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1956年秋,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实验。1958年,该实验停止。
2、2000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3、语文应用能力主要有: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4、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5、语文教学目标表述必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6、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是某一个体对事物独有的认识。
7、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8、教学语文知识的原则是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注重言语情境。
9、谈话是指说与听在共同创设的语言情境相互应答的活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语题灵活,语句松散等。
10、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涉及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驾驭课堂、处理作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等方面。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上。每小题 1 分,共5分)
1、学生的A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
A、个性B、参与性C、独立性D、自主性
2、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C”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A、以学生为主体B、以学生为中心C、以人为本D、以学生为主导
3、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具有C三个特征。
A、发展性、创造性、操作性B、发展性、整体性、实践性C、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D、科学性、整体性、操作性
4、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技能的掌握具有_ A_上升的特点。
A、循环学习、螺旋式B、深入学习、渐进式C、不断学习、螺旋式D、反复学习、连锁式
5、操作“读解段落的心智技能实践模式”是指导阅读的知识,属于B知识。
A、策略性B、程序性C、联想性D、陈述性
三、解释名词题(每小题 3分,共12分)
1、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作为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2、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
3、跳读,是一种专为寻找主要的、有用的、或是自己感性趣的信息而进行的跳跃性阅读。读者不逐页地去扫描书文,而是以标题、段落首尾句、关键词语、图表等为注意的重点。
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哪些新的价值观?
(1)体现了新的知识观。(2)体现了新的学生观。(3)体现了教学同生活的联系。
2、诊断性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1)为了设计一种可以排除障碍的教学方案。(2)识别那些高出或低于零点的学生,便于把他们分置在最有益于发展的教学序列中。
3、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2)依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依据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和掌握的程度。(4)依据教师对学生认知状况的把握。
4、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
(1)所提问题应当具有适当的难度。(2)所提问题应当具有针对性。(3)所提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4)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反馈。(5)不要使学生处于连续的“被追问”状态。
五、教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仔细阅读下面一篇文学鉴赏习作,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攀登科学高峰的引路人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一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当代科学女强人的故事,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表现出其孜孜不倦的求学历程及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字里行间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激励每一位读者迈开探索科学真知的脚步。
居里夫人是一位为人们熟知的伟大科学家,《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一书将吴健雄与居里夫人相类比,突出地反映了她在物理领域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易于理解,更深刻地体会到吴健雄女士在科学坐标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给人一种光明感,读罢掩卷,心头会升起一种攀登科学高峰的欲望,强烈的刺激着读者的神经。这是一本好书的标志,它或许会改变某人的人生目标,使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的好处。
(1)这篇鉴赏习作与作者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共鸣?
① 共鸣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② 读者从开始阅读之时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情感的涌动,情感始终参与于阅读之中。③ 共鸣状态的产生,说明作品本身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说明读者自身具有某些与作品相同的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
(2)为什么说阅读是读者一系列精神活动的纪实?
① 读物所负载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都是精神的产物。② 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两个头脑的理智的转换,两个心灵的情感交流。读者在阅读中以自己的感知心理技能去解释语言符号,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汇兑读物的价值,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去再现读物的形象和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判断和评价读物的是非得失。③ 读者从读物中汲取古今中外人类的精神滋养即阅读之所得,也是精神产品。
2、认真阅读和分析下列的教学实例,结合实例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第一个教学活动,老师以介绍斑羚的形式简单导入新课,然后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参照自读提示快速阅读课文,标出生字词,自己想办法解决生字词。(这一环节,全体学生参与阅读,疏通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通过交流、查字典等形式解决了生字词。)
第二个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同桌进行复述,并在复述后画出示意图来。(这一环节,利用复述和画示意图的活动,促使学生仔细读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个教学活动,请同学上台边复述边画图,其他同学评价修改。老师针对同学复述中出现的问题(如有同学把复述课文与概括文章的内容混淆),进行了示范性指导。(这一环节,通过学生演示、教师示范,既检测了上一环节,又落实了这一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评价能力。)
第四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课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作用?2、课文中斑羚的叫声,尤其是镰刀头羊的叫声有什么含义?学生讨论非常激烈,答案丰富而精彩,并推举代表总结发言。(这一环节,利用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个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针对这篇课文谈自己的感受。这个开放式问题激起了学生创新的兴趣。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精彩的发言、感人至深。有位同学说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感受最深的是镰刀头羊那样遇事冷静、慎重、高超的组织才能及勇敢献身精神,它给我们人类做出了极好的榜样……”另一位同学接着说:“我特别为那些老斑羚们感动,它们为赢得种族的生存,那样从容地选择了死亡,它们的奉献精神是那样动人、那样高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让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残害生命的人感到羞耻、脸红……”“学习完这一课,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这群动物在面临种族灭绝的关键时刻,尚能团结一心,以集体的力量战胜灾难,保存生命的延续,为此,我敬畏生命……”就这样,同学们越谈越激动,越谈越深刻,越谈越开阔。最后同学们又谈到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老师抓住这一契机,适时组织了最后一个活动。
第六个教学活动,每位同学给狩猎队写一封信。学生由于思维活跃,热情正盛,很快便写好了,几位同学读了自己的信,那些真诚的建议、独到的认识,让人刮目相看。(最后两个环节,是课的高潮,开放式的问题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这篇教学实例哪些内容符合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学目的、恰当的教学策略、合理的教学过程安排、符合实际的教学评价等。
(2)这篇教学实例定位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你认为这次教学活动有哪些不足之处?试分析其原因。
①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优化了语文学习过程。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转变了语文教师的职能。③ 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提出了策略方面的要求。④ 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运用等方面分析原因。能自圆其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计算机基础》机考复习题库04-27
电大《秘书学》模拟试题三及04-27
电大《现代公共关系学》期末模拟试题A04-27
电大《秘书学》模拟试题二及04-27
电大《电子商务常用工具》期末模拟试题A04-27
电大《现代公共关系学》期末模拟试题C04-27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二及04-27
教育心理学自检自测204-27
教育心理学自检自测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