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期末复习(1)

时间:2024-04-27 19:27:07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填空

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

1. 城市的聚集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聚集和(经济活动)的聚集。

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

3. (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

4. 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城乡合治)的体制。

5. 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有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

6. (中国公产党)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

7.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8. 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9. 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

10. 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11. 西方国家城市权利的中心,既不在城市的议会、政府或法院,也不在城市的政党组织,而在城市的(商会)。

12. (副省级市)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虽然在宪法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市级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13. 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

14. 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

15.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16. 就是因为城市(基本职能)的存在和强化,导致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迅速生长,这是城市存在和成长的根本动力。

17. (供给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初叶至20世纪中叶的阶段,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经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19. (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

20. 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是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正)。

21. 每个城市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妥善解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关键。

22. 土地(用途管理)的最根本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途管制。

23. 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的主要是(道路)及污水处理。

24. 城市成长管理是主要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25. 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经济。

26. 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27.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评价政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28. 城市财政管理的具有公共性和(地方性)的性质。

29. (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30. 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人口结构)来描述城市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

31. 城市人口的(机器)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

32. (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33. 提高城市公共住宅的管理质量,必须从分析城市公共住宅的(供求关系)入手。

34. (法定社区)尤其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

35. 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36. (认人为本)是城市环境的根本宗旨。

37. (煤烟型)细微颗粒物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

38.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市场运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

39.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40.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41. 我国城市化2004年已经超过(40%)

42.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中,(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43. (小城镇)是随着多种产业聚集逐渐由乡村形态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的过渡性社区。

44.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45. 按政府机构的权利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

46. (非政府)区域协调机构分为综合功能的协调机构与单一功能的协调机构两种类型。

47.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示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48.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49. Citistate 不是一个(行政边界),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50. (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51. 对执行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执行的(敏捷化)程度,而这一点又必须以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信息渠道的顺畅息息相关。

52. 对于反映而言,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53. 危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响应策略)。

54. 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



选择

1. 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人口数量、产品结构、行政管辖)。

2.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3.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军事、政治)功能为主。

4. (美国)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5. 市政经济具有(社会性、长期性、不可分性、政府性、公共性)的基本特征。

6. 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市法院、中共市委、市检察院、市政府)

7. 市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是具有地方(任免权、监督权,决定权、立法权)。

8. 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国务院、省一级人民政府、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9. 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结构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居住在市区内、具有本市户口)。

10. 在我国城市中,(集团参与)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

11. 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市行政管理体制、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市政府构成体制、市建制体制)

12. 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副省级市、省级市、地级市、直辖市)。

13. 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包括对(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大)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

14. 下列的市政职能中,(消防、治安管理)属于传统职能。

15. 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具有(双重性、间接性、综合性、有限性、超前性)的特征。

16.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措施、战略反馈、重点战略、战略愿景、战略依据)组成。

17. 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优劣机威分析方法、竞争一合作分析方法、政经社技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获取。

18. 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余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治理和管理良好的、有竞争力的)的城市。

19.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范围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规模经济、聚集经济)。

20. 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城市营销主体、目标市场需要、目标市场)。

21. (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

22. 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南通模式、武汉模式)。

23.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地方公共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24. 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美国)。

25. 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

26. 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的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27. 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垄断)

28. 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0%)左右。

29. 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预算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税收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

30. 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慈善模式、民主模式、巨物模式)。

31. 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中小学年龄、老龄、劳动年龄、托幼年龄)。

32. 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城市划分为(稳定型、衰退型、增长型)。

33. 在(衰退型)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34. 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自然社区、功能社区、法定社区)。

35. 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社区成员、社团性组织、企事业组织、行政性组织)。

36. 城市环境的特征是(脆弱性、开放性、认为性、复合性)。

37. 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视觉污染、大气污染)。

38. 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39. 城市环境管理治理的制度包括(谁污染谁治理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奖励制度、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40. 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包括的主要行为者有(处理者、消费者、废物处理者、资源开采者)。

41.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4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43. 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30%~70%)左右,发展速度很快。

44. 城中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形成、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45. (撤市(县)社区、撤村设街、人口农转非)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46. (伦敦)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47. 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弹性的方式。“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48. 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纵向协调、横向协调)。

49. 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弱调控模式、多元调控、强调控模式)。

50. (法国、荷兰、日本、希腊)实行强调控模式。

51.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保障系统、执行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的构架体系。

52. (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53. (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54. 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齐、实、准、快)。

55. 突法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预警系统的建立、危机应对、危机判断、确认危机来源)。



名词解释

1.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 市政: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人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3. 市政管理学:是指研究城市政府行政机关和其他城市公共管理主体,对城市日常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4. 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

5. 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

6. 市人民团体: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在我国城市特指市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组织。

7. 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种项活动。

8. 市民利益表达:是指代表某种利益的市民组织或市民团体,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向城市权力机构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利益要求的行为。

9. 市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10. 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11.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由权。

12. 分权制:是指上下级依法各负其责,下级行政机关在法定管辖范围内有自主权,上级机关不得干涉。

13. 层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作若干层级,每个层级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级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14. 职能制:是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若干部门,各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15. 完整制:又叫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构的各个组成部门完全集中于一个首长或一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只存在单一的领导隶属关系。

16. 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关的各个组成部门不集中在一个首长或一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存在着多元的领导隶属关系。

17. 政府职能: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

18. 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9. 市政执行:是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

20.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21. 可持续城市:

22. 城市职能(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23.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24. 集聚经济: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的一种额外的经济利益。

25. 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平均花费的降低,因为规模扩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它们是通过高效的熟练工人、专门化的生产工具、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的专门化和产品的专门化等方法来达到。

26. 经营城市:

27. 城市营销:即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28. 学习型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机制,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局面,从而提高整个政府的群体能力。

29. 循环经济:是指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30.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31.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

32. 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33. 土地利用:即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的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34. 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基础与现状的特点,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活动。

35.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存,以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36. 城市成长管理: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37. 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8. 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

39. 城市经济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40.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41.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

42. 规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43. 城市财政:城市财政是城市政府参与社会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活动,也就是城市政府在占有的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

44. 城市财政管理: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45. 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是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与维护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是国家规定用于城市维护与建设的专项资金。

46. 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47. 城市经济结构:是指城市是由多个产业、行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每个产业部门从事着特定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整体。

48. 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

49. 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50. 人口预测:又称城市人口发展现状的预测,就是根据城镇人口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运用科学方法,推测若干年后城市人口的状况。

51. 社区: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52. 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53. 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54. 城市流动人口:城市流动人口指没有城市常住户口暂住(具有暂住证)或暂时逗留于城市的人口。

55. 环境容量:指在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是考察污染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

56. 环境污染:指自然环境要素中,混入对人体有害、破坏自然生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并达到一定的程度、超出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的现象。

57. 环境质量:指自然环境构成的诸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之一,或环境整体受到污染的程度。

58. 环境保护:指采取各种方法保护环境,使之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实现。

59. 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60. 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61.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62.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

63. 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

64. 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行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65. 城镇体系规划: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66.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成。

67. 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68. 公共紧急状态:即一种特别的、迫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69. 危机管理: 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对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15春四川电大《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3)04-27

2015春中央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4(整理版)04-27

2015春四川电大《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4)04-27

2015春中央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6(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5(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3(整理版04-27

201201学期中央电大1185电大《领导学基础》考试题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1(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2(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资料1(整理版)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