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北京上大二时强烈向我推荐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我早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没顾上认真读它。
捧着女儿送我的新版《穆斯林的葬礼》从头到尾,不分昼夜,我几乎是一气读完的,整个人仿佛被笼罩在生命的悲哀之中,阅读中曾几次潸然泪下。我很久没有被这样一本书这般感动过了。
“这是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内容、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
掩卷长思,我唯一感受到的依然是悲哀。也许有人并不相信这样的故事,可是我却为它的生动与真实所深深吸引。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人性的弱点与人生的无奈,但你更能看到生命的价值。
书中展示出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虽然最终归结到了一起,而命运却是如此的相似。一条是恩怨分明的不归路,一条是爱恨情仇的死胡同。在老玉匠死去的那一刻,韩子奇就注定要为此而演绎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家恨与国宝联系在一起,即使在那些宝玉漂流国外,遭受二战洗礼的时候,家,却在时间长廊中积聚起更多的恨来。我从心底同情主人公新月,但我也同情韩子奇。有些东西是无法预料的,新月的诞生就像我们经历过的某些时代一样,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然而,新月却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是一个容不得浪漫的时代,她所选择的师生之恋只能走向绝境。在难以把握的命运面前,在每个人生命中那股捉摸不定的、潜在的暗流中,任何生命似乎都有些微不足道,而哀歌便由此而生。在韩子奇说要转而投向仇人的时候,命运的哀歌就已然缭绕在我的耳边;而在新月临死的时候,我已经为这生命的哀歌而泪流满面了。在压抑和痛苦的感觉中我不禁要问:正义,你为何而生,为何而灭?我也曾读过一些这样的故事,公平不在正义的一方,而《穆斯林的葬礼》里的正义就在主人公的身边,可它却是那样地微弱,以至于产生了我们不想看到的结局。复仇使人性失去理智,在遥远的未来,宿命同样落在下一代的身上,时代的悲哀已将一切掩埋,没有人理解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生命归属。
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让新月的母亲做一个逃避者,因为既然她有勇气打破世俗的常规,却为何没有勇气面对女儿与现实?《穆斯林的葬礼》以一段很冷清的描述让新月的母亲再次出场,这不过是让我们的心中更添几分哀愁的阴云而已。那段凄美、悲凉的描述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啊,许多已经过去的往事,许多生命旅途中留下的难以平复的辙痕是很难再找回来的,如果一定要追寻,结局一定是早已逝去的生命中那段难忘的心曲所奏出的绝唱罢了。
穆斯林,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在这个词的背后,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这两个字,更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那奇怪的仪式。于是,人们对它的葬礼似乎更会产生一种神秘感。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了她巧妙布置的圈套,使读者在《穆斯林的葬礼》的描述中一步步领略了人生的哀歌。韩子奇从流浪而来,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朝觐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新月也在流浪中诞生,是命运将她送别在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里、最终送进了穆斯林的葬礼;新月的母亲也在结束流浪之后,才找寻到一点往昔的生活痕迹。而对于任何人来说,流浪本来就意味着哀愁。流浪,在书里最终以葬礼为终点。或许谁也不知道,葬礼的哀歌究竟为谁而鸣?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哀歌决不单单是为书中的主人公而鸣,其实也是为你我而鸣、为众生而鸣,因为世界上谁也无法逃脱生命最后的劫数--不论你曾经多么灿烂或多么悲微。
此外,女儿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想也令我陷入沉思。女儿对我说:“读《穆斯林的葬礼》之前,我几乎很少真正了解穆斯林这个民族,甚至对他们颇有误解,因为过去从一些文章的只言片语和图片介绍中所得到的印象十分模糊,似乎他们都是满脸胡子、头戴白色小帽、行动有些怪异甚至让人有点害怕的一个群体。现在我才明白了,其实世界上任何不同的种族、民族都有着许多相同的属性,那就是人性、爱、善良与顽强。我甚至开始喜爱他们了,因为我忽然之间觉得穆斯林(回族)这个民族要比我们“干净”许多,无论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习俗和礼仪,还是他们在生活方面非常讲究节制等。至少,在不吃猪肉这一点上就比我们要干净!”
仔细想了想,女儿说的话不无道理,至少大部分观点我可以认同。
“《穆斯林的葬礼》创作完成于1987年秋,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都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与审美价值。“《穆斯林的葬礼》于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之后,该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也陆续出版。1996年7月号的香港《镜报》报道,在中国青年最喜欢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礼》名列第五。”
著名作家冰心在为《穆斯林的葬礼》外文版所写的序言的最后一句是:“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谚,说‘百闻不如一见’,亦愿海外的朋友们,都来读一读这本中国回族女作家写的奇书!”
不论怎样,《穆斯林的葬礼》给我留下的都是深深的感动。感动之余,我还蒙生了把它推荐给更多朋友的冲动,因为,如果有人愿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人生的意义,那就去读一读《穆斯林的葬礼》,至少它可以让我们懂得什么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二)
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安拉,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在信仰之中。----------葬礼悼词
故事发生在古老的北京:八十年代的一天,北京,一个古老沧桑的城市,在一座颓旧的四合院门前,故事便拉开了帷幕。
梁亦清,一个本分低调的琢玉人,终日默默无为的劳作,将自己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低价卖给玉器行,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一辈子都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盘剥,他象征中国广大的任劳任怨的人民,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但却在社会的底层挣扎。玉碎,人死。
韩子奇,一个孤独漂泊的孩子,无父无母。但他从穆斯林中得到了庇护,吐罗耶定收养了他,从此他们辗转流浪,朝者圣地麦加行进。这是饱经沧桑的人们在寻找精神的皈依。来到梁亦清家,因为都是回回,受到较好的接待,从此与玉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切在动乱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多么脆弱。韩子奇为保护玉器,远渡英国,但命运终究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不久,德对英发动猛烈攻势,异乡的硝烟刺痛游子漂泊的心,满世界都是战乱,而家国在滚滚硝烟中愈发凄迷,美玉也在异国毁坏,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下,在执拗的个人坚守也会在瞬间崩溃。漂泊。无依的灵魂还在寻找皈依,无法重圆的结局却早已埋下漂泊无依的宿命。那些痛彻心扉的失去,那些刻骨铭心的流浪,那些扭曲却又真实的爱情,全部要汇流成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
梁冰月,战乱的年代,她考上了北京大学,并很快融入了时代的大潮,时代动荡,青年人思想更加动荡,她有着那个时代青年人特有的迷茫与冲动。随着姐夫到英国留学,最终和同样在异乡寻找慰藉的子奇走到了一起。回国后面对姐姐的不谅解,她不得已把女儿新月留下,独自一人再次去往他乡。梁冰玉成为了新月名义上的母亲,然而她却把对丈夫和妹妹背叛的恨发泄在女儿身上,间接导致的最后新月的死去。
主人公韩新月,善良,聪慧。18岁时,新月考上了北京大学,和她生母一个学校,命运的轨迹惊人的重合。当美丽的新月跨入这个学校,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展开,她学着自己忠爱的英语,遇见了另她心仪的楚老师,新月苦练英语,成绩越来越好。同时,她和楚老师的感情也越来越深,这一切都在向美好的结局方向发展,但人间终究没有童话,一切都潜伏着危机,新月的养母强烈的反对他们的结合,只因为他不是回回,而新月也在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猝然凋谢。当那些美好的东西被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点一点的毁灭,就是悲剧。楚老师为死去的新月试坑,生离死别,何等悲伤。穆斯林的葬礼,埋葬着几代人的悲剧。(www.5a.net)当棺门关闭,世界在亡灵面前冷得干净,那时他们曾经来过的世界,但终究不能停留太久,一切都将成为一段再也没有当事人的往事,让忧郁的远天,落寞的季节来诠释葬礼的背景吧!
这本书,有着大量的宗教礼仪的描写,透漏着浓厚的宗教气息,为故事的背景蒙上了莫可名状的诡异,也许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是一群孤苦无依的灵魂的彼此慰藉与温暖,以提供活下去的勇气与动力,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信仰,而命运的残酷,人性的脆弱,使人们甘于自欺,那是一种对未来天真的自信,而面对悲惨的现实,却只能通过信仰疗伤。宗教笼罩下的人物命运都有一种宿命的忧伤,在生命的路上,渐行渐远,愈发凄迷。这人间,每天都要上演太多的悲欢离合,那些忠贞不渝的爱情,有时也难逃毁灭,但愿爱能在灿烂中死去,在灰烬中重生,但
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书笔记06-20
昆虫记读书笔记100字06-20
昆虫记读书笔记400字06-20
昆虫记读书笔记500字06-20
昆虫记简介06-20
昆虫记简介50字06-20
昆虫记主要内容06-20
狼图腾读书笔记06-2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内容06-20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