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 )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 )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 )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 )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 )、( )和( )。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 )、( )和( )。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 )、( )和( )。
5.( )法适用系统规模大,功能与数据关系复杂,开发周期比较长的系统开发。
6.数据字典包括( )、( )和( )三种表。
7.常用的代码结构类型有( )、( )、( )和( )。
8.输出设计的任务包括( )、( )和( )。
9.常用的系统转换方式有四种,即( )、( )、( )和( )。
10.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 )、( )和( )。
11.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工具集成法、( )和( )。
三、 名词解释
1.数据库的三模式结构
2.原型法
3.客户机/服务器
4.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5.项目管理
四、简答题
1.请简述面向对象法开发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2.如何进行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子系统和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哪几种?
3.模块分解的原则是什么?
4.什么是程序的通用性?在设计上有哪些主要的方法?
5.制定数据分布策略的原则是什么?
五、应用题
1.已知产品出库管理的过程是:仓库管理员将提货人员的零售出库单上的数据登记到零售出库流水账上,并每天将零售出库流水账上 当天按产品名称、规格分别累计的数据记入库存账台。请根据出库管理的过程画出它的业务流图。
2.设产品出库量的计算方法是:当库存量大于等于提货量时,以提货量作为出库量;当库存量小于提货量而大于等于提货量的10%时,以实际库存量作为出库量;当库存量小于提货量的10%时,出库量为0(即提货不成功)。请表示出库量计算的判定树。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A A C C B A B
二、填空题(每一空1分,共30分)
1. 人-机
2. 输入 处理 输出
3. 数据 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4. 面向对象分析阶段 面向对象设计阶段 面向对象实现阶段
5. 生命周期
6. 基本数据属性表 数据属性表 数据存储属性表
7. 顺序码 区间码 助记码 缩写码
8. 确定输出内容 选择输出方式 输出格式设计
9. 直接转换 并行转换 试运行转换 分阶段转换
10. 设备与软件系统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 文档资料管理
11. 可重用软件后援法 形式化技术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数据库的三模式结构
数据库分为用户级、概念级和物理级,对应着数据库结构的三各层次,即子模式、模式和存储模式,通常称为数据库的三模式结构。模式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存储模式是它的物理存储,而子模式则是模式的一个应用子集。任何一个应用数据库的建立都必须进行详细的三模式结构的设计。
2.原型法
原型法是一种从基本需求入手,快速构筑系统的原型,通过原型确认需求以及对原型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
3.客户机/服务器
从技术上看,客户机/服务器是一个逻辑概念,是指两个逻辑系统及其应用程序逻辑组件之间复杂关系的协同。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将应用程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多个用户共享的功能和信息,这部分称为服务器;另一部分是为每一个用户所专有的,称为客户机。客户机执行前台功能,而服务器执行后台功能。
4.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数据库逻辑设计就是将数据组织成一个和计算机提供的DBMS所采用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形式,这是一个将用户角度上的概念结构转换为DBMS支持下的数据组织模式的过程,其步骤是确定组成数据库的实体及其构成,以及确定数据库实体之间的关系。
5.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开发工程计划进行评审、优化以及协调控制计划的执行,从而达到系统开发项目的最优化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请简述面向对象法开发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优点: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可重用性好和可维护性好。
缺点: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一个不容易的转变,如何真正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与实现解法的解空间在结构上达到一致,以及建立一个好的类层次结构关系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适用场合:系统规模不限,数据与功能关系不太复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开发经验。
2. 如何进行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子系统和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哪几种?
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是自顶向下的将系统划分成为若干个子系统,而子系统又划分为模块,模块又划分为子模块,层层划分直到每一个模块能作为计算机可执行的单独程序为止,最后画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子系统与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功能划分法、顺序划分法、性质划分法和时间划分法。
3. 模块分解的原则是什么?
多层次的模块化、结构化原则,高聚合、低耦合与影响范围在控制范围之内的原则,适应系统扩充和便于系统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4. 什么是程序的通用性?在设计上有哪些主要的方法?
程序的通用性是指,程序在同类应用数据中对不同参数取值、数据结构、格式或算法的适用性。
方法有包括灵活引用变量、子程序调用、数据库技术和形式化方法等。
5. 制定数据分布策略的原则是什么?
1)、尽量减少通信开销和时间延迟,有利于提高局部和整体数据库的效率;
2)、逻辑片的划分、节点分配与更新授权等应建立在应用分布模型的基础上;
3)、合理安排数据副本,既减少数据检索效率又有利于数据的安全可靠;
4)、有利于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刑法学(2)》期末复习资料(论述)04-27
电大《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多选)04-27
电大《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简答)04-27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复习资料04-27
学前(本)电大《心理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04-27
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复习题(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