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教育思想》期末复习资料(1)

时间:2024-04-27 18:37:13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题  型: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和案例分析。

注:1.本资料最后一部分仅为课外阅读材料,非重点。

2.中央电大编制的期末复习指导最后两页案例请掌握。

 

A.各章要点

第 一 章 导 论 一、现代教育思想的涵义  从广义上说,人们对教育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认识,无论是零散的、个别的、肤浅的,还是系统的、普遍的、深刻的,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在狭义上,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现代教育思想,是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思想,是以我国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基础的,是以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时代背景的。

教育思想在其形成的现实基础上,具有与人们的教育活动相联系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征。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观念形态上,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 普遍性的特征。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上,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及背景相联系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历史向度上,具有面向未来教育发展及其实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二、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和功能  理论型的教育思想,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教育思想,这是一种以抽象的理论形式存在的教育思想。理论型教育思想的出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结果。理论型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不断变革、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因。

政策型的教育思想,是指体现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的教育思想,这是国家及其政府在管理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而以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表达的教育思想。政策型教育思想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面对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实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强调思想概括性、逻辑严密性、客观规律性等等。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以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实践型教育思想以它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而实现了教育思想指导和服务于教育实践的功能。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类型,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大力开展实践型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开发,从而为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提供具体的理论和思想上的支持和指导。

在现代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现代教育思想不仅超越了教育经验的水平,而且发生了结构上的分化,形成了理论的、政策的和实践的教育思想系统。这三类教育思想各有各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共同促进了现代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

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 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

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认识功能。所谓教育思想的预见功能,是说教育思想能够超越现实、前瞻未来,告诉人们现实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从而帮助人们以战略思维和眼光指导当前的教育实践。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教育思想通过论证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从而发挥着导向功能。教育思想还具有调控教育活动及行为的功能。因为教育思想可以超越现实,超越经验,能够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对于教育活动过程的结果,人们需要进行质量的、效率的和效益的评价。教育思想也具有教育评价的功能。人们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经常的是以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效益观等等作为依据和尺度,对教育过程的结果进行评价,以此指导或引导我们的教育行为过程。

教育思想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其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从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教育思想比起教育经验来有着视野开阔、认识深刻等优越性,所以更有利于人的教育反思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希望大家重视发展自己教育反思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教育思想的反思功能,从而使自己有比较大的收获和提高。

三、关于教育的思想建设  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致力于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和教育思想现代化,其中教育思想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观念条件、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

教育思想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教育思想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教育思想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

教育思想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许多方面或领域,与教育其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需要做大量工作。教育思想建设对于教育者个人、学校系统和国家教育事业系统来说,有不同的目标、任务、领域、内容、形式和方法,但是大体上都包括经验总结、理论创新、观念更新等过程和环节。

教育思想建设,需要对现实的和以往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育思想建设离不开教育理论的创新,没有教育理论的创新就谈不上教育思想建设。教育思想建设是一个面向未来、前瞻未来和把握未来,从而确立指导当前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教育理论、理念、观念体系的过程。教育思想建设需要总结教育经验,但是更需要进行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思想建设还需要进行教育理论的普及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推动现代教育思想的普及和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更新和创新,是教育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的。

四、关于教育的思想创新  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基于新的时代、新的背景、新的形势,以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视野,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事实、新问题,探索教育实践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新内容和新方法的过程。

教育思想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涉及教育的所有领域,就是说各个教育领域都有思想创新问题。但是,按照本书对教育思想的类型划分,可以概括为理论型的教育思想创新、政策型的教育思想创新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创新。

理论型的教育思想创新是在教育基本理论层面的思想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通过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深化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而为教育事业和教育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政策型的教育思想创新是在宏观教育政策层面的思想创新,涉及到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制定和推行各项教育政策,不仅需要面对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而且需要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实践型的教育思想创新是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想创新,范围涵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领域,涉及学校运营和管理、班级教育教学,以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教育实践问题。教育教学实践,不仅有操作原则、规则、方法、技能等问题,而且有实践的思想、理念、观念、信念等问题。只有不断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想创新,才能逐步优化教育教学的原则和规则,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能。实践型的教育思想创新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科教兴国教育思想 一、世界科教兴国的基本实践及经验  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是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不开的。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先进科学技术得以广泛传播,社会生产力就会获得巨大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增强,并在世界竞争格局处于有利地位。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弘扬科学使法国异军突起。大兴科教使德国后来居上。科教为本使美国独占熬头。科技立国使日本战后辉煌。

对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简单回顾表明,在人类社会的近现代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的传播,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分不开的。世界科教兴国的基本实践及经验,尤其是英、法、德、美等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就必须重视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性事业来发展。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事业,取决于教育事业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对整个民族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  要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战略,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科教兴国思想的主要观点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这是由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重要、最根本、最紧缺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只有加速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才能促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目标。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相联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所以它是现代化事业的基础设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科教兴国重在落实,要把教育事业真正摆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各级领导要象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工作;要千方百计把教育投入的问题解决好; 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科教兴国思想的认识意义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深化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重要地位的认识3. 深化对教育的社会属性及其功能的认识

五、科教兴国思想的实践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教育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就对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位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文化素养、教育理论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现代人格素养等等,这是从事素质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素质教育思想  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2.传统教育的“应试”弊端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驱赶全部学生去挤升学的“独木桥”,导致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其二,它把整个中小学教育纳入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对口的系列,中小学成了大学预备班,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成了教鞭下的奴隶,根本谈不上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三,它以单纯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了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  3.西方文明史上人们很早就开始对人的全面培养、全面教育的思考及实践,历史上曾有“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科学人文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术语或称谓,表达着使人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19世纪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后来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现实实践,也有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有着对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探索。“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始于本世纪80年代,出现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和教育立法之中。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江泽民同志在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二、素质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努力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概括起来,素质有遗传性、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素质的这些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工作:

1.要充分认识到先天素质在学生发展中的前提作用,把握学生先天禀赋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与此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和教育及个体主观努力在学生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注重育人环境的优化和育人方法的改善,尤其应在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狠下功夫。

2.要努力培养学生稳定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身心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并利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的现有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3.教育工作者既应善于开发素质的潜在功能,又应善于发挥素质的整体效应。为了实现整体效应,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诸如重智育轻德育之类的做法。4.教育工作者还应立足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形成高素质的群体打下基础;对学生既提出明确的共同的目标要求,又应有所侧重,不可强求一律;与此同时,应重视学生群体素质对个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使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的提高相得益彰。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决定》进一步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里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规律作出了规定。

实施素质教育还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这里对素质教育的对象、范围、方法等作了规定。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一段话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相互渗透与整体协调性。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所谓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从广义上说,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从狭义上说,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到学校和班组级,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教育内容的基础性。相对于专业性、职业性的定向教育而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使其拥有“一技之长”;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第三,教育空间的开放性。素质教育的教育空间具有开放性。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灵活安排与适当组合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第四,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是由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所决定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应把握好两方面的规定性:其一,对个体来说,既要保证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又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二,对群体而言,既应保证他们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允许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的差异性。 第五,教育价值的多元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其次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素质教育既重视个体实现个性化,又重视其实现社会化,既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又有益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时,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要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第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所强调的--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做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看做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主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把学生作为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

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高等教育更要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铸造人才的倾向。     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不是学科中心。教学是课程的实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明确自己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而教。他不仅要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因此,也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则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创新性学习。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而且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了。 第八,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这个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延及人的一生的教育过程中,学习期与劳动期的交替将更经常。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变化,为了缩小知识差距和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惟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并创造未来。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正规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学生为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知识和技术需要时时追加和更新,学习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自然是对立的。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现行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现行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等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是根本不同的。“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如何考高分,关心的是应试能力,它不关心其他能力甚至排斥其他能力。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甚至可能发生监考教师鼓励学生考试作弊及其他弄虚作假的现象。而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关注内在目的,不仅关注素质,而且关注对素质的驾驭,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因此,虽然应试素质可以作为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是对立的。

2.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过去的教育,这一点必须加以说明。“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以往考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现行的教育。事实上,建国5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3.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首先,“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过于紧张,这是造成“应试”竞争的直接原因。其次,还要看到劳动用人制度对现行教育的导向作用。要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大学者以同等竞争机会,建立学历与能力并重,重实际、重素质的用人制度。

4.实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考试既可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也可以为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强调水平考试,以面向全体;同时中考、高考作为选择或选拔性考试也要改革,以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而不是仅仅只看考试成绩。

5.实施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在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质量观下,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追求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突出强调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只会记忆机械发展。单就升学率而言,从长远看,尤其是高考制度进一步改革以后,未必会受到影响。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并无必然矛盾。

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  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并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话,那么它还是素质教育之末,而不是素质教育之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

四、素质教育思想的认识意义

1.必须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建设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未来经济社会挑战,完成兴国重任。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迎接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学生的做法。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

2.作为教师,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是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教育质量观涉及到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问题。实际上,教育质量观是与人才观密切联系的。由于人才观的不同,对教育质量评价的差异很大。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体教师必须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育人观,在教育目标的导向上,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实施知识教育、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着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的思想观念。这无形中构成了社会对教育的压力。只有冲破这种传统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此,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对实施素质教育有历史紧迫感和职业责任感,家长和全社会也要树立新的人才观。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它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以及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五、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1.在全教会精神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广大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全教会精神,全面系统地掌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法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习,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在全教会精神的指导下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2.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彻底从“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中解脱出来,变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为重视全体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进步感,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改变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其他几育的做法。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  3.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广大教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其次,要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第三,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使自己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强调学习的同时,广大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第四章 主体教育思想  一、主体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中,有一些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的言论,其中都蕴含着一定的主体教育思想。西方从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尊重个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就成为其文化和教育中的一种基本理念。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主体教育思想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的教育思想之一。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家杜威把主体教育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今世界大多数人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所造成的生存压力,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社会分工更加多样,社会民主水平大大提高,这一切使得当今时代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更加丰富,选择空间更加广阔。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学资源不再局限在眼前的教材、教师、图书馆等,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技术,整个世界都将呈现在学生面前。更有许多专门为教学而开发的教育软件和资源库,它们将引导师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一个缺乏主体精神的人是不合时宜、难以适应的。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强调主体意识、呼唤主体精神对中国人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主体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自身的主人,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学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同时又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务。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不是通常所见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进程,选择自我管理的方式等。

3.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4.现代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要培育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在比较理想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是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朋友、顾问。

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则。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又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

三、主体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树立现代的教育本质观。  主体教育思想,看到了教育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学生在教育者为其创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过程,对各种内外影响加以消化吸收、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在主体教育思想看来,教育的结果既离不开教师的教,更离不开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么样,不仅要看他教会了学生具体知识没有,更要看他是否教会了学生怎样学。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自身学习与生活活动的主体,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育活动的目的。

教育不仅包括“教”,更要重视“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还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2.要探索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  主体教育思想追求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而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相应的教育管理模式作为保障。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要为教师和学校实施主体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管理行为应该多一些民主参与,多一些依法按章自律。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唱主角。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求教师要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主体,在日常的班级及学校管理活动中,也要把学生当主体,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管理自己。

3.要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  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教师和教材等权威的盲目崇拜。教师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

第五章 科学教育思想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与科学教育地位的提升  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对人们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强科学教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花大力气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要把科教兴国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目前国家重视发展教育,其首要的原因是出于对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科学教育无疑应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体内容。

三、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人们身上与科学活动有关的一种综合素养,它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等。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是构成科学素养最基本的成分,是科学素养赖以形成的基础。科学素养的其它成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行为习惯、科学态度等,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涉及数学、自然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广泛领域。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人们的科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一个不掌握科学方法、不具备相应科学能力的人,即使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也不可能独立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方法与能力包括:搜集资料、观察、分析、假说、实验、表达与交流、实际操作与制作等。科学行为习惯是科学素养的外部行为表现,也是进行科学活动的行为保障。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包括勤动脑勤探究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生活习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习惯等。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是科学素养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体现。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不仅可以使个人的立身处世更加自觉、更加高明,而且对于破除迷信、推动社会风气的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包括:崇尚真理、注重效率、严谨认真、客观公正、敢于创新等。另外科学素养包含着技术素养,如技术意识、技术应用、制作技术等

2.科学教育的课程应该体现现实性、综合性与时代性。  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体现现实性。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体现综合性。科学教育课程的内容与手段要体现时代性。

3.科学教育的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  科学素养主要是在学科学、用科学、探索科学的活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科学素养的成长要求科学教育活动必须是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的。进行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让他们知道有关的知识、产品是用什么方法得来的,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运用和体会一些方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实际地运用和体会科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保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意义更为深远。

4.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要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活动和科技成果。要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要充分挖掘科学教育内容的人文价值。

四、科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全面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要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特别重视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习惯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的培养。  2.全面优化和营造科学教育的环境。科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和教室之中。要完善学校科学教育所需的设备、资料等物质条件,并提高其利用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全部教育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内容。3.加快科学课程改革步伐,优化科学学科教学。要加快科学课程和教材改革的步伐,构建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时代性的科学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要优化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科学学科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益。 4.充分开掘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价值。

第六章  人文教育思想  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

一、人文教育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复兴。  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文教育又不仅仅限于人文学科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则是一种教育理论流派。这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人文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指导全部教育活动--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理论体系。与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相对立的是实用主义、科学主义的教育理论。科学主义也并非完全排斥人文教育,只是他们更加强调科学教育,强调经世致用的能力,而对人文教育和完美人性的培养重视不够。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显现,以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与挑战的加深,人文教育开始了它的现代复兴。许多国家--包括前苏联和日本等缺乏人文主义传统的国家--都纷纷提出了“学校的人化”和教育的“人化”、“人性化”、“人道化”等主张。

二、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探索科学,起始的原因是因为对这世界感到好奇,而人类的人文关怀或人文情怀则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关怀、体验和思考。与科学教育一样,人文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文人类体会为人之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人。    2.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一般意义的人文教育主要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而人文精神则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

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要使人有更开阔的心胸。要使人更加注重精神追求。    3.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教学。人文实践活动是人文素养成长的必由之路,人文素养的成长需要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4.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接近自然、探索自然、建立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现代人不仅需要接近自然、探索自然,还必须善待自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浙江电大《宪法学》期末复习指导04-27

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资料(全)04-27

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复习题(1)04-27

电大《外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1)04-27

电大《项目管理》期末复习资料04-27

电大《土木工程CAD》复习资料04-27

电大《外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2)04-27

电大《外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3)04-27

浙江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未复习资料(1)04-27

浙江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未复习资料(2)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