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创新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思想是关于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教育的创新职能、创新观念、创新实践的思想。
一、创新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1.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将要迈进的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未来教育的新使命: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中国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教育的提出。 知识经济、科教兴国与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于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传播知识,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是教育和培训,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3.创新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及事件
二、创新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素质、技能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不断创新的知识就是财富,就是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推动力量。在这个时代里,教育的职能主要就是对知识的创新和探索。 2.教育在知识创新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科研机构;教育和培训机构;政府部门四个方面。 3.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入点。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创新素质的规定,确定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方向。 4.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它对公认的典型的解决问题方法所抱的态度是:在采用它以前先加以判断,然后根据价值来决定是否采用。创新性学习是通过重建整体而不是分裂现实来促进我们思维的,因此它是以整体性思维为主导的,它反映了综合--分析的时代精神。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习的创新性学习。 5.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个性化原则: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来抓。自主性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学生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要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而不是生吞活剥、呆读死记。探索性原则: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应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得出科学的结论;并且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索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开放性原则: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广大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向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开放。这里的开放不是目的,而是要达到使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向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民主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种氛围中,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民主性原则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不仅会得到学生的赞许,也会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同样,学生之间民主关系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实践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并运用知识于实际,学会基本技能,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
三、创新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创新教育思想的认识意义。 深化对教育的创新职能的认识。提高对创新素质作为重点目标的认识。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2.创新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首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其次,创造各种教育环境,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第三,贯彻创新教育原则,探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第八章 实践教育思想 一、实践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1. 实践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及事件。
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教育家关于教劳结合思想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实践教育的论述。 2.中国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在实践教育上的缺失。 目前,我们的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实践相疏离的现象。“应试教育”的实践性缺失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教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因此,当前重新提出并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践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实践教育思想认为,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实践教育思想主张,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把教劳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思想主张,素质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实践教育思想还主张,应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是实践教育有一个制度保证;实践教育思想还要求,应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使教育教学具有实践性。
1.现代教育具有实践性,这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3.实践教育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4.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创造条件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实践教育活动中要有知识,知识教育活动中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创造有益的实践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实践的空间。
三、实践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实践教育思想的认识意义。 实践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适应现代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要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方法上不断有所创新。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青年一代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是青年人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实践是人类的根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当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教育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就不可能培养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就不可能奠定科教系国战略所需要的人才和知识基础。素质教育不坚持实践性方向,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过去那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局面,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实践,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人格的必要途径。
2.实践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针,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贯彻实践教育思想,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教材建设。
第九章 终身教育思想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终身教育思想在古代和近代的生成、酝酿和发展为其在现代社会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1919年报告书》是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兴起的标志。联合国在终身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巨大。终身教育论的倡导者:朗格朗在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中特别突出了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重要性。《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奠基之作。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终身教育作出确认。
二、 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终身教育认为学习在时间上是持续人一生的活动,学习将从胎儿时起,伴随人的一生,直至个体走向坟墓的全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从其基本和发展需要上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和学习的。显然这种人生划分已明显不适应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教育+工作"模式被各种终身教育模式、终身学习模式所代替也就成为必然。 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实施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是多元且具有弹性的。教育体系涵盖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统一起来。终身教育冲破了原有教育体系的围栏,甚至提出了“在一个空前要求教育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体系,而是“无体系”的思想。 3.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 所谓自我导向学习包含两个基本含义,其一,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其二,学习者本人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要学会学习。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学习不再是社会或其它成员外部施加强制力的产物,而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活动。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这样,学习者在离开学校之后就能够终身有效地进行学习。 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 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目标出发,终身教育的内容远远超过了目前人们所熟悉的教育内容体系。从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新的职业技能,到学习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发展学习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从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和社群关系,到学习各种艺术和在生活中体现的文化;从学习如何对待工作和生活,到学习如何面对困境和死亡等等,终身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 5.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社会的改造与发展,使社会在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快速、有效、和谐和圆满地得到发展。如何谋求个体和社会健康而圆满的发展,建学习化社会就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长远和终极理想。
三、 终身教育思想的意义 1.终身教育使教育成为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 终身教育的发展尤其使弱势群体在其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上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保证。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使所有有学习需要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应得的教育,为弱势群体走出弱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引发和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不仅在逐步实现教育的有效、公正和人道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使我们思考教育的角度和视野得到了提升和扩展,许多以前认为天经地义的观念和做法受到质疑,从而引发和推动了世界教育思想、观念和实践的巨大变革。如: 超越围墙的大教育观; 学校的素质教育观; 强化使学生成为主体的目标观。 3.指导、加速教育实践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终身教育对于教育发展的推动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在教育实践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方面终身教育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教育体系是各种教育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它使各种教育能够有机地相互连接起来,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多种接受教育的途径。教育体系越是丰富、合理、有效,教育的功能发挥得就越好,教育支出与收效的比例就越合理。 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为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为改革传统教育体系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其次,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为新教育体系的逐渐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内在的一致性使终身教育的发展必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会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向素质教育方向的变化,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的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其次,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选择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机会的缺乏,高等教育机会与庞大的教育需求之间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在终身教育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学生依附于他,而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传统的师生关系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要被新的师生关系所代替,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教师的信条。
第十章 全民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思想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思潮。其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学习的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并有一定的意识和平相处、共同进步,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全民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1.追求公平、摆脱贫困和共同发展与全民教育的兴起。 全民教育思想的产生是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分不开的。人们在追求公平,摆脱贫困,寻求共同发展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要使人人得到全面发展,充分享受其拥有的基本权利,摆脱贫困,消除困扰全人类的一些重大问题,就必须让所有人接受最起码的、基本的教育。2.全民教育思想的演进进程及事件。 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几十年来,各发达国家确实是把全民教育作为缓解社会危机和国家的反贫困计划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对待的。 1990年3月“世界全民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全民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全民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全民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它不同于以往任何教育概念。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儿童的早期护理与教育、初等教育、成人扫盲、技能培训、妇女教育,等等。其基本内容有: 全民教育是满足所有人(包括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可以使任何社会中的任何个人有能力并有责任去尊重和依赖他们共同的文化、语言和精神的遗产,促进他人的教育,推动社会正义事业,保护环境,宽容与自己不同的社会、政治和宗教制度,从而坚持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念和人权,并为这个互相依存的世界建立国际和平与团结而努力。教育发展的另一个但更基本的目的就是传递并丰富共同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正是从这些价值观念中,个人和社会发现了自己的特性和价值。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而各国可以在这一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的教育和培训。
2.全民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继续与发展。全民教育继承和发展了普及教育。从全民教育的范围和面向的对象上来说,全民教育是针对教育对象而言的一个概念。所谓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全民教育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教育民主化思想,又继承和发展了教育普及化思想。教育普及化可以说是教育全民化的基本保证,没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全民化就无从谈起;只有实现了教育普及,才有可能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全民教育的重点是儿童初等教育普及和成人扫盲。全民教育思想着眼全球,从解决人类普遍关心的、困扰人类的一些世界性问题高度,来审视教育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要扩大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而且必须采取始终如一的措施来减少差异。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学习水平的机会。最为紧迫的就是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
3.全民教育是解决当代人类困境的基本手段。全民教育对于“人类困境”问题解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全民教育有助于缓解贫困。实现全民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全民教育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实现全民教育有助于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
4.国际间的联合行动,推动全民教育运动发展。《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强调,要在世界各国有效推行全民教育就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使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成为一种人类共同的普遍责任。
三、全民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加深对当代教育使命的认识,全民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深刻认识到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全民教育在解决人类困境中的重要作用。 2.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终身化进程。 3.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了解世界,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B.补充资料
1、简述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答:(1)教育思想在其形成的现实基础上,具有与人们的教育活动相联系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征;(2)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观念形态上,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普遍性的特征;(3)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上,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及背景相联系的社会性和时代性;(4)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历史向度上,具有面向未来教育发展及其实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2、简述教育思想的反思功能。答:教育思想的反思功能主要是指教育思想具有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
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1)从理论起源看,马克思提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68年哈贝马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从理论内涵看,科技进步在生产力增长中的作用,已日益成为第一位的增长要素。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起到第一位的先导作用;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劳动者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成为生产力发展中占第一位的人力资源。(3)从产业结构变化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正在发生以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变。(4)从经济增长方式看,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科技术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20%上升到60%~80%。
4、为什么说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答:(1)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教育将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正是教育将前人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的精华传递给新的个体生命,使之可以尽快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造新的历史,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2)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共同发展。(3)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教育是人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决定人现实发展和未来方向的先导性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片面依赖经济社会发展,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历史的先导因素和力量。
5、为什么说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答:(1)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3)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6、简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答:(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是对已有教育的继承,是在已有教育基础上的创新,提高和发展。(2)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要求,立足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时代性和社会功效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这样就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具体,使全面发展落到实处。(3)素质教育是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通向它的根本途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整体的发展方向。
7、简述素质教育与主体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关系。 答:素质教育思想带有整体性、方向性,是统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教育思想。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都要为实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服务。反过来,素质教育思想的实现需要将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教育思想来实现,主体性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思想则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8、什么是主体人格?答:主体人格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稳定的态度,比如自信还是自卑、自强自励还是自我放纵。
9、主体教育思想所认识的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什么?答:主体教育思想所认识的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学生在教育者为其创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知、情、意、行等身心的活动过程,对各种内外影响加以消化吸收,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教育不仅包括“教”更要重视“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还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10、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答:(1)教师在考虑或设计自己的教育过程、教育环节时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2)必须要提前安排学生预习,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3)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讨论新的学习内容;(4)要把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
11、如何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1)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2)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3)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则。
12、如何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答:(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3)确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明确教育活动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
13、什么是科学?答:科学英文为science,本义是知识,科学主要是指关于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知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包括三部分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
14、简述高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答:(1)信息技术大放异彩;(2)生命科学全面造福人类;(3)新材料与新的制造技术层出不穷;(4)人类活动向太空、海洋和地球深层进一步拓展;(5)人类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与自然协调发展。
15、简述科学素养的成长规律。答:科学素养主要是在学科学、用科学、探索科学的活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构成科学素养的各要素中,科学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学成的”,而科学方法和能力、习惯、态度、精神等主要靠“养成”和“练成”。科学素养的成长要求科学教育活动必须是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
16、什么是STS教育?答: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它强调科学教育应该密切联系人类的现实生产和生活,强调应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形成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正确态度。
17、如何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答:(1)要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等科学活动和科技成果;(2)要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的重要问题;(3)要充分挖掘科学教育内容的人文价值。
18、什么是人文教育?答:人文教育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19、简述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答:一般认为,人文学科主要包括艺术、文学、历史和哲学。还有一些学科,如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有时也被称为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文教育又不仅仅局限于人文学科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则一种教育理论或思想流派。这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自我完善的人。人文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指导全部教育活动(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理论体系。与人文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是实用主义、科学主义的教育理论。
20、为什么说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进步的现代人?答:应该说,注重培养人的理性、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这是所有文明社会人文教育的共同目标,而作为一个进步的现代人,除了上述目标,还需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1)现代人文教育要使人有更开阔的心胸。今天的地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村”,原来地处遥远、互不相干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现代人,不光要理解自己熟悉的人,还要主动地去理解那些与自己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社会地位的人,不光要考虑本人、本团体的利益,还要考虑其它人、其它团体乃至全人类的利益。(2)现代人文教育要使人更加注重精神追求。与精神追求相对应的是物质追求、功利追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在人们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是一些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状况,比如受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需要等等。所以,现代人文教育更加鼓励人们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外物的奴役,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境界。
21、为什么说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人类对于人文的兴趣正如对于科学的兴趣一样,有其内在原因。人类探索科学,起始的原因是因为对这世界感到好奇,而人类的人文关怀或人文情怀则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关怀、体验和思考。每个人从具备自我意识时起,就开始不断追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该怎样对待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在这种反思和追问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一个从逐渐形成并不断修正着对个人命运与生活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与科学教育一样,人文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重“情”。通过科学,人类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通过人文精神人类体会为人之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完整和谐的人。
22、什么是知识经济?答: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的内核是知识,外壳是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22、什么是维持性学习?答:维持性学习,又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
23、简述创新性学习的概念和特征。答:创新性学习是指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创新性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
24、现代人应具备哪些素质特征?答: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个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25、为什么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答: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一是知识的时效性,即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即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用得越多,产生的新知识也越多。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当代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即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具有时效性和无限增值性,决定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应该是知识创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必然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况争力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现实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总之,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26、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答:(1)教劳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劳教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3)劳教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27、为什么说提倡实践教育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答:(1)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总体特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教育过程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教育活动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总之,实践性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2)教育的实践性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步得到加强的。随着教育与现代生产、科技、经济等方面建立日益密切的联系,教育在思想、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宏观的结构、布局、体制、机制等等,都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3)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生产、科技、经济的联系得到全面加强,教育的实践性更加显著。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以及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选择。
28、如何认识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关系?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一讲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们就可以不重视知识了,可以不要理论了。其实不然。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的开展,仍然需要理论,仍然需要知识,但是,知识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被赋予实践性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不可能不传授知识,学生不可能不需要掌握知识。但是知识教育为学生的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知识应当为生活服务,为实践服务,否则知识就是空疏无用的;二是为学习知识考虑,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习效果是比较扎实的。
29、学校教育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答:(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2)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实践教育活动中要有知识,知识教育活动中要有实践;(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创造有益的实践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实践的空间。
30、什么是终身教育?答: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是人从生到死所受的连续的有系统的教育。
31、什么是学习化社会?答: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是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美国教育家哈钦斯认为,学习化社会“是学习、完善和人为目的,所有的制度都指向于这一目的,并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社会”。即整个社会要从“学校化社会”转化为“学习化社会”,所有机构参与教育,所有成员参与学习。
32、什么是自我导向学习?答:所谓自我导向学习包含两个基本含义,其一,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其二,学习者本人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要学会学习。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学习不再是社会或其它成员外部施加强制力的产物,而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活动。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要能够根据自己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这样学习者在离开学校后就能够终身有效进行学习
33、简述终身教育的十大特点。答:(1)教育贯穿人的一生;(2)内容包括智能、情绪、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多方面;(3)将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加以综合统一;(4)认为知识在人的发展中是逐渐完善的;(5)顺乎每个人的个性、自主性及各自的要求和兴趣,重视自发地、积极主动地、持续地成长和发展;(6)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人成长的手段;(7)教育应使人的素质在一生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8)沟通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教育扩大到学校以外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9)除有无可利用的媒体和是否适应个人的能力,别无任何限制;(10)提倡能者为师,由整个社会提供教育机会。
34、简述终身教育的发展对于弱势群体的意义。答:终身教育的发展尤其使弱势群体在其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上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保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是不同的,弱势群体要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接受更多的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弱势群体在受教育的机会确实受到各种限制的。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使所有有学习需要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应得到的教育,为弱势群体走出弱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5、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关系?答:终身教育与素质的内在的一致性使终身教育的发展必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终身的教育理念的传播会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向素质教育方向的变化,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的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其次,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从时间上看,我国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前,而素质教育在现代的提出在后。(2)从内在精神上看,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同一性。(3)终身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思想和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确实的作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共同发展和传播必将更快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进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36、什么是人类困境?答:人类困境是指我们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巨增、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和日益短缺等。这三者互为因果,又都对教育产生着影响。如人口激增不但妨碍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巩固,而且使文盲绝对人数有增无减
37、中国在推进全民教育运动中取得了哪些成绩?答:中国政府在推动全民教育目标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即通常说的“两基工作”。到2000年止,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9%,全国有85%的地区实现了“普九”,青壮年文盲率已下降到了5%以下。除此以外,我国政府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妇女、儿童受教育的状况,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民族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工程。除政府的努力外,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的“希望工程”, 到2006年底,通过社会集资共援助建设了13000多所“希望小学”,占全国小学总数的3.5%。
中国政府不仅重视全民教育的推进速度,而且更重视全民教育的质量。为了让每一个儿童和青少年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全国推行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变革。我国政府为推动全民教育所做的努力及其巨大成就,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公认,并多次得到国际教育组织的褒奖。
38.人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要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 2.要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 3.要注意挖掘各门学科教学的人文底蕴
C.练习题
复习题一 一.填空 1.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 功能、导向功能、 功能、 功能、反馈功能、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 功能。预见 调控 评价 理论指导
2.教育事业是面向 的事业,教育 是面向未来的实践 ,教育实践本质需要有未来性和 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未来 实践 创新
3.所谓全面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 ,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 等。特点 状态
4.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 的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为尺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实践能力 创造性
5.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宣告:“人人享有受 的权利”。几十年来,各发达国家确实是把全民教育作为缓解社会 和国家的反 计划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对待的。教育 危机 贫困
6.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 进而提高全民族的 文化素质。质量 科学
7.教育是 特有的一种有目的的 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 培养人
8.从个体发展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 不断适应社会的变迁和完成其 化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目的在于完成 的改造与发展,使社会在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快速、有效、和谐和圆满地得到 。
个人 社会 社会 发展
9.目前我国局域工作必须从“ 教育”的轨道上转变过来,大力实施旨在提高全民族 和 的素质教育。应试 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
10.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 性、 和创造性。独立 主动
11.有四种类型的知识,即知道 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和数据;知道 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与社会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记载工作的技巧和 ;知道是谁的知识——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的信息。
是 为 经验
二.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思想的涵义?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社会性和前瞻性等特征。
2.为什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全局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
3.试列举三条教育的“应试”倾向的主要弊端?学校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整个中小学教育变成大学预备班的教育,只片面重视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单纯分数标准评价学生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导致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
4.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平等待人、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尊重他人。
5.简述“自我导向学习”。自我导向学习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理念,即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而学习者本人要学会学习,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
6.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教育思想适应人们的教育需要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即教育思想功能。包括: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反思功能。
7.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如何?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考试应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质。
三.论述题 1.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具八个方面基本特征:教育对象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正确对待以往的基础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改善外部条件的关系;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 注重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素质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中,要改变只重视智育的做法,当前尤其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理想、伦理道德和文明习惯素养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能力,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
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的。 (1).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2).实施素质教育,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因材施教。 (3).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有所进步。 (4).改变只重视智育的做法,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5).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6).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行启发式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 【凡涉及上述各方面论述,在条理清楚基础上,视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各按所占分值的80-100%掌握评分。未涉及上述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论述,视能否自圆其说,按分值20-80%掌握评分,总体上,能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加以分析讨论,可计5分】
复习题二 一、填空题 1、教育是 特有的一种有目的的 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培养人) 2、教育思想在历史向度上具有更突出的 和 的特征。(前瞻性;预见性) 3、实践教育思想认为,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 ,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主张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把劳教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 。(重要特征;重要途径)。 4、教育思想的最基本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 功能,对教育实践的 功能。(认识;指导) 5、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的根本战略,是我国迎接 时代的挑战,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化;知识经济) 6、实施科教兴国,要把 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千方百计把 问题解决好。(教育事业;教育投入) 7、目前,我国的教育工作必须以“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转变过来,大力实施旨在提高全民族 和创新能力的 。(综合素质;素质教育) 8、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 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能力为重点,造就“有到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民素质;实践) 9、素质教育不仅要注意学生的一般发展,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 能力,着眼于学生终身的 。(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 10、主体教育思想的构建有一个很平常却很重要的 基础,这就是:学生是 的主人,准确地说,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事实;自身) 11、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独立性、 和 。(主动性;创造性) 12、实践教育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育思想是指导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素质教育;重要思想) 13、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善学生的 能力,提高 质量。(生存;生活) 14、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 ,是科学素养在一个人的世界观、 、价值观层面的体现。(灵魂;人生观) 15、加快科学课程和教材改革步伐,应构建具有现实性、 、 的科学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综合性;时代性) 16、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 ,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做进步的 。(更高雅;现代人) 17、《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有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 ”、“学会共处”、“学会 ”。(做事;做人) 18、对自然的关爱,不仅有利于建立与自然的 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们 的精神。(和谐;博爱) 19、培育人文精神,就得让学生有机会表现人文精神,当前在学校教育中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理解人、 的人文精神,要给学生提供 的机会。(关心人;关心人) 20、当人类文明经历过农业经济时代和 时代之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 正在向我们走来。(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22、农业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对知识的继承和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对知识的 和探索。(积累;创新)
二、名词解释 1、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而形的以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 2、人文教育:不光是指以人文为内容的教育,而是指培养人文素养为目标的教育。 3、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人文素养可分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 4、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他对公认的典型的解决问题方法所提的态度是:在采用它以前先加以判断,然后根据价值来决定是否采用。 5、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
三、简答题 1.教育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1)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地;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3)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如何理解主体教育思想中学生是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答:主体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因为:1)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绝对的、长期的;2)学生有着主观意向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3)学生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老师的教毕竟是外在东西。
3.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注意:1)要重视创新问题情境;2)要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指导到位而不越位;3)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认真验证假设;4)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研讨和协作;5)教学活动气氛宽松、民主,教学过程要保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如何理解实践教育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答:实践教育思想贯穿于当前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应当说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确立实践教育思想,这是我国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内在的实践特征的客观反映。
5.简述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
答: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自我导向学习。包含有两个基本含义,其一,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责任。其二,学习者本人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要学会学习。学习不再是社会或其它成员外部施加强制力的产物,而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活动。终身教育使学习具有了高度个别化的特点。
复习题三 一、判断题: (ⅹ)1.因为实践型教育思想是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所以它等同于教育经验。 (√)2.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哈贝马斯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ⅹ)3.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教育。 (√)4.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 (ⅹ)5.我国现行教育是“应试教育”,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就应否定现行教育。 (ⅹ)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是否考试。 (ⅹ)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8.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调控功能。 (√)9.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10.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 (√)11.我国古代就有了主体教育思想的萌芽,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王阳明的“今教童子,必使其趣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等等都蕴含着一定的主体教育思想。 (ⅹ)12.主体教育思想的全面复兴在西方要比在我国晚的多。 (√)13.主体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的教育思想之一。 (√)14.主体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区别是主体教育思想首先把学生看成是人,然后才看成学生。 (ⅹ)15.教育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受”活动,教育的结果,即学生学到了什么,主要取决于教师教了什么以及教得怎样。 (√)16.1995年12月,美国人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美国人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按年龄、年级加以具体化,用以指导学校的科学教育。 (ⅹ)17.科学教育思想就是要求人们学习掌握科学技术,摈弃人文科学的思想。 (ⅹ)18.有很多资料表明,中国学生很聪明,例如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获奖,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可能比美国五年级的学生还要高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远远超过了别的国家。 (ⅹ)19.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就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学科知识教育,多让他们掌握些科学概念、科学理论。 (√)20.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学也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ⅹ)21.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指以人文为内容的教育。 (ⅹ)22.加强人文教育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 (√)23.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24.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 (√)25.“创新”是由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26.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ⅹ)27.创新性学习,就是不需要老师教而主要依靠学生自学的学习。 (√)28.实践教育思想最初表现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劳结合思想。 (√)29.实践教育思想是针对我国“应试教育”存在的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不注重实践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教育思想。 (√)30.实践性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 (√)31.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2.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 (ⅹ)33.因为实践型教育思想是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所以它等同于教育经验。 (ⅹ)34.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同一个概念。 (√)35.终身教育在学习方式上主张自我导向学习。 (ⅹ)36.实施终身教育后,学校教育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会逐渐取代它。 (√)37.《1919年报告书》是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兴起的标志。 (ⅹ)38.全民教育的重点是成人教育。 (√)39.除教育本身所存在问题之外,我们的世界正面临三大挑战;改善环境、应付人口增长,确保可持续发展。 (√)40.全民教育是一项世界范围内的举措。
二、选择题
1.现代教育通过创造、发展和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素养的劳动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2.主体人格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稳定的态度,比如自信还是自卑、自强自励还是自我放纵。
3.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尔斯认为,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4.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实践家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会议上以终生教育为题的报告,使终生教育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提倡。
5.人们习惯于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作为全民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并认为全民教育是9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6.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以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
7.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的综合国力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8.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9.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要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活动和科技成果,要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
10.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教育理论流派,这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1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奠基之作。在报告书中,国际教育委员会从个人自我实现和民主国家创建的高度强调了终身教育实施的意义,认为终身教育是个人自我成长及国家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12.科教兴国是指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象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交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的发展战略。
13.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
14.从外部功能来看,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在与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5.人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16.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一是知识的时效性,即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
17.STS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后磊镢为传播。它有三个基本特征,跨学科、基于社会实际和解决问题。
18.20世纪下半叶,终身教育思想得以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背景: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04-27
风机按结构形式分为( )04-27
2022年年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勾股定理及多边形的内角和04-27
电力设施与其他设施相互妨碍的处理,实行 ( )原则。04-27
2022年初中数学:角的关系04-27
2022年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证明04-27
2022年初中数学:利用频率估计概率04-27
2022年初中数学:概率和古典概型04-27
2022年初中数学:众数、中位数的概念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