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以下币种中,不属于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币种的是( )
A.人民币 B.港币 C.澳门币 D.美元
2. 基于生产和流通扩大的需要而发行货币称为( )
A.经济发行 B.财政发行 C.流通发行 D.A与B
3.消费信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属于银行信用,另一种则类似于 ( )
A.民间信用 B.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际信用
4. 批发价格指数衡量各个时期( )
A.生产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B.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C.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D.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
5.可随时在市场上转让流通的汇票是( )
A.汇票付款人承诺到期支付汇票金额的汇票
B.经过背书的本票
C.经过银行承兑的汇票
D.经过企业承兑的汇票
6. 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向转移时,执行其(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7. 信用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
A.资金再分配 B.创造各种金融工具
C.提供和创造货币 D.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
8. 甲借款10 000元,年利率为4%,期限为2年,每年计息一次,按复利计算,应计利息为( )
A.400元 B.408元 C.800元 D.816元
9. 浮动利率是指( )
A.根据借款期限时间长短所定的利率
B.根据市场物价水平的变化所定的利率
C.随着市场利润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D.随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变动而调整的利率
10. 我国企业的贷款利率现在采用( )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市场利率 D.公定利率
11. 在间接融资方式中,银行在货币所有人面前是( )角色
A.债权人 B.债务人 C.中介人 D.融资者
12. 中央银行掌握着商业银行资金的源头——( )
A.基础货币 B.存款货币 C.派生存款 D.贷款货币
13. 在我国,担负金融监管责任的银行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14. 根据《巴塞尔协议》属于核心资本的是( )
A.公开储备 B.资产重估储备
C.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 D.呆账准备金
15. 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的目标标准应是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为( )
A.4% B.6% C.8% D.13%
16. 按受托人承受信托的目的是否盈利将信托分为( )
A.商事信托与民事信托 B.公益信托与私益信托
C.自益信托与他益信托 D.资金信托与非资金信托
17. 我国传统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
A.改善供给 B.紧缩需求 C.调整结构 D.降低成本
18. 以下各种信托中,( )是按法律行为(合同或遗嘱)建立的
A.自益信托 B.私益信托 C.设定信托 D.法定信托
19. 以下各项中( )不是保险中介人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代理人 C.保险公证人 D.投保人
20. 中央银行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派生存款能力的传统货币手段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公开市场业务
C.道义劝告 D.金融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能够影响货币对外币值的因素有( )
A.货币对内购买力 B.汇价
C.国际收支状况 D.一国的税收政策
E.货币政策
2. 下列属于国家信用的有( )
A.政府对外捐款 B.政府间的借贷
C.政府发行公债 D.国有企业赊购商品
E.财政贷款
3. 计算利息的方法常有( )
A.名义利率 B.实际利率
C.固定利率 D.单利
E.复利
4. 我国目前主要的商业银行有( )
A.深圳发展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E.中国建设银行
5. 信托的成立,必须有以下当事人的参与( )
A.信托投资公司 B.投资银行
C.信托委托人 D.受托人
E.受益人
6.货币市场按交易工具的不同,一般包括( )
A.国库券市场 B.商业票据市场
C.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D.股票二级市场
E.同业拆借市场
7. 私募发行方式的特点是( )
A.不必办理发行注册手续 B.一般不允许流通转让
C.筹资缓慢 D.工作难度大
E.可由发行者自己办理发行
8. “三来一补”中的“三来”是指( )
A.来人培训 B.来料加工
C.来样加工 D.来件装配
E.来人装配
9.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
A.流通中的金币需要量 B.一定时期中待销售的商品数量
C.单位商品价格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E.流通中纸币总量
10. 通货膨胀对分配方面的影响表现在( )
A.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结构
B.改变了原有的财产占有比例
C.使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得不到真实的实现
D.使国民收入再分配不能通过国家财政最终实现
E.导致国家银行对经济调控的软弱而产生信用危机
三、计算(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李某向银行存入三年期整存整取储蓄5 000元,月利率为6‰,问三年后本息和是多少?(按单利计算)
2.某银行购入某三年期证券10 000股,价格为20元/每股。该证券的年利率为10%,一年后,银行以22元每股的价格将证券全部售出。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银行的证券收益。
四、简答(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2.简述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
3.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4.简述普通股的特点
5.简述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的联系
6.我国货币政策手段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计1题,14分)
1.论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一、单选
1.D2.A3.C4.B5.C6.7A.8.D9.C10.B
11.B12.A13.A14.A15.C16.A17.B18.C19.D20.A
二、多选
1.ACDE2.BCE3.DE4.BCDE5.CDE6.ABCE7.ABCE8.BCD9.AE10.ABCDE
三、计算题
1.本息和=5 000+5 000×6‰×12×3=6 080(元)
2.解:根据题意计算得:
(1)利息收益=20×10 000×10%=20 000(元)
(2)资本收益=(22-2)×10 000=20 000(元)
(3)投资收益=利息收益+资本收位置
=20 000+20 000
=40 000(元)
四、简答
1.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并可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人民币具有这种信用货币性质。
首先,从人民币产生的信用关系来看,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形成一种负债,国家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人民币持有人是债权人,有权随时从社会取得某种价值物。
其次,从人民币发行的程序看,人民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出去的,或是直接由发放贷款投放的,或是由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钞而投放的。人民银行发行或收回人民币,相应要引起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变化。
2.银行信用弥补了商业信用的缺陷并使信用关系得以充分扩展,但是,银行信用并非商业信用的敌意竞争者,在信用关系的发展中,二者实际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战略伙伴”关系。一方面,从商业信用角度看,假如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就会在授与不授、期限长短上有较多的顾虑,因为授信方必须要考虑在没有销货收入的情况下,自己的企业持续运转所需资金能否从其他渠道解决的问题,有了银行信用的支持,如贷款或贴现,授信方就可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从银行信用角度看,商业信用票据化后,以商业票据为担保品办理贷款业务或票据贴现业务比单纯的信用贷款业务风险要小一些,有利于银行进行风险管理。
3.(1)金融市场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媒介资金融通,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
(2)金融市场还具有支持规模经济的功能。
(3)价格发现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功能。
(4)金融市场还具有调节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功能。
4.普通股是股票的最普通的一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不带有固定的定期收益和本金偿还的承诺。
(2)普通股股东享有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3)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
(4)普通股股东有权享受红利。
(5)普通股股东具有剩余索偿权。
5.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这一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物价总水平上涨,即指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加总在一起的平均数是上升的。二是物价总水平呈持续上涨状态,而不是仅指某个月或某一二个月的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在金属货币流通时,由于金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因此,通货膨胀一般不会发生。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国家可以强制纸币进入流通,并在技术上具有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而纸币本身不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因此,出现了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如果流通中货币总量超过商品总量而不相适应,那么,商品价格就要上涨。若持续发生的话,则就是通货膨胀。显然,通货膨胀的发生,必然与货币供应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相联系。
6.目前我国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1984年起开始实行。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曾数次调高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以调控信用总量和货币供给量。
(2)贷款规模。是指通过我国中央银行编制国家银行信贷计划,控制全部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适当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然后将计划确定的贷款规模分解下达给各国有商业银行,再由各商业银行总行分解下达给下层经营机构,各基层银行机构在下达的贷款规模范围内,对企业发放贷款,以此进行调节与控制。
(3)再贷款手段。是指人民银行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实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人民银行扩大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就是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可用资金的数量,扩大了其派生存款的能力,能更多地提供货币供应量;反之,则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市场得到长足发展,这要求更多运用经济手段,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因此,近年来积极开拓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工具。比如:
(1)中央银行开始通过国库券市场买卖国库券,这标志着向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手段迈出重要一步。
(2)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融资券,参与同业拆借市场融资。
(3)积极推行商业票据化,拓展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逐步取代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
(4)逐步放开利率,向利率市场化迈进。当前从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入手,以影响其他利率;同时,授予商业银行一定的利率浮动权。近两年还多次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以引导和影响居民和企业行为。
五、论述题
1.西方经济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即所谓的促进论。实际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是在开始阶段的极短时间内。就长期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只有危害,而无任何正效应。
(1)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第一,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生产过程紊乱。第二,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关于通货膨胀促进投资增长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2)通货膨胀对流通的影响。通货膨胀直接表现在流通领域。第一,通货膨胀使流通领域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使正常的流通受阻。第二,通货膨胀会在流通领域制造或加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市场供需的失衡和矛盾的加剧,会反过来推动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
(3)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的过程是物价上涨的过程,也是币值即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过程。其次,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的影响还通过改变原有财富的占有比例而表现出来。再次,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还可以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中去考察。
(4)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通货膨胀对生产消费的影响,前面已提及。通货膨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方面,通货膨胀下,人们实际收入水平下降,这就意味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而消费水平的下降,会限制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使社会成员所受损失不同,加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 2009年7月04-27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 (1)》试题 2010年1月04-27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2013 年1 月04-27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2012 年1 月04-27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2012 年7 月04-27
电大《经济法概论》复习题2之多项选择题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