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期末复习(4)

时间:2024-04-27 19:27:06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140、城中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答:(1)城市整体环境的恶化。(2)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远期更新成本的增大。(3)社会问题的滋生。

141、简述城中村的生命周期?

答:城中村并非永久存续的现象,其发展有自身的阶段性,从形成到消亡要经历四阶段:(1)聚落形成阶段:传统农村居住聚落。(2)城市边缘区阶段:城乡接触。(3)城中村阶段:城乡冲突。(4)城中村瓦解阶段:完全城市化

142、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答: 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

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

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

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

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

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

143、城中村村民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的原因有哪些?

答:(1)村民教育水平低,即使“农转非”也不能改善他们在城市谋职难的处境;(2)农村户口可满足村民生育两胎的愿望,即使超生,也无开除公职之忧;(3)农村户口是参与村镇经济收入分红的条件;(4)农村户口拥有一定的宅基地配额,村民可建屋收取租金。针对以上状况,必须从户籍管理上并不务农的“村民”纳入城市人口管理系统。

144、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答:(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145、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是什么

答:(一)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二)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四)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146、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

答:1、未能突破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

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

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

147、区域协调的内涵和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一)协调的的辨析。区域协调问题大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一个或多个城市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更多利益而需要与辖区之外的其他城市和地区进行协作的问题;二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与此同时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需要通过谈判或仲裁等方式达成妥协和调解的问题。(二)区域协调的基本特征。从城市和区域协调的涵义出发,城市和区域协调的基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即:必定发生在具有独立利益的个体之间,必定发生在各个体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程度很大的领域内,特别是公共领域内,如跨地界的基础设施建设、共有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问题等。

148、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答: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

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

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

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

149、国外区域协调机构产生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1)大城市人口和地域迅速扩展,城市需要新的发展空间(2)地方政府组织机构过小(3)城市之间各自为政。

150、西方区域协调机构的类型有哪些?

答;(1)综合性的城镇群政府;(2)仅有单项职能的专门机构。(3)某一区域的专门管理机构。(4)非政府的城镇群协调机构。

151、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规则经济。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152、区域协调有哪些不同的调控模式?

答:、1、强调控模式,以前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最为典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采用这种模式的以法国、荷兰、希腊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一般拥有较高的中央集权传统,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提倡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中央政府手中掌握着较强的调控权力,并且大多数地区都成立了大区政府以协调较大范围内城镇群体的发展;区域规划是作为大区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拥有健全的规划机构与机制。

2、弱调控模式,这类国家对区域发展实施调控的力度较弱,一般对规划不作集中统一管理,也不强调区域发展的统一安排,各种规划由区域或城市自行编制。虽然也设有国家级规划管理机构,但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全国或全区性的立法和分配国家对区域建设的财政补助,以此制订并执行政府的有关政策。

3、多元调控模式,对区域发展实行多元调控模式的国家以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等国为代表。这些国家的政府更多的是通过预算、税收、福利、基础设施以及竞争等政策和立法手段,对社会和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指导和总体协调,并将其作为区域规划的实质。虽然一般不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区域规划,对地方的发展控制亦多通过采取政策与经济措施来加以影响,但中央政府往往还通过制定、实施一些综合专项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来影响着地区的发展,并要求地方的发展规划服从这些全国性的专项规划。

153、区域协调的手段有哪些?

答:1、法律手段,区域协调开展得较好的国家无一不以完备的法律为保障。一些国家大都制定有对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组织、管理进行界定的基本法,作为编制区域规划和综合开发计划的依据,并在实施中制定相关的具体法律、法令以及政策作为保障。

2、财政和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投资、经济补贴、基金、诱导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来保障进行区域协调所需要的资金来源,这些手段往往也以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形式出现。

3、行政手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置,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强力健全型、松散组合型和折中型几种类型。(2)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一般是通过审批、发放许可证、签订合同等,鼓励或限制某些地区、某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4、规划手段,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5、社会手段,主要是采用公众参与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保证与监督区域规划的实施。

154、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

2、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

3、拟定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

4、统一规划区域性基础设施;

5、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达到最优的社会效果

155、如何判断什么是紧急状态?

答: 判断紧急状态与否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特征:(1)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2)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3)阻止了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4)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

156、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1、制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储备库;

2、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案或紧急处理导则启动危机处理过程;

3、进而导入对事件处理的意志,不断调整细化对事件的判断;

4、从而对事件的处理做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决策;

5、根据决策执行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总结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

157、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信息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各个系统关联衔接的重要通道。信息系统的任务在于:

1、适时、适度地发布警情和公示,让住民获取有益、可信、清晰、及时、有权威和具有安定效力的信息

2、对突发事件的事前宣传;

3、信息系统还必须肩负多部门、多层次、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任务;

3、信息系统还必须具有强化监控与即时反应突发事件特征性指标变化的功能,定期公布突发事件的现时状况,预测发生、发展及流行趋势,并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158、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执行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中最直观的表征。执行系统的任务在于对决策进行敏捷的、全面的贯彻。具体来看:

1、执行系统必须保障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对于首次出现的情况应能够迅速转化采取近似处理方案;

2、即时反馈执行结果,并通过信息系统向决策系统进行执行反馈;

3、处理,对执行中的短缺资源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至决策系统,采取替代或加大投入的方法来保障执行的绩效。

159、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保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对于保障系统而言,其主要作用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资源保障;

2、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非物质资源保障,如信息库、数据库、人才库等等;

3、提供有效的作为绩效评估系统绩效的物质载体。

160、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答;1、宣传教育;

2、准备预案;

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

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161、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答;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彻做到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

1、“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

2、“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

3、“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

4、“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

162、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恢复?

答;在突发事件的影响逐步消除的过程中,另一个功能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恢复。这一功能的实现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恢复生产、生活;

2、应对突发事件周期性特征中的下降、回复阶段,进行全面的宣传,通过包含媒体、政界等多方、多重的影响,提升住民预期,改变和提升外界对地方的预期;

3、坚决避免事件“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强化扫尾工作

4、逐步实现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和“生产”能力,从“战时”向“平时”的转化。

163、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步骤是什么?

答:(1)对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确认,排除不存在的风险;(2)对这些风险进行确认,排除不存在的风险;(3)将各种风险列举在管理目录中;(4)对列出的风险进行横向分类与纵向分级。

164、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进行危机判断?

答;(1)对可以预见且时间和资源允许处理的风险,尽量减少其发生的可能;

(2)对可以预见但可能发生概率较低的风险,可以进行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3)对现在没有表现出来,但其爆发总存在一定征兆的风险,采取建立预警系统对其监控;

(4)对那些完全不可预测到的风险,则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完善的危机处理机构,以对随时出现的风险进行处理和灾后恢复。

165、如何进行危机评估?

答:1、计划与情报部门应及时、积极地对危机事件进行调查和信息收集,确保在较短时间内,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危机应对机构的指挥者;

2、根据获取的信息,对危机事件进行评估;

3、对危机的起因进行调查,找到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并确定主要危机;

4、危机反应计划的制定。

166、危机计划制定过程中的要点是什么?

答:1、在现有的可利用人员水平上,确定危机处理的领导小组,并保证其他非危机处理部门能够正常的运转;

2、谨记变化应比计划快。危机事件中,不确定性很高,类似于“做什么”、“如何做”的教条似的计划是不可取的;

3、将危机指挥和协调部分写入计划当中。在制定适当的危机反应计划之后,应遵循计划的大原则、大方向,在危机应对机构的统一调度、安排与协调之下,对危机事件进行迅速、果断的处理。

167、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第一原则是迅速地阻绝传染,将可能发生的危机尽可能缩小。其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还要注重对公众的实时传播,即时准确的公示信息是避免猜测、恐慌的最佳方案。

168、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即使危机事件和谣言立即打住,不能令其再发展,并着手调查处理危机事件。

其次,保障在突发性事件中,必须也只能有一个权威声音。政府恰恰可以承担这个角色,它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也最终会导致其他小道消息“闭嘴”。作为传播主体的政府与具有最大传播效果的大众传媒这一主流传播渠道的结合,则是政府传达声音的最佳选择。

169、如何管理预算外资金?

 答:1、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统一管理,把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城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系统;

2、健全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实行财政监督,也要建立预算制度,坚持“正当的保护,违法的取缔”原则;

3、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应纳入城市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统筹安排,实现综合平衡;

4、任何单位不得私设私收私支的“小金库”。  

170、我国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1、税收收入,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2、利润收入,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在规定留成后的剩余,也是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3、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上级转移支付的城市财政收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4、政府公债,政府公债一般有两种,一是对外举债,一是对内举债;

5、收费收入,包括公共事业使用收费、土地使用费、管理费、事业费、资金占用费、租赁费,等等;

6、基金预算收入和专用基金收入,随着城市相对独立的作用的增强,城市针对特殊的用途,经国家批准,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基金和专用基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7、其他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金融机构走向多元化,除了银行机构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特殊情况下,社会集资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但由于其比较敏感,只有经中央政府特别授权的城市才可进行。另外,外资的不断进入也使其成为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

 171、我国的市政经济支出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 1、城市经济支出,包括城市国土整治支出、城市公益事业基本建设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对国有工商(市属)企业的援助性投入、市管县体制下对农业的援助性投入等;

2、城市维护和建设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支出包括城市公用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与维护支出等;

3、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是指除基本建设支出、技术改造资金、流动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外的各项文教事业费和科学事业费支出,包括文化、出版、体育、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共计15项事业费支出;

4、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即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包括市政府、人大、政协、公检法、人民团体、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费、设备费、业务费、工资、基建开支等;

5、社会保障和救济支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支出即用于城市人民生活保障的费用,如社会救济费、公共医疗保健费、残疾人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以及社会灾害补助费,等等;

6、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种形式。即通过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一种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包括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172、简述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城市户籍制度,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建国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种户籍制度适应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规模经济建设对全国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的需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这一体制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经济系统的效率低下及人力资源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

2、居民身份证管理,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领取;登记;效力和期限;换领和补领;交回、收缴和收回;查验和扣留;

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是指为了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这一基本国策,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本政策。

 173、为什么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协调经验?

1、西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达,区域一体化进程早、水平高,区域协调问题由来已久;

2、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较为成熟,在如何纠正市场失灵以及进行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3、西方国家都市集权与地方自治的矛盾更加尖锐与复杂,在如何平衡统一管理与分权管理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摸索。

 174、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什么?

、1、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2、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3、“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

4、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175、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对风险进行管理的程序是什么?

(1)对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列举出可能出现的风险;

(2)对这些风险进行确认,排除不存在的风险;

(3)将各种风险列举在管理目录中;

(4)对列出的风险进行横向分类与纵向分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15春中央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4(整理版)04-27

2015春四川电大《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4)04-27

2015春中央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6(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5(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3(整理版04-27

201201学期中央电大1185电大《领导学基础》考试题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1(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2(整理版04-27

2015春中央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资料1(整理版)04-27

2015春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资料(3)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