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使用“语文”这一名称。
2、1992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3、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4、发展语文能力包括:发展语文的一般能力,应用能力,审美和研究能力。
5、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7、写作是个体智力潜能的言语行为,所表达是某一个体对事物独有的认识。
8、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智力潜能的标志。
9、语法修辞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它是以概念和命题的形式出现的。
10、在西尔斯和里奇的著作《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书中,将教育技术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上。每小题 1 分,共5分)
1、B年以后,语文教育界明确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
A、1978 B、1961 C、1956 D、1963
2、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这一次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A”,凸现素质教育。
A、以育人为本B、以学生为本C、以学生为中心D、以学生为主体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C 的统一。此外还具有基础性、实践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
A、思想性与工具性B、工具性与应用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D、思想性与艺术性
4、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D 。
A、动机、习惯、情感、意志B、态度、兴趣、习惯、意志C、动机、目的、情感、方法D、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5、单元教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A “新教育运动”的产物。
A、欧美B、香港地区C、台湾地区D、中国大陆
三、解释名词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
2、信度,是反映测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或者说,信度是对测验成绩的稳定性与可信性程度的反映。
3、阅读能力,是指个体能够对自己的阅读实践活动直接起稳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的心理特征。
4、听话评品力,是指对所听内容及其表达形式的是非优劣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是听话能力的最高层次。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语文教学为什么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决定的。(2)是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3)是由各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
2、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如何表述的?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语文课程目标的综合性。(2)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3)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2分)(4)语文课程资源的综合性。
4、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职能有哪些?
(1)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五、教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仔细阅读下面一篇文学鉴赏习作,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我们不应该再犯同样的错
有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便是韦君宜所写的《思痛录》。
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纪实的手法回顾了我党自抗日战争到“文革”结束前的各种错误的思想政治运动,其中不乏著名案例,如刘志丹险遭枪毙,“胡风反革命集团”,分配右倾分子名额等。还有一些让人张口结舌,哭笑不得的事,比如:让你在大会上反复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然后再“鸡蛋中挑骨头”般地判断你可能在何时、何地背叛革命,不仅现在的人不理解,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也莫名其妙,像作者书中所说:那时,国民党为了同共产党在党员数量上竞争,甚至让一些不识字的农民入党,以致最终他们都不知加入了什么组织,而我们的党却千方百计的要将你逐出党……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或组织都不可能不犯错,关键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作者命名本书为“思痛录”,不仅是为了不忘记痛楚,更是提醒后人要牢记历史,免走“前车之鉴”。“文革”,解放后中国最黑暗的十年,党和人民都不应忘记它。我们这一代虽对那个年代不熟悉,但也绝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已失去太多的时间,我们再也耽误不起了!中国不能再走那样的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
(1)结合这篇习作,谈谈对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的过程的认识。
① 写作是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② 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③ 写作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语言来操作的。④ 紧密结合习作者。
(2)这篇文学鉴赏习作与作者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共鸣?
① 共鸣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② 读者从开始阅读之时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情感的涌动,情感始终参与于阅读之中。③ 共鸣状态的产生,说明作品本身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说明读者自身具有某些与作品相同的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④ 紧密结合习作者。
2、请分析下面的阅读课教学设计实例,并回答两个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猜读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能力和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作用,以落实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教学设想
1、根据本文的特点,启发学生借助课文题目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整体感知能力。《死海不死》这个题目新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海怎么有“死”“活”之分?既然是“死海”,怎么又说是“不死”呢?同时,这个题目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因此,抓题目导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应该是有效的。
2、通过默读、复述等形式,指导学生认认真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讨论式。这篇课文内容不是很深,所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4、不安排预习,两课时完成。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的特点,这样做便于培养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课文题目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板书课文内容。请学生推测文中可能介绍、说明哪些内容。
教师可请3—4位学生说一说,并且不要下结论或做评价,只是待学生作出推测后,顺势提出以下问题:海怎么会“死”呢?既然是“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由此进入下一个步骤。这一步工作的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了解学生的思维。
2、学生默读课文。读课文之前,教师提示:注意题目中两个“死”字的含义;圈画出说明死海“不死”的原因的语句。
[注]这一步仍然紧扣题目指导阅读,使学生重视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教师的提示具有暗示作用,学生借助文章题目抓住阅读中的重点内容,这是阅读训练的内容之一。
3、讨论。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也可以直接进行全班讨论。
[注]先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大家相互启发。全班讨论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重点明确如下内容:
“死海”的“死”指鱼虾草木的死。
“不死”的“死”指人被淹死。
“海水的咸度很高”是死海“不死”的原因,这是应该画出来的句子。
[注]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抓住了文章的要点。这是阅读的初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4、分析课文结构,深入研讨内容。
(1)学生划分全文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大意。教师要求:先概括每一段落的内容(有中心句的,可以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没有中心句的,要抓重要语句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分成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2)全班讨论。
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介绍死海的特征。
第1段:写死海的“死”,由此推测死海得名的原因。
第2段:写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第3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的浮力大。
(以上介绍的死还是表面特征)
第4段:引用数字,科学地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是“海水咸度很高”。
(以上说明了死海的本质特征)
第二部分(5段、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
第5段:引用神话,说明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猜测。
第6段:科学地说明死海形成的真正原因。
第三部分(7段、8段)简单介绍死海的现状和未来。
第7段:介绍死海的现状和对它的利用。
第8段:介绍死海的发展趋势。
[注]这一步工作,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结构的分析,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入研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一定要注意指导他们从每一段入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去做。要坚持这样训练,并且养成习惯。说明性的文章从结构入手理清全文的思路,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每一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看,以弄清全文的思路。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抓不准段落的关键语句,果真如此,可以采用讨论的方法,并给予方法指导。
5、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五。
(第二课时 略)
(1)联系这篇教学设计,具体谈谈教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
①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全局。② 促成学生的原始感知。③ 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④ 使学生从初感发展到评论。
(2)请你对这篇教学实例的得失作出自己的评价。
① 能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案设计、学生认知规律等方面进行评价者。② 联系教例展开分析,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旅游基础英语复习资料204-27
电大《计算机基础》机考复习题库04-27
电大《秘书学》(选修)平时作业四及04-27
电大《秘书学》模拟试题三及04-27
电大《现代公共关系学》期末模拟试题A04-27
电大《秘书学》模拟试题二及04-27
电大《电子商务常用工具》期末模拟试题A04-27
电大《现代公共关系学》期末模拟试题C04-27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二及04-27
教育心理学自检自测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