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2.社会形态的划分主要依据( D )
A.社会物质发展水平 B.社会生产水平 C.社会关系状况
D.综合考虑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状况,以及人的发展水平
4. 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B. )。
A. 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 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 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 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5. 产生了持久深刻的影响,然而并不属于近年来我国有关小学素质教育实验的运动( D )
A. 愉快教育 B. 和谐教育 C. 生活教育 D. 情境教育
6. 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C )。
A. 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体系的建构
B. 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C. 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卫生的教育和心理问题的辅导
D. 帮助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
7. 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
A. 孔德 B. 迪尔凯姆 C. 韦伯 D. 帕森斯
8. 促进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发生质的飞跃的主要支撑点是(D )。
A.对于文学语言的重视 B.对于作品形式的重视
C.对于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视 D.对于文艺活动的主体——人的重视
9. 20世纪中国20~30年代持续十年之久,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重大的论战是(C )
A. 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论战 B.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C.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D. 中国共产党内马克思主义与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论争
10. 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奠基作《史学要论》的作者是(B )。
A. 郭沫若 B. 李大钊 C. 范文澜 D. 翦伯赞
11.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影响很大、提高了人们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的重视程度的“货币学派”,属于(A )。
A. 主流经济思潮中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
B. 主流经济思潮中的后凯恩斯主义思潮
C. 非主流经济思潮中的“创新”理论
D. 非主流经济思潮中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12. 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C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13.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14.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15. 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的最大特征是(B )
A.以情动人 B.以理服人 C.借助于某种行政权力 D.通过群众运动
16.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17.“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18.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19.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20.下列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21.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22.“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23.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24.据90年代初专家预测道,到2000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20门一级学科中排行第二的学科将是(A )
A.管理学 B.经济学 C.哲学 D.法学
2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26.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 A)
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B.主要大国之间的力量组合
C.重要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组合
D.世界经济体系的组合
27.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全球问题”(D )。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28.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D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拿来主义”
C.拨乱反正 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29. 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思潮
30.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31.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32.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33.(C )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34.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 )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35.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36.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其主要倡导者是(A )
A.蔡元培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37.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是( B)
A.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恩格斯 D.萨缪尔森
38.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39.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40.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32.语言学已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
A.普通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4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42.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43.提出了法律的普遍性、法律的公布、不溯及既往、法律的明确性、法律的非矛盾性、遵守的可能性、法律的稳定性以及官方行动与宣布的法律规则的一致性等“法制八大原则”的法学家是(B)。
A.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哈特
B.新自然法学派代表富勒
C.新自然法学派另一代表、《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
D.社会法学派的代表庞德
4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45."大系统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C.)。
A.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B.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C.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4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47. 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和古诗词鉴赏注意事项04-27
高考语文备考:快速提升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04-27
高考语文备考:探秘高考语文语言表达题04-27
高考语文备考:做题要有针对性04-27
高考语文备考:临阵考场 语数外必备策略04-27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阅读最易忽视的四个暗示04-27
高考语文备考攻略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