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填空题炒饭版

时间:2024-04-27 17:30:52 5A范文网 浏览: 复习资料 我要投稿

二、填空题

1.德国的(赫尔巴特)是提出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第一人。

2.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更能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他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3.认知学派中,(皮亚杰)提出人的学习、心理的发展就是个人的图式不断丰富、建构、提高、发展的过程;(布鲁纳)主张采用发现法;(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者”理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

4.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四种社会系统要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塑造着现实中的课程、教学。

5.教学就是学校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学习活动。儿童、社会、知识是课程与教学的核心问题。

6.(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时世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7.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8.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9.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10.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11.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道德)判断和意识,(美感)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12.课程设计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它大体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为(价值)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一为具体(技术)层面上的课程设汁。

13.课程设计中涉及的课程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评价。

14.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技术)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

15.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16.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17.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为(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18.我国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小学三年级高中新设置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也属于一种超学科的综合课程。

19.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20.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的目标、(生成)性取向的目标、(表现)性取向的目标三种。

21.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控制)、激励和评价功能。

22.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具体而言,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亚类。

23.(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24.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25.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26.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7.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形成了一个从抽象、宏观到具体、微观的目标网络。该网络包括了下列三个维度的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目标。

28.自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对课程内容的解释大多围绕以下几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29.从教育发展过程看,基本形成这样几种相互对立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

30.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本着(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原则进行,努力使新课程结构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3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课程的不同分类:分科与综合、学科与活动、必修与选修、显性与隐性。

32.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教育目标)。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未分化的课程。根据各学科如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33.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与选修课程)两类。

3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35.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36.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课程本身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

37.课程学者霍尔和霍德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38.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39.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现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40.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1.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学生及家长和课程专家)。

42.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互种形态。

43.学校里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和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

44.在新课程计划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5.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有不同的层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层面:教材的改变、组织方式的改变、(角色或行为)的改变、(知识和理解)的改变和价值的内化。

46.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47.从总体上,各个国家的改革呈现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走向融合、平衡的趋势,而且体现出许多富有时代特色的共同特点与性质(民主化)、(规范化)、多元化、弹性化和整合化趋势。

48..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如下功能: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情感与态度)。教学过程有如下的特点:(双边性)、认知性和实践性。

49.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和(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50.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是: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51.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等手段,创没教学情境,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愉快中高效率进行学习的精湛的教学技能(技巧)。教学艺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学各组成部分的艺术,而狭义的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

52.教学艺术具有如下特征:创造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

53.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功能和发展功能。

54.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55.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教学过程内部动力和教学过程外部动力)。

56.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57.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8.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59.(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60.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61.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62.(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63.(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64.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65.(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66.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67.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68.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69.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

70.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71.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

7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7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来表达。

74.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5.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76.(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77.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78.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英语II(1)期末考试模拟练习(2)04-27

电大《社交礼仪》模拟试题(1)04-27

电大《中外广告史》复习题集04-27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炒饭版(简答题)04-27

电大《社交礼仪》复习重点知识04-27

电大《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之小论文题04-27

电大《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模拟题(3)04-27

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题之选择题04-27

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复习题之名词解释题04-27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04-27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