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2、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这主要表现在:性质相同作用,职能相同,历史使命相同。
3、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专政。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3)从概念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优越性:
我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也有必要的分工,但不同于“三权分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主要领导成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者决定任免;“一府两院”定期向全国人大汇报工作;全国人大对“一府两院”实行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及业务监督等。这种制度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体现了“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我国现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民治)。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则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基层民主的涵义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3、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六、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1)新中国的成立,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涵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内涵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以下内容: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制。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述,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八、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而要做到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则必须从下述几个方面去理解: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而决不能削弱党的领导。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柱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领导主要通过执政来实现,没有依法治国,党作为执政党就无法执政,进而无法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人民当家作主也主要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如果没有依法治国这一治国基本方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基本原则就无法操作和实现。
九、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当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经验。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喝不需要批评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
5、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的涵义
“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一般来说,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等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内容的总和。
2、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毛泽东十分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他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强调建设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学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培育“四有”公民的重要意义: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内在关系: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
2、为什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1)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积极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2)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为之奋斗。
七、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地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八、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的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统一的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九、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2)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4)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十、发展教育和科学
1、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重要作用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如何发展教育和科学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曾产生过不少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
(1)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和为贵”,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古代西方哲学家柏拉图也提出过“理想国”的思想。
(2)近代不少西方学者提出过一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蕴藏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利叶、欧文曾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则直接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
(3)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没有阶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个人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过程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1)50年代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用民主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造就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殊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如社会主义本质论、根本任务论、精神文明建设论等等,这些思想奠定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基础。
(3)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4)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2006年10月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现实依据在于:
(1)是我们抓住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和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和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以上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效率、活力与秩序、科学与人文、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论的升华。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局面。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中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迫切性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22年初中现代文阅读景物的动静和变化04-27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04-27
2022年初中现代文阅读写景与抒情04-27
2022年初中现代文阅读人物的外貌描写04-27
2022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丁玲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分析04-27
2022年现当代文学:鲁迅作品分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