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答题
1:农民、农业、农村(乡村)的关系
农业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传统农业即指农田种植业,这里是从劳动内容而不是劳动方式来使用传统这一概念的。实际上,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农业并不局限于农田种植业,而是还包括林、牧、副、渔业。
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生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农民的涵义也是广义的。
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
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农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
2: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
(一)认识乡村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科学规划乡村发展服务。学习乡村社会学有助于全面地看待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化过程,有助于制定有利于乡村持续发展的计划,以推进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
(二)调查和分析乡村社会问题,为制定正确的乡村政策提供参考。学习乡村社会学有助于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为政府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学习乡村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有助于乡村政策的实施、检测和评估。
(三)推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乡村社会学可以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识,从提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推进的视角,为乡村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3: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农民的分化。 农民的社会流动。农村基层组织。 农村的家族问题。 农村的婚姻和家庭问题。
农民生活方式问题。农村贫困问题。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农村城镇化问题。
4:个人社会化的涵义和必要性
在社会学中,个人学习群体经验和社会行为规范,增加自己的社会性,以适应群体和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叫做个人社会化。
个人社会化包括基本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是当一个人取得基本的社会成员资格之后继续学习社会的知识、经验及文化的过程。
从个人角度来看,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都必须在群体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因此他必须学会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个人对于社会的关系是适应和改造,然而无论适应还是改造,个人首先必须学习社会既有的知识、规范。个人社会化是完全必要的,否则他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从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人也必须社会化。社会要延续和发展就需要合格、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社会成员。而社会成员必须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社会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5:乡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
面对面的交往是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乡村居民之间的知识、技能及规范的传递和学习大多是靠面对面的交往进行的。
家庭、邻里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在乡村,生产和生活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在年轻一代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乡村邻里之间关系密切,在个人社会化中所发挥的作用远比城市重要。
模仿、亲身经验是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个人社会化是要学习前人已经积累的经验,乡村居民在社会化过程中注重已有经验,尤其注重现实的实际经验。
随着乡村社会的急剧变迁,乡村居民社会化的模式在发生变化。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通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文化传递来实现。在现代乡村,由于年轻一代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能力和渠道超过年老一代,甚至形成上一代向下一代学习的现象。
6: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1)继续社会化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动着的形势,在完成了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之后的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特殊社会化见名词术语7。
(2)相同点: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
(3)不同点:a.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而特殊社会化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b.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特殊社会化是专门化的。
7: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特征:
第一,初级社会群体的规模小。初级社会群体的规模虽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一般都是两人以上至几十人的小群体。
第二,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控制来维持。在初级社会群体中,一般不采用严格的规章、法律、制度等正式社会控制的手段来维持关系,成员间的互动虽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但是,这种规范并不是很严格的。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初级社会群体中,由于人数少,人们之间可以直接交往而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在长时期的交往中,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而必须会形成多种关系。在这种多种角色中,其成员并没有严格的分工。
第五,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放在首位。初级社会群体不仅能熟知每个成员的愿望与要求,而且能把满足成员的愿望与要求放在首位。
8: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第一,初级社会群体是人们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初级社会群体是一个人获得社会性的摇篮,是一个人通向社会的桥梁。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初级社会群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第二,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其他方面的需要。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生理需要、劳动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等。这些需要大部分都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满足的。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一是正式控制,另一是非正式控制。一方面,正是初级社会群体教给了人们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思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一个社会稳定就是靠着其广大社会成员接受了这些价值观和规范来维持的。另一方面,初级社会群体也是社会能统率其广大成员的重要群体形式。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作用。小群体对社会组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组织的稳定、工作效益及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当这些小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时,初级社会群体可以协调和促进组织的稳定的发展。相反,当这些小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则初级社会群体不利于组织的稳定的目标实现。
9: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 第一,乡村家庭每户人口较城镇为多。第二,乡村家庭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功能较多,功能较强。如生产功能,赡养功能。第三,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不仅比城市家庭更多、更强,而且也有其特点。如生产的极大分散性、生产过程的极度随机性、用工的不确定性、生产成效的难预料性和不稳定性、农业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主动灵活的决策。
功能: 经济功能。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通过生产生活资料,保证产品的分配和交换,满足了人们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需求。 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 组织消费的功能。组织消费是任何形式的家庭都具有的功能,并且成为现代绝大多数城市社会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乡村家庭此功能也正在逐步增强。抚育和赡养的功能。抚育是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然,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10:家族的涵义、特点
所谓家族,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父系亲族社会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社会群体。
特点:
第一,家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最终将走向衰亡。
第二,家族的形成既与人们的血缘关系有关,又与人们的地缘关系有关。
第三,家族虽然也会举办一些公益的事,但总的说来表现和反映的是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11:家族的功能
正功能:
第一,家族有助于其成员学习社会规范
家族通过一定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传统、观念,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共同生活与人们的共同利益。
第二,家族有助于培养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
家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群体,它通过一定仪式、文化娱乐和游戏活动等反复不断地教育儿童,就会使他们逐渐地形成对具体事物与行为有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有造成或反对的态度。
第三,家族有助于个体完成社会化
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来看,一方面,个体作为社会化的客体,受到社会的影响,从而被社会化;另一方面,被社会化的个体也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他又成为社会化的主体。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负功能:
冲击了党政基层政权。村级政权是党和政府在乡村的基础组织。有的族长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摆布村干部。另一方面,家族往往被一些村干部当作工具加以利用,直接导致干部队伍中家长制、终身制、一言堂等不良风气的滋生。
干扰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感受到启用本族人和亲属进厂做工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便利。出于对致富之道的垄断,必然导致对技术的垄断,封闭和保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些乡村企业,又阻碍了跨地区经济组织的联合,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特征。
阻碍乡村法制建设的进程。在有些地区,家族族权有时成为与国家的行政、司法权力相平行的一种权力,甚至以族规代替国法。对违法犯罪分子不是诉诸法律而是以族规来惩处的事例,在当前乡村生活中屡见不鲜。
延缓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在乡村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改嫁、离婚、老年人再婚被视为耻辱,见不得人,个人婚姻不以情感、幸福为目的,须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以家族利益为前提。
干扰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传宗接代人生价值取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深远,甚至影响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村干部为了壮大本族势力、削弱异族势力,通常在政策的执行上偏袒一方。
同计划生育工作一样,殡葬改革工作步履维艰。
禁锢了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家族中,族长一支一派一房,是层层统治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关系,甚至连权利、义务、地位、消费水平也存在不成文的等级。家族的排他功能导致人们在观念上产生懒惰、自大的思想。
12:家庭的功能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本上都在家庭中进行,因而家庭承担着众多的社会功能。
家庭主要的社会功能有经济功能(包括生产与消费)、生物功能(包括对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赡养)、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包括劳动能力的恢复与再生产、精神需要的满足)。另外,家庭还有宗教功能等。
应该指出的是,并不是家庭在任何时候都具有上述全部功能,也不是所有家庭都具有上述功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的家庭承担着较多的功能。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专门化的部门来承担原由家庭承担的功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组织。这使得家庭的部门功能外移。但是,这些功能并没有完全移向社会专门机构,比如在教育比较发达、学校众多的现代社会里,家庭的教育功能还是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也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时至今日,传统家庭的功能有些已经外移了,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但是家庭不可能将全部功能外移给社会,在某些情况下家庭的某功能还可能增强,这也就是家庭存在的理由。
1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一定数量的成员; 2》特定的活动目标; 3》相对规范的组织规程; 4》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 5》一定的物资设备。
14:家长制的特点
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立式。 特点是;第一,组织管理部门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首长手中,对下不分权,俨如封建家庭中的家长独揽权柄;第二管理者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传统做法在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三管理缺乏科学性,命令随意性大,最高领导的人情感、好恶常常对组织活动发生重要影响。第四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缺乏明文规定的组织规范,甚至正式规定的组织规则形虚设,常常被领导者个人的决断所取代,从而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14:科层制理论、主要内容及评述
科层制理论是关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1》专业化。即把组织的总任务分解为各项具体的工作,每项工作分别由专业人员承担。2》照章办事。组织成员的活动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大家按统一的规章开展工作。3》等级制度。即明确项权利与职务的等级,下级从上级。4》任人唯才。即根据能力选配组织成员。5》非个人性。即组织成员之间按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发生关系,其互动不应受个人感情的影响。
15:社区的构成要素
第一,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第二,一定的地域。第三,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第四,一定的管理机构。第五,具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第六,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社区意识。
16:集镇的作用
1》集镇作为周围村庄的经济中心,发挥着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2》集镇作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所在地,发挥着乡村区域性政治中心的作用。3》集镇发挥着乡村区域性文化中心的作用。4》集镇发挥着乡村区域性信息中心的作用。5》集镇发挥着乡村区域性服务中心的作用。
17: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道路选择与实现的途径
必然性;第一,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这是乡村城市化的内在原因之一。第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又一个内在原因。第三,城市的现代文明吸引着乡村居民,并愈益强烈地影响着乡村,也是乡村城市化的内在原因之一。
道路选择;我国应该走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小城市和建制镇)为主体的城镇化道路。
实现的途径;1》大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3》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4》控制乡村人口数量,提高其素质。
18: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1》它向人类提供着生活资料和生活条件的自然资源,如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源等。2》它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生活方式的特点。3》它影响着生活方式的变化。
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的影响;1》是通过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来影响生活方式。2》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观念来影响生活方式。3》是通过扩展人们的生活能力来推动生活方式的发展。
19:我国乡村生活方式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的主要途径
发展目标;第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生活方式。第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是以“四有”公民为主体的生活方式。第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生活方式。
实现主要途径;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2》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四有”新人。3》优化分配体制,促进共同富裕。
20:社会流动的涵义和功能
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第一,社会流动能够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从而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第二,社会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社会整合程度。
第三,社会流动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21:乡村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第二,城镇化速度加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因素正逐步扩大,权力因素逐渐减弱,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第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22:乡村社会流动的功能
第一,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可以形成新陈代谢的社会机制,实现乡村社会成员与社会位置的最佳结合,增进和加强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从而持续不断地给社会机体带来生机和活力,确保整个社会良性运转达、协调发展。
第二,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利于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
第三,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有利于解决乡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解决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第四,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五,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有利于给农民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农民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打破农民传统的、封闭的、固定的身份地位,形成新的地位角色。
23:阶级的涵义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涵义之一: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在于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建立。
涵义之二:对于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在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得到的劳动报酬不同。
涵义之三:阶级的本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即剥削。
24:当代乡村社会的阶层结构
第一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第二阶层是农民工。第三阶层是雇工阶层。第四阶层是农民和知识分子阶层。 第五阶层是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 第六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第七阶层是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第八阶层是乡村管理者阶层。
25:乡村社会阶层结构变动中的特点
第一,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促进了社会发展总水平的提高。第二,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兴起、小城镇建设加快的相互作用中加速加大的。 第三,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市场因素逐步扩大,权力因素逐渐减弱的新机制下出现的。第四,乡村阶层结构变动存在着不稳定性,并伴随产生了边缘群体。第五,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存在着整体性和不平衡性。第六,乡村阶层结构变动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使农村社会呈现更加复杂化的趋势。
26社会问题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1)社会性 :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影响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区别于一般的个人烦恼,并且,社会问题的控制和解决必须依靠社会集体的力量才能实现。
(2)危害性:社会问题会对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产生有害的影响,具有危害性。
(3)主体性: 社会问题必须是社会大多数人或者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人物意识到的问题。
27社会问题的特点
第一,普遍性。社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社会问题。 第二,地域差异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社会问题。有些社会问题是全球生的,有些社会问题则是地区性的。 第三,时代性。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定的社会问题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代,不同时代及同一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第四,多因性。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会是由单个原因造成的,而是由自然、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第五,关联性。一个社会问题的产生往往会造成其他相关社会问题的产生。
28社会问题的危害
社会问题加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解决社会问题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减缓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大社会运行的成本。
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因而威胁着生活成员的正常生活,甚至给生活成员带来痛苦。
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的产生必然会消耗有限的社会资源,不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就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解决社会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并耗费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因此社会总是会阻碍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进步。
29乡村社会问题的特点
第一,乡村社会问题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乡村社会问题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之间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社会问题的地域性表现更加突出。
第二,乡村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祖先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意识、社会习俗、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无不影响着后代,而这些历史沉淀中的消极因素是乡村社会问题的重要成因。
30乡村社会问题的一般成因
第一,乡村落后的生产力。 第二,乡村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在农村依然根深蒂固,家族宗法观念、狭隘保守的小农思想仍然深深扎根在农民的头脑中,产生了许多乡村社会问题。 第三,乡村落后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乡村地区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落后,进而使农村居民的各方面素质相对较差,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贫乏,产生了相应的农村社会问题。第四,行政行为的失误。一是国家政策失误。二是乡村行政机关控制力减弱。三是乡村行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失误。
31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乡村人口问题现状: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乡村人口问题:(1)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2)乡村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3)乡村人口素质低于城市;(4)尽管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但乡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仍然超过政府倡导水平。
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预计到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
人口素质差。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乡村人口增长迅速,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新的农业产业没有大量形成,必然导致乡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
原因:
政治原因。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没有执行。
传统人口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观念对于生育子女是极其重视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祖先对后人最大的要求。
落后的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乡村育龄妇女的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乡村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
乡村行政行为的失误。一方面,随着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行政组织体制逐渐解体消亡,而新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健全,使得一些乡村地区对农民家庭计划生育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有些乡村地区的行政管理者在招待计划生育工作中单纯强调对违反者罚款。
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使乡村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理解、支持、配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积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破除旧的生育观念,树立新的生育观念。
大力发展乡村社区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特别是乡村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减少离乡流动人口。
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口问题的行政控制能力,提高乡村干部的行政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32社会控制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是指社会控制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代之中,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社区维系正常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机制。
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乃至对于不同行为的社会控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多重性。是指社会控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多种控制手段共同作用于同一控制对象之上,使其受到了多种手段的控制。
统一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同一类社会行为应该实施统一的社会控制标准。
33社会控制的功能
第一,社会控制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
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而要维护社会秩序就离不开社会控制。只有实行社会控制,才能使社会处于有序状态。
第二,社会控制是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要想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要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实行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只有党和政府对越轨行为加以约束,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惩处,才能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社会控制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人们不但希望社会稳定,更追求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要使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就必须通过社会控制为其创造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和社会秩序。
第四,社会控制的反功能
在充分肯定社会控制具有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它在某些情况下也具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功能。
表现为:其一,社会控制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和多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极少数人的利益。其二,社会控制的程度不适当,或者控制力度不够,或者控制力度过大,都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34.我国乡村越轨行为的主要表现
在经济活动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偷漏逃税等越轨行为相当突出。
在乡村干部和公职人员中,权力腐败行为早已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在婚姻家庭生活领域,不法婚姻、计划外生育和不赡养老人等越轨行为比较突出。
在社会生活领域,打架斗殴、赌博、迷信等越轨行为也比较突出。
35.乡村越轨行为的主要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看,越轨行为者的思想道德水准较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乃至私心极度膨胀等等,是导致他们发生消极性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看,社会控制体系不健全,控制力度不够和控制方式失当等等,是造成当今我国农村消极性越轨行为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
36.控制乡村消极性越轨行为的发生的途径
一是健全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强化其功能,使其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力量的作用。
二是要加大社会控制的力度,严格执法执纪,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三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道德教育,使各种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内化为广大农民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增强农民的自我控制能力。
四是要对消极性越轨行为实施正确的控制方式,探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途径等等。
37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其运行所起的作用。
其一,政治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对社会秩序、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自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日起,各国政府就赋予其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定的功能。在当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为社会的“稳定器”。由此看来,维持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障的政治功能。
其二,经济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对社会的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必要的社会保障则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社会保障可以维持社会稳定,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那些在业者有某种安全感,这也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其三,民生功能是指它对公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自建立之日起就包含了对公民生活,特别是社会弱者基本生活的关注。从保障公民权利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理念出发,向因各种原因使其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使他们走上正常生活之路则是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
社会进步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增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态和过程。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达到社会进步的手段和表现。从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之既能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又能保障社会弱者的正常生活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8我国乡村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
第一,养老
养老即对老年人的赡养,其中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精神上的慰藉。养老一词所说的老年人是指由于生理衰老及社会、文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不能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需由他人供养的人。
乡村老年人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经济困难、患病和日常生活照料。
第二,医疗保障
我国乡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乡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需求。表现为:
其一,乡村医疗卫生设施落后。
其二,某些乡村居民的疾病得不到有效医治。
其三,贫困农民难以承担医疗费用。
乡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低是同经济落后和缺乏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密切联系的。农村的社会进步切实需要提高乡村居民的医疗和卫生保健水平。
第三,社会救助
其一,自然灾害对乡村居民生活的影响
我国是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不但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而且人为原因也加剧着自然灾害,酿成社会问题。
对于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这个相对脆弱的群体来说,关照他们的基本生活,在遇到自然灾害及其他困难时对他们进行社会救助是十分必要的。而自然灾害的愈益频繁使人们不能不把社会救助置于重要的地位。
其二,贫困
也叫贫穷,是指人们缺少满足其基本生活的手段时的状况。贫困可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是人们在相互比较时某一方在经济和物质生活方面低于对方的状况。绝对贫困是指人们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恶劣,并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状况。
贫困线作为衡量是否属于贫困的标准。贫困线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及物价等因素有关。一般地把某一人口中中等家庭收入的一半作为贫困线,家庭收入低于此贫困线者即被划归为贫困。
由于这些农户的基本条件差,缺乏劳动力或家庭成员因残疾、疾病而负担极重,因此难以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贫困。这样,政府和社会对他们施以援手,进行社会救助是十分必要的。
其三,五保
在我国乡村,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一批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未成年的孤儿、残疾人和老年人,这些人被称为“五保”对象。
所谓“五保”即指主要由社区向生活无依靠的孤寡病残者提供五项保障的社会救助制度。对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来说,“五保”包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
对于孤儿则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教。
“五保”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府对无依靠的孤寡病残者进行保障的制度,它依靠劳动集体、社区、政府及社会力量对这些人给予基本的、同时也是重要的援助,有效地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这是我国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创造。
39原合作医疗制度解体的原因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劳动集体解体,乡村领导人忽视或不再关心公益事业。
第二,集体经济的解体。
40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重建
是指合作医疗与医疗保险的结合,其特点是在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引进保险的某些原理和管理方法,以保障合作医疗之优点,祢补其不足。
内容:
第一,改变过去个人缴费少、集体压力重的状况,个人和集体按规定适度承担。
第二,改变以往合作医疗基金常年固定在一个基数上的做法,通过调查,科学地测算出筹集基金数额和医疗补偿比例。
第三,改变以往合作医疗受行政领导主观意愿影响的状况,按保险原理和政策规定规范医疗行为。
第四,政府行政部门、医疗单位、保险公司参保者共同参与管理,互相制约和监督。
健康保险制度是在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从单纯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的综合服务的制度。其立足于防止结合,转变了补偿机制,调节了服务需求,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农村风险的加大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居民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其一,经济风险。是指农民在经济收入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
其二,社会风险。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它表现为社会支持力量的弱化和不确定性。
由于农村社会变迁方向的不可逆转,农村居民必须认识这种变迁,适应和采取措施应付这种变迁可能带来的风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即是面对风险的理性选择。
第二,农村社会进步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农村社会进步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这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从乡村社会进步与繁荣的角度考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必要的。
第三,保障农民生活、维持社会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2发展经济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是收入的再分配,而其基础则是经济发展。一个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类型及水平与政治有重要关系,但实施某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刻基础却是该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43.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条件及基本原则
第一,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
第二,农村养老保险应坚持低标准。
第三,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应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做法。
第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用储备积累的做法,自助为主、互济为辅。
第五,用一体化思想设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4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
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内容:
第一,经济现代化。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现代化是以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为特征的,它包括生产手段的革命性变化和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第二,政治民主化。民主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但这种民主并不意味着无休止的利益争斗和低效率,而是以制度化和效率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现代民主是以效率为特征的,政治现代化是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
第三,组织管理的现代化。现代组织管理则强调合理的分权和明确的规则,并通过受规划约束的分权实现组织运行的高效率。现代管理的突出特征是科层化。
第四,城市化。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劳动人口及其家属也向城市转移,于是城市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
第五,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现代社会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追求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动力,人们倾向于科学的、实际的态度对待生活,从而表现出世俗化特征,即人们的生活不再由“神圣的”理念来支配,而是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
第六,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消费者。没有人的现代化,也难有社会的现代化。
45社会趋同论
社会趋同论是一些研究社会现代化问题的学者在分析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时表达的一种观点,是反映各国社会现代化的共同点的理论。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不相同,甚至社会制度也不同,但是只要这些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就会经历同样的过程,这就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组织管理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日常生活的世俗化。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展,不同的国家在上述诸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即表现为趋同。
但是,社会趋同论也受到一些批评,一些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并没有支持社会趋同论的观点。各国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某些相似特征,但同时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认为社会现代化就是后发展国家向发达的西方国家看齐的全盘西化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同时,认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会走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路也有失片面。
46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和规划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选择,是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种倡议和行动。
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着眼的,但它又涉及到人类发展的诸多方面。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传统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增长的代价和“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第一,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以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更是政府和民众面对的中心任务。
第二,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不但为自己建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第三,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为恶劣的社会环境会给发展带来阻力。
第四,可持续的人口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及其生存压力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47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特点
第一,缓慢的发展。
由于我国乡村缺乏足够强大的动力,加之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传统文化浓重,再加之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相当迟缓。
第二,现代化进程不平衡
由于历史传统及地理的原因,当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仍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另外从同一地区来看,近城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快于远城乡村。从而乡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复杂的不平衡格局。
第三,现代化不协调
如前所述,社会现代化是包括众多内容的社会变迁过程,各个部分之间既可能协调,也可能失调。由于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迟晚,80年代以来的乡村现代化又是以发展经济、放松对乡村的管理等形式出现的,因此,乡村社会现代化表现明显的不协调。经济现代化进程较快、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展明显,但政治民主化较为迟缓,乡村居民价值观念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
48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经验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
发展乡村工业,建设小城镇。发展乡村工业是我国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选择适用技术,解决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过剩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基本采取了“适用技术战略”。
所谓适用技术(或中间技术)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吸收较多劳动力,它占用资金不多又易于掌握,因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就业和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
49乡村社会现代化的教训
传统发展战略的影响深重。由于我国乡村是在一个相对贫困的基础上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因此,改变贫困面貌就成了乡村干部和居民的首要选择。在尽快致富观念的催促下,乡村干部和居民千方百计尽快增加经济收入,而较少顾及逐利行为的长远影响。
社区变迁的自发性。由于某些乡村基层政权组织涣散,对乡村的管理乏力,导致乡村社区发展中的无序状态。乡村小城镇及村镇建设缺乏规划,乱占土地,各自为政的现象大量存在。
乡村社会的有序性低。现代社会是靠共同的规则约束的有秩序的社会。许多乡村地区的居民在解脱了集体经济式的组织管束后,很快恢复了小农所固有的散慢性和自由放任。由于村组织的涣散,缺乏对乡村居民的事例力,所以一些乡村的散乱现象严重,组织程度极低,一些乡村处于无序状态。
一些乡村地区对教育的急功近利式态度,包括对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漠视和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拒斥,也是缺乏现代意识的表现。
50.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迫切任务
发展经济与乡村工业化。发展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是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乡村城镇化。我国小城镇的建设缺乏规划,发展水平较低,这是小城镇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和乡村的中介,成为乡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乡村的现代化起带动作用。
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乡村现代化需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民主政治就是要逐渐消除封建主义的权力传统和独裁现象,吸收乡村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决策,吸引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建设有凝聚力的新的乡村社区。在乡村居民中树立崇尚科学、相互支持和集体主义意识是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和乡村居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51.乡村社会现代化的支持条件
积极的乡村政策。要有效地推进乡村社会现代化,需要积极的乡村政策的支持。所谓积极的乡村政策是指有利于乡村发展的政策。
乡村政策包括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积极的经济政策要求政府制定保护农民利益、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
乡村居民的艰苦奋斗。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居民的众多和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落后构成了乡村社会现代化的重大障碍。
乡村的发展必然主要依靠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从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看,依靠社区内部力量是社区发展之关键,也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行政管理学补修课考试复习题04-27
电大《组织行为学》知识重点复习与指导04-27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题与解答(选择)04-27
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简答一)04-27
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论述)04-27
政府经济学知识要点(单项选择)04-27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简答题404-27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简答题604-27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简答题304-27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简答题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