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5A范文网【5a.net】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必修五语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年级必修五语文知识点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韩非子)
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0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2.高三年级必修五语文知识点
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3.高三年级必修五语文知识点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4.高三年级必修五语文知识点
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5.高三年级必修五语文知识点
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2022河南省考面试题8月4日(县级)04-27
高二语文必修二复习知识点04-27
高一语文上册教案五篇04-27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古诗词整理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