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及论述题: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生活费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二个论点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三个论点是: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西方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科学条件。
答: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学、哲学家孔德连续出版了他的多卷本哲学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这部的第四卷(1938年)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许多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分化和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不断思索。人们急切地要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都是为什么?这就要求除了一些社会科学从不同侧面来分析、解答这些问题外,还要求有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解答这些问题。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经历从神学到形而上学,再到实证或科学这三个阶段。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诞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当时科学发展的产物,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学者以科学方法(特别是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3、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以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4、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渊源已久。现根据我们认识,二者关系可以基本上以下述三点作一个较全面地表述: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学的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现象,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找出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具体规律。3)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源泉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不断吸取具体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扎根于具体科学之中,和能更加充实地发展自己。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5、社会学的功能。
答:社会学的特点: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容、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6、社会需要的涵义。
答: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人们的社会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就哲学意义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7、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首先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前提下,就产生个人的需要并不只体现个人的意志,也是体现了个人需要的社会意义;其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又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兽性的区别的,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是人的需要的表现都是通过人的头脑,是人的社会性,人的一定程度的理智表现,而动物则是兽性、生理上的、本能的表现;第三,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活动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放到生产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从生产生存资料进步到生产享受资料再进步到生产发展资料。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42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人的需求极少达到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他把人的需要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一是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二是较低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三是高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四是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五是并不是所有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或超越。
10、社会交往的意义。
答:人类离不开交往;社会交往是人个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11、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P63
答: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12、符号相互作用论。8
答: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社会学家布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他所采取的行动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1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P68
答:首先,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第二,态度的类似性;第三,双方距离的远近;第四,交往频率。
14、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扮演过程。P76
答:角色扮演是指某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这一角色的规范行事。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培养角色意识和实践角色规范三个过程;在角色扮演时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问题。
15、社会化的基本涵义及实质。P88
答:指把分散的个体生产(劳动)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结起来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或共同劳动的过程。
16、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2
答: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17、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的异同。13
答:继续社会化: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特殊社会化:是指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三者的不同点:第一,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而特殊社会人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第二,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特殊社会化是专门化的。
18、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P115
答: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受以下条件的限制: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9、社会群体的特征。15
答: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
20、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15、16
答: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其特征有:它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说不是靠外力有目的组织,家庭的建立是要履行一定的手续,但子女的加入却近乎是自然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在长期交往中成员之间形成多种角色关系,淡化了角色间的界线。打破了角色间的严格分工,个人通常将自己的个性全部投入,表现全部人格。在初级群体中,成员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个性的人而存在的;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在初级群体中,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这是初级群体最重要的特征。亲密是指情感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不可替代性;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对于那些正式组织中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初级社会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加以满足;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同正式组织比较,从满足个人需要的角度来看,初级群体的满足手段是多方面的。
功能: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人们为了需要结成群体;人们走向社会的桥梁;初级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人们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愿意自我约束,不做有损于本社会群体的事,这就在客观上维持了社会秩序。
21、家庭的功能。P131
答:家庭的功能: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22、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答:传统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特征: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生物功能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人民物质生活由政府提供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生育子女的重要性,再加上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及人们更强调自我发展,使得家庭生育子女数量逐渐降低;经济功能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合作化、集体化的实行,农村家庭基本变为生活单位,而丧失了生产功能,农民成为生产集体的成员;抚养教育子女功能的变化。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这些传统或者发生了变化,或者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赡养功能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主干家庭之外,对老人的赡养大多采取家庭网络支持模式,即子女家庭虽然与父母家庭独立,但保持密切关系,以较自由的方式解决对老年父母的关照与赡养问题。 P135、138
23、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P140
答: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儿生子女问题;老人赡养问题。
24、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18
答:社会组织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基本特征: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2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P151
答:开放的组织观;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交换关系。组织环境的涵义:社会组织的环境是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环境与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环境对社会组织变化的影响。组织中应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26、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19
答:社会组织目标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它包括组织的使命、目的对象、时限和指标几部分内容。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在于: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
27、怎样理解组织目标是一个系统?P159
首先,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协作就无从发生。
其次,组织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组织不仅应当有目标,而且其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倘若组织目标不能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也就无法统一行动和决策。再次,对组织目标的协作性理解与个人性理解必须基本一致。对于组织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意愿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组织目标。协作性理解指组织成员脱离个人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去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而个人性理解则是指组织成员站在个人立场上主观地理解组织目标。这两种理解往往是矛盾的。当目标简单具体时,两者的矛盾越小。这当目标简单复杂抽象时,两者产生矛盾的可能性较大。一个目标只有当组织成员认为他们彼此的理解没有太大差异时,才能成为协作系统的基础。最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不是一回事,必须使组织组织目标成为个人目标实现的途径。必须区分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并不是因为组织目标就是个人目标,而是因为实现组织目标将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因此,个人目标的实现是个人参与组织活动的决策基础。如何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差异是主管者另一重要的任务。
28、科层制及功能分析。20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因此,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则来促进组织运行,但又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29、社区的构成要素。22
答: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30、城市社区的特征。23
答:城市社区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特征: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高密度;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成员的异质性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31、城市化的动力。24
答:工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工业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及信息中心,对农村有辐射作用,对农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2、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24
答: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市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差别,城市优于农村,为了缩小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燕尾服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城乡之间广泛进行劳动力、资源、技术、产品的效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实行扶贫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知识、服务等方式帮助落后农村地区发展。国家鼓励城乡联合办企业,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应该指出的是,农村城市化有着丰富的涵义,即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只要农村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农民也可以在农村过上城里人的富裕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农村发展了,减轻了城市的压力,城乡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从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
33、农村社区的特征。23
答: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的特征有:居住特征:从农村社会的区位结构来看,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了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产业特征: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包括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社会关系特征: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农村社
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生活特征:农村人的生活特征是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农村生活的同质性高。
34、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27
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的内部也有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35、社会分层的具体标准。27
答:财富即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声望即指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权力即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这三个标准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也可以在不同情况下作独立考虑。另外,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常见的还有职业的评价,这对社会分层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36、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28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剩余产品的出现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37、社会分层需要论。27
答:社会分层需要论:需要论认为社会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是基于四个先决条件:组织中有效的角色分配;必须有一定分配位置来表现他们;担任角色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这些角色是自觉地表现自己的。需要论的观点认为,衡量分层位置上的重要性有两个;第一,功能不可替代;第二,地位联系别人的程度,联系程度越大,重要性越大。
38、我国消灭剥削阶级的具体做法。28
答:对于帝国主义的工具——官僚买办资产阶级,采取没收的办法,即没收官僚资本;对于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给广大农民的办法来解决;对于资本家阶级,采取了赎买的政策。1956年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将长期存在。
39、社会制度的基本涵义。31
答: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其涵义有三:一,是指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是对制度大尺度的宏观观察,常用来区别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二,是一个社会中的具体制度,它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社会学主要是在中等层次上来使用社会制度这一概念的。
40、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31
答;社会制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概念系统,它是说明该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及它所起的作用的一套理论;规则系统是一整套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则;组织系统是检查和推动社会制度运行的机构和组织体系,它是社会制度的实体;设备系统是该社会制度正常运行所依赖的物质资源。社会制度的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现实的功能系统。在这四个要素中,概念系统、规则系统是社会制度的“灵魂”,组织系统、设备系统是其“驱体”。
41、社会制度的功能。32
答:社会制度满足着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具体说来,社会制度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对社会起整合作用;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42、社会控制的功能。34
答: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维持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在发挥社会控制积极功能的同时,要注意它的反功能。
43、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P274
答: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道德与习俗不同,它包含着对一个人人格进行优劣评价的因素。道德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赞扬。不道德的行为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行为者思想心理上会受到压力。这样,道德比起习俗来有更强蝗约束和控制力。
44、习俗与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区别。35
答:习俗与道德的区别在两点上:约束力不同;义务感不同;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三点: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二者被支持的力量不同;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
45、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P284
答:首先,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另外,同一社会由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还有,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由此看来,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适用于行为者的群体或社会的规范,这里要考虑许多具体因素。这样判定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46、试述社会失范论。36
答: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相互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的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做出各种越轨行为。
47、手段——目标论。36
答: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标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文化目标)与达成目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他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不一定能为每一个成员都提供条件,达成目标。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生一定的偏离,属于越轨行为。
48、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解决的办法。40
答: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人口问题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成因:政治原因。在“人多热情高,干劲大”口号的鼓舞下,我国人口严重失控;人口惯性。我国1953—1957年,1963—1973年两次生育高峰,为我国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影响: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解决办法: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强化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矛盾。
49、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41
答: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
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广开就业渠道;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50、为什么说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39
答:社会问题加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问题直接给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社会问题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51、社会保障的特点、功能。44
答:特点: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功能: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的反功能:第一,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第二,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潜在能力的发挥。
52、社会工作的功能。45
答: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人个生活;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53、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答: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共同点.起源相同。 目的相同。对象相同。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不同点.实施主体不同。 发展轨迹不同。
5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45
答:特点: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行政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改革方向: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区服务。
55、社会保险。P327
答: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保障制度。
56、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的意义。49
答:社会流动可以有广义、狭义两方面涵义。从广义讲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流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类型: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按流动参照物划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57、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48
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主要论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经典性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点: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着阻滞作用。这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概括的结论。
58、社会变迁的原因。48
答: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变迁的最主要的最原始的因素之一;人口的变动。人口是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最终引起社会的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原始因素。
59、历史循环论。49
答:历史循环论是中外古今社会思想中一直存在着极为普遍的论点。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活动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按着产生、增长、衰落和死亡的历史轨迹循环往复。主要理论有: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维科的“历史三阶段”说、施本格勒的“生物有机体”说、汤恩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60、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历史事件。49
答: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灭了延续数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6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52
答:内容: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城乡社区现代化;群体组织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特征: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62、社会趋同论。52
答: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
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评价:社会趋同论认为社会变迁是由工业化、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由于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无论什么国家和社会,只要现代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出现相似的特征;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在趋同中也包含一些不同。
63、依附理论。53
答: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队员根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不发达的境地。
64、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53
答:追求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崇高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的目标在20世纪50年代已确定,并在以后逐渐明确分三步走的战略。
从满足人民的需要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有以下几点:党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战略布署,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马克思主义需要学说的光辉体现。人们的社会需要是推动个人或社会集体前进的重要的动力,重要的激励因素;“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较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我们应善于掌握这个规律,为我们社会义义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高中英语连词知识点04-27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04-27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归纳04-27
高中英语必修一的知识点04-27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04-27
高中英语必修三知识点梳理04-27
高考化学基本知识点04-27
高中英语必修四重要知识点04-27
高中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04-27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点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