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怎样保证从“课上听懂”到“考试做对”

时间:2024-04-27 17:45:57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今天5A范文网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备考:怎样保证从“课上听懂”到“考试做对”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一、上课听懂了、下课会做了、考试出错了

  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多出现在理科学科上。特别是数理化学科。为什么平时能听懂也会做,但是一上考场就耸了呢?这是因为:

  1、上课听懂了——从已知的结果推导出整个思路,比凭空产生思路容易。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接受”远远比“产生”容易的多。“听懂了”容易,因为老师讲的是普通话,甚至是学生生源地的方言,听众易懂,再加上老师们大都会采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等等的教学艺术,听懂不是难事,因此学生和老师首先都要确信一点——没有听不懂的学生。“听懂而不会”是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是思维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思维上的欠缺指的是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不足,不善于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一听就懂,但是光听而不改变被动灌输的特性,是不会进步的。

  (关于这一点,全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教学实验和探讨,如:“把课堂交给学生”、“向45分钟要效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旨”,以及由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主编的红极一时的“自学辅导教材”主导的教学改革,等等,这些全部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河的对岸,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对岸能不能到达,我们都不知道,但是,至少,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所在的岸边,这种被动吸收、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不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

  2、下课会做了——充其量反映出听众的模仿能力合格

  课下会做了,其实是受众自身的短期记忆与天生的模仿能力所决定的,只要听懂了,就能模仿老师的典例进行自我练习,也会从中体会到某种成就呢。说的再通俗点:马戏团里的动物们都能在听懂口令的前提下模仿“动作”、“识别”、“演算”等。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无数次训练的结果,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模仿不是人类的专利,更不能因此妄自足满而不求甚解。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也是自我盲目自信的祸源,很多学生以为自己会做几个题、作对几个题就自我膨胀,盲目高估自己、而不能清醒。忘记了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模仿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是终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灵活运用,是在练习一大堆考试题的时候能后检索出已知的经验并解答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配套练习册,都有训练目的或者训练的知识点,这一方面使得学生对训练的内容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造就了学生机械式思考问题的可能。)

  3、考场出错了——考试不会只是卡在某个步骤,由于考场环境,容易钻牛角尖

  其实很多人发现,题目其实都见过,知识点都会,题不会做,往往只是卡在某一步骤。只要这一步骤通顺了,后面都会做,这也是大家听得懂但是不会做的原因。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做题时容易只朝一个方向去思考,钻了牛角,导致不会做。

  4、考场出错了——平时比较“淡定”,思考多方面,尝试多角度,思路比较开阔。而上了考场后,缺乏应变能力。

  平时做题时参考讯息比较多,或者时间较多,没有压力,故而做题时头脑较为冷静,不自觉的会从题目出发,而考试时候,还仅用知识点去套用,没有真正领会知识的精髓、缺乏灵活性,生搬硬套、步入死局。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其实并不难,就是要主动思考,积极动手,改变观念。平时多思考试题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多花费一些时间“看”题,看每个步骤之间的思维转变,步骤与步骤之间是如何产生推导的。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什么。还有学会逆向推导的思维:要想获得什么结论,前提条件是什么。要想解决听懂不会做的问题,就得明白原因,要想解决这些“原因”,我们应该要始终本着从题目出发,思考题目的问题和条件,而不是凭空套用题目。

  【教育专家的对策】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的成为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在“听中学、练中学、讲中学”,要通过学生动手、动口促进学生动脑、动心。要让学生眼睛观、耳朵听、动口说、亲手算、心脑动。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讲”中来,教师要讲,学生更要讲,也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教的思考与成就的快乐。

  二、怎样解决“考场上不会做,一出考场就明白”的现象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试很容易引起紧张,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饮食和睡眠失调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控制兴奋与抑制的神经系统失调,使大脑原有信息的输出产生障碍,思维和记忆都受到影响。所以考试时,一看到题就不会做。出考场后,紧张消除了,大脑也清楚了,记忆也恢复了,思维也活跃了,于是,考试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可能瞬间会做了。

  一上台就忘词,一被老师叫起来就不会答题,也属于这种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一个有效的办法是,经常参与容易造成紧张的活动,让自己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存在这类现象的考生大概有两类:

  (一)强科弱化现象:强科争强心理,强科怕输心理、强科求胜心理、强科骄傲心理等等在作怪,是考试一大忌讳。存在这样的心理,强科不仅没强,反而出现弱化现象,这已是相当一批考生留给我们的教训了,特别是身边好多学校都有一种高考、中考的怪像:“平时第一高考(中考)第七、平时第七高考(中考)第一”。这里的第七、第一代表的是一种名次颠倒的现象,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都是心理素质不能稳定而导致的,当然也有偶然身体疾病、亲属变故等客观原因。

  劝慰考生“既然数学是你的强项为什么还要紧张呢?要相信自己!”,再者在遇到简单题时何必轻敌了呢?“骄兵必败,你一定懂得”。还有,“心静则周”吗,记住不要浮躁,真正做到静下心来。在平常练习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对自己够狠的话,可以每每遇到一道是因为马虎做错的题,就惩罚自己。

  【解决方法】

  1、不要把高考、高考看得太重,把考试当做平时做练习来看待,看题目要看清,有时你做不出来是题目的条件看差了,最重要还是放松。

  2、在考试的前一天不要使劲儿的背书,越使劲儿背书,越容易有压力,可以适当的听听音乐,远眺,可以减轻压力,只要平时认真听讲,课下多做一些习题,只要见的题多了,就会活学活用了,自然而然就不会紧张了。

  3、也可借鉴衡水中学消除学生紧张的有效方法“把平时考试当高考、把高考考试当平时测验”,也许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调节。魔鬼式训练也有可取之处。

  (二)弱科紧张现象:谈数学色变,谈“xx学科”色变,已经是历届考生中都大量存在的心理阴影,时间久了、次数频了,学生都麻木了,不愿学习某科,放弃攻克该学科,把时间转移到自己喜欢的学科,甚至有的学生还“自知我笨”、我没有学习好数学的天赋等等。特别是在学生心目中“数学是最难的学科”这一“定律”,这可能也是老师们、或学长们一届一届传达的一种“潜规则”吧。甚至有的学生向老师反映从小就怕数学,好吗,这个“鬼影”跟随了多少年了,那在考场上还不“见鬼”才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一时恐惧、胆怯,还不停的自我心理暗示:“这是高考题呀,肯定没那么简单,一定有陷阱”!嘿,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勇士一样跳了下去,结果你也早猜到了——惨败。

  【解决方法】

  1、平时做题量的问题,数学注重方法和逻辑思维;(不能应付老师,机械的完成作业

  2、做小题的时候注意题干,一般不会让你花很多时间让你去计算,小题讲究:准确、快速、举一反三;

  3、调整自己的作习安排,心态的调整;

  4、不会的一定要问问教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5、平时你做的出来,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做不出来?多从自己身上先找毛病,知己知彼;

  6、学会舍得,“舍”而后“得”,对自己确实没有把握的问题可以大胆放弃,舍此一题得其时间,攻占高地,也会胜利。

  总之,解决听懂不会的关键是:主动思考,从题目出发,已知是起点、所求是终点,条件是路标,只要驾驶技术好,就一定安全到达目的地!解决会儿不对的问题,只有调整好心态,要有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不胜考场绝不退场的决心,更要科学备考,将饮食、作息时间、复习计划、每日锻炼等科学地规划一下,相信紧张一定会消除,你就一定有“对而不会、会而全对”的神助!

5A范文网小编推荐:

高考语文备考:首先应对课内知识熟练掌握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想考140分 考生必备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备考:高中生读什么?

高考语文备考:高中语文阅读学习方法-四步阅读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复习之扩展和压缩语段04-27

高考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复习之选用和变换句式04-27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04-27

高考语文备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建议04-27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文背诵的方法与技巧04-27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0大规律04-27

高考语文备考:囊括了中学课本中全部文言语法的两千字文04-27

高考语文备考:快速提高语文成绩的33个方法04-27

高考语文备考:高考语文试卷各重点题型答题技巧04-27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复习勿忘关注时事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