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
1、 (桑代克)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 ("教育心理学之父".)
2、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 (量)的研究方法,二是 (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属于 (量)的研究方法。
3、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 指向和 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
4、 (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的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们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 识记,保持和再现 三个环节.
5、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 智力差异、人格的差异、认知方式差异三个方面。
6、桑代克提出三条学习的主律即是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7、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其中, 强化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手段。
8、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包括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
9、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
10、概念学习的过程包括 (概念的获得)和 (概念的运用)两个环节。(获得概念) 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11、程序性知识可以划分为 (模式识别)程序和 (动作步骤)程序。
12、动作技能一般包括三个成分: 动作或动作组、体能、和认知能力
13、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14、认知策略包括集中注意策略、获取与编码策略、贮存和组织策略及再认和回忆策略
15、学习策略教学实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渗透式教学,另一种是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
16、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意志控制)及策略结果的监控。
17、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倾向于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8、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19、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0、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演、课堂问答、课堂自习和小组讨论这四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21、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发现学习有以下四个方面作用:(1)能提高智慧的潜力。(2)有助于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3)有利于学会发现探索方法。(4)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
22、课堂纪律具有三种类型: 、 和 。
23、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有三个特征 两极性、情景性、感染性
2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七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罗还将七层次需要分为两大类,其四个层次称为(基本需要),后三个层次为(高级需要)。
25、维纳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26、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
二、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2、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学习。
3、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旁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品质等注意品质上.
5、学生的无意注意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发展.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见解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
7、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8、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试误实现的。
9、动机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高等动机强度。
10、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为什么”的知识。
11、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
13、布鲁纳认为,接受学习有助于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
14、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15、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16、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目标状态转换为初始状态的过程。
17、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学会操作(达到熟练操作)。
18、学习动机具有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作用。
19、会骑自行车,就更容易学会骑摩托车。这种情况属于顺向迁移或正迁移。
20、性格是稳定而独特的,一但形成则终身不变。
21、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又有水平层次之别.
22、学习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而且也表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地也可以是消极的.
23、心理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是积极的。
24、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25、道德情感是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品德重要的内在条件和力量。
26、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而来的。
27、在皮亚杰使用的道德两难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汉斯买药”的故事。
28、教师的威信是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消极的关系。
29、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30、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三、选择题:
1.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A、马斯洛 B、巴甫罗夫 C、桑德克 D、冯特
2、请指出下列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的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3.需要层次理论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斯金纳 B、马斯洛 C、班杜拉 D、苛勒
4、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这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分心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5、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思维 B、想象 C、情感 D、迁移
6、 学生心理的发展是指其认知、情感和( )等方面的发展。
A、意志 B、性格 C、社会性 D、交往性
7、 请选择对“学习”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
B、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C、学习是凭本能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D、行为的偶然变化不能称之为学习
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编码—存储—提取
C、存储—编码—提取 D、感觉—加工—思维
9、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后都快 D、没有变化
10、( )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该是观察学习。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奥苏伯尔
1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布鲁纳 B、加涅 C、皮亚杰 D、罗杰斯
12、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高等 B、中等 C、低等 D、最高
13、请选择下列对陈述性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 )。
A、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B、陈述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的知识;
C、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知识;
D、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及命题网络来表征。
14、智商高于( )者为智力超常。A、120 B、130 C、140 D、150
15、请选择对智力技能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智力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
B、智力技能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
C、智力技能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套刺激与反应的连接;
D、智力技能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
16、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发现的。
A、 马斯罗 B、班杜拉 C、赫兹伯格 D、斯金纳
17、( )是在缺乏传授的条件下,学习者自己独立发现问题、创造经验的过程。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8、请选择下列中不属于获取与编码策略的一项( )。
A、理解策略 B、复述策略 C、联想策略 D、认知策略
19、“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其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20、请选择下列中对学生元认知发展叙述错误的一项( )。
A、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B、从自控到他控;C、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D、从局部到整体。
21、请选择下列中对迁移叙述错误的一项( )。
A、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B、 学习迁移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C、从迁移的性质来分,有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22、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A、需要 B、感觉 C、诱因 D、思维
23、请选择不属于马斯洛成长需要的一项是( )。
A、尊重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认知的需要
24、请选择对教学目标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教学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 B、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C、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D、教学目标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
25.请选择对课堂纪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与控制;
B、课堂纪律是课堂上学生的行为准则与秩序;
C、课堂纪律是具有社会化功能; D、课堂纪律只能依靠老师促成。
26、《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从四种类型气质说角度,她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7、“脑筋急转弯”是训练( ) 思维的良好途径。
A、具体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28、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29、请选择对“头脑风暴法”叙述错误的一项( )。
A、头脑风暴法是思考问题的方法;B、头脑风暴法是又叫智力激励法 ;
C、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于1945年提出的;
D、头脑风暴法往往是以一组人员开会的方式进行,将所有与会人员对某一问题的主意聚集起来解决问题。
30、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表明遗忘最多的是学习材料的( )。
A.最先呈现的部分 B. 中间部分 C. 最后呈现的部分D. 最先偏后
31.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观点。主张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 ) 与目的之间的关系。A.学习情境 B.“顿悟”C.手段 D.两个学习经验
32.问题解决必须有认知成分的参与,依赖于一系列的心理运算即认知操作,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而不是已有知识、( )简单的再现。
A.初始状态 B.目标状态 C.运用一系列的推理 D.经验
33.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A.学习目的 B.学习内容 C.教学环节 D.教学评价
34.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和(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分析律
35.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 )、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A.概念 B.规则 C.基础理论 D.综合能力
36.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陈述性阶段、( )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构成。
A.记忆化阶段 B.程序化阶段 C.认知化阶段 D.深入化阶段
37.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 )、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A.积极激励自己 B.调控元认知 C.拥有与调用适当 D.学习策略
38.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79年(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A.冯特 B.巴甫罗夫 C.桑德克 D.马斯洛
39.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 )的过程。 A.提取 B.识记 C.保持 D.再现
40.请指出下列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的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四、简答题:
1、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2、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包含内容有⑴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⑵学习既有行为
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⑶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⑷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⑸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区别:1)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
2)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
3)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4、简述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有哪些?
( 1 )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2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3 )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 4 )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5、简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6、请简述学生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从他控到自控;
3)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 4)从局部到整体。
7、请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结构4)认知技能与策略
5)心理定势6)学习态度与方法
7)智力与年龄 8)师的指导方法
8、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1)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2)实施发现学习
3)开展合作学习
4)使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定向
5)满足与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
6)培养学习兴趣
9、请简述创造性培养的基本原则
1)协同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 5)兴趣性原则
10、简述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2)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同时,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
3)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人的品德而存在的,社会道德必然要表现为个人的品德,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着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1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 2)问题表征
3)知识经验 4)认知策略
5)心理定势 6)功能固着
7)酝酿效应 8)原型启发 9)情绪和动机状态
12、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 - 运动阶段( 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 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五、案例分析题
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一名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一名男生不爱学英语,成绩最差。但他对航模感兴趣,上课时总在摆弄各种飞机模型。教师便跟他一起设计、制作航模,鼓励他参加航模,并找一些有关的书籍让他看,其中有一本印有精美图片的英文原版航模书令他爱不释手,却看不懂。从中,学生悟出了学好英语的价值。以后对英语学习非常用心,成绩不断提高。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老师的做法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张明是某市一中学的学生,他身体健康,可就是有一个不好的毛病,总爱与同学动手打架,每次打架过后,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并一再给老师和家长保证要改正这个坏毛病。老师和家长为此作了许多工作,可两个学期下来,张明打架的次数虽然有所减少,可还是时不时地犯打架的毛病。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为难。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于张明、老师和家长的做法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建议。
1)张明的坏毛病属于心理问题.原因在于幼年时有攻击人的毛病,但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为其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方面.由于缺乏道德意志,他虽然知道不好,但却控制不了自己.
2)家长的问题:对孩子早期教育是失败的.可能是没有加以重视,认为孩子之间打打架无所谓;亦可能方法简单,引起孩子的对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3)教师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教师是烦心的,工作作了,但可能方法不当,诸如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恩威并重等说教可能效果都不太好.
4)建议:(1)一方面教师与家长要有信心,继续做工作,毕竟张明打架的次数在减少,要给予巩固;(2).找心理医生咨询,行为主义疗法给予矫治;(3)鼓励张明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或公益劳动,使其过剩的精力有正确的渠道排除,同时也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
5、某中学的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第一需要,于是,他在自己的管辖班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班级大力倡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比其单纯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更受用”的理念,开设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个班的同学对于各种学习方法,能够倒背如流,但整个班级的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而且部分学生的在一些事实性知识较多的课程比如历史课的学习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现象。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王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班主任王老师认识到并倡导“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给学生讲述学习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王老师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却存在问题。
2)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它不是光从“理论”上“教”或通过“考试”就能教会的。
3)对于学习方法这种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学科渗透式教学和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的方式效果更佳。
6、陶行知“四颗糖”处理打架事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段故事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和启发。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到办公室。陶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处理方式的看法。
【分析】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家长和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有时家长和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欣赏的话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促进的强大动力。每个学生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家长和老师,而家长和老师的“赏识”正是每个渴望进步的学生重新找回自信、迈向成功的起点。
六、论述题
1.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P229-231
答: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训练和提高。一般来说,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将会大大地提高解决有关该学科的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表征问题,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等,都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2.论述培养创造性的基本原则。 P237
( 1 )协同性原则。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应同日常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其他活动协同进行,充分发挥创造性培养与训练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培养、个性品质培养等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创造意识、创造人治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
( 2 )主体性原则。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与训练中,应当更多地把学生放在整个活动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启发全体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主动参与创造和独立进行创造的精神。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地接受训练的热情,引导学生自觉性进行自我训练,自觉地去寻找各种有效的方法,尝试独立地解决问题。
(3) 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培养与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此,结合实际,在形式多样的发明、制作、实验、论文等各种科技创造活动或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意义更为重大。
(4) 整体性原则。人的创造性有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学生的创造性的提高,不只反映在掌握了有效的创造方法上,还表现在创造性意识的增强、创造性动机的激发、创造性心理的完善、创造性人格的成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这些综合构成了一个人的创造性的整体结构。因此,从整体上去提高一个人的创造性要比让一个人单单掌握几种创造方法更加有价值。
(5) 兴趣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活动情境,采取以趣激学、寓教于乐、趣中启智、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对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在培养与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和谐协调、合作竞争的心理氛围,使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活动的热情。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P264-271
答:外来动机的激发:使学生建立起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开展竞赛,选用有效的强化物,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内在动机的激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实施发现学习,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定向,满足与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培养学习兴趣,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证券投资分析》模拟题04-27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复习资料04-27
电大《金融市场学》期末复习资料04-27
电大《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期末复习资料04-27
电大《英语教学法(1)》期末复习指南04-27
文献检索复习题04-27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902学期04-27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901学期04-27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01学期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