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医护理学基础》辅导资料(3)

时间:2024-04-27 18:45:24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二、填空题

1、头有疮则        ,身有疡则        

2、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  整体护理   辨证施护 两个方面。

3、《内经》:“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4、康复评定的形式分        评定和       评定。

5、煎煮解表药时,宜选用的火候是武火快煎,是为了防止  药性挥发  

6、直接灸又称为  明灸或着肤灸      

7、《灵枢·五味篇》指出:“肝病禁       ,心病禁        ,脾病禁        ,肾病禁              ,肺病禁          。”

8、使用膏药后,出现皮肤发红,起丘疹、水泡、瘙痒、糜烂等,这种现象称膏药风    

9、中医康复护理的对象是 老年病证   伤残病证和精神病证     慢性疑难病证     急性病瘥后病证 

10、阴虚证患者所住的病室内的湿度宜偏        

11、“五禽戏”是模仿        鹿                     

等五种动物活动姿态的保健体操。

12、阳虚证患者所住的病室内的温度宜偏      ,湿度宜偏     

13、煎药的火候有  火和 火之分。

14、毫针刺法的一般留针时间为:1020分钟 

15、艾条灸分为   温和    灸, 雀啄  灸和 回旋  灸。

16、煎煮汤药的火候一般以先武后文  为原则。

17、通过改变造成病人心理异常的环境,使其行为发生变化,以促进身体康复的方法,称为移情法

18、气功练习的三要素是:调身  调吸       调心  

19、药熨时药包的温度一般不宜超过:  70  

20、情志护理的原则是诚挚体贴   因人施护   和避免刺激。

三、名词解释

1异病同护:是指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种证候,可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         

2“意守”: 是指气功锻炼中,在身心较为安静的基础上,将意念守在身体某一部位。           

3祝由:

4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以及病邪性质、机体反应各异,或处于不同的病程阶段,表现的证候也不一样,护理时则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5水针法:又称穴位注射,是将水剂药物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将针刺和药物结合起来,利用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闪罐:将罐拔住后,立即取下,反复多次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止。

7正护法:又称逆护法,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        

8腾洗法:将药物装在纱布袋内,经过蒸或煮后,使药性透出,待温度适宜时,在局部热腾的方法           

9色彩康复法: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颜色,让病人用眼观望,从而产生影响,以促进身心康复。

10、刮痧法: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1、包煎:绒毛类、粉末类药物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混浊,对消化道、咽喉产生不良刺激,应先用纱布包好,再加入同煎。           

12释疑解惑:是指根据病人存在的心理疑虑,通过一定的方法,解除病人对事物的误解疑惑,去掉思想包袱,尽快恢复健康。

13、热熨法:热熨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在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适时来回或回旋转,利用温热及药物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4、以情胜情:是指用一种情志来制约对机体有害的另一种情志,以协调情志,防病治病和护理。       

15、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对病人医学的、职业的、社会的全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四、简答题

1简述刮痧法的禁忌证。

年老体弱、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及皮肤病变处禁用。

  ②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五官孔窍处禁刮。

  ③ 小儿囟门未合,头部禁用刮痧;尿潴留时,小腹部慎用重力,宜轻力揉按。

2简述哪些药物需先煎?具体方法是什么?

   1. 矿物类、介壳类药物质地坚硬,药味难出,应打碎后,先煎30分钟,再下其它药;

  2. 毒性较强的药物为降低或消除毒性,应先煎60分钟,再下其它药同煎;

  3. 泥沙多的药物、质轻量大的药物应先煎取汁澄清,以其药汁代水煎其它药。

3简述亡阴、亡阳的区别。

汗质稀冷、面白身凉、舌淡脉微欲绝者多为亡阳证;反之,汗热如油而粘手、面赤身灼、舌红脉数疾者多为亡阴证。

4简述康复评定的目的。

5简述熏洗法的适应范围及作用。

   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② 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③ 促进肛肠疾患伤口的愈合。如外痔肿痛、肛旁脓肿、内痔脱出、痔疮发炎、痔切除或瘘管手术后。

  ④ 缓解妇科会阴部瘙痒、带下过多等症状。

6简述艾条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过程中,应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特别是对于感觉迟钝者,护士可将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施灸距离,防止烫伤。

  (2)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或用镊子去除,防止烫伤皮肤和衣物。

  (3)施灸后,应立即熄灭艾火,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7、简述热熨法的禁忌症。

    ① 药熨前先嘱病人排空小便,冬季注意保暖。

  ② 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过50℃,以免烫伤。

  ③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药袋温度,凉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如感到疼痛或皮肤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按烫伤处理。

  ④ 布袋用后清洗消毒备用,中药可连续使用一周。

8、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9、简述电针法的适应范围。

电针具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其适

应范围与毫针刺法相同,故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痛证、痹证和心、胃

、肠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

刺麻醉。

10、汤药煎煮前为什么要浸泡?

煎药前,宜用凉水泡药,有利于药中有效成分的析出。因为中药多为植物、矿物或动物类,其中,植物类药中,大多为多年生的草本,有的药用根茎、果实,其质地坚硬致密,不易煎透,因此,煎煮前,应将药物用凉水浸泡,使水分充分渗入药物组织内,致使药物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煎药质量,提高疗效。

五、问答题

1、叙述滞针的原因、护理及预防。

1)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等而使肌纤维缠绕针身。

2)护理措施 耐心安慰与之交谈,嘱患者进行深呼吸,消除紧张状态,使局部肌肉放松;在滞针穴周围轻揉按摩,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转移患者注意力,随之将针取出;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3)预防 针刺前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顾虑;行针时捻转角度不宜过大,更不可单向连续捻转。

2、叙述针刺的注意事项。

   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汗出过多、出血后不宜针刺,孕妇尽量不针刺。

  ② 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盖好衣被,并用支架支起被子,以防压弯针柄。

  ③ 针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个穴位应用一支针,以防止交叉感染。

  ④ 局部皮肤有瘢痕、肿瘤、感染、溃疡及出血性疾病者不宜针刺。

  ⑤ 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全身不良反应。

3、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护理及预防。

1)原因 初诊病人精神紧张;素体虚弱或大汗、大泻、大出血后,或饥饿、疲劳状态下行针;体位安置不当,操作者手法太重,刺激量过大等。 

2)护理措施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病人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并安慰病人;清醒者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已发生晕厥者,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仍不苏醒者,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预防 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饥饿、大出汗后、疲劳病人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行针刺,选穴宜少,手法宜轻;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4、叙述中医康复护理的概念及原则。

中医康复护理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康复医疗手段、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对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以及急性病恢复期的患者,通过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使身体功能和精神情志能尽量地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

养生护理原则:养生护理要遵循“神形兼养”的原则,在实施中,把调摄精神与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护理原则相结合,制定出康复护理计划

综合护理原则:综合护理原则主要是针对不同病证进行综合施护,适用于病情复杂、老弱痼疾者,用单一康复方法不易奏效,遵循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新病旧病等不同情况,制定出急则护标,缓则护本的康复护理计划。

整体护理原则:整体康复护理原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整体观念为基础,对康复对象进行身心全面的护理。

因人、因证、因病程护理的原则

5、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和适当的体位,冬季要注意保暖,留罐时,应盖好衣被。

  ② 根据所拔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罐口要光滑、无裂隙。

  ③ 拔火罐或水罐时,应避免烧伤或烫伤。若起罐后,出现水泡时,水泡较小,只需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止擦破;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再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感染。

  ④ 拔罐法的禁忌症

  ◆ 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 皮肤有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处不宜拔罐。

  ◆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 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婚姻家庭法》期末考试试题(201001)04-27

电大《广告创意与表现(1)》复习资料(1)04-27

电大《婚姻家庭法》期末考试试题(201002)04-27

电大《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复习资料04-27

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试点)复习指导04-27

电大《广告创意与表现(2)》复习资料(2)04-27

电大《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期末复习指导(1)04-27

电大《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期末复习指导(2)04-27

电大《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库(单选题)04-27

福建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试卷(3)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