通俗一点讲,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直接管理下级人数的多少。

25.简述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答: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26.系统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编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和安全控制设计。

27.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答: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讲可行性研究一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15春中央电大《英语口语(2)》期末复习资料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养禽技术》期末复习资料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养牛技术》期末复习资料04-27

2015春浙江电大《领导学基础》期末复习(1)04-27

2015春浙江电大《领导学基础》期末复习(2)04-27

2015春浙江电大《领导学基础》期末复习(3)04-27

2015春中央电大《综合英语(3)》期末复习04-27

2015春浙江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04-27

2015春中央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04-27

2015春浙江电大《资源与运营管理》专科期末复习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