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最小有效量:药物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
2. 受体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不产生效应,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3. 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
4. 激动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5. 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不产生效应,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 半数致死量(LD50):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8. 安全范围:用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指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
9.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
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感知,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肝脏代谢,是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从胆汁排泄的药物,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经小肠酶水解,又重新被吸收入血。
12.血浆半衰期: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3.零级消除动力学:指血浆中的药物按恒定的速度消除,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无关,即恒量消除。
14.肝药酶诱导剂:有些药物能增强药酶活性,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
15.一级消除动力学:指血浆中的药物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恒比消除。
16.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
17. 依赖性:指某些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使机体对药物产生精神性或生理性的依赖和需求。
18. 神经递质:能够传递神经信息的化学物质。
19. M效应:突触后膜M受体激动时引起心脏抑制、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瞳孔缩小等效应。
20.变态反应:又称过敏效应,少数人队某些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与剂量无关。
21.最小有效量:见1题。
22.质反应: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阴性或阳性、全或无来表示,如惊厥不惊厥等。
23.量反应: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如血压、尿量等的改变。
24. 人工冬眠: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配伍使病人深睡,体温、代谢、组织耗氧量降低,对刺激的反应减弱,有利病人度过危险的组织损伤阶段,争得治疗时间。
25. 首剂现象: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26.抗抑郁药:是一类增强5—HT或NA能神经功能而精神振奋的药物。
27.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28. 钙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药,指选择性作用于钙通道,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的药物。
29. 稳定性心绞痛:较为常见,由于劳累、情绪激动、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所诱发的心绞痛,休息、服药可缓解。
30.全效量:即先在短期内给予能充分发挥效应,而不致中毒的最大耐受剂量,使达“洋地黄化”,即全效量。
31. 替代疗法:用于治疗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2. 稳态浓度:恒比消除的药物恒量给药经4-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33. 抗菌谱:指抗菌药的抗菌范围。
34. 半数有效量(ED50):药物能对一群实验动物的50%产生药理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3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高考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04-27
高中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04-27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04-27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点04-27
外研社版高中英语选修六知识点总结04-27
高中学业水平必背知识点历史04-27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知识点04-27
新标准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点04-27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