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中央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

时间:2024-04-27 19:22:33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

一、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论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1957年毛泽东作了一个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它是非对抗性的;

(3)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对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是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怎样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改革同革命一样,具有解放生产力的意义

(2)改革的深刻性、艰巨性决定了改革是一场革命

(3)改革的全面性、广泛性也表明改革是一场革命

2、为什么说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我国的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体制的创新

(2)改革不是根本制度的重新选择,而是政策的重新调整

(3)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3、改革的基本特点:

(1)改革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推进

(2)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合

(3)大胆探索,循序渐进

(4)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的任务决定了改革的全面性。

2、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3、改革使中国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

2、发展是目的;

3、稳定是前提;

4、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5、我国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一,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

六、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各民族各国家无论大小、发展程度如何,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可以互通有无,我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他们的经济贸易关系。基于这样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

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沿线和沿边开放城市和口岸、内地开放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服务等。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需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率。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八、“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鲜明地指出,对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十二届四中全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使我们从抽象的姓“资”姓“社”的争论摆脱出来,大胆改革,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建国后实行计划经济的主客观条件

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民主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选择是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财力、物力,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从主观条件看,当时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呈现出以下弊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这就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时,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是沿着逐步缩小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的方向开展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

(1)改革启动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并得到十二大的肯定;

(2)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1987年十三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表明改革实践中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深化了。

(3)治理整顿阶段:(1987年十三大-1992年南方讲话)“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后来有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前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货膨胀、重复建设、秩序混乱。面对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学者们开出的药方截然不同。理论界就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性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焦点就是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

(4)重大突破阶段:(1992年南方讲话、十四大之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经济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这一精辟论述,突破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解除了人们的困扰,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南方讲话后,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建议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个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赞成。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运行机制。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制度性范畴而是体制性范畴。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更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1)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

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从资源配置的方式上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方式;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都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性作用;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过程和依据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正确认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只是抽象地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出发,而没有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思考所有制结构问题。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1、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代化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所不可替代的。

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公有制经济不能只局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将这部分纳入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之中,有助于正确判断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助于更大胆地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茶叶可以有所区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过去我们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2、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是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和发展的不平衡,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通过竞争,可以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进行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七、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制是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由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还不发展,劳动还只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还不能做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提供劳动,这决定了社会主义还不具备按需分配的条件。

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前提;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保证人们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根本保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保证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八、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其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1、什么是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厂房、设备、原材料等;二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际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制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子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九、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主要理解和掌握两个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时间中不断探索。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把共同富裕看成是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一速度富裕起来,从而导致了平均主义现象的出现。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承认和允许人们收入方面存在初具,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劳动者的个人能力和家庭负担不同;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城乡人民、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所以首先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这是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把“共富”作为重点。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的差距越大越好。实行这一政策除了只能允许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裕起来外,还需要解决一个富裕程度的扩大不能导致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客观上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因此要利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事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22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5月26日)04-27

2022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5月25日)04-27

2022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5月27日)04-27

高一数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04-27

高三英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三年级英语作文范文五篇04-27

高三英语上册必修一知识点04-27

高三英语必修一上册知识点04-27

高三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归纳04-27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例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