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皮疙瘩》读后感2016-07-21
《鸡皮疙瘩》读后感(一) 这本书讲了两篇文章,第一篇主要讲了一个女孩和她的弟弟一起去看望他们的爷爷奶奶,可是,有一天,奶奶告诉他们不能打开最后一个房间,奶奶说得话使他们的好奇心更强烈,他们把哪个房间打开了,原来里面是一只沼泽怪兽,他们就不停地逃,跑到楼下的时候,门打不开,爷爷奶奶留下了两封信,第一封上写的是不能打开那扇门,他们去搬救兵,经过很久,他们终于把那个沼泽怪兽打死了,他们就冲出门来到了沼泽地区,他们打开第二封信,如果你们打死他,不能出来,因为他的哥哥姐姐正在找他,可是他们已经来到了沼泽。..
-
《暮光之城》读后感2016-07-20
《暮光之城》读后感(一) 看完《暮光之城》之后,对爱德华着了迷,这世上如果真的有爱德华这种男人,不管他是不是吸血鬼,我也会跟他一直到永远,只为了那份深深地爱,可惜现实中没有。其实我跟爱德华有点像,为了爱我会很为对方着想,很迁就对方。 现实的社会已经磨灭了这种感情,即使有,也会被生活的种种而磨得不见踪影。 当一个人类对吸血鬼说“我要和你永远在一起”。这样的爱情早已超越了人世的情愫——没有现实,没有伤害,没有一切凡事的纷扰。 一个只吃动物血完好控制自己
-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16-07-20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一) 在读《失落的秘符》之前,我就已拜读过丹·布朗的大作《天使与魔鬼》以及《达芬奇密码》,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出乎意料的谜底至今历历在目。而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又再一次感受到丹·布朗总有本事永远保持新鲜,让读者如痴如醉。 极值得推崇的一点就是作者将他渊博的知识一同融入了小说中,选材均取自真实存在而又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以及神秘组织的神秘过往,天马行空地想象的同时又进口逻辑。从《光明篇》到超弦理论,从意念科学到共济会金字塔,一个个新奇的领域在面前展开,为人
-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2016-07-20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一) 幸福是什么,不是高大上的物质享受,而是一种与天伦、分享、安稳相关联的感受。作为家长我已能深深体会幸福的含义。但如何让小孩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如何帮助小孩找到幸福的方法,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部分答案。 书中提到“与我们关心的人和关心我们的人在一起分享人生经历、想法以及感受,可以增加生活的意义并安抚我们的痛苦,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乐趣”,小孩要从小学会分享,最初的分享应该是一个玩具、一份小零食、一本书等 。朱轶这个学期与同学们分享了一套书《神秘的快
-
《力量》读后感2016-07-20
《力量》读后感(一) 《力量》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思想: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发,而是对你的回应。吸引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吸引力就是爱! “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发生很多小事,如果整天把不喜欢的事挂在嘴上,说个不停,那些小事就会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的难题和困境。”我们之所以会有烦恼,不就是因为我们爱斤斤计较吗?我们把自己封锁起来,远离一切美好。好比一系列同心圆,我们把真我藏在最里边,外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触及不到真我的层面,常常被无关紧要的事物影响着。...
-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2016-07-20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一) 妈妈新给我买了一套好书,这几天我一直在读,书名是《小屁孩日记》。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格雷的日记。他的日记跟我写的日记不同,每篇日记都配了漫画。他为自己瘦小的个子而苦恼,老是担心会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却跑到朋友家里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格雷再聪明,在家里还是哥哥罗德里克的手
-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2016-07-20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一) 关于《向左走、向右走》中叙述的故事,大家也许会觉得很惊讶,甚至觉得这两个人很纠结,很好笑。我在读书本上故事的时候,总是会联想起自己的生活,不妨大家也仔细想想,在这样的都市生活中,同样的事情,是不是也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呢? 如果我们能改一改自己的习惯,或许真的会有更多的收获呢! 对于爱情,我一直都是一塌糊涂的,所以,当看到漫画中的两个一见钟情的恋人时,我是很羡慕的。不管是出于自己的愿望,还是一种怜悯之心,我都是希望他们最终相遇的。...
-
《阿衰 on line》读后感2016-07-20
《阿衰 on line》读后感(一) 这天我闲的没事,便拿出了姐姐送我的《阿衰on line》出来看,漫画主人公叫阿衰号称“出糗大王,搞笑剩手。”他原名叫阿帅,可是因为他长得并不帅,所以大家就叫他阿衰。他也就不去解释什么了因为这也是事实啊。他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长得又矮又呆,喜欢吃油炸臭豆腐,生活邋遢就不说了,他还是一个胆小鬼,经常被同桌大脸妹欺负。偶尔鼓起勇气去反抗一下却次次得大脸妹的头砸成重伤。虽然大家都讨厌他,但是他还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有一篇是这样画的,阿衰生病了,但
-
《阿狸·梦之城堡》读后感2016-07-20
《阿狸·梦之城堡》读后感(一) 《阿狸· 梦之城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说:阿狸是一只既调皮又可爱的狐狸,他通过月之神的指引来到了“梦之城堡”,发现了城中间有一块巨大的镜子,每到夜晚时,便会发出轻柔而温暖的光,笼罩城堡,巨大的图书馆随之开启,黑色的藤蔓书架上收藏着几个世纪的童话,之后在黄昏里,阿狸开始了他的旅程…… 阿狸在梦之城堡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亲人的爱,知道了朋友的缘分永远不会变。奇怪的是,阿狸有九条命,但
-
《子不语》读后感2016-07-20
《子不语》读后感(一) 最近在随便翻读一本偶然得到的《子不语》,前言里说到袁牧在收集整理这些民间鬼怪故事的初衷是: “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以妄驱庸,以骇起惰”。 大概意思是说,自己无非是记下这些故事来自娱或娱人,起个消遣作用,或者能陶冶性情、振奋精神。其实大多数都是些让骇人听闻的事情,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是想让这些妄言妄语驱走平庸的惯性思维。...
-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2016-07-20
《圆通的人际关系》读后感(一) 通过几天时间把它看完了,我把此事的定义于实用型书籍,对于此类型的书籍,不能看的太快,要慢慢的看,一字一句的理解,正如一杯好茶是不能喝的很快的,要慢慢的品味,才能品到味道,品到意思,书籍也一样,要慢慢理解,要细读,精读,读出味道,这还不算,看完后更重要的是要在脑海中放电影一样,每一章节讲的中心内容思想慢慢回味,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反思,不然的话,看完扔在一边,是没有用处的,看了等于没看,因此看这类型的书,说实在的,压力挺大的,看了等于没看,那就说明自已的能力不行
-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读后感2016-07-20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读后感(一) 朗教授的《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我是在火车上拜读的,呵呵,当时是我最难忘的可怕经历,过年回家车上人山人海,我则坐着硬座,熬了29个小时!当时我对面坐着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兄弟,他是典型的朗粉,对帝国主义痛恨至极呀!当时他就侃侃对着周围的爷们们大谈手上的这本书!但是到后来我越听越气!我觉得朗教授的一番豪情壮语,大智大慧都被他的愤青思想“玷污”了
-
《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2016-07-20
《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一) 这本书虽然有些情节不免夸张甚至过多巧合,但它贴近现代生活,对主人公杜拉拉职场故事的描述能给我们年轻人不少启发。杜拉拉,一个“南方女子,姿色中上”。二十出头的她初进公司,先是忠心耿耿地傻干,后来发现干了很多活儿,可就是不被上司器重。顶头上司藏着掖着,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受威胁,关键的业务丝毫不放,关键的知识一点不教;高层领导只想安全退休,不愿承担责任和风险,“该做决定时他思考,遇到困难时他授权”;新招聘的下属一个本事不大脾气
-
《毒》读后感2016-07-20
《毒》读后感(一) “一个人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我以后不写东西了去唱歌跳舞赛车哪怕是去摆摊做煎饼也是我自己喜欢——我就喜欢做煎饼给别人吃,怎么着?”这是韩寒文章中一一句最彰显他性格的话,特立独行,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韩寒的《毒》,语言辛辣、尖锐、刻薄,而在这些话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他内心里对中国现状的痛苦与担忧。正如他对国足的讽刺,颇有一种“恨其不争”的味道。正如佛祖以种种愤怒象警醒世人一样,韩寒在用他辛辣的
-
《长征》读后感2016-07-20
《长征》读后感(一) 长征,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
-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2016-07-20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一) 这几天,我刚看完了《倚天屠龙记》一书,现在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张无忌,大概内容是:张无忌幼年的时候,和父亲张翠山、母亲殷素素、义父谢逊一起在冰火岛生活了十年后,回到中原。可是,刚刚回到中原,就因为屠龙刀的原故,父亲和母亲被逼的双双自刎,张无忌也身中“玄寒冰掌”。此掌力只有“九阳神功”可以化解。人们都觉得他已经身患不治之症,因为那本九阳真经已经消失了数百年。可是。张无忌却阴差阳错的得到了,不仅治好了玄寒
-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2016-07-20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一) 第一次拜读李敖的作品,《传统下的独白》,里面是一篇自序加二十篇杂文,发现这种带着点黄又带着点狂的笔调也许就是他个人的语言特色吧。 李敖用的字句很尖刻,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对女人心理的描写:“做女人和炒菜一样,是一番鬼斧神工的大艺术,内自三围隆乳,外至一颦一笑,暗自眉目传情,明至花容月貌,皆非糊里糊涂的亚当子孙所能洞晓者”,“故约会时间虽到,我虽已经搽完胭脂抹完粉,可是还是让那男孩子再宿舍门口等上半小时再说。一来呢?可杀其威风、调
-
《暗算》读后感2016-07-20
《暗算》读后感(一) 关于麦家的《暗算》,源于同名电视剧的深入人心。其实我看书很多是因为看了电视剧觉得很不错进而想研究一下原着。《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 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光是这些词汇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遐想。当然,这里指的风是指一些间谍性
-
《野火集》读后感2016-07-20
《野火集》读后感(一) 选择看《野火集》是因为龙应台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我的十分相像。看完全书时,龙先生的笔尖已经将我的思想提高到了另一个高度。 下面,我就以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份来谈一谈我的理解与观点。 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以及《生气,没有用吗?》这两篇文章中,龙应台先生谈到了对于七十年代台湾的“脏乱差”现象,当时的国人根本不予理睬,从众性使得他们漠视了这个满身污垢,却被他们称之“家”的台湾。所以,当龙先生“生气”时
-
《释迦摩尼佛传》读后感2016-07-20
《释迦摩尼佛传》读后感(一) 在我阅读《释迦摩尼佛传》时,边读边产生了很多的感想,有整体的也有琐碎的,由于当时在学校准备期末考试以及处理手头一些事情,所以阅读时间各种零散,除了更好地了解了佛教以及佛陀的历程,了解了最基本的佛教常识,现整理部分心得如下。 一、关于佛陀出家 首先是佛陀出生后,净饭王为防止佛陀出家,助其荣登转轮圣王,想尽各种办法。极好的衣食住行,各项优秀的学习资源条件,等等。但释迦摩尼佛并未贪恋于此,反而心怀众生,追寻内心深处更为神圣持久的,感悟生老病死,求得根本的解脱之道。...
-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2016-07-20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一)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三字经》通俗易懂,是自宋朝以来历代对儿童的启蒙读物,一直广为流传。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经典的历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只能住在破房子里,居住的房子正好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学着哭丧,孟母很着急,就搬家到了市集。但旁边有个肉铺,小孟子又学着剁肉,孟母更着急了,就又搬家到了学校附近,这次他受到了学习氛围的熏染,变得彬彬有礼。这让我知道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
《告别天堂》读后感2016-07-20
《告别天堂》读后感(一) 翻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人看到真正美丽的来到。”让我很有感触,因为悲伤。 书里面讲述了五个为爱痴狂的、孤独的孩子在青春岁月中演绎着一段纯粹却迷乱透顶的爱情故事:温暖而倔强的天扬,绚烂而脆弱的方可寒,有点坏其实不太坏的肖强,傻的可爱的周雷,还有明明比谁都敏感却羞于承认的江东,五个人之间“因为彼此深爱,所以互相伤害”的惨爱让你动容,让你扪心惨烈地去痛去哭。当然这是作者笛安对他们的定义,我在看
-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2016-07-20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一) 《王贵与安娜》是六六的新作,写给她父母的作品,后来改编成了电视剧。 该剧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当了大学英语系老师的王贵和从上海被劳动改造到小城市的工人安娜的人生与爱情。安娜打从一见到王贵这个又穷,又俗,又土的农村人就没有好感,但是王贵的为人打动了安娜的母亲,后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后,安娜与王贵结婚了。这对恋人从结婚开始就争吵不断,中间还穿插有安娜和初恋情人刘波,王贵和肖老师的感情戏,不过在每天的磨合中,感情越来越
-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读后感2016-07-20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读后感(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读史使人明志。没错,如果能够全面、正确、客观的了解并理解中国历史,那是对我们自己甚至是国家都极为有好处的。一本好的历史书,可以弥补历史书上所不能提及的历史史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书,用极为幽默的语言不但诠释了中国的历史,还客观的评价了君王的种种作为,让读者能够更有兴趣的接受历史。 就拿贞观之治的主人公唐高祖李世民来说。历史书上写到的过于偏向贞观之治的伟大,使我们的定向思维认为李世民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历史书上对
-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2016-07-20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一) 买了一本周国平的《尼采与形而上学》,一口气读了一半。 《尼》毕竟是哲学读物,即便经周国平之手,已经条分缕析面目澄明的呈现,还是需要在思维全盘紧张的状态下才能顺利读下去。我放不下手,一则自然是因为它所涉及之内容均可归为最高思维等级的那一群落,高屋建瓴的通透视角是普通文学类别无法企及的,二来是怕自己一放下手就丢了线索和兴致,再也拣不起来。我买的书,读不完的其实很少,除了一些“买岔了”的,其余应该就属此类。记得早以前买过一本2006 年出版的《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