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专)》期末复习资料(4)

时间:2024-04-27 19:16:23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西方经济问答题:

1、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2、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含义。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2)二者的区别:

  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下方移动是 需求量增加,向上方移动是需求量减少。需求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是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是需求增加。

4、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

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5、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化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2)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

6、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含义与关系

(1)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即如何在生产要素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者换句话来说,在产量既定时使投入的生产要素为最少。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要使扣除成本后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2)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都是生产效率的问题,但前者是从纯粹生产技术的角度来说明如何使用各种生产要素,而后者则要考虑到生产要素的价格,如何使用生产要素才能使生产成本最低,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3)技术效率是基础,只有在技术效率的基础上同时实现经济效率,才是目的。

注意:技术上有效率的不一定就是经济上有效率的。

7、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

(1)会计成本。

  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因为这些支出一笔一笔地记在会计帐簿中,所以称为会计成本。同时,因为这些支出是过去的支出,所以也称为历史成本;这种成本在企业中是显而易见的,称为显性成本。

(2)机会成本。

  当我们把一种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就放弃了其他用途。所放弃的用途就是把资金用于一种用途的机会成本。在理解机会成本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机会成本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第二,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而不是其他。

 第三,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3)二者的不同:

 第一、机会成本不是企业的实际支出,会计成本是企业的实际支出。

 第二、机会成本在会计帐目上反映不出来,又称为隐性成本;会计成本能够在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又称为显性成本。

8、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在这一点上,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上,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直递减,即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右,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下,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直递增,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9、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在短期内,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价格高,存在超额利润;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低,则存在亏损。在短期中,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这就是说,个别企业是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决定产量的,而在MR=MC时就实现了这一原则。

 在长期中,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充分调整产量,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企业在长期中要作出两个决策:生产多少,以及退出还是进入这一行业。各个企业的这种决策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供给,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企业会扩大生产,其他企业也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企业会减少生产,有些企业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企业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企业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10、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即生产资源)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其原则是: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应该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假定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则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补充)

  上述(1)式是限制条件,说明企业所拥有的货币量是既定的,购买资本与劳动的支出不能超过这一货币量,也不能小于这一货币量。(2)式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资本,还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11、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差别竞争

W A在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竞争的结果是经济利润为零,但短期中可以凭借产品特色形成的垄断地位获得经济利润1有些产品差别是实际产品差别,消费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认知,例如,产品质量、外形、包装等等。企业创造产品差别就要使自己的质量、外形、包装不同于同类其他产品。2另一些产品差别是消费者不易识别的,甚至产品本身没有什么实际差别,仅仅是消费者认为它有差别。因此,创造产品差别还要使消费者承认这种差别。靠企业通过广告等营销手段来创造产品差别。3)在产品差别中,品牌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差别,它既有实际差别,又以消费者对它的认知。所以,在垄断竞争行业中,企业创造名牌是十分重要的领

12、 国防、钢铁厂的污染、特大企业的存在都会引起市场失灵,它们各自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1)国防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它是一种公共物品。(2)钢铁厂的污染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3)特大企业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垄断的存在。(4)用政府干预来解决这些问题:  国防──由政府提供;污染──可以使用立法或行政手段,或者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垄断──政府可以用价格管制、反垄断法或国有化来消除垄断。

113、试述市场结构的划分标准及类型。

1)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2)各个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根据三个标准来划分市场结构。第一,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一般用四家集中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英文简称为HHI)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第二,行业的进入限制。进入限制来自自然原因和立法原因。自然原因指资源控制与规模经济。2)   如果某个企业控制了某个行业的关键资源,其他企业得不到这种资源,就无法进入该行业。立法原因是法律限制进入某些行业。这种立法限制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特许经营,二是许可证制度,三是专利制。第三,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产品差别引起垄断,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越高。根据以上三个标准,可以把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完全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形成这种市场的条件是企业数量多,而且每家企业规模都小。价格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决定,每家企业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产量而影响市场价格。第二,垄断竞争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这种市场与完全竞争的相同之处是市场集中率低,而且无进入限制。但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有差别。企业规模小和进入无限制也保证了这个市场的竞争的存在。第三,寡头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形成这种市场的关键是规模经济。在这种市场上,大企业集中程度高,对市场控制力强,可以通过变动产量影响价格。而且,由于每家企业规模大,其他企业就难以进入。由于不是一家垄断,所以在几家寡头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第四,垄断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形成垄断的关键条件是进入限制,这种限制可以来自自然原因,也可以来自立法。此外,垄断的另一个条件是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如果有替代品,则有替代品与之竞争。

14、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即生产资源)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其原则是: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应该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假定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则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补充)

 上述(1)式是限制条件,说明企业所拥有的货币量是既定的,购买资本与劳动的支出不能超过这一货币量,也不能小于这一货币量。(2)式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资本,还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15、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2)资源。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产量是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本的概念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

 (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16、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1)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短期中总供给是不变的,只分析总需求(用总支出代表)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2)总支出曲线假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变,用消费函数代表消费,则总支出公式可写为:                             在上式中,C0, 都是总支出中假设为不变的部分。可以合并为 ,即则总支出公式可写为:

  由此可见,总支出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是由消费函数决定,其斜率为边际消费倾向。在不考虑总供给时,总支出曲线与45°线(该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即实现了宏观经济均衡)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

    如右图所示,横轴代表国内生产总值(Y),纵轴代表总支出(AE),总支出曲线(AE0)向右上方倾斜。总支出曲线(AE0)与450线相交,决定了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为Y0。

3)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总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所以,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即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17、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侧重计算题型)

当考虑到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时,利润就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就是利润。但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成本的含义不同,利润也就不同。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再减去机会成本就是经济利润。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所以,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是经济利润。

    总收益-会计成本=会计利润

    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

  在正常情况下,机会成本大于零,所以,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而是经济利润最大化。

18、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不是国内总需求,而是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对国内产品的支出)。

  国内总需求(即国内支出)指国内家庭、企业与政府的支出,其中部分用于国内产品,部分用于进口产品。对国内产品总需求(对国内产品支出)包括了本国对国内产品的支出与国外对本国产品的支出。

  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进口+出口=国内支出+(出口-进口)=国内支出+净出口。

  (2)国内总需求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需求的变动来自国内总需求的变动和出口变动。

  国内总需求的变动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进口也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收支状况会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国内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乘数的大于。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要考虑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是指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边际进口倾向。开放经济中的乘数的公式为:

  

  这一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此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进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即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19、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2)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到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

20、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国内消费和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增加与由于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增加,对宏观经济均衡有什么不同影响?

1)总需求的变动来自国内总需求(消费与投资)的变动和出口的变动。2)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就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也会使贸易收状况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2)如果总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出口的变动引起的,宏观经济均衡的变动与国内总需求引起的变动有所不同。这就在于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1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21、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均衡的物价水平。如果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则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Y0 =Yf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总需求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短期总供给的变动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如果成本上升,短期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会使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上升;如果成本降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会使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下降。

  长期总供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总供给,即充分就业 GDP 或潜在 GDP 。随着潜在 GDP 的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会发生移动。正常情况下,长期总供给曲线随经济增长而向右方平行移动。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被破坏,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向左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会对宏观经济发生影响。

 

例: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果中东政治动荡引起石油产量减少,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它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1)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  

(2)石油产量减少,价格上升,从而生产其他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这会影响短期总供给。 (3)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SAS2。

(4)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GDP减少(从Y1减少到Y2),物价水平上升(从P1上升到P2)。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 技术进步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22、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1)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短期中总供给是不变的,只分析总需求(用总支出代表)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2)总支出曲线假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变,用消费函数代表消费,则总支出公式可写为:                             在上式中,C0, 都是总支出中假设为不变的部分。可以合并为 ,即则总支出公式可写为     由此可见,总支出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是由消费函数决定,其斜率为边际消费倾向。在不考虑总供给时,总支出曲线与45°线(该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即实现了宏观经济均衡)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

    如右图所示,横轴代表国内生产总值(Y),纵轴代表总支出(AE),总支出曲线(AE0)向右上方倾斜。总支出曲线(AE0)与450线相交,决定了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为Y0。

3)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总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所以,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即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3、说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工具。

答:(1)货币供给量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2)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活动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会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24、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哪几种?

答: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并不相同,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以根据其原因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工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价格水平上升。(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这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国的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而影响到其他国家。

25、目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国内需求,用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如何才能增加消费需求。

(1)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为:C=f(Y)。

  (2)消费函数说明增加收入是增加消费的关键。

  (3)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通过改革,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26、现在许多企业都要成为“学习型企业”,这使市场上财经管理类图书走俏,分析这种变化对财经管理类图书市场的影响。

.(1)这种变化引起对这类图书的需求变化,但并不直接影响供给。因此引起需求曲线变动,而供给曲线不变。

(2)这种变化引起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方平行移动。

(3)这种变化引起均衡价格(成交价)上升,均衡数量(成交量)增加,这个市场繁荣。

27、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是如何解释经济中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

1)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是在假设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其基本公式是:G=S/Co2)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即G=Gw=Gn。如果这三种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中的波动。具体来说,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背离也会引起经济波动。所以,应该使这三种增长率达到一致。

28.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对于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又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其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此相应,就有两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1)凯恩斯主义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可以用膨胀性缺口这一概念来说明这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凯恩斯强调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同时并存,通货膨胀是在充分就业实现后产生的。但实际上,在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也可能产生通货膨胀。

  (2)货币主义的解释

  货币主义认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不可能是持久的。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29、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动到LM1。

4)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引起GDP从Y0增加到Y1,利率从i0下降为i1。

30、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2)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3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 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技入?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 以后, 当边际产 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o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一种 生 产 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 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32、什么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3)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33、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用图形说明物 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

(1)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用利率效应来解释。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总需求。(2)物价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用同一条总需求曲线上的上下移动来表示, 即物价上升(从P2 上升到PI ) ,引起沿同→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b点到a点),总需求减少(从Y2 减少到YI ) ;物价下降(从PI下降到P2),引起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a点到b点),总需求增加(从YI 增加到Y2。(3)当物价不变而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 政府支出增加引

起总需求的增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从ADI 移动到AD2。(图略)

34、用图形说明,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引起了哪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

(1)石油是成本中重要的一部分,石油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向上移动至SASz . (2)石油价格上升只影响短期 总供给,并不影响总需求和长期总供给。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决定了价格水平为Pp价格水平从PI上升到已是由于戚本的增加所引起的。这种由于成本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3)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GDP减少由YI 减少到Yz)(4)作图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22年初中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分式性质练习题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分式课前练习题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分式的乘除法则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分式乘除的解题步骤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实数的分类04-27

2022年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实数运算顺序04-27

2022年初中数学:立方根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