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
4.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
5.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6.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7.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8.公募法:亦称公募拍卖法、公募投标法,即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9.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的费用的资金。
10.政府采购:又称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11.行政管理支出:是指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及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
12.国防经费支出:是指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13.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14.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15.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
16.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国家关于各类银行及其各级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
17.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18.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一方面,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另一方面,保险是一种因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19.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0.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1.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2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23.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24.免征额: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25.保值国债:在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利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
26.信用: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27.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某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28.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29.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进行无偿的财政资金转移所制定的制度,包括转移支付的原则,实现的目标,转移的形式、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二、填空题
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3.按收入形式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4.财政收入按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5.我国现行税率可分为三种:(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6.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是(1950)年公布实施的。
7.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状况)和(社会资金供给量)。
8.国债的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9.安排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和(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10.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程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拟定采购计划)、(预测采购风险)、(选择采购方式)、(进行资格预审)、(执行采购方式)、(签订采购合同)、(履行采购合同)、(验收采购合同)、(办理资金结算)、(进行效益评估)。
11.行政管理支出按最终用途划分,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13.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14.世界各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由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职工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和(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资金)。
15.财政补贴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减少补贴项目)、(明确补贴重点)、(规范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16.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7.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高度集中)、(分散管理)、(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18.我国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
19.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20.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2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22.西方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需求拉上论侧重(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成本推动论侧重(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3.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2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
2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26.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27.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8.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29.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个(历史)范畴。
30.国债的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平价)、(折价)、(溢价)。
31.财政信用措施主要有:(公债)和(财政贷款)。
32.(股份制)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
33.原始存款的策源地是(中央)银行,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商业)银行。
34.中央银行具有(政策)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
35.外汇市场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分。
36.我国的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即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对日止。
3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三、单项选择题
1.财政属于(B)范畴。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财政是以(A)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法人
3.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约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D)。A.60% B.70% C.80% D.90%
4.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实际上就是政府履行(C)对财政收入的最低需要量。A.各项工作 B.各项任务 C.各项职能 D.各项计划
5.征税的依据是(C)。A.生产资料所有权 B.产品所有权 C.国家政治权 D.剩余价值支配权
6.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B)的不同。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
7.(A)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法发行国债。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支付法行法
8.当国债采取(D)发行时,如果银行无法将国债全部推销出去,则可能导致非经济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A.直接公募法 B.间接公募法 C.承受法 D.出售法
9.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A)来表示的。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 D.效益指标
10.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D)过程。A.发放补贴 B.利息支出 C.回笼货币 D.资源配置
11.下列属于人员经费的是(A)。A.职工福利费 B.公务费 C.业务费 D.修缮费
12.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于(C)起实行。A.1995.1.1 B.1996.1.1 C.1997.1.1 D.1998.1.1
13.(A)是国家财政对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和农户的各项生产性支出的支援。A.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B.农林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C.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D.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性支出
14.(A)是指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支出作资金储备。A.现收现付制 B.完全基金制 C.部分基金制 D.先收后付制
15.国家财政对某些企业或项目的贷款利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补贴,称为(D)。A.价格补贴 B.外贸补贴 C.房租补贴 D.财政贴息
16.在全国或整个地区建立一个管理机构,集中管理社会保险事务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是(A)。A.高度集中 B.分散管理 C.统分结合 D.其他
17.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A)。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8.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D)。A.银行贷款 B.银行存款 C.提现率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19.(B)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保险公司 D.证券公司
20.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C)。A.强制性、相关性、可控性 B.可测性、可控性、固定性 C.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D.可靠性、可控性、相关性
21.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为(B)。A.升水 B.贴水 C.平价 D.兑换收入
22.(B)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A.私人 B.股份制 C.国家 D.中央
23.保险是一种(B)制度。A.经济管理 B.经济补偿 C.社会保障 D.社会福利
24.(D)是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以避免汇率风险。A.即期外汇交易 B.远期外汇交易 C.地点套汇 D.掉期交易
25.一般而言,社会成员中,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C)。A.政府 B.企业 C.居民 D.投机商
26.(A)是因进出口商品而引起的收支。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特别提款权
27.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A.政治和文化 B.经济和政治 C.经济和效益 D.政治和历史
28.(C)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A.固定利率国债 B.市场利率国债 C.保值国债 D.普通国债
29.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B)审查和批准。A.政协 B.人民代表大会 C.法院 D.财政部门
30.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C)。A.决算赤字 B.财政赤字 C.赤字财政 D.财政结余
31.在财政收入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是(C)。A.C B.V C.M D.C+V
32.财政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转移的支出是(B)。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可控性支出 D.不可控性支出
33.下列属于公用经费的是(A)。A.公务费 B.工资 C.职工福利费 D.补助工资
34.财政赤字是否具有扩张社会需求的作用,主要取决于(C)。A.财政透支 B.动用上年结余 C.是否具有“创造货币”的性质 D.发行国债
3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C)。A.个人消费的需要 B.企业生产的需要 C.社会的公共需要 D.家庭的生活需要
36.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也是决定(A)高低的主要因素。A.剩余产品价值率 B.产品合格率 C.工资增长率 D.物价指数
37.国债是指(C)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A.企业 B.团体 C.政府 D.个人
38.财政补贴的对象是(B)。A.政府机构 B.企业和居民 C.失业者 D.伤残人
39.(B)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A.银行资本金 B.存款负债 C.向中央银行借款 D.同业拆借
40.我国的中央银行是(A)。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41.(B)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发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A.原保险 B.再保险 C.单一保险 D.综合保险
42.(A)是金融机构之间旨在调剂资金头寸余缺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业务方式。A.同业拆借 B.票据承兑 C.票据贴现 D.国债回购业务
43.(B)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A.支票 B.银行券 C.大额存款单 D.股票
四、多项选择题
1.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在(ADE)的配置。A.地区之间 B.国有和集体企业之间 C.个人之间 D.产业部门之间E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
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ABDE)。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企业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3.在现实经济社会中,V与M的比例关系的确定,主要表现为(AD)。A.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B.物价高低 C.外贸顺差 D.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多少 E.原材料消耗的高低
4.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BCDE)。A.生产技术装备程度 B.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C.劳动组织和管理水平 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E.自然条件
5.税收具有(ACD)的特征。A.强制性 B.层次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深刻性
6.我国现行流转税的税种有(ABCD)。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E.资源税
7.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ABCDE)。A.分期逐步偿还法式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E.以新替旧偿还法
8.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BCDE)。A.企业税后留利 B.国家预算资金 C.预算盈余 D.发行新债收入 E.偿债基金
9.以国家职能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ABCDE)等。A.国防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债务支出 E.经济建设支出
10.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有(ABCD)。A.政府采购政策 B.政府采购法规 C.政府采购程序 D.政府采购管理 E.政府采购特点
11.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CDE)。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国家安全支出 D.司法检查支出 E.外交支出
12.国家可以利用(CDE)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支援农业生产发展。A.国家预算的支农资金 B.预算外资金的支农资金 C.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 D.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E.减免农业税
13.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的内容有(ABCD)。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D.社会优抚 E.社会分配
14.按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补贴可分为(AB)。A.生产补贴 B.生活补贴 C.现金补贴 D.实物补贴 E.财政贴息
15.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下限指标的因素,一类是刚性的,下列中属于刚性因素的有(ACDE)。A.国防费支出 B.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警察部队支出 E.教育费支出
16.分税制包括(ABCE)等多方面内容。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利润分成 E.分管
17.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可概括为(ACE)。A.盈利性原则 B.行政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政策性原则 E.流动性原则
18.金融市场的功能有(ABDE)。A.融通资金 B.积累资金 C.管理资金 D.降低风险 E.宏观调换
19.财政是个(ACD)范畴。A.经济 B.政治 C.历史 D.分配 E.文化
20.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BCDE)几个方面。A.企业税后留利 B.国家预算资金 C.预算盈余 D.发行新债收入 E.偿债基金
21.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ACE)。A.累进的公司(企业)所得税 B.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消费税 E.有明确条件规定的个人的转移支付
22.保险的职能有(ACE)。A.分散危险 B.组织收入 C.组织经济补偿 D.安排支出 E.融通资金
23.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有(ABCDE)。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动论 C.菲利普斯曲线论 D.结构失调论 E.国际传导论
24.财政具有(ACE)职能。A.资源配置 B.经济核算 C.收入分配 D.储藏 E.经济稳定
25.税收三要素是指(ABC)。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附加和减免 E.违章处理
26.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是(BD)。A.税率水平 B.平均利润率 C.企业管理水平 D.借贷市场中资金供求对比状况 E.固定资产使用率
27.国际租赁包括(ABCDE)。A.金融租赁 B.经营租赁 C.维修租赁 D.衡平租赁 E.回租租赁和综合性租赁
五、判断并改错
1.财政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错。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险的核心内容。
错。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3.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双方面让渡。
错。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4.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错。存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5.信托的基本职能是信用服务。
错。信托的基本职能是财务管理。
6.财政是国家凭借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错。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7.财政补贴的主体是企业。
错。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8.信用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错。信用的基本职能是资金再分配的职能。
9.商业银行存款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错。流通中货币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10.降低风险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错。融通资金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1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属于流通环节。
错。财政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属于分配环节。
12.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纳税人。
错。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征税对象。
13.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错。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4.利率灵敏性率大于1,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收益减少;市场利率下跌,银行收益增加。
错。利率灵敏率小于1,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收益减少;市场利率下跌,银行收益增加。
15.掉期交易一般是为了投机牟利。
错。掉期交易一般是为了轧平头寸。
16.奴隶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错。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17.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能够自动出现。
错。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能自动出现,因为就业和物价的整体水平是由总需求水平确定的,并与当时的生产能力有关。
18.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剩余产品价值率中M所占比重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错。劳动生率的高低是剩余产品价值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19.定额税率是不分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
错。定额税率是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
20.起征点就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错。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1.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随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错。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依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随时变动。
22.国债不存在社会负担问题。
错。国债的负担存在三个方面:一、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二、政府,即债务负担;三、纳税人的负担。
23.所谓量入为出,就是用支出制约收入。
错。所谓量入为出,是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24.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错。转移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没有获得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
25.业务费属于人员经费支出。
错。业务费属于公用经费支出。
26.工资、职工福利费属于公用经费支出。
错。工资、职工福利费属于人员经费支出。
27.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
对。
28.价格补贴是一种世界性的金融经济现象。
错。价格补贴是因国家价格政策形成有关方面的利益变动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企业本期发生的构成产品成本费用,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04-27
某公司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还生产了某种副产品。该种04-27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成本中,直接用于辅助生产、并专04-27
产品成本是由费用构成的,因此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就是产04-27
某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8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04-27
某产品由三道工序加工而成,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投入04-2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