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语文离骚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离骚的知识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谣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责骂)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
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
“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唯,
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
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
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没有准则。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
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
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
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
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
开家乡或祖国)
6.陆离:长余佩之陆离(①古义:修长的样子。②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7.替:謇朝谇而夕替(①古义:废弃,贬斥。
②今义:代替。
8.攘:忍尤而攘诟(①古义:忍受②今义:排斥、排除。
9.伏:伏清白以死直(①古义:守,保持②今义:隐藏,屈服,低下去)。
10.惩:岂余心之可惩兮①古义:受创而改变。②今义:惩罚,惩处。
高考语文离骚的内容探究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两类意象:香草、美人。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十八种之多,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离骚》中的主人公的衣冠装饰是由香草缀成;《楚辞》中多次描写采集、互赠香草,如“结幽兰而延伫”“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而可诒”,还有大量的歌咏香草,以及有关自己种植、餐饮、喜爱香草的表白,也颇具有象征的意味。如《惜诵》:“木兰以矫蕙兮,凿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以兰蕙为粮,离菊充饥,以此表明自己洁身自好,忠贞不变的情操;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的饮食是这样的精纯,即使是面黄肌瘦也坚不改辙,可见诗人的信念;“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枇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采摘芳草香花,如此的不辞辛劳。可见诗人锻炼修养的辛勤。蕙、兰、桂、椒、芙蓉、荪、芷、荷杜衡、菊等等这些香草构成了一组意象群,被借用来表白屈原自己的高标独立,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行,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善”“美”的人格。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香草或比况当世贤德,或喻指古代贤人,随文见意,如《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众芳为“谕群贤”。屈原此下虚笔设喻:“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王逸《章句》说明取义:“蕙茝皆香草,以谕贤者。言禹、汤、文王,虽有圣德,犹杂用众贤,以致于治,非独索蕙茝,任一人也。”在此,香草均是比喻贤能的人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所及的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芳芷,王逸注皆谓“香草”,比喻各怀才具的诸色人才,是“众贤志士”。
然而,植物总又随季候时节荣枯,不能长期保持最佳的生存状态;屈原痛心“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荒秽”,屈原绝望:“兰芷变而芳草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古人洪兴祖《补注》云:“萧艾贱草,比喻不肖。”“既于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知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这是“香草”质变的根源,向来坚持“初服”不改素质的屈原,没有可能以这些随时质变的香草自喻。
《离骚》中屈原用来自喻品德的只有荷。“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芰荷、芙蓉王逸也没有注明是香草。《离骚》中所提及的诸种香草,或用于佩挂饰物,或用于盛载香袋,不会用以缝制衣裳。装饰性质的东西可缺,但衣裳用以蔽体,绝不可缺,这对守礼重美的屈原更为重要。朱熹《集注》谓“此与下章即所谓修吾初服也”,以荷喻自己本初职志用心,一再表明不改正道直行之道,荷中通外直,出污泥而不染,最恰切形容屈原自身的素质。所以香草并不是屈赋中自寄理想的象征。
美人的意象,被认为是比喻君王,“恐美人迟暮”,亦或是自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或是喻理想中的人“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屈原的抱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强大,人民安乐。而他的美政思想,在他哪个那个时代。只有靠君臣遇合、知人善任才能实现。所以说“香草美人传统的本质就是以男女比喻君臣,以婚约比喻君臣遇合,这是作为一种政治关系的借喻”(王增斌《从香草美人透视屈原的人格魅力》)的结论,也不无道理。
《离骚》有三次求女而不得的悲剧,这正暗合了才情甚高的屈原不被君主赏识重用的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上下求索的过程艰辛而痛苦。先求宓妃,但“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申明求女非徒渔色,宓妃虽然外貌吸引,可惜用情不专,“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盘”,既为帝之妻,又与后羿染,“保厥美而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行为放浪,绝不可能理解和欣赏屈原忠耿专一而守礼的禀性,勉强求合,和输解失意的心境毫无好处,屈原只有放弃这次机会而他求。笔墨落到简秋身上,却以媒母从中阻梗,帝王已先屈原而得到简秋,第二次求女又告落空。经两次失败,屈原已将近心灰意冷;趁帝少康尚未和有虞氏二女结亲前,一碰运气。但屈原心想到媒母的能力,也就主动取消了求亲的行动,只能感慨:“闺中既以遥远兮,则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嫣能忍与此终古。”这些美人并非不可求,但屈原意在寻求有共同理想而相知的生命同路人,可惜的是这些绝世佳人,要不是性情反复,又或人为阻梗,即使求女成家的私事,也无缘实现。屈原可谓时穷,通向“美政”的目标的道路实在太遥远了。美人固然为屈原倾心爱慕,其反复多变的行为特点却不能视为屈原理想的人格象征。
离骚的读后感
《离骚》为屈原所做,是一首比较长的诗歌,内容充满浪漫主义思想。它不止是一首辞藻华丽的诗歌也寄托了作者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及所带来的失落。屈原生平坎坷,被当时的楚怀王放逐到了南方的荒僻地区,受尽折磨,但诗人佩戴香草的高尚品德却没有被玷污,这与他本人的努力克制是分不开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被人们记住。穿越时空的距离一直到了现代,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人才的变质,楚怀王的昏庸是屈原悲剧的原因,是社会的不公,今天读《离骚》还是会为屈原的那种爱国精神所感动,就是因为时代的主题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变的,他教育我们尽管被人遗弃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人格的升华,相信自己的志向终会被人们所理解。
文学的魅力是无限的,它是历代人们的结晶,不止是《离骚》能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其他的优秀的作品也是如此,古代的优秀作品极多,需要我们去认真地学习,而不只是只了解现代,忽略历史,否则就会失去人类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是一种深深的遗憾,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遗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及主要内容04-27
2022年初中语文词语释义方法二04-27
2022年初中语文词语释义方法一04-27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300字优秀范文04-27
2022年初中语文词语释义方法四04-27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内容概括04-27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 主要内容是什么04-27
2022年初中语文词语释义练习04-27
2022年初中语文词语释义方法三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