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法的本质是( )
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工具 B、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2、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是( )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D、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
3、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 )
A、宪法 B、经济法
C、民法 D、行政法规。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D、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5、债务人明确表示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改变
6、在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中( )
A、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B、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C、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D、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7、职工代表大会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 )
A、所欠银行贷款 B、生产指挥机构 C、厂长的咨询参谋机构 D、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8、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按顺序首先清偿( )
A、所欠银行贷款 B、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C、所欠税款 D、其他债务
9、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
A、承担有限责任 B、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C、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承担按份比例责任
10、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最高人数是( )
A、20人 B、30人
C、40人 D、50人
11、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职工大会
12、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 )
A、公司股东会的常设机构制定 B、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机构制定 C、国有独资公司股东大会机构制定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13、证券法的公开原则又称信息披露原则其核心是实现证券市场( )
A、票据的公开化 B、竞争的公开化 C、垄断的公开化
D、信息的公开化
14、发行公司债券必须报经国务院( )
A、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B、授权的部门审批
C、财政部审批 D、民政部审批
15、上市终止是上市证券丧失了在证券交易所( )
A、继续交费的资格 B、继续挂牌的资料 C、继续收费的资格 D、继续买入的资格
16、我国合同法对要约生效的时间( )
A、采用发信主义 B、采用到达主义,即受信主义; C、采用投邮主义 ;D、采用实践主义
17、双务合同中履行抗辩权包括( )
A、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一般抗辩 B、同时履行提高提高抗辩权和请求权 C、同时履行提高抗辩权和拒绝权 D、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18、合同保全的两种方法是( )
A、代位权和抗辩权 B、代位权和请求权 C、代位权和撤销权 D、代位权和人身权
19、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是( )
A、形式审查 B、实质审查
C、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结合 D、形式审查兼实质审查
20、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的保护期限为( )
A、20年 B、15年
C、10年 D、8年
21、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期限的计算,起算之日为( )
A、批准日 B、申请日
C、公告日 D、使用日
22、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的罚款,额度为( )
A、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23、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达到法定期限时将会丧失,该期限为( )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
24、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
A、普查 B、定期检查 C、抽查 D、强制定期检查
25、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制度的主要方式是( )
A、产品质量抽查监督 B、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 C、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 D、产品质量监督普查。
26、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是指( )
A、自然人 B、事业单位
C、团体 D、机关
27、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第一项权利是( )
A、安全权 B、知悉权
C、请求权 D、自由选择权
28、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的商品是( )
A、包修、包换、包退的一切商品 B、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 C、包修、包换、包退的家用电器 D、一切商品
29、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指( )
A、公平交易权 B、知情权
C、选择权 D、监督批评权
30、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财政法律关系 B、财政行为 C、财政关系 D、财政法律行为
31、中国人民银行实行( )
A、集体负责制 B、税收行政诉讼 C、总经理负责制 D、行长负责制
32、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
A、8% B、5%
C、10% D、13%
33、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是指( )
A、被保险人 B、投保人
C、保险代理人 D、保险经纪人
34、房地产抵押合同属于( )
A、双务合同 B、单务合同
C、要式合同 D、非要式合同
二、判断分析题
1、法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
2、我国民法调整对象是调整所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破产财产就是破产企业的财产
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做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5、注册制与核准制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证券发行审核体制。
1、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期债权以致影响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2、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以外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非职务发明。
3、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志专用权行为提供储存、运输、邮寄等便利条件的,也属商标侵权行为。
4、商业秘密是指凡不为公众所熟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都适用于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1、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在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它可以从事商品经营和盈利性服务。
2、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3、纳税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等。
4、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主要是对人的抗辩。
5、房地产开发专营企业应按规定申请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等级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批。
三、名词解释
1、法律规范属于社会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2、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法院等有权机关的授权行为或者法律赋予的代理权,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向第三人(相对人)进行意思表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3、违约责任,又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4、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办理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5、商标是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或其组合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
6、违约责任,又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7、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或者手段。
8、民事法律关系是经过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是为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9、债权人会议是由全体债权人组成、依法行使破产参与权、决议权,以维护债权人共同利益的临时性的组织机构。
10、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他方当事人不为对待给付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11、经济法律事实是法律、法规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现象。
四、简答题
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的,经济法律关系也不例外。它必须首先有参加者,这就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参加者依据法律、法规,确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参加者通过经济法律关系,根据设定的权利义务所要获得的财物,所要实现的行为,就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答:(1)行为人合格;(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形式合法
3、合伙企业的特征
答:一合伙企业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二各合伙人须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三合伙企业必须订立合伙协议;四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答: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到法定最低限额;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答: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的特殊性;
(2)行为的违法性;
(3)行为的危害性。
6、简述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和行使条件。
答: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为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因他方财产显著减少或资力明显减弱,有难为对待给付的情形时,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或者提供担保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行使条件:
(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2)互为对待给付的双务合同规定有先后履行顺序,且应先履行债务的一方的履行期届至;
(3)应后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依法成立后,出现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
7、简述《产品质量法》规定的免责事由。
答: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3种免责事由。
(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8、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及其逻辑结构。
答:法律规范属于社会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要素:
(1)假定条件,即适用法律规范的条件和情况。
(2)行为模式,即法律规范规定人民实际行为的方式。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法律假定条件下应如何行为的模式,即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
(3)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范中人们遵守或者违反法定行为模式而带来的法律上的后果。
9、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答:个人独资企业是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经营实体。其法律特征:
(1)投资者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投资权利的自然人;
(2)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亿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4)个人独资企业的组织机构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
(3)行为的危害性。
10、简述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答: (1)产品存在缺陷;
(2)产品缺陷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
(3)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六、论述题
1、试述消费者权益争议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赔偿主体的确定。
答:消费者权益争议中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对消费者来说是最实质的保护。为了防止和避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相互推诿,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及时得到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或者供货者的责任的,可以向生产者或者供货者追偿。
2、消费者或者其他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消费者有选择赔偿主体的权利。
3、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4、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5、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受害人可以向违法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6、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若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是姓名、地址,应承担赔偿责任。
7、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2、试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答:(1)假冒或仿冒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6)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
(7)不当有奖销售行为;
(8)诋毁商誉行为;
(9)串通招标投标的行为;
(10)强制性交易行为;
(11)滥用行政权利限制竞争的行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备考:高三语文复习方法04-27
高考语文备考:怎样提高高三语文成绩04-27
高考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如何把握细节分04-27
高考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学习方法总结04-27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实词汇总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