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抵消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哪些?(举3例即可)
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 债务抵消项目主要包括: “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 “应付票据”与 “应收票据” ; “应付债券”与“长期债权投资” ;“应付股利”与“应收股利” ; “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等项目。
2、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包括哪些程序?
答:(1)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 (2)在工作底稿中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加总,计算得出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加总数额,并将其填入"合计数"栏中(3)编制抵消分录,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购销业务、债权债务和投资事项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 (4)计算合并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额。
3、股权取得日后编制首期合并财务报表时,如何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答: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只需要抵消内部交易是相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应注意两种情况,其一,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其二,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当根据母公司为该类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记录,以购买日子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金额。
4、在首期存在期末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以及首期对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折旧和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在第二期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调整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5、简述时态法的基本内容。 P192
答:一、时态法--按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 二、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 A、资产负债表项目: 现金、应收和应付款项--现行汇率折算;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汇率折算,现行价值计量--现行汇率折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历史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轧算的平衡数; B、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收入和费用项目--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交易经常且大量发生,也 可采用当期简单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折旧费和摊销费用--历史汇率折算 三、时态法的一般折算程序:1.对外币资产负债 表中的现金、应收或应付(包括流动与非流动)项目的外币金额,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为母公司的编报货币。2.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按历史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现行汇率折算。3.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项目按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为轧算的平衡数字。 4.对外币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项目,收入和费用项目要按交易发生日的实际汇率折算。但因为导致收入和费用的交易是经常且大量地发生的,可以应用平均汇率(加权平均或简单平均)折算。对 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费,则要按取得有关资产日的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 四、时态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法和货币与非货 币法提出的方法,其实质在于仅改变了外币报表 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在完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折算结果完全相同,只有在存货和投资以现 行成本计价时,这两种方法才有区别。 五、不足:1、它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收益中, 一旦汇率发生了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波动,甚 至可能使得原外币报表的利润折算后变为亏损, 或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2、对存在较高负债比率 的企业,汇率较大幅度波动时,会导致折算损益 发生重大波动,不利于企业利润的平稳。3、这种方法改变了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 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六、时态法多适用于作为母公司经营的有机作成 部分的国外子公司,这类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母公 司在国外经营的延伸,它要求折算后的会计报表 应尽可能保持国外子公司的外币项目的计量属 性,因此采用时态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6、 简述衍生工具需要在会计报表外披露的主要内容。P215
答:①企业持有衍生工具的类别、意图、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期初公允价值以及期末的公允价值。②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和停止确认该衍生工具的 时间标准。 ③与衍生工具有关的利率、汇率风险、价格风险、 信用风险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 金额和期限可能产生影响的重要条件和情况。 ④企业管理当局为控制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而 采取的政策以及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面所采用的 其他重要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如何区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
7、如何区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
答:融资租赁指实质上已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经营租赁是指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 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目的不同:承租人为了满足生产、经营上短期的或临时的需要而租入资产 以融资为主要目的,承租人有明显购置资产的企图,能长期使用租赁资产,可最终取得资产的所有权风险和报酬不同:租赁期内资产的风险与报酬归出租人承租人对租赁资产应视同自有资产,在享受利益的同时相应承担租赁资产的保险、折旧、维修等有关费用权利不同: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可续租,但没有廉价购买资产的特殊权利,也没有续租或廉价购买的选择权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可廉价购买该项资产或以优惠的租金延长租期。租约不同:可签租约,也可不签租约,在有租约的情况下,也可随时取消融资租赁的租约一般不可取消租期不同:资产的租期远远短于其有效使用年限; 租期一般为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 租金不同:是出租人收取用以弥补出租资产的成本、持有期内的相关费用,并取得合理利润的投资报酬;租金内容与经营租赁基本相同,但不包括资产租赁期内的保险、维修等有关费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1982 年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 17:租赁会计》中,将租赁按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利益归属于出租人或承租人的程度,分为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两类,并规定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收益实质上已经转移的租赁,应归类为融资租赁;否则为经营租赁。 我国对租赁的分类采取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也借鉴了美国等国家的有关做法。考虑到任何一项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的权利、义务是以双方签订的同一租赁协议为基础,因而,我国规定出租人与承租人对租赁的分类应采取相同的标准,从而避免同一项租赁业务因双方分类不同而造成 会计处理不一致的情况。
8、如何建立破产会计账簿体系?P287
答:破产会计账簿体系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在原账户体系的基础上, 增设一些必要的账户, 如 “破产费用”、 “清算损益”等,反映破产财产的处理、分配过程。这种体系比较简单, 但无法单独形成账户体系,必须与原账户配合使用; 另一种是在破产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后,根据破产清算工作的需要,设置一套新的、完整的账户体系。
9、什么是高级财务会计 ?如何理解其含义?
答:高级财务会计是在对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企业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总称。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1)高级财务会计属于财务会计范畴。财务会计以对外编制财务报表为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解决的问题仍然是经济事项的对外报告问题。例如,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物价变动达到一个程度的情况下的对外会计信息问题;合并财务报表则以企业集团为报告主体研究如何在个别财务报表的基础上便只能反映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说,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向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满足他们的决策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 (2)高级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面临的 特殊事项。财务会计对象以内的经济事项可分为一般事项和特殊事项。一般事项属于企业经营过 程中的经常性事项;特殊事项是企业在经营的某一特定阶段或某一特定下出现的事项,如公司在濒临破产状态下进行的清算或重组事项,跨国经营情况下的外币报表折算等。(3)高级财务会计所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是对原有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修正。在中级财务会计所论及的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及计量原则等理论问题中,都严格遵循四项基本会计假设。当企业因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而出 现突破四项基本假设的特殊会计事项时,便产生了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假设的松动必然引起疑四项假设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当原会计实体无法持续其经营活动时,破产清算会计理论与方法则应运而生。当物价波动冲击货币计价假设中隐含的币值稳定假设时,人们必然要寻求新的会计模式替代“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
10.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是什么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答:高级财务会计产生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客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引起会计假设松动后,人们对背离会计假设的特殊会计事项 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结果。(1)、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2)、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3)、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
11.为什么将外币报表这算列为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课题之一?
答:企业合并和企业集团的建立突破了原来的会计主体观念,出现了合并财务报表。但是,报表合并的范围并不限于国内的子公司。跨国集团为了对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的进行管理,向报表使用 者提供决策的有关跨国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信息,同样需要编制跨国集团合并报表。在编制跨国集团合并报表之前,必须将子公司按所在国货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折算成以母公司报告货币表述的报表。货币计量概念还延伸至将某一国外子公司以外币表述的财务报表转化成以母公司本国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如果各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一直是固定不变的,只需将某一子公司按所在国或地区的货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按固定汇率折算成母公司所在国货币即可。但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流动项目和非 流动项目、货币项目和非货币项目受汇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类型的项目必须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由此而出现的折算汇率选择和折算差异的处理问题是中级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无法解决的。从而使外币报表折算成为高级财务会计 研究的课题之一。
(2009.07月/2011.07)12.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以经济事项与四项假设关系为理论基础。属于四项假设限定范围内的会计事项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背离四项假设的会计事项则归于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 (2)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会计课程的衔接。
13.高级财务会计包括哪些内容?
答: (1)企业合并(2)合并会计报表(3)外币会计(4)物价变动会计(5)商品期货会计(6)金融工具会计(7)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8)租赁会计(9)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14. 企业合并的动机是什么?
答: 1、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 2 大幅度地节约企业扩张的成本,缓解现金压力。3企业合并可能给有关方面带来税收上的好处。4提高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市场价值。5 防止被兼并。
15.企业合并按照法律形式划分分为哪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可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
1 吸收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吸收合并也称为兼并,合并 方通常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现金或发行债券等到 方式合并其他一个或若干个企业。
2 新设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新设合并也称为创立合并,在新设合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新的企业,用新企业的股分交换原来各公司的股份,从而使原企业的股东成为新企业的股东,如果原企业的股东不愿成为新企业的股东,新企业应以发行债券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原企业股东支付产权转让价款。
3控股合并:也称取得控制股权,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支付现金、发行 股票或债券的方式取得另一企业全部或部分有表决权的股份。
16.什么的股票兑换有什么特点?什么的股票兑换?
股票兑换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买方不会 在当时因收购行为产生大量现金流出,不会影响并购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二是收购完成后,被合并企业的股东不会失去他们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只是并购前拥有的是目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而收购完成后拥有的是并购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17.请简要说明权益结合法的原理。
答:1 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2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登工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3在权益结合法下,被合并企业在合并日前的盈利作为合并方利润的一部分并入合并企业的报表,而不构成合 并方的投资成本。4全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面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到,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5为企业合并发行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计入所发行债 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 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18.企业合并中的会计问题是什么企业合并中的会计问题是什么?
答:企业合并的会计问题,包括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和合并以后的会计处理。(一)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购买性质的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股权联合性质的企业合并应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二)合并以后的会计处理:控股合并完成后,站在集团的角度看,会计服务对象的空间范围显然是由母公司以及下属单位构成的整体,也就是说,会计不仅要以每一独立的企业为单位进行核算,编制个别企业会计报表,还要以整个企业集团为服务对象,在个别企业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无论从编制基础看,还是从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看,都与个别企业会计报表不同,这是控制合并完成后面临的新的会计问题。
19.请简要回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基本内容。
答 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界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并 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上述定义中,同一方是指对参与合并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投资者,例如,A,B 两公司的最终控制人都是甲,则 A,B 企业的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同的多方通常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协议约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用权表决权时发表一致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者。控制并非暂时性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一般在 1 年以上,含 一年)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 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在企业集团内部,如集团内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之间等。因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通常为股权联合性质的合并。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上一页123下一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考前100天如何冲刺语文成绩04-27
怎样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作文如何得到高分04-27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成绩04-27
高考语文如何安排时间?最科学的时间分配04-27
高三语文如何做好笔记 高中生如何学好语文04-27
高中语文如何高考逆袭04-27
如何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效率04-27
2020高一新生如何学好语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