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资料(3)

时间:2024-04-27 19:28:53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 分)

1、“修” 和“辞”的连用,最早见于《易》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2、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学书中谈论修辞的地方很多。

3、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4、语言表达应该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逻辑,但有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人们也突破 的制约,构成超越常规的用法,因而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5、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境、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6、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和巧妙配合。

7、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8、整句主要有以下几类;对偶、排比、叠用。

9、对偶从意义上可分为三种: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

10、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11、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2、“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的一种修辞格是双关。

二、选择题

1、“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A。

A. 修饰文辞 B.提高语言表达效果C. 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 D.说话

2、《修辞学发凡》一书把修辞格分为D 。

A.二十种B.三十种C.四十种D.三十八种

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B 。

A.孔子 B.墨子C.孟子 D.荀子

4、《国际歌》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中的“毒蛇猛兽”属于B。

A.明喻 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 D. 暗喻(本体—喻体)

5、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的“三秋”是B 。

A.比喻“三年” B.借指“三年”C.借指“三个季节” D.比喻“三个季节”

6、“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龟蛇”指“龟山、蛇山”,属于D 。

A.具体代抽象 B.部分代整体C.专称代泛称 D.特征代本体

7、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属于C 。

A.直接、缩小夸张 B.直接、扩大夸张

C.间接、夸大夸张 D.间接、缩小夸张

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属于D 。

A.正对、严对 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 D.反对、宽对

9、“空山新雨后”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A 。

A. 平起仄收 B. 平起平收C. 仄起平收 D. 仄起仄收

10、“坎坷、灿烂、妈妈、走走”这些词语分别属于C 。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 B. 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

C.双声、叠韵、叠音词 、词的重叠 D. 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


三、多项选择

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A C D)。A、语音B、修辞C、词汇D、语法

2.下列属于语言环境的是(A D)。 A、社会、时代B、逻辑C、思想品德D、对象

3.解放后我国出版的修辞学专着有(A C D)。

   A、《现代汉语修辞学》 B、《修辞学发凡》C、《语法修辞学讲话》 D、《修辞学概要》

4.下列各句分别是《藤野先生》、《包身工》的原稿和定稿中的句子。其中定稿中的句子是

(B C)。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B、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C、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息的例子是不能开的。

   D、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养的例子是不能开的。

5.下列四句是某文章的标题,从修辞角度上看,你认为有毛病的是(ABC)。

   A、“当家菜”让位 万户齐欣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

   B、“当家菜”让位 万户齐欢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

   C、“当家菜”让位 老百姓欣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

   D、“当家菜”让位 老百姓欢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

6.语言锤炼的基本要求是(ABCD)。

   A、准确朴实、简洁有力  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

7.下列各句都有成语活用的现象,活用方式为“易色”的是(AC )。

   A、此人的字龙飞风舞,只能半认半猜。B、不占不贪,理得心安。

   C、为了考取研究生,已居高官的他仍执着追求,迎难而上,这种自讨苦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珠江漂流队骑“虎”难下。

8.下列各句中都有成语活用现象,活用方式是“别指”的有(BC)。

   A、这出戏与原作虽貌离却神合。B、白洋淀农民望“洋”兴叹。

   C、元旦将至,商场天天人山人海,对此,一家新闻单位以《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进行了报道。

   D、我校新建了一栋教工宿舍楼后,教师人人安居乐教。

9.下列句子在语言的锤炼方面做得不够的是(BCD)。

   A、铜臭染污了灵魂。

   B、病房只住着一个被烈火烧伤的重伤员。这时,小分队的同志们已经有些累了,但谁也没有显出松懈。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在这一个观众面前表演起来。

   C、在我们成长的每个脚印中都有您关注的目光。

   D、南京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揭露了当年日寇大屠杀的罪行。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不会被篡改的,今天不会,明天也不会!

10.下列各句在成语运用中不够恰当的是(ABC)

   A、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妇人”总是看不顺眼。

   B、那个黄头发的青年见魏不肯拿钱,便气极败坏地抢下出租车钥匙,来搜魏的衣袋。

   C、她比大家大一点,深受大家的敬重。平时店主任在,她是营业员;店主任不在,她就代理主任的工作。主任回店,她又心安理得地回到助手的位置。

   D、巴拿马运河终于物归原主。

11.整句包括(AB)。

   A、对偶句          B、排比句          C、长句            D、短句

12.下列各句对长句的特点解说正确的是( AB )。

   A、信息丰富B、气势充畅C、感情色彩多样D、明白易懂

13.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BD)。

   A、运用倒装句B、运用叠用句  C、复句改单句  D、抽出修饰语

14.下列对口语句表述正确的是(BCD)。

   A、整齐的句子相对较多。  B、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相对较多。C、语气词相对较多。D、简略的句子相对较多。

15.下列各句属单句中成分倒装的句子是(ABC)。

   A、可惜了,空调滴水。B、四时皆美虎山丘。C、解剖实习了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杨的声调对我说…… D、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16.下列对基本语音段落表述正确的是( ACD)。

   A、四音节的语音段落具有很强的双音节节奏化倾向。

   B、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顿歇不一致的地方只限于四音节的语音段落。

   C、在现代汉语的语句中,双音节是占优势的基本语音段落。

   D、在现代汉语语句中,三音节语音段落是为了和双音节、四音节语音段落起调节作用。

17.下列词组属偏正结构的是(ACD)。

   A、参考资料B、南水北调  C、投资项目D、服务态度

18.下列词组属主谓结构的是(CD)。

   A、调查结果B、服务态度  C、南水北调D、西电东送

19.下列各句表述正确的是(ABD)。

   A、现代汉语的押韵方式和古代大致相同。

   B、押韵是韵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征。

   C、非韵文文体不能用韵。

   D、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

20.下列对叠音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相同语素或音节的重叠有两类:一是重叠后自身成词,一是重叠后与其它语素组合成词。

   B、数量词不可重叠。 C、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D、相同音节的重叠带有音乐性,显得和谐悦耳,流畅动听。

21.下列著作中,对修辞格进行详细分类的有(BCD)。

   A、刘勰《文心雕龙》  B、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C、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D、唐钺《修辞格》

22.下列各句属于借喻的是(  AB)。

   A、西宁八名金融蛀虫平均三十二岁。

   B、山西筹建教育立交桥,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C、“火炉”武汉种草还是种树?D、指甲——体内疾病的荧光屏。

2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格的是(BCD)。

   A、“火炉”武汉种草还是种树?

   B、话里有文章。

   C、这孩子像我碰到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工地里出生,工地里成长。

   D、我国的大城市很多,像北京、上海、广州等。

24.借代的方式常见的有( ABCD )。

   A、以部分代整体     B、以具体代抽象    C、以专称代泛指    D、以特征代本体

25.下列各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格的是(ABC)。

  A、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今天回家了。B、大树穿“盔甲”。C、教材——让历史告诉未来。                       D、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四、判断题

1.(    )先秦两汉时期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称为成熟期。

2.(    )陈望道所著的《修辞学发凡》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3.(    )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文心雕龙》。

4.(    )修辞学必须受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人们也突破逻辑的制约,构成超常规的用法。

5.(    )孔子主张“辞达而已矣”,强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中国修辞史上具有开创性。

6.(    )陆机的《文赋》对修辞的方法、技巧有很多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7.(    )吕淑湘、朱德熙所著的《修辞概要》是我国解放后的第一部修辞学专着。

8.(    )“清晨,一辆军用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般,飞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这句话没有毛病。

9.(    )“姓‘钱’不爱‘钱’的钱钟书”,这个标题是利用题旨情境来提高表达效果的。

10.(    )“羊教授羊年话羊”这个标题是利用时间这个语境因素来提高表达效果的。

11.(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12.(    )文章应该以明晰、洁净为高明,而不以堆砌华丽的辞藻为工巧,就是强调要做到简洁有力。

13.(    )一般来说,主谓句的语义重点常常在主语部分,在名词上。

14.(    )意义灵虚的词语常常被用来作为句中修饰点染的成分,意义实在的词语有时为能起到好的修辞效果也被这样运用。

15.(    )使用成语者可以对成语某些成分进行巧妙的更换或增减,所以成语的整个结构不是固定的。

16.(    )“望书兴叹”是成语活用方式中的别指。

17.(    )成语的来源有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等。

18.(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来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加上一个“新”的效果是使表述更为准确。

19.(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句子。

20.(    )商务活动中有关的合同、字据等用词最高要求是生动形象。

21.(    )说话、写文章用什么样的句式不是修辞内容。

22.(    )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23.(    )叠用句属于散句范围。

24.(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题词、标语口号等等,一般用长句。

25.(    )短句可构成缓慢和急速、滞重和跳动等不同的节奏,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

26.(    )带有反问语气的否定句,表示否定的意思,使语气更为强烈。

27.(    )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就句子的内容而说的。

28.(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有疑而问的。

29.(    )反问句中不含否定词语的,表示肯定的意思;含有否定词语的表示否定的意思。

30.(    )相对于口语来说,书面语的句子显得比较整齐匀称。

31.(    )书面文字没有声音,因而不必重视语音修养。

32.(    )在现代汉语的语句中,单音节是占优势的基本语音单位。

33.(    )“雨水顺着帽沿直流”中“顺着”的“着”不表示持续,起补足双音节词的作用。

34.(    )所谓基本语音段落的双音节化,就是要求写作时每一个节拍都安排两个音节。

35.(    )在直接组合的词语中,一般单音节词配单音节词为好,双音节词配双音节词为好。

36.(    )“承包合同”是一个述宾结构的词组。

37.(    )押韵是韵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征。

38.(    )叠音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手段。

39.(    )现代汉语中,三音节的语音段落常常可以见到,其原因是三音节化是汉语主要节奏倾向。

40.(    )“车行半道停不得”从节拍上看就为“2+2+1+2”型。

41.(    )在中国,唐钺是最早提出修辞格概念的人。

4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辞格分为三类二十四式。

43.(    )拟人是当代汉语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段。

44.(    )明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主体和喻体之间用破折号(或冒号)联结。

45.(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共同之处。

46.(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比喻关系。

47.(    )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是从内容着眼的分类。

48.(    )反引就是指引用的话语、文字是作者要加心分析、批评的错误认识,或要予以揭露驳斥的荒谬言论。

49.(    )在现代汉语中,词语回文比句子回文数量多。

50.(    )在现代汉语中,直接顶针比间接顶针数量多。


五、简答题

1.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修辞学?

① 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②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

2.什么是语境?请举例说明。

语境即语言环境。宏观的语境指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微观的语境指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即说话写文章时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一定的题旨。(例略)

3.举例说明修辞的主体修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修辞的主体修养应该包括:①思想品德修养;②生活积累;③知识修养。

4.词语的巧妙配合有哪几种具体方法?

词语配合常见的方法有:①相同词语的配合;②含有相同语素词语的配合;③意义相同相近词语的配合;④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

`5.简述成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

① 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② 成语的修辞作用主要有:(1)意蕴深厚;(2)文字精练;(3)生动具体;(4)风趣诙谐;(5)新鲜别致。

6.简述设问句、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三者的区别。

① 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别人回答,不是修辞方法,而设问和反问是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而无疑而问,不要求别人回答,是修辞方法。

②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是:设问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后,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众)

的思考,并展开论述;反问则是问而不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中,其作用主要在加强语气。

7.什么是口语句?口语句有什么特点?

口语句是指主要以口头形式出现的句子,如日常会话、即兴发言等。其特点有:①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相对较多;②简略的句子比较多;③关联词语相对较少;④语气词相对较多。

8.简述书面语句的主要特点。

书面语句的主要特点有:①长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相对较多;②整齐的句子相对较多;③具有某些口语中不用的特殊句式;④关联词语相对较多。

9.简述汉语中五音节语音段落和七音节语音段落的音节组合。

① 五音节语音段落是双音节语音段落和单音节的组合,一般为“2+1+2”或“2+2+1”

② 七音节语音段落是双音节、四音节语音段落和单音节的组合,一般为“2+2+2+1”或“2+2+1+2”。

10.什么是双声?什么是叠韵?请举例说明。

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双声叠韵各举一例。(例略)

11.什么是借代?借代的常见方式有哪些?

借代就是不用事物本来的名称,而用和它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格。原来的事物是本体,被用来代替的事物的名称是借体。

常见的方式有:①以部分代整体;②以具体代抽象;③以专称代泛称;④以特征代本体。

12.怎样区分借代和借喻?

借代和借喻都是不出现本体,以借体或喻体代替本体。其差别在于,借代在于“代”,借喻在于“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构成借喻的基础是相似;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像……),借代不能。

13.简述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有相似关系,喻体必须在比喻句中出现;比拟中被比拟的事物和用来比拟的事物融为一体,用来比拟的事物(拟体)在句中一般不出现。

14.什么是拈连?请举例说明。


拈连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连用于本来不适用于该词语的后一事物。(例略)

六、分析与运用

1.指出下例中的最后一句话在词语运用上有什么主要特点。

     “解净眼睛看着前面,继续说:‘……当前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很有一批喜欢出口伤人,蛮不在乎,似乎这是一种很时髦的性格。为了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甚至对于他们并不了解的事情也偏要挖苦,自命不凡,嘲笑一切人,这是很可怜的。受到侮辱的不是被他们嘲笑的人,而是他们自己。他们是用玩世不恭掩饰自己的智短才疏和浅薄空虚。’”(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1.其主要特点是:用“玩世不恭”形容人物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的消极生活态度。用“智短才疏”和“浅薄空虚”描人物内部实质,对同一个人物外现与内质两方面的刻画,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这类可怜的人物的贬低、讥讽的情感。

2.从词汇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效果。

       他千方百计想钻进高校,但谁不知道,他不爱文化,只求文凭,不做学问,只谋学历。(巴川《亲戚的亲戚》)

2.用“文化”和“文凭”、“学问”和“学历”两对语素相同意义反的词,比较深刻地表现某些人进高校的心态。

3.下面是一篇介绍某护胃养胃保健品文章的标题,它有没有毛病?请作简要分析:

3.“胃老先衰”这种说法有毛病。标题中的“胃老先衰”显然是原形成语“未老先衰”的谐音易字变体。原形“未老先衰”指年龄不大而人已衰老;变体“胃老先衰”所说的意思是:胃老化了其功能先衰退了。就其本身来说语义上有矛盾。“只有胃先老化了,其功能才能衰退,”这才合乎逻辑。分析起来由于没有从整体意义正确理解原形的意义而出现了错误。

   “胃”老先衰——×××猴头菇与中老年胃保健

4.指出句中运用不当的词语,分析错误并加以改正。

       我们学习雷锋并不是就事论事地学,每个人都去打扫车站,都去送老大娘回家,等等,而是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分析:“就事论事”意为按照事情本身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这是讲的“论事”所应遵

循的原则,采取的态度,此处用词不当。

改错:将“就事论事地学”改为“简单地模仿”。

5.下面句子画线的词语为状语,有两处,请分别说说为什么要前移放在句首。

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地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

5.“在那年月”时间状语句首前置,是在语义表达上为了突出“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的特定时间。“慢慢地”状态状语前置,是在语义表达上为了突出只砍树不栽树的行为一步一步地使山秃地光,生态环境恶化过程的状态。

6.将下面的长句化为短句:

看到宁夏某县级市的一位副市长,率车队到基层视察农田建设,与一名十三岁的女孩狭路相逢,女孩为躲避车队,不幸坠入水渠身亡,而这位副市长也因组织抢救不力丢了官的报道,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想来说几句。

6.改为:宁夏某县级市的一个副市长,率车队到基层视察农田建设,与一名十三岁的女孩狭路相逢、女孩为躲避车队不幸坠入身亡,而这位副市长也因组织抢救不力丢了官。看到这篇报道,心里不是滋味,也想来说几句。

7.下列句子划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句式?试分析其修辞效果。

有时一种意见会激起热烈的辩论。智慧的火花,有如星光闪耀;思想的交锋,常似电掣雷鸣。然而,气氛友好、自由,推心置腹。每一次讨论会,他总凝神倾听别人的发言,从中吸取启人心扉的每一个独到的见解,每一个创造性的思考。

7.划线部分的句子使用了对偶这种比较整齐的句式。在文章中适当插入整齐的句子,散句和整句交替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凝重,有气势。


8.将下面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并说明改动前后的表达效果。

         谁都知道李白是中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8.改为:谁也不能否认李白不是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

分析:原句是肯定句,只说明了基本事实,语意一般;改句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

9.从语音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的修辞效果。

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鲁迅《阿Q正传》)

9.“柿油党”是“自由党”的谐音,表现了农村的封闭、农民的愚昧。

10.请在字下注明下列诗句中各字的平仄。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毛泽东《长征》)

10.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1.什么是双声?什么是叠韵?请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双声词、叠韵词:

峰间夹立高大的古柏,给人一种气势雄伟的感觉。穿过指柏轩,立在真趣亭里看假山就更妙了。只见那些假山石,高低起伏,玲珑剔透,气象万千。再细细看一看,那些假山,全像狮子。……当你走向那些“狮子”,踏上假山,或钻一钻山洞,那山上山下,洞里洞外,盘旋曲折,变化无穷,有千山万壑之感。(凤章《苏州园林》)

11.① 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② 双声词是:玲珑(linglong)、剔透(titou) 叠韵词是:盘旋(panxuan)

12.下列句子中画线处是否运用了比喻?请一一分析。

(1)长江口开发治理规划已经完成,上海港吞吐量增加一倍。

(2)她不像是客气,大概真吃过饭了。

(3)像一座火焰山一样喷吐着烈焰的汽车,缓缓地开出了油库的大门。

(4) 他们想去的地方很多,像巴黎、伦敦、纽约、莫斯科等等,都想去看看。

(5)这几年,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擦边球”的绝招被套用为一“对策”

12.①“吞吐量”是含有比喻义项的词而不是比喻修辞方法。

② “不像是客气”中的“像”不是喻词,而是表示同类事物的比较,没有运用比喻。

③ 是比喻(明喻)。

④ 是举例,不是比喻修辞。

⑤ 是比喻(借喻)。

13.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的修辞格(三种以上)。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13.该段落中所用的修辞格有:①反语(好个“友邦人士”);②排比兼反复(…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③映衬(…他们不惊诧,在学生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④比拟(拟物)(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14.指出下面语段中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格?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4.本段运用了反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三、分析题(20分)

1、屈原《离骚》中有一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翻译。

(1)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雕零,

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郭沫若)

郭沫若的翻译比较切合原文意思,属于直译;.

(2)想到草木的零落,

就恐怕美人也到了晚景。(瞿悦园)

瞿悦园的翻译接近原意又稍有诗意,属于意译;

(3)设想起草木在瞬息之间雕零飘落,

你——理想的美人哟!怕要老了吧,

我深深的忧虑。(文怀沙)

文怀沙的翻译颇具文采,在原诗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属于创译。应该说,他们的翻译各有特色。

2、分析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使用效果。

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功奖变成了平奖。(蒋子龙《人事厂长》)

其一,该句子中使用了同韵的词语,如“评奖”、“僵”、“坐庄”等,产生了较好的语音效果;其二,用同音词语“平奖”和“评奖”相照应,既有新鲜的趣味,又有对“评奖”失去鼓励作用的讽刺。

3、分析下列诗歌的押韵方式。

山川壮丽欣重睹,

旧梦依稀认血痕。

千万险滩皆稳渡,

水头如箭破夔门。(陈毅《重过三峡》)

第一句“睹”和第三句“渡”都押u韵,第二句“痕”和第四句“门”都押“en”韵,这属于交韵的押韵方式。

4、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的修辞格(三种以上)。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副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又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该段落中所用的修辞格有:(1)反语(好个“友邦人士”);(2)排比兼反复(…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3)映衬(…他们不惊诧,在学生情愿中又一点纷扰,他们惊诧了!)(5)比拟(拟物)(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四、简答题(共20分)

1、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举例说明成语活用的方式(不少于三种)

3、举例说明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联系和区别。

4、怎样区分借代和借喻?

五、实践题(20分)

1、比较下列原文和改文的区别点(不少于5处),并指出其中的修辞效果。

【原文】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这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的雪莲,根部扎入岩隙间,汲取着雪水,承受着雪光,柔静多姿,洁白晶莹。这生长在人迹罕到的海拔几千公尺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女良药,(碧野《天山景物记》,《人民文学》杂志)

【改文】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在那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在青凛凛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它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根部扎入岩隙,汲取着雪水,它承受着雪光,蓝洁晶莹,柔静多姿。这生长在人迹罕到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碧野《天山景物记》,高中语文课本)

2、修辞下列短文,并指出它的主要毛病。

西双版的气候是四季长春的。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的季节。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揽坝。

3、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词语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泰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

【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泰牧《花城》,见长河浪花集)

【改文二】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夹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泰牧《花城》,见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

四、简答题

1、修辞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适合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包括背景、场景和句境,广义的语言环境包括说话时的地理、人文、宗教、题旨等等因素,“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话。词语句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它的使用地方。普通的词语可以产生很好的修辞效果,这是因为这个词语适合那样的语言环境。

2、成语的活用方式由以下几种:(1)易字,指更换原形中的某个这,如:望洋兴叹——望书兴叹;(2)谐音,指变体和原形中如:一往情深——一网情深;(3)拆用,指把成语原形拆开使用,如: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叶茂;(4)易色,指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同;(5)易序,改变成语原形成份的次序,如:心安理得——理得心安;(6)别指,成语原形指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另一事物。

3、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设问句是指先提出问题,接着把答案说出来,自问自答的句子。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表现较强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例略)

4、借代和借喻都是不出现本体,以借体或喻体代替本体。其差别在于,借代在于“代”,借喻在于“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构成借喻的基础是相似;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像……),借代不能。

五、实践题

1、【修改】“超越……以上”搭配不当,故改为“在……以上”。【修改2】在短语“青凛凛的寒光中”前面加介词“在”突出这个短语的状语性质。【修改3】去掉定语“雪的”,文字简练。【修改4】“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后改为句号,因为语意已尽。【修改5】“这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的雪莲”改为“它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因为前面的宾语是“雪莲”,主语没有必要重复,因此改为“它”。把原来的定语改为谓语,既与下文的“这……的”的句式避免雷同,又使句子更顺畅。【修改6】“岩隙间”中删去“间”,表意更简练。【修改7】“汲取雪水”后改为句号,后面加“它”。因前面的文字说明性的,后面的文字是描写性的,分为两句表述更清楚。【修改8】“柔静多姿,洁白晶莹,”改为“蓝洁晶莹,柔静多姿”,“洁白”改为“蓝洁”更准确,改变次序先写颜色,再写姿态,更加合理。【修改9】删去“海拔几千公尺”,更简练。【修改10】“妇女良药”改为“妇科良药”表意更准确。

2、【修改】西双版纳(的气候)是四季长春的。(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括号内为删除的词语。原文的毛病是词语重复,言语啰唆。

3、【原文】……划行着……,【改文一】……错杂着……,【改文二】……夹杂着……。“划行”重在描写船只的情态,和文章描述花城的繁丽主题稍有距离:“错杂”着重描述珠江上的景状,与主题较切合,然“错杂”有不太协调的意思:“夹杂”的作用和“错杂”相似,但比“错杂”更准确地描写了为装点花城,花市开始前珠江上的景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22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18)04-27

2022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20)04-27

2022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19)04-27

2022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22)04-27

2022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21)04-27

2022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23)04-27

2022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24)04-27

2022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练习题(8)04-27

2022年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04-27

2022年中考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