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复习题及2

时间:2024-04-27 18:16:38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六、教例分析题

1、仔细阅读下面一篇文学鉴赏习作,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凄凉的倾听

《秋雨散文》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子,它以他特有的凝重与沉重讲述着一个个关于中国文化的,关于中国文人的故事

初读时,只觉得余秋雨定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他所记述的故事是那样的苍凉,他所抒发的情感是那样的悲壮,只觉得有千斤大石压在胸口,心中的苦竟是吐也吐不出,而这种痛苦的压抑却让你舍不得放下他的书,只叫你恨不得跟在他身边一起呐喊:为中国文化,也为中国文人。

脉搏是随他而跳动的,心是跟他一起漂泊的,似乎那道士塔旁,也有我一双脚印;似乎那敦煌莫高窟的空白墙壁前,也有我滴下的泪水;似乎那天一阁上的书香,我也曾嗅到;似乎阮籍那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仍徘徊在耳边;似乎我也曾伫立在江南水乡的船头,低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似乎那神奇的滩事也曾入梦……似乎我是他身上的一颗灰尘,去过他去过的地方,感受着他的惊诧与战栗,悲愤与惋惜。

读他的书没有眼泪,也没有笑语。

合上书,却可以听到心碎的声音,可以感受到滴血的痛楚!

问题(1):为什么说阅读是读者一系列精神活动的纪实?

① 读物所负载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都是精神的产物。

② 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两个头脑的理智的转换,两个心灵的情感交流。读者在阅读中以自己的感知心理技能去解释语言符号,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汇兑读物的价值,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去再现读物的形象和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判断和评价读物的是非得失。

③ 读者从读物中汲取古今中外人类的精神滋养即阅读之所得,也是精神产品。

问题(2):这篇文学鉴赏与作者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共鸣?

① 共鸣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② 读者从开始阅读之时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情感的涌动,情感始终参与于阅读之中。

③ 共鸣状态的产生,说明作品本身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说明读者自身具有某些与作品相同的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

2、请分析下面的阅读课教学设计实例,并回答两个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鲁迅是20世纪最杰出的伟人之一。他作为“五四”新文化的运动先驱,在那黑暗的时代,导引着民族文化前进的方向,鼓舞着进步青年奋勇而前行,被誉为“人类明灯”。60多年过去了,对鲁迅的关注和研究并没有随时代的远去而淡化,如今,国内外研究鲁迅依然很热,那些过去由于政治偏见而引起的对鲁迅的误解也在逐渐化解,甚至有些研究问题还成为新闻的热点。当代初中学生,理应走近这位伟人,进而更好地继承鲁迅精神,高扬鲁迅作品中洋溢的民族正气,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这应该是学习《鲁迅自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

这篇课文不到千字却记载了50年经历的自传,如用一般阅读分析的方法,补充相关材料,帮学生理清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解说写作特点,估计效果不会太好。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依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一)学生先自读全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鲁迅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和主要的文学创作活动。

(二)学生简述鲁迅生平。教师进一步提示:本文表面上看确实是以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家庭、求学和回国后的情况(人生历程的三个阶段),仔细读,还会发现文中另隐含着一条反映作者性格特点和思想发展的轮廓线。

(三)学生再细读课文。划出各段能反映作者性格和思想发展的关键语句,并尝试作批注。

(四)课堂讨论交流。教师可用表格或其他形式归纳,勾勒出作者性格形成和思想发展轮廓,如:文中的语句: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

表现出性格和思想倾向:幼年鲁迅就具有不甘屈辱、刚强、自尊的性格。

▲“……我总不肯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不走别人老路,能冲破世俗观念,追求新的生活,开拓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

▲“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实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个人志愿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需要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关心民族未来,不“坐而论道”,一旦有新的认识,就弃医从文立即付之实施。

▲“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

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于革命的积极态度。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表明鲁迅坚定地站在反帝爱国的人民一边。他对反动政府的揭露击中了要害。

(五)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传是作者记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文章,鲁迅先生写自己的经历和变故并没有事无巨细一律都写,而是有所选择。想一想作者为何有些内容要特意突出,有些却要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谈?

引出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鲁迅。教师可提供学生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呐喊自序》、《纪念刘和珍君》、《藤野先生》、《鲁迅传》(王晓明着)等,还可登陆“在线鲁迅”、“大鲁迅网”等众多专门网站搜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经思考研究,在基本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也会对本文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写法特点有所领悟。

(六)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参读有关资料。

(七)学生交流自己研究的结果。作者突出写的是能反映自己性格和思想倾向的内容,如:受亲戚冷落而回家,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决意学医,弃医从文,抨击段政府而遭秘密通缉等。其他内容则略而带过。即使是重点记叙的内容,也力求文字简练,点到即止。如讲到弃医从文的原因时,只说:“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至于为什么“医好几个人也无用”,“提倡新文艺”怎么就有用了,文章一概略去,因在此之前的《呐喊自序》、《藤野先生》等文已经提过。再如,讲到去厦门的原因时,只说“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告的什么密,并不谈及。这是因为本文是“传略”,文体要求提纲挈领的叙述。再者,有关详情,作者已在有关文章中记叙过,因而不再重复。教师不必强求划一的结论。

顺便提一下,本单元的其他几篇人物传记,尽管写法不尽相同,但学习的重点都应是对所记人物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层的认识,故也可以采取相类的学习方法。至于写作上的特点,可在学生研读过程中适时点拨。

问题(1):联系该教学设计具体分析“阅读教学是多向度的对话”这一基本属性。

答:①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② 学生、教师与作者的对话。③ 学生和教师与编者的对话。④ 在课堂情境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⑤ 联系教例具体分析。

问题(2):该教学设计定位于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请对此作出自己的评价。

答:①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②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形成看法。③ 联系教例展开分析。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仔细阅读下面一篇文学鉴赏习作,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我们不应该再犯同样的错

有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便是韦君宜所写的《思痛录》。

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纪实的手法回顾了我党自抗日战争到“文革”结束前的各种错误的思想政治运动,其中不乏著名案例,如刘志丹险遭枪毙,“胡风反革命集团”,分配右倾分子名额等。还有一些让人张口结舌,哭笑不得的事,比如:让你在大会上反复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然后再“鸡蛋中挑骨头”般地判断你可能在何时、何地背叛革命,不仅现在的人不理解,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也莫名其妙,像作者书中所说:那时,国民党为了同共产党在党员数量上竞争,甚至让一些不识字的农民入党,以致最终他们都不知加入了什么组织,而我们的党却千方百计的要将你逐出党……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或组织都不可能不犯错,关键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作者命名本书为“思痛录”,不仅是为了不忘记痛楚,更是提醒后人要牢记历史,免走“前车之鉴”。“文革”,解放后中国最黑暗的十年,党和人民都不应忘记它。我们这一代虽对那个年代不熟悉,但也绝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已失去太多的时间,我们再也耽误不起了!中国不能再走那样的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

问题:(1)结合这篇习作,谈谈对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的过程的认识。

答:① 写作是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② 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③ 写作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语言来操作的。④ 紧密结合习作者。

问题:(2)这篇文学鉴赏习作与作者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共鸣?

答:① 共鸣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② 读者从开始阅读之时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情感的涌动,情感始终参与于阅读之中。③ 共鸣状态的产生,说明作品本身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说明读者自身具有某些与作品相同的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④ 紧密结合习作者。

4、请分析下面的阅读课教学设计实例,并回答两个问题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猜读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能力和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作用,以落实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教学设想

1、根据本文的特点,启发学生借助课文题目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整体感知能力。《死海不死》这个题目新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海怎么有“死”“活”之分?既然是“死海”,怎么又说是“不死”呢?同时,这个题目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因此,抓题目导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应该是有效的。

2、通过默读、复述等形式,指导学生认认真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讨论式。这篇课文内容不是很深,所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4、不安排预习,两课时完成。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的特点,这样做便于培养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课文题目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板书课文内容。请学生推测文中可能介绍、说明哪些内容。

教师可请3—4位学生说一说,并且不要下结论或做评价,只是待学生作出推测后,顺势提出以下问题:海怎么会“死”呢?既然是“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由此进入下一个步骤。这一步工作的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了解学生的思维。

2、学生默读课文。读课文之前,教师提示:注意题目中两个“死”字的含义;圈画出说明死海“不死”的原因的语句。

[注]这一步仍然紧扣题目指导阅读,使学生重视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教师的提示具有暗示作用,学生借助文章题目抓住阅读中的重点内容,这是阅读训练的内容之一。

3、讨论。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也可以直接进行全班讨论。

[注]先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大家相互启发。全班讨论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重点明确如下内容:

“死海”的“死”指鱼虾草木的死。

“不死”的“死”指人被淹死。

“海水的咸度很高”是死海“不死”的原因,这是应该画出来的句子

[注]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抓住了文章的要点。这是阅读的初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4、分析课文结构,深入研讨内容。

(1)学生划分全文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大意。教师要求:先概括每一段落的内容(有中心句的,可以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没有中心句的,要抓重要语句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分成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2)全班讨论。

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介绍死海的特征。

第1段:写死海的“死”,由此推测死海得名的原因。第2段:写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第3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的浮力大。(以上介绍的死还是表面特征)第4段:引用数字,科学地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是“海水咸度很高”。(以上说明了死海的本质特征)

第二部分(5段、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

第5段:引用神话,说明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猜测。第6段:科学地说明死海形成的真正原因。

第三部分(7段、8段)简单介绍死海的现状和未来。

第7段:介绍死海的现状和对它的利用。第8段:介绍死海的发展趋势。

[注]这一步工作,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结构的分析,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入研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一定要注意指导他们从每一段入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去做。要坚持这样训练,并且养成习惯。说明性的文章从结构入手理清全文的思路,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每一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看,以弄清全文的思路。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抓不准段落的关键语句,果真如此,可以采用讨论的方法,并给予方法指导。

5、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五。 

(第二课时 略)

问题:(1)联系这篇教学设计,具体谈谈教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

答:①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全局。② 促成学生的原始感知。③ 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④ 使学生从初感发展到评论。

问题:(2)请你对这篇教学实例的得失作出自己的评价。

答:本教案符合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如较好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自学时间。教学目标明确,能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给课文进行段落层次的划分先的太死板了,容易扼杀学生的自主思维,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不应如此,应该改变这一传统的旧的教学方式。

5、评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师: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佳节,上星期我们刚刚度过什么节日呀?

生:中秋节。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生:我们全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

生:我妈买了几只螃蟹,还有一盒月饼。全家人一边吃,一边看电视。

师:下面,再看看咱们班的两位同学是怎样一起过中秋节的。(学生开始表演小品)

生甲:(一边收拾桌子一边自语)XX说好来我们家过中秋节的,都八点了,怎么还不来。

生乙:(敲门)有人吗?

生甲:请进。(拿出月饼)来,尝尝我妈特制的营养月饼。

生乙:(咬一口)真好吃。

生甲:先去我的小屋坐坐,然后一起去阳台上赏月吧。

生乙:好的。(做入屋状四处观望)哎:你这儿什么时候多了一幅画啊?

生甲:这是咱们班田X送我的,标题叫《对酒当歌邀明月》。

生乙:画上那位神秘的白衣男子是谁啊?

生甲: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

生乙:哦,我知道他写过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生甲:对,这首词就是他在中秋之夜写的。

生乙:也不知古人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二人作沉思状,然后回座位,众生笑。另一学生饰苏轼上)

生:今天是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月色迷人,我却十分的抑郁苦闷。我远在异乡,多年无法与弟弟子由见面,回想小时候与他一起嬉戏玩耍,是多么快乐啊!如今他不在,我只能一个人对月独饮了。今晚就让我喝个痛快,一醉方休!(从酒壶中倒水,作痛饮状,吟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众生笑,鼓掌)

师:刚才,我们一起目睹了古代文学家苏轼的风采。这节课,学习他写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板书课题和作者)

同学们打开书,先听一遍录音整体感知一下这篇课文。(放录音,朗读者是方明)

师:注意“低绮户”中“绮”这个字的读音。大家把书拿起来,齐读一遍课文。(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我们以前也学过几首词,谁还记得?

(众生举手回答,有《沁园春.雪》、《如梦令》、《西江月》等)

师:回答正确,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关词的知识,“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生(抢答):词牌名。

师:“明月几时有”是这首词的——

生(抢答):标题。

师:这两者谁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啊?

生(抢答):标题。

师:比较长的词一般有两段,称为上阕和下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这样的。有的词还有小序。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首词的小序。(一位学生朗读小序)

师:小序在词中有什么作用呢? (众生思考,无人回答)

师:大家一起看小序,“丙辰中秋”交代了什么呀?

生:作词时间。

师:“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可见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畅饮之后写的。“兼怀子由”,还有怀念兄弟的成分在里面。想想小序有什么作用呀?

生:交代了为什么写这首词。

师:对,也就是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词是讲究押韵的,咱们看看这首词押的什么韵。

生:an韵。

师:对。大家一起把押韵的字读出来。

生:天、年、寒、间、眠、圆、全、娟。

师:下面,大家对照注释互相讨论,疏通这首词的字面意思,把它的大致意思讲出来。(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师:谁先发表意见?

生:手执酒杯问天,明月什么时候有的?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今天晚上是哪年哪月哪日。我想乘风去天上看看,又怕见到美玉砌成的楼阁。在月下跳舞,天上哪里得上人间呢?月光转过了朱红色的阁楼, 又向下低照着装饰美丽的门窗,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月亮不应该有什么遗憾,为什么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类的事,从古以来都是难以圆满的。但愿人人幸福常在,即使相隔千里,也总能同享美好的月色。

师:别的同学有没有要补充或更正的意见?

生:“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翻译得不正确,不应该是怕见到美玉砌成的楼阁,应该是怕琼楼玉宇的极高处十分清寒,难以承受。

师:言之有理。“高处不胜寒”中的“胜”怎么理解啊?

生:能承受。

师:对,记在书上,要注意随听随写,在书上写旁批。这几句的意思是“我想要驾风回到琼楼玉宇,又怕高处清寒,自己受不住。”这首词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赏析这首词。诗词是抒发作者情怀的。咱们看看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师:谁来发表意见,代表个人或代表小组都行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在上阕展开了想象,谈到了天上不如人间,好像有对生活的追求吧。

师:这组同学认为上阕抒发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追求。谁还发表意见?

生:上阕好像是作者的感性认识;下阕是理性认识。

生:上阕写想为朝廷效力又不得志,下阕是抒发想念弟弟的思想感情。

师:三位同学讲得都有道理。大家预习过课文,已经初步了解了背景知识。中秋佳节本应家人团圆,可作者苏轼却是孤独一人。我们可以想到,他的心情一定是抑郁低沉的。一个人独自饮酒赏月,不由得展开丰富的想象。同学们看上阕的内容,看看作者想到了什么?我们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展开想象,把自己投人到作品中去。(众生思考)

师:作者通过想象,提出了两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凝神望月,浮想联翩,这一轮皓月是何时出现的呢?可见作者对月亮充满了喜爱之情。(板书: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接着看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作者难以入眠,望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感慨万千。他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呀?

生:(齐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师:对。作者有没有将思绪禁锢在离愁别恨之中,越想越伤心:为什么弟弟子由不能与我团圆呢?他的思想感情是这么发展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如何发展的呢?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师:这时作者站在一定高度对人生哲理进行探求,……然后他把对亲人的绵绵思念化作美好的祝愿,也就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拥有一种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板书:下阕:无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师:词的赏析先进行到这里。同学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应该能在课上背诵下来。老师留过预习作业,大家交作业的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投影片,有的是录音带,等等。下面我们观看杨林制作的投影片,听录音,尽可能去记。听听录音带里是谁的声音?(放录音带,打投影片——苏轼对月独饮图)

师:谁的声音?

生:王军。

师:声音很嘹亮、清脆,但在停顿方面还应注意。大家快速地背诵课文。(学生各自试背,神情专注)

师:停!下面会背的同学背,不会的可以看书。我们再放一张投影片,是李小明画的。大家背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苏轼,开始!(学生齐背)

师:大部分同学都会背了。我们再巩固一遍,没背会的同学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努力去记,会背的同学就要体会思想感情了。咱们听听这次朗读的是谁?(打伍修琴画的投影片,放录音带)

师:谁的声音啊?

生:王洁。

师:停顿、感情都把握得很好。下面看刘迎春画的投影片,齐背一次,不但要准确而且要求大家把感情表达出来。(学生齐背)

师:大家背得很好。下面我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听听歌手王菲是如何演绎这首词的。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欣赏。(放王菲的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简要评析:

这堂课教学共6个环节:

①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导入,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和肯定。②听名家朗诵录音,整体感知课文。③复习词的常识,大体疏通字面意思。④教师点拨引导,通过讨论品味赏析词的内容。⑤欣赏音像作品,背诵。⑥欣赏歌曲,留下余味。

教学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做音像制品,自编自演小品。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主要特点有二:

①运用学生创作的媒体,课上为学生开辟了表演的舞台,调动和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②淡化分析,让学生自学自悟,从整体上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旅游基础英语复习资料104-27

旅游基础英语复习资料204-27

旅游基础英语复习资料304-27

现代公文写作复习题04-27

电大《计算机基础》机考复习题库04-27

电大《秘书学》(选修)平时作业四及04-27

电大《秘书学》模拟试题三及04-27

电大《现代公共关系学》期末模拟试题A04-27

电大《秘书学》模拟试题二及04-27

电大《电子商务常用工具》期末模拟试题A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