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_《论语》。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于1986年4月颁布的。
4.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培养。
5.1904年公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它标志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_大教学论_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
7.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8.皮亚杰认为,儿童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发展遵循着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原理,这种建构是通过“_同化”和“顺应_”两个过程实现的。
9.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__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通的教育规律。
10.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_。
1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_最近发展区_”。
12.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13.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的目标。
14.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____主体性____和教育___民主化_____。
15.提高质量注重效益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生命,而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__教师___的质量。
16.实现“_两基___”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__基础教育___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17.在教育领域,人的发展主要指___身体___和___心理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18.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___生物前提_和发展的__潜在可能性____。
19.在儿童心理发展中,__少年__期是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又称为分化期、__危险期__、迷惘期、关键期、__可塑性__最大的时期。
20.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有___内发论___和__外铄轮__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
21.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顺序性___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人的身心发展的__个别差异性___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
22.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_1995__年,全国人大通过的《__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___》中规定的,它第一次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国家的教育方针。
23.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很多重要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__学会学习__。
24.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____素质教育___的总目标为指导,即“以德育为核心,以___创新精神____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25.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__培养完人___的教育目的,其目的是___学会学习__,实现的途径是__终身学习___。
26.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___每一个学生__的发展。
27.凡是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但是学校教育的内容重点强调其___基础性___、____系统性__和指向性。
28.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工具性__与__人文性__的统一。
29.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有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___自我指导__和___自我强化____。
30.通过职业指导,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_____认识社会__,提高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
31.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个教育者是父母,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__先导性__特点。
32.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_终身性__的特点。
33.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工作是__教学工作____。
34.我们对“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指__职业__,第二方面是指社会角色,第三方面是指__教育者__。
35.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__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___》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36.近代以来,教师之间实行分工制度。制度有两种:一是级任教师制;一是__科任教师制__。3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用了这样一个形象说法:“走向生活的通行证,_基础教育__”,这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否则就使其丧失了生活的能力。
38.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核心或者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____基础知识__和___基本技能______。
39.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是处于_____迅速发展__时期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
40.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___自主性____、能动性、__创造性____。
41.学生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和___学校教育___的不足。
42.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__以学生为本____。
1. 洛克在论述教育的内容时,第一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德育、智育、体育做了明确的区分。
2.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变化做好准备。
3.卢梭在《_爱弥尔》的开篇就提出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把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
5.1997年,日本文部省的《教育改革计划书》指出要“努力实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国际社会中能够积极生存的、能够为人类共同的知识技术财富作出贡献_的新一代。”
6.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 行为习惯 等的总和。
7.与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休闲活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_、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8.在环境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中,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
9.规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的质量规格是_培养目标(教育目标)
10.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11学校教学内容科学的富有逻辑的排列组合,指的是教学内容的编排要统合考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人的心理认知顺序。
12.职业生涯指导,是指为学生的生涯设计提供帮助,引导他们学会寻找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
13.心理咨询以创设和谐民主的气氛为前提,通过测试调查班级活动、个别访谈等方法,使学生能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环境。
14.所谓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__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
15、学生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16.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着有《我的教育信条》与《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
17.实现“两基”是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18.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1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
21.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 和发展的 潜在可能性 。
22.传统的教师职业是传授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是教人学会学习。
23.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自主性、能动性 、创造性。
24. 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马卡连柯
25. 我国基础教育 的培养 目标应以素质教育的总 目标为指导,即“以德育为 核心 ,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22年中考数学不等式:不等式及其解集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常见轴对称图形04-27
2022年初中数学:轴对称性质注意事项04-27
2022年初中数学:轴对称与中心对称04-27
2022年初中数学:中心对称的性质04-27
2022年中考数学:对称轴的条数04-27
2022年中考数学:用坐标表示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04-27
2022年初中数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04-27
2022年初中数学:轴对称基础知识点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