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思考与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余光中的自由诗《白玉苦瓜》(1974)。
白 玉 苦 瓜
余光中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自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
充满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
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
一任推开那无穷无尽
硕大是记忆母亲,她的胸脯
你便向那片肥沃匍?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革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
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
不产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
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婉
千睇万睐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传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苦
被房屋引渡,成果而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玉苦瓜》是余光中先生于1974创作的一首自由诗,这首诗以其凝练含蓄、意象稠密、感情深沉,赢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共分三段:第一段:直咏白玉苦瓜(一玉器)的美。
第二段:经战乱的洗礼考验,白玉苦瓜更晶莹圆润。
第三段:
现在─玻璃柜中的奇迹。过去─工匠的精心巧艺。
表层而言:这首诗直咏白玉苦瓜(一玉器)的美,咏物寄情:永恒的艺术成果凝结民族历史与民族智慧的文化珍宝。
若要深度解读余光中先生的这首自由诗,首先要了解余光中先生。余光中先生,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余光中先生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
这首自由诗是余光中先生成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中“白玉苦瓜”象征中国,因为大陆的地图像一个“苦瓜”所以,“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于是“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一任推开那无穷无尽/硕大是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肥沃匍?/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革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这几句诗凝练含蓄、意象稠密的回顾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回顾了中国被列强践踏的屈辱,同时赞美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因此,“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美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白玉苦瓜”的意象中“白玉”的宝贵及其高贵品质,可见余光中先生对中国无限热爱的情感。
从“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的意象可知:余光中先生在台湾,仿佛“隔玻璃”般向往大陆,余光中先生渴望“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婉/千睇万睐将你引渡/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传”,则凝练含蓄的表达出急切渴望两岸“引渡”统一,“成果而甘”。
这首诗歌中除巧用意象、象征外,排比、比喻、借代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学知识重点(判断)04-27
社会保障学知识重点(多项选择)04-27
社会保障学知识重点(简述一)04-27
社会保障学知识重点(简述二)04-27
在我国,某客户于6月6日通过期货公司买入5手豆油期货合04-27
我国期货交易所日盘交易每周交易( )天。A3B4C5D604-27
根据我国商品期货交易规则,随着交割期的临近,保证金比率04-27
目前,我国各期货交易所普遍采用了( )。A限价指令B市价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