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填空题)

时间:2024-04-27 18:31:09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三、填空题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相对___有限性。

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_有限资源_的决策。
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__机会成本__。
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__资源___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问题。
6.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__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__。
7.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_资源配置、资源利用_的方式。
8.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即_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_。
9.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_决策机制_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10.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__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_。
1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_市场经济_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_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资源配置 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 个量分析__。
1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_家庭与企业_。
14.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_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_。
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_。
1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_。
1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_。
18.是否以一定的_价值判断_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19.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_是什么、应该是什么_。
20.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__定义、假设、假说、预测_。
21.存量是指__一定时点_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_ 无关_。
22.流量是指_一定时期__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__相关_。
23.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
24.需求是消费者__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__的统一。
25.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__价格__与__需求量_之间的关系。
26.需求曲线是一条向__右下方__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_反方向_变动。
27.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是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和预期。
28.在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分别成_反 同方向变动。
29.需求定理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_需求量_增加。
30.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_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31.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减少_。
32.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减少_。
33.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分别被称为_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_。
34.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分别是需求_ A.减少、增加_。
35.供给是生产者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36.供给曲线向_右上方_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_同方向_变动。
37.决定供给的因素主要是_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以及预期_。
38.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表现为_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_。
39.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_增加_,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_减少_。
40.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是供给_减少_,向右移动是供给_增加_。
41.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_供给量_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_供给_的变动。
42.均衡价格是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43.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同_方向变动。
44.需求增加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_上升、增加_。
45.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反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46.供给的减少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_上升、减少_。
47.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表示该商品供给_小于_需求。价格上升引起该商品需求_减少_,供给_增加_,最后实现供求相等。
48.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_价格机制(市场机制)_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49.市场经济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分别是_分散决策、价格、个人物质利益_。
50.市场机制又称价格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_方式与规律_。
51.价格机制包括_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_。
52.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作用以三个重要的假设前提条件,即_人是理性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信息是完全的_。
53.价格上限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_最高_价格。
54.在实行价格上限时,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_配给制、排队__两种方法。
55.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植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_最低_价格。
56.价格下限一定_高于_均衡价格,价格上限一定_低于_均衡价格。
5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_价格_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_需求量_变动的比率。
58.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是指_需求量变动的比率_与_价格变动的比率_的比值。
59.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_与横轴垂直(与纵轴平行)的线。
60.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有无限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_与横轴平行(与横轴垂直)_的线。
61.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_小于_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富有弹性则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__大于_价格变动的比率。
66.若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_弹性。若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时,该商品属于需求_缺乏_弹性。
63.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需求_富有_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_缺乏_弹性。
64.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_小_,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
65.收入弹性是指_收入_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_需求量_变动的比率。
66.收入负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成_反方向_变化。
67.恩格尔系数是用于_食物_的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
68.一般地说,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_正常_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是_低档_商品。
69.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_互补_关系,如果交叉弹性为正值,则两种商品为 替代 关系。
70.供给弹性是指_供给量_变动对__价格_变动的反应程度。
71.供给缺乏弹性是指供给量变动的比率_小于_价格变动的比率,供给富有弹性则是指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大于 价格变动的比率。
72.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时间_。
73.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_反方向_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_同方向_变动。
74.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 _富有_ 弹性的商品。
75.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_增加_总收益。
76.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_提高_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77.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称为_税收分摊_,税收负担最终由谁承担称为_税收归宿_。
78.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_消费者 身上。
79.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_生产者 身上。
80.消费者的_偏好_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81.假设有三种不同的物品组合,如果消费者对B的偏好大于C,同时对A的偏好大于B,那么就可以推出对A的偏好也大于C,这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  传递  性。
82.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_满足程度_。
8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_计量并加总求和_,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8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_高低与顺序_,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85.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86.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 消费量_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效用)。
87.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88.当边际效用为_正数_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8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_;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90.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91.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Px·Qx+Py·Qy=M MUx/Px=MUy/Py=MUm。
9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_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9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94.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_越大_,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95.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96.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
97.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M=Px·Qx+PY·QY。
98.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99.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00.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01.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原因在于边际效用_递减。
102.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减少。
103.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利率。
104.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率。
105.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
106.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07.在合伙制企业中每一位合伙者都要对企业承担全部责任。
108.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109.经济学家把不是由于资源配置所引起效率损失称为X非效率。
110.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11.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关于企业组织形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
112.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
113.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11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115.生产函数是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11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与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
117.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118.边际产量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1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121.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122.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123.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平均产量 达到最大。
12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 达到最大。
125.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递增;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126.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 产量 增加。

127.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128.如果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被称为内在不经济。
129.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
130.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 收益递增 达到最大。
131.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
132.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_利润最大化。
133.研究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时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和等产量分析法。
134.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1)_PK·QK+PL·QL=M;(2) MPK/PK=MPL/PL=MPm。
135.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相等产量带来的一条曲线。
136.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13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138.等产量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139.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140.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增加,则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则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141.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142.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之点一定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这时就是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或者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
143.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144.扩张线的含义是,当生产者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时,可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从而使生产规模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扩大。
145.成本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乘以数量,收益等于产品价格乘以数量。
146.企业进行生产与经营的各种支出称之为成本。
147.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148.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149.由于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出,没有反映在会计帐目上,因此被称为隐性成本。
150.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再减去机会成本就是经济利润。
15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152.在正常情况下,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153.短期成本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154.短期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
155.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称为可变成本,短期内不能调整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
156.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157.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158.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159.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160.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固定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61.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62.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163.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在相交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16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165.在停止营业点上,价格只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这时所损失的是平均固定成。
16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因此又称为包络曲线或计划曲线。
167.一般可以根据长期平均成本变动的情况把不同的行业分为三种情况: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
168.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这种行业中各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受整个行业产量变化的影响。
169.各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行业被称为成本递增的行业。
170.各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行业被称为成本递减的行业。
17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7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73.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174.收益可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175.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176.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77.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
178.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有: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
179.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
180.一般用四家集中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或HHI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
181.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60%。
18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计算某一市场上50家最大企业每家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的平方之和,这一指数越大,表示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高。
183.行业的进入限制来自自然原因与立法原因。
184.引起行业进入限制的自然原因指资源控制与规模经济。
185.引起行业进入限制的立法限制主要采取的形式是特许经营、许可证制度、专利制。
186.产品差别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187.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和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188.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同之处是市场集中率低,而且无进入限制,但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产品有差别。
189.形成寡头市场的关键是规模经济。
190.形成垄断的关键条件是进入限制。
19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19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193.对个别企业来说,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与价格才相等。
19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19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中企业无法实现超额利润,只要获得正常利润就是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196.垄断市场上的企业数量是一家。
197.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追随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19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家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而在垄断市场上,一家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99.垄断市场上的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要素,可能出现供大于求、供小于求或供求相等的情况。_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会有亏损;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会有超额利润;在供求相等时,会有正常利润。
200.在垄断市场的长期中,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调节产量与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01.垄断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
202.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确定相同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为单一定价。
203.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为歧视定价。
204.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20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206.一般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把价格歧视分为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207.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会引起生产资源的浪费。其表现为: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
208.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会引起消费者剩余减少,这种减少就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209.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210.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211.在产品差别中,品牌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差别,它既有实际差别,又有消费者对它的认知。
212.寡头市场的特征是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213.寡头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是价格领先制(价格领袖制)、成本加成法和勾结定价_。
214.成本加成法就是在估算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百分率的利润。
215.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_来研究寡头行为。
分配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216.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也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21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1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和价格水平。
21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就是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6.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如果以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
22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价格的相等。
221.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222.工资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223.工资根据计算方式可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224.工资根据购买力可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225.工资根据支付手段可分为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
226.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27.工会影响工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劳动的供给、最低工资法。
228.工会对工资决定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从劳动的需求来看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即产品的需求_弹性、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劳动的可替代性。
229.工会对工资决定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从劳动的供给来看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即工会所控制工人的多少、工人的流动性大小、工会基金的多少。
230.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231.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232.资本的需求,即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 变动;资本的供给,即储蓄,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233.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234.地租的产生首先在于土地本身具有生产力;其次,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以及不能再生的特点。
235.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它表示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
236.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237.准地租是指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
238.经济租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
239.如果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则超过的这部分收入就被称为经济租。
240.利润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
241.在经济学上,一般把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242.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就在于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243.超额利润又称纯粹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244.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245.从事某项事业时失败的可能性称为风险。
246.在动态的社会中,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创新和风险。
247.卖方垄断是指对某种产品出售权的垄断,买方垄断是指对某种产品或生产要素购买权的垄断。
248.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249.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劳伦斯曲线。
250.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劳伦斯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251.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_零_;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一。
252.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253.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过程公平论是根据分配的机制或手段来判断是否公平。
254.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结果公平论是根据分配的结果来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255.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
256.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即:贡献标准、需要标准、平等标准。
257.收入再分配政策有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降低了社会生产效率;二是增加了政府的负担。
258.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259.私人物品是由个人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260.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6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
262.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
263.当有正外部性时,一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但社会边际利益(包括给第三方带来的好处)大于私人边际利益。
264.总剩余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265.对污染征收的税称为庇古税。
266.政府对垄断的消除一般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即价格管制、实施反托拉斯法和国有化。
267.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则有三种,一是边际成本定价,二是平均成本定价,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成本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268.概率是零与一之间的某个数,它衡量某些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机会多少。
269.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270.不同的人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可以分为喜爱风险、厌恶风险、风险中性。
271.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同。

272.经济学家把信息分为两种,即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
273.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
274.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逆向选择。
275.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领域中的决策行为。
276.公共选择理论把决定政策的政治领域看作是和物品市场一样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政策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分别是政府官员和政治家、选民_,选民手中的选票相当于消费者的货币。某种政策的产生是政治市场上均衡的结果。
277.政府失灵指用政府取代市场并不能保证消除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278.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政府失灵。
279.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80.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28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8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28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281.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是国内生产净值。
285.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
286.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
287.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288.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
289.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290.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291.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292.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293.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29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称为通货紧缩。
295.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表示。
296.各国经常采用的物价指数主要包括: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
297.假设2000年的名义GDP为5万亿元,实际GDP为4万亿元,则GDP平减指数为125。
298.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299.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劳动力参工率。
300.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
301.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400万时,失业率为20%。
302.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和失业率是三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303.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
304.不受欢迎指数指人们对现政府不满意(或满意)的程度,这个指数是通货膨胀率加6倍的失业率。
30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306.经济学家把失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各种难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称为自然失业。另一种是由于经济中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307.经济周期是经济中繁荣与衰退的交替。
308.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30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310.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311.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资源和技术。
312.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313.在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314.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315.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316.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在制度为既定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资源和技术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
317.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是G=S/C。
318.资本──产量比率是指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319.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实际增长率是由实际储蓄率(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C)决定的。
320.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是由合意的储蓄率(Sd)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的。
                      321.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自然增长率是由最适宜的储蓄率(S0)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
322.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相一致(或G=Gw=Gn)。
323.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当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会引起累积性的扩张;相反,当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会引起累积性的收缩。
324.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在长期,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时,将会出现长期停滞;反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时,将会出现长期繁荣。
325.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差别首先在于假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其次是它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25.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是_________。

326.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技术进步。
327.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进行的。
328.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329.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着重分析收入分配的变动如何影响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储蓄率,以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30.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是__________。

331.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以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33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都是从这个公式来分析经济长期增长的条件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_G=S/C___的变动,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分析C(资本-产量比率) S(储蓄率)的变动。
333.产量和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是全要素生产率。
334.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
335.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贮藏手段三种。
336.在人类社会中,货币有两种,即商品货币和法定货币。
337.通货或现金是指纸币和铸币。
338.M1=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339.说明长期中货币决定价格的理论是货币数量论。
340.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341.根据货币数量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化。
342.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343.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衡量的变量,实际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344.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只影响名义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345.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比来表示。
346.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347.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制度上的原因主要包括:最低工资法、效率工资和工会的存在。
348.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被称为效率工资。
349.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
350.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351.财产效应就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就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实际消费。
352.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
353.汇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
354.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之所以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量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反之,则相反。
355.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356.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57.粘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
358.无论什么原因,名义工资的粘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工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短期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359.粘性价格理论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慢于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360.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361.错觉理论是指物价水平的变动会使企业在短期内对其产品的市场变动发生错误,从而作出错误决策。
362.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363.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364.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
36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和长期总供给不变时,短期总供给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上升。
366.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
367.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368.储蓄函数是储蓄与储蓄的依存关系。
369.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37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371.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自发消费,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372.引致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
373.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
374.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证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
375.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决定人们消费的是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一生中的收入与财产。
376.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377.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持久收入指长期的、有规律的稳定收入,一般应持续三年以上。
378.净存货是指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之间的差额。
379.现值是未来的.货币量在现在的价值,它取决于利率的大小。
380.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是净现值。
381.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382.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83.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产量)之间的关系。
384.加速原理证明了,投资的波动性大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性。
385.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_。
386.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否则它无法发挥作用。
387.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任何一点都是表示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38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_变动。
389.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
39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减少_。
391.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392.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393.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394.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
395.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396.一个经济的金融体系包括中央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市场。
397.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398.金融中介机构利润的来源包括各种金融服务的收费,以及存贷款之间的利率差。
399.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中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即可以创造货币。
400.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401.银行能创造货币的关键在于现代银行是部分准备金制度。
402.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
403.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
404.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_比。
405.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406.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2500万元。
407.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
408.简单货币乘数实际上就是的法定准备率倒数。
409.各种金融工具的共同特点是收益与风险的正相关性。
410.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411.货币市场是从事短期信用工具买卖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是从事长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场所。
41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413.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都取决于收入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并与之同方向变动。
414.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415.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是物价水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收入)、利率。
416.货币供给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
417.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418.公开市场活动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419.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
420.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就是货币乘数。
421.货币乘数就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
422.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423.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424.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425.在物品市场上,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因此,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426.自发总支出增加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自发总支出减少时,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427.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428.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429.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430.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同方向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431.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43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43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434.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435.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436.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437.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因素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 与利率水平。
438.奥肯定理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关系。
439.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440.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441.通货膨胀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加速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三类。
442.通货膨胀率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称为爬行(温和)的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率较高,而且还在加剧时就成为加速(奔驰)的通货膨胀,只有当通货膨胀率非常高,而且失去控制时,才能称为超速(恶性)的通货膨胀。
443.受抑制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由于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
444.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的问题是:第一,皮鞋成本,第二,菜单成本,第三,税收扭曲,第四,固定收入者受损失。
445.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446.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447.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448.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449.根据引起成本增加原因的不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450.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45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452.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
45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零。
454.货币主义者在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时所用的预期概念是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学派所采用的预期概念是理性预期。
455.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_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
45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457.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不同解释,得出了不同政策结论。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无论在长期与短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有效的。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无论在短期与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458.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不同解释,得出了不同政策结论。货币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内无效;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有效,长_期内无效。
45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460.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461.繁荣的最高点是顶峰,萧条的最低点是谷底。
462.乘数一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
463.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地运动的因素,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则用经济体系之的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
464.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465.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466.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67.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468.供给管理包括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政策。
469.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470.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471.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472.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473.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474.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475.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476.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
477.如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称为货币筹资,如果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则称为债务筹资。
478.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
479.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
480.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为一。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零而小于一。
48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的变动。
482.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正比,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483.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484.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
485.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主义的观点。
486.在采用反馈规则时,制定经济政策的方法称为相机抉择。
487.任何一项政策,从决策到在经济中达到预期的目标都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种时间间隔就叫政策时延。
488.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489.口与进口之差称为净出口,或贸易余额。
490.出口大于进口称为贸易盈余(或贸易顺差),出口小于进口称为贸易赤字(或贸易逆差)。
491.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需求是指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492.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493.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494.边际进口倾向是指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
49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496.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497.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
498.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是国内单位付给国外单位的全部交易项目。贷方是国外单位付给国内单位的全部交易项目。
499.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是国内单位付给国外单位的全部交易项目,是一国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贷方是国外单位付给国内单位的全部交易项目,是一国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50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三类。
50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它包括:第一,商品;第二,劳务;第三,国际间单方转移。
50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是指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
503.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平衡。
504.在不考虑官方储备项目的情况下,国际收支不平衡分为国际收支顺差与国际收支逆差两种情况。
505.外汇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法。
506.汇率升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下跌了;汇率贬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上升了。
507.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_。
508.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两种。
509.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回波效应。反过来,别国的这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溢出效应。
510.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511.在国内通货膨胀而国际收支赤字时,可采用紧缩性的政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法律文书》期末复习资料(全)304-27

电大《民法学(1)》期末复习资料(1)04-27

电大《民法学(1)》期末复习资料(2)04-27

电大《民法学(1)》期末复习资料(3)04-27

电大《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题(单选)04-27

电大《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题(多选)04-27

电大《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题(简答)04-27

电大《健康评估》期末复习题04-27

电大《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题(判断)04-27

电大《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单选题)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