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即目标、部门和关系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 而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4.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6.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 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
7.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他就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8.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 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9.“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正式组织”中以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10.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被称为案例教学
11.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12.权变理论学派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在美国等地遭到排斥,毫无价值。 × 在美国等地风行一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14.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15.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6.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它就是预算
17.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18.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9.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 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
20.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 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
21.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 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自己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
22.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
23.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出版了《管理实践》 一书
24.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期限要适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以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致。√
25.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26.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
27.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28.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29.定量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中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如对未来几个月的销售量的预测等。×定性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中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
30.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31.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这就是决策的可行性特征
32.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它主要由企业中层领导制订
33.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反比例关系
34.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 × 就是程序化决策
35.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 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战略决策
36.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亦即产生了决策的满意原则
37.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 这就是决策的整体效用原则
38.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
39.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40.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41.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 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
42.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 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
43.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 × 提出了八条组织原则
44.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 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十五项基本原则
4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46.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47.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来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则集权程度较高
48.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分权程度就应高些
4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50.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51.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52.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53.凡正面难以处理的问题,你不妨灵活适时地运用“逆向思维”来个“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亦即所谓的逆向思维法。 × 亦即所谓的换位法
54.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要求分散,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55.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适于采用集权式组织形式
56.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57.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一般来说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一般来说适合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
58.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59.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协调
60.在组织内部,如果有两个人为争夺同一个职位而相互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则这种冲突属于竞争。 ×这种冲突属于战斗
61.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ד将才”应该多一些,但也必须有几位“帅才”式干部来掌舵
62.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63.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对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64.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于196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来的。×《工作与激励》
65.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惩罚和奖励都不一定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得当的奖励和惩罚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66.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67.控制是所有循环管理活动的终点环节。×控制是一轮管理循环活动的终点,又是下一轮管理循环活动的起点
68.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69.企业单位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产品质量控制。×主要是指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
70.预算是指将计划以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71.一般来说,弹性预算控制性强,但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且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积极性。×刚性预算
72.成本控制本质上是要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促使各个部门在明确成本责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旨在增强管理者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效率的管理措施。√
73.管理制度主要说明工作任务及要求、工作程序、责任范围等,是每个工作岗位行为的依据。×工作制度或程序主要说明
74.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外部关系。×重要的内部关系
75.今天的冲突理论认为,管理者的任务主要是防止和消除冲突。×管理者的任务主要是协调冲突
76.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同样存在管理
77.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有利用,其手段都是控制与协调。×其手段都是管理
78.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79.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
80.企业组织中,一些有共同情感和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的小团体被称作协作组织。×被称作非正式组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自然科学基础2010年7月份期末考试真题04-27
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名词解释二)04-27
自然科学基础模拟试题(4)04-27
自然科学基础模拟试题(6)04-27
行政管理学补修课考试复习题04-27
电大《组织行为学》知识重点复习与指导04-27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题与解答(选择)04-27
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简答一)04-27
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论述)04-27
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单项选择)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