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动物生理基础》期末复习资料(2)

时间:2024-04-27 18:24:46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第六章  泌尿

1.肾脏以泌尿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物和异物,使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

2.尿的化学组成主要有水、无机物、有机物。水占绝大部分,无机物主要是氯化物、碳酸盐、磷酸盐,有机物主要是尿素、尿酸、肌酸酐等。

3.尿的生成包括原尿和终尿两个过程,血浆中的一部分物质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绝大部分水和有用物质重吸收进入血液,并分泌和排泄无用物质形成终尿。

4.当尿储存到一定量时,引起排尿反射。泌尿过程是连续的,但是排尿是间断的,排尿由神经反射完成。

排泄:排泄是指机体将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经过血液循环,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尿的理化特性有哪些。尿的化验的临床意义。

尿的理化特性,颜色由淡黄至黄色,绝大多数为清亮的水样液,草食动物尿为碱性,肉 食动物尿为酸性反应,尿量牛约6-14毫升,马约6—8升,尿的成分主要有水、尿素、尿酸,以及无机盐等。

尿的性质和成分在—定程度上能反映体内代谢的变化和肾脏的机能,所以在家畜饲养和临床上常采用化验尿的办法,作为合理饲养和诊断治疗某些疾病的参考

肾的组织结构、肾单位

肾的表面有由结缔构成的被膜。肾实质由大量的泌尿小管组成。泌尿小管由肾小管和集

合小管两部分组成。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包括肾小囊和血管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管可分为近端小管(分曲部和直部、细段)、远端小管(分直部和曲部)。

尿的形成过程,影响尿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尿的生成:由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2)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3)肾的血流量(4)原尿中溶质的浓度(5)神经--体液因素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这种肾小囊液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之外,其他各种成分(如葡萄糖、氯化物、无机磷酸盐、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酸碱度和导电性,也与血浆的相似,可以说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和较多废物的血浆超滤液,被称为原尿。因此,原尿是在肾小囊内形成的。

原尿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产生。肾小球滤过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二是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指水和溶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而分泌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液中。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原尿中溶质的浓度;二是肾小管上皮的机能状态;三是激素的作用。

五、尿是怎样排出的 :终尿生成后,从肾乳头处滴出,经肾盏和肾盂流进输尿管,再借助输尿管的蠕动,连续不断地流人膀胱暂时积存。当尿液积存到一定贮量时,就会引起反射性的排尿动作,于是膀胱中的尿液集中经尿道而排出体外。

六、排尿反射

当膀胱内的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内压必然升高,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盆神经和腹下神经的感觉纤维传到腰荐部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同时,冲动再从腰荐部脊髓上行,历经延髓、脑桥、中脑和下丘脑,直至大脑皮层的高级排尿中枢。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就发出兴奋冲动,下行传至脊髓,引起低级排尿中枢兴奋,继而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兴奋盆神经,二是抑制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在这两种效应的协同作用下,膀胱逼尿肌发生收缩,内外括约肌发生舒张松弛,尿液就由膀胱经尿道被排出体外。如果条件不许可,大脑皮层抑制区继续起作用,排尿暂时被抑制。

在排尿过程中,当尿液流经尿道时,可刺激尿道壁的感受器,冲动不断地经阴部神经的感觉纤维传至脊髓低级排尿中枢,使其持续保持兴奋状态,直到尿液排完兴奋才消失。在排尿末期,由于尿道海绵体肌反射性地收缩,可将残留于尿道内的尿液排出体外。

排尿时,还反射性地发生声门关闭和腹肌、膈肌的强烈收缩,使腹内压急剧升高,以压迫膀胱,克服尿道阻力,促使排尽尿液。

七、尿生成的调节

机体对尿生成的调节,是通过对尿生成的三个过程分别进行调节的。即对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排泄的调节。前面已提到,现在着重讨论调节尿生成的激素,主要有抗利尿素、醛固酮。

1、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其主要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2、醛固酮: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同时促进K+排出。

第七章  体温调节

1、皮肤覆盖在动物体表,它是畜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部位。对机体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分泌和排泄等多种功能。皮肤可以作为机体的一种屏障,保护机体内部各种组织器官,防止多种有害因素对机体的侵害。皮肤中有汗腺和皮脂腺。汗腺分泌汗液,汗液的蒸发,可以带去体热,并可以协助肾脏排出体内代谢产物,皮脂腺分泌皮脂,可以润滑皮肤,保护被毛。

2、毛长到一定时期就会脱落,又生出新毛,毛的这种更换叫做换毛。换毛有不同方式、光照长短、气温变化等因素都可以影响换毛。

3、机体对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是体温的主要来源。安静时,内脏器官产生的热量最多,温度最高。通常以家畜的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情况下,体温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由于机体的神经、体液调控系统,不断地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样保证了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也是检查畜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4、骨骼肌和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体热放散的途径有几种,皮肤是散热的主要途径,它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进行散热。当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蒸发散热就成为唯一的散热方式。

5、体温动态平衡的维持一方面依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依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等体液的调节,使机体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动态平衡。幼畜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应注意加强管理

体温:一般是指动物体内的温度、生理学上指集体平均深部的温度。他来源于体内的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一、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保证动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中各种酶的活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正常顺利进行和维持家畜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体温高或低都会使动物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家畜的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体内的代谢过程。即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而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又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进行,因为这些反应需要有各种酶参加,而各种酶的适宜温度在30—40℃之间,家畜的正常体温正是酶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体温低于25℃时,酶的活性也会降低,甚至失活;体温高于42℃时,酶的活性也因蛋白质变性而降低,使代谢过程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体温相对恒定对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家畜健康的标志之一。

二、家畜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家畜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畜体各部分温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体内温度较体表温度高。体内又以代谢旺盛的器官如肝脏的温度较高。直肠的温度比较接近于深部的血温,又便于测定,因此,通常以直肠温度来代替体温。

三、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产热过程:机体对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分解时,伴随着产生大量的热,但各器官代谢强度和速度不同,产热量有所不同。

散热过程:机体散热的器官主要通过皮肤,约占总散热量的75%—85%。其余部分通过呼吸、排粪、排尿散失。

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四、体温的调节

家畜的体温能够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主要是由于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进行了精确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温度感受器感受体内外温度的变化,反射性地调节着各种与产热和散热有关的生理过程,使体温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1.感受器:分布在外周和中枢。外周包括皮肤、粘膜以及腹腔内脏等处。中枢部分主要在下丘脑前部,它既可以感受外界传入的信息影响,也可以直接感受流经脑部血液温度的变化。

2.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视前区是体温调节的中心部位,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温度敏感神经细胞可以传递信息,作为监测装置调节产热与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二)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主要的体液物质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当动物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可以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进体内代谢加强,使产热量增加;如果动物较长时间地处于寒冷状态,为了维持体温,促使甲状腺素分泌增加,体内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

五、环境温度对体温的影响

当畜体内外环境温度降低时,刺激了内脏或皮肤的温度感受器,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反射性地使产热过程加强,散热过程减弱,全身皮肤血管广泛收缩,骨胳肌收缩产生寒颤,产热增加;同时,由于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加,使体内代谢加强;行为方面,动物被毛竖立、蜷缩等,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维持正常体温。

相反,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接受高温刺激,通过下丘脑反射性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动物体表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加强,肌肉紧张性降低,产热减少,呼吸急促,通过呼吸道蒸发散热;行为方面,动物体躯伸展,增加散热面积,躲避日光照射等。这样散热大大增加,而产热大大减少,维持了体温的相对恒定。

幼畜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善,如仔猪,对外界气温调节较弱,易受环境影响而使体温发生波动。因此,寒冷季节要十分注意幼畜的保暖问题。

第八章  神经生理

1、神经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当它受到适宜刺激时能产生兴奋,并能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2、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没有原生质的联系,神经元之间互相接触,形成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冲动才能从一个神经元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突触传递有化学递质的参与,因而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

3、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必须以神经递质为中介,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神经递质根据其产生的部位可分为中枢神经递质和外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4、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地参与下,对刺激所发生的全部规律性反应。反射是在反射弧内进行。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数量不多,有固定的反射弧。条件反射是动物出生后,经过后天训练、适应环境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可建立,也可消退。条件反射的建立,极大的扩大了机体的反射活动范围,增加了动物活动的预见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5、感受器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后,可以转化为神经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各级中枢。

6、任何的躯体运动,都是由许多骨骼肌的协调和配合收缩来完成的,也都是在神经系统各级中枢(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质)的调节下才能完成。

7、一般内脏活动的调节都是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作用是颉抗的。

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轴突和树突)组成,神经细胞能够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营养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的,神经纤维具有高度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兴奋能够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但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完整的。

2.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无数神经纤维,但每条纤维传导兴奋时基本上互不干扰,即一条神经纤维与另一条神经纤维之间彼此绝缘,不能直接互相传导。

3.双向性:当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时,冲动就从受到刺激的部位开始,沿着纤维向两端传播,一直到达末梢。这是因为局部电流可在刺激点的两端发生,并继续传向远端。

4.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长时间地传导冲动而不易发生疲劳。

5.不衰减性:冲动在同一条纤维内传导时,不论传导的距离多长,冲动的强度、频率和传导速度都自始至终保持相对恒定。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速度: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其传导兴奋的速度有很大的差别。

突触生理

(一)突触: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兴奋传递就是依靠突触传递而完成的。

(二)突触传递: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叫做突触传递。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可将突触分为三类:①轴一树型突触 ②轴一体型突触 ③轴一轴型突触。

按照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可将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机体内大多数突触传递是化学突触,通过突触前神经元的末梢分泌传递物质,使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紧贴在一起形成缝隙连接,电流经过缝隙连接从一个细胞很容易流到另一个细胞。

按照突触的功能,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三)突触的传递机制:一个典型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个部分组成。

(四)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机理

1、兴奋性突触传递:在兴奋性突触中,当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释放出兴奋性递质。递质通过扩散作用穿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提高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从而导致局部膜的去极化。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这是一种发生在突触后膜局部的电位。电位变化的幅度决定于传入冲动的强弱。单个兴奋性突触产生的一次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所引起的去极化程度很小,不足以引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只有许多兴奋性突触同时产生一排兴奋性后电位,或者单个兴奋性突触连续地产生一连串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把许多兴奋性电位总合起来,达到所需要的阈值,才能发展成为可传播的动作电位而进入兴奋状态。前一种情况叫做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空间总和;后一种情况叫做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时间总和。

2、抑制性突触的传递:在抑制性突触中,每当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释放出抑制性递质。递质通过扩散作用穿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使后膜上的C1-内流,从而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有人认为,后膜电位的变化也与K+通透性和K+外流增加,以及Na+和Ca2+通道的关闭有关。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有空间和时间的总和作

3、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常与其他多个神经末梢构成许多突触,这些突触中有的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有的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因此,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实质上起着整合器的作用,不断地对电位变化进行整合。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时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代数和。当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足以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产生可传播的动作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进入兴奋状态。

(五)突触传递的特征

单向传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性,但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由突触前神经元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绝对不能向相反的方向逆传。

突触延搁:兴奋通过突触传递要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通过同样的距离要慢得多。这是因为突触传递过程较复杂,包括突触前膜释放递质,递质扩散发挥作用等多个环节,因此突触传递需要有较长的时间。

总和: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才能使膜电位的变化达到阈电位水平,从而爆发动作电位。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突触部位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

四、神经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

运动神经元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给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突触。

每条运动神经纤维分出数十至数百分支,每一分支支配一条肌纤维,神经纤维末端失去髓鞘嵌入肌细胞膜上形成运动终板。但是,神经纤维末端的轴突膜(相当于突触前膜)并不与肌膜(相当于突触后膜)直接接触,两者之间存在约50nm的间隙。轴突末梢的轴浆里含有许多线粒体和含有乙酰胆碱的囊泡,神经兴奋时囊泡膜与轴突膜融合、破裂,释放乙酰胆碱于间隙中,乙酰胆碱储存在囊泡中。肌细胞的终板膜上存在着乙酰胆碱的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终板膜上还有大量的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使其作用消除。

反射活动

一、反射

(一)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 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是在反射弧内进行的。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动物是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是指动物通过后天接触环境和训练等建立起来的反射。它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三)反射的基本过程

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即发生兴奋;兴奋以冲动的形式经传人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和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过程;中枢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最终效应器发生某种活动的改变。在自然条件下,反射活动需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将不能进行。

神经中枢的活动可以通过神经纤维直接作用于效应器,在某些情况下传出神经也可以作用于内分泌腺,通过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再间接作用于效应器。这时内分泌调节成为神经的延伸部分。反射效应在内分泌腺的参与下,往往变的比较缓慢,广泛而持久。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动物接受外界事物和机体内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刺激,首先是由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感受,然后将各种刺激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沿传人神经传导,并通过各自的神经通路传向中枢。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分析和综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感觉。

(一)感受器

根据刺激的来源与感受器的位置分为几类。

①外感受器:皮肤感受器,提供靠近身体的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

②距离感受器:眼、耳、鼻,提供距离身体较远的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

③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和前庭的感受器,发出关于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情况的信息。

④内感受器:内脏感受器发出关于内脏器官的信息。

(二)感觉投射系统

每一个传入神经元及其外周分支所形成的全部感受器,构成一个感觉单位。每个感觉单位所含的感受器数目各不相同,每一类感受器都有一定的传入通路以传导感受器发放的冲动,最后传递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但除嗅觉以外的所有传入纤维在达到大脑皮层以前都终止于丘脑。丘脑是各种感觉冲动的汇集点,是进人大脑皮层的大门,来自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信息几乎都通过丘脑。

根据丘脑向各部分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可把感觉投射系统分为两类,即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一)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从丘脑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程度很高的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传递精确的信息到大脑皮层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该系统的上行传入通路的一、二级神经元就是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一、二级神经元,二级神经元的部分纤维或侧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与其内的神经元发生广泛地突触联系,并逐渐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然后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所以,这一感觉投射系统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又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主要起着两种作用:

一是激动大脑皮层的兴奋活动,使 统机体处于醒觉状态。所以该系统又称为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机动系统。

二是调节皮层各感觉区的兴奋性,使各种特异性感觉的敏感度提高或降低。

要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有赖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系统的互相配合。只有通过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冲动,才能使大脑皮层的各感觉区保持一定的兴奋性。同时,只有通过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各种感觉冲动,才能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的感觉。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机能

大脑皮层是感觉的最高中枢。它通过对各种感觉冲动的分析和综合,产生精细的感觉,并能把各种感觉综合起来成为整体,然后发生反应。

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主要有:产生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的皮肤感觉和肌肉、关节等本体感觉的躯体感觉区在顶叶的中央后部;视觉感觉区在枕叶距状裂的两侧;听觉感觉区在颞叶外侧;嗅觉感觉区在边缘叶的前梨状区和大脑基底的杏仁核;味觉感觉区在颞叶外侧裂附近;内脏感觉区在边缘叶的内侧面和皮层下的杏仁核等部。大脑皮层的这些感觉区的功能性差别只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它只能表明在一定区域内对一定功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并不意味着各感觉区之间互相孤立和各不相关。事实上,它们之间在功能上经常密切联系,协同活动,产生各种复杂的感觉。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躯体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以骨骼肌收缩活动为基础来进行姿势和位置改变的。它是畜禽对外界进行反应的主要活动,能够使机体迅速地适应生存条件。各级中枢对骨骼肌活动的调节如下:

一、脊 髓:脊髓内含有骨骼肌反射的低级中枢如屈肌反射中枢和牵张反射中枢等,能完成简单的躯体反射。

二、脑干

(一)延髓:延髓具有维持及调节呼吸、血管运动、心脏活动等生命中枢。延髓的前庭神经核除与外眼肌运动反射、维持和恢复头部及躯体的正常姿势有关外,还与迷路联系,通过头、腿、尾和禽翼的紧张性反射以调节对空间方位的平衡。

(二)脑桥:哺乳动物有明显的脑桥、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易化系统从延髓网状结构外侧背部向脑桥和中脑延伸,直达间脑腹侧,共同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易化系统。能加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升高。

(三)中脑:在维持视觉与听觉上都有很大的意义。前丘内有瞳孔反射中枢和动眼中枢,完成瞳孔的收缩、扩张和眼的运动,并使头转向视觉刺激方向。红核一方面与小脑和纹状体的神经核联系,另一方面与脊髓联系,控制着肌紧张,保持着动物体的正常姿势。在中脑部切断脑干后,抑制肌紧张的中枢联系切断较多,使平衡发生改变,伸肌紧张性增加,表现去大脑僵直。

(四)间脑:其中的丘脑下部对身体各种躯体神经起反应,破坏丘脑引起屈肌紧张度增高。

此外,脑干网状结构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皮质下整合调节机构。它对脊髓中的躯体运动神经元有抑制和加强两方面的作用。

三、小 脑:小脑中有控制躯体运动和平衡感觉的中枢,并有纤维与脊髓、延髓、脑桥、中脑及大脑相联系。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维持身体的平衡及协调随意运动。

四、大 脑: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骨骼肌活动的最高中枢,它是通过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来实现的。

(一)锥体系统:皮质运动区内存在着许多大锥体细胞,这些细胞发出粗大的下行纤维组成锥体系统。其纤维一部分经脑干交叉到对侧,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相连,调节各小组骨骼肌参与的精细动作。

(二)锥体外系统:除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外,其他皮层运动区也能引起对侧或同侧气体某部分的肌肉收缩。这些部分和皮质下神经结构发出的下行纤维,大部分组成锥体外系统。该系统调节肌肉群的活动,主要是调节肌紧张,使躯体个部分协调统一。正常情况下,皮质通过两个系统下传神经冲动,使躯体运动协调准确。动物的锥体系统不如锥体外系统发达。当锥体系统受损伤时,机体虽然也能运动,但是动作不协调不准确。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应该包括传入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习惯上主要指支配内脏和血管的传出神经,并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多数内脏器官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支配内脏器官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与支配骨骼肌的躯体神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胸腰段(自胸段第1至腰部第2或第3节段)灰质侧角,随脊髓腹角发出后,通过白交通支进入交感神经节,

2.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分散,一部分来自脑干有关的副交感神经核(Ⅲ、 Ⅶ、Ⅸ、Ⅹ),另一部分起自于荐部脊髓,相当于侧角的部位。

3、植物性神经纤维离开中枢神经系统后,不直接与所支配的器官联系,而是先抵达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在发出纤维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因此,中枢的兴奋,通过植物性神经传到效应器,必须经过两个神经元,通常把从中枢神经系统到神经节的纤维叫节前纤维,从神经节到效应器的纤维叫节后纤维。

4、当刺激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时,效应器发生反应的潜伏期长,停止刺激后,它的作用还可以持续几秒或几分钟。刺激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效应器反应,潜伏期短,而且刺激停止后,反应持续的时间也短。

二、植物性神经的功能

(一)对同一器官的双重支配:大多数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只有少数器官只接受一种神经支配。在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颉抗的,一种神经兴奋则引起另一种神经抑制。

(二)紧张性支配:在静息状态下,植物性神经经常发放低频的神经冲动到效应器,称之为紧张性支配。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心跳就加快,说明迷走神经对心脏起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去除了紧张性作用后,心跳加速。交感神经对心脏的紧张性作用相反。

(三)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植物性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例如胃幽门如果原来处于收缩状态,刺激迷走神经能使之舒张,如果原来处于舒张状态,则刺激迷走神经能使之收缩。

缩。

(四)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在环境急骤变化的条件下,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功能以适应环境的急变。例如,在剧烈肌肉运动、缺氧、失血或寒冷环境等情况下,机体出现心率加速,皮肤与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血液贮存库排出血液以增加循环血量,红细胞计数增加、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速以及血糖浓度上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生理功能的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例如,在相对静止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的活动相对增加,此时心脏活动抑制,瞳孔缩小,消化功能增加以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补充等。

三、植物性功能的中枢性调节

(一)脊髓: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灰质外侧角,因此脊髓可以成为植物性反射的初级中枢。它整合着简单的植物性反射,主要是局部的节段性反射活动。常见的反射中枢有:排粪反射、排尿反射、勃起反射、血管运动反射、出汗与竖毛反射等。

(二)低位脑干:由延髓发出的植物性神经传出纤维支配头面部的所有腺体、心、支气管、喉、食管、胃、胰腺、肝和小肠等。同时,脑干网状结构中存在许多与内脏活动功能有关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咳嗽中枢、呕吐中枢、吞咽中枢、唾液分泌中枢等。这些中枢完成比较复杂的植物性反射活动。

(三)下丘脑: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它能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体温、水平衡、内分泌、营养摄取、情绪反应等生理过程。

(四)大脑的边缘系统:大脑半球内侧面皮层与脑干连接部和胼胝体旁的环周结构称边缘叶,边缘叶和与它相关的某些皮层下神经核合称为大脑边缘系统。该系统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十分重要的高级中枢,能调节许多低级中枢的活动,其调节作用复杂而多变。

条件反射

反射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形式。反射活动又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一)非条件反射:先天就有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它是神经系统反射活动的低级形式,是动物在种族进化中固定下来的。是外界刺激与机体反应间的联系,有固定的神经反射路径,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其反射中枢大部分在皮质下部位。能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如食物接触动物口腔,就会引起唾液的分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有限,只是一些基本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内脏反射。这些反射只能保证动物的基本生存和简单的适应。

(二)条件反射:通过后天接触环境、训练等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成为条件反射。它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使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外界刺激与机体反应间暂时联系。它没有固定的反射路径,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反射中输在大脑皮层。凡能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称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对这个反射还是一个无关刺激,只有与某种反射的非条件刺激相伴或提前出现,并经过多次重复之后能引起某种反射,才能成为条件刺激。即单独作用时,就能引起与非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射活动。

二、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是个复杂的过程,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以猪吃食为例,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食物入口之前,给予哨声刺激。最初哨声与食物没有关系,只是作为一个无关刺激而出现,哨声并不引起唾液分泌。但是,如果哨声与食物总是同时出现,经过多次结合之后,只给哨声刺激也可引起唾液分泌,便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是的哨声就不再是与吃食物无关的刺激了,而成为食物到来的信号。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一结合过程称强化。任何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应用,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但条件刺激必须与非条件刺激多次反复紧密结合,条件刺激必须出现于非条件刺激之前或同时,条件反射才能形成,反之难以形成。

三、影响条件反射形成的因素

条件反射的形成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归纳起来只要有两个反面:

(一)刺激:条件刺激必须与非条件刺激多次反复紧密结合;条件刺激必须在非条件刺激之前或同时出现;条件刺激的强度要弱于非条件刺激。例如动物饥饿时,由于饥饿加强了摄食中枢的兴奋性,食物刺激的生理强度就大大提高,从而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

(二)机体状态: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必须是健康的,大脑皮层必须清醒。昏睡或病态的动物是不易形成条件反射的。此外,还应避免其它刺激对动物的干扰。

四、条件反射的生理意义

1、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建立大量的条件反射,可大大的扩充机体的反射活动范围,增强机体活动的预见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条件反射既数量无限,又有一定的可塑性,既可加强,又可消退。随着环境的变化,动物不断地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消退不适合生存的旧条件反射。人类也可以利用这种可塑性,使动物按人们的意志建立大量的条件反射,便于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小结

1、神经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当它受到适宜刺激时能产生兴奋,并能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2、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没有原生质的联系,神经元之间互相接触,形成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冲动才能从一个神经元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突触传递有化学递质的参与,因而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

3、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必须以神经递质为中介,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神经递质根据其产生的部位可分为中枢神经递质和外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4、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地参与下,对刺激所发生的全部规律性反应。反射是在反射弧内进行。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数量不多,有固定的反射弧。条件反射是动物出生后,经过后天训练、适应环境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可建立,也可消退。条件反射的建立,极大的扩大了机体的反射活动范围,增加了动物活动的预见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5、感受器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后,可以转化为神经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各级中枢。

6、任何的躯体运动,都是由许多骨骼肌的协调和配合收缩来完成的,也都是在神经系统各级中枢(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质)的调节下才能完成。

7、一般内脏活动的调节都是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作用是颉抗的。

 

泌乳

乳是乳腺生理活动的产物,是仔畜天然的最侍食品。乳腺主要是众母畜分娩后开始泌乳。乳中包含着和人类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主要成分。

1.乳腺的发育及调节:幼畜乳腺不发达,仅有简单导管。随着生长发育,乳腺中结缔组织增加,乳腺外观增大。初情期以后导管快速生长,分支成复杂的细小导管,但乳腺泡一般仍未形成。在妊娠初期出现没有导管的乳腺泡。到妊娠中期,乳腺泡和乳导管的体积都迅速增大。妊娠后期,乳腺泡的上皮细胞开始具有分泌机能。分娩后,母畜开始正常的泌乳活动。两次泌乳期之间,必须一段时间的干乳期。

2.乳及乳的分泌:家畜的乳营养物质丰富,其化学成份非常复杂,通常都含有水、蛋白质、脂肪、糖、酶、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初乳是在分娩后3-5天内分泌的乳汁,以后分泌的乳为常乳。初乳与常乳在性状、成分和机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初乳干物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尤其是球蛋白。泌乳包括乳汁的生成和排出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乳的生成过程发生在乳腺泡和细小乳导管的分泌上皮细胞中,它包括较复杂的选择性吸收和一系列新物质的合成两个基本过程。乳的分泌受神经和激素调节,乳分泌与乳排放之间有着密切的协作和制约关系。

3.排乳及排乳反射:哺乳或挤乳时刺激母畜乳头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腺泡和细小乳导管壁外的肌上皮收缩。中等乳导管、粗大乳导管和乳池壁外的平滑肌强烈收缩,乳汁流入乳池,使乳池乳压迅速升高,乳头括约肌开放,使乳汁排出体外为排乳反射。排乳反射能够通过条件反射影响排乳。

相关概念

1.初乳:在分娩期或分娩后3~5天内乳腺分泌的乳叫初乳 2.常乳:初乳期过后,乳腺所分泌的乳汁 3 排乳:当授乳或挤乳时,引起乳房容纳系统紧张度改变,使储存在腺泡和乳导管系统内的乳汁迅速流向乳池,这个过程叫做排乳。 4 乳池乳:乳腺的全部腺泡腔、导管和乳池构成了蓄积乳汁的容纳系统。乳池乳即指容纳于乳池中的乳汁,在排乳过程中是最先排出的乳汁,约占泌乳总量的1/2~2/3左右,含脂率约0.8~1.2%。 5 反射乳:由排乳反射从乳腺泡及乳导管所获得的乳,叫做反射乳,约占总乳量的1/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高二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04-27

高二上学期英语单词整理04-27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04-27

高一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04-27

高一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04-27

高一年级英语复习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一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一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一语文教师个人总结5篇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