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是心灵的回响,每篇文字都在心海中激起涟漪。它让我深思,让我领悟,让我与书中世界产生共鸣。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读后感,是我在书海中留下的独特印记。倾心奉献最好的读后感资料,查找读后感,读后感大全,读后感范文从这里开始。

读后感最新文章
  • 《中庸别讲》读后感2018-12-12

    《中庸别讲》读后感  文/天砺  关于书名,师父在书中提到了《中庸》名字的三种层次的理解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用中。庸解释为用,就是庸的使用方法。第二种解释为不易。就是不变化,永恒的。也可以理解为绝对真理。第三种解释为平常。就是“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三种不同的理解会影响我们对《中庸》这本书的理解,

  •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2018-12-12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文/解胡双鹏  贝尔曼先生穷尽一生的追求,最后的杰作却成了挽救琼珊小姐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根稻草有些特别,是贝尔曼先生的选择挽救了琼珊小姐,这个选择一经作出就意味着有一个人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贝尔曼本可以选择不作这幅“杰作”,为此可以活得更久一点,那么琼珊小姐也会因最后一片叶子掉落而死亡。

  • 读《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有感2018-12-12

    读《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有感  文/赵全  人生风雨,世道沧桑,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的心态将会是怎样的?也许你的心态很好,或否。人,不能改变处境,想必能改变自己。  这44篇散文层层附有哲理,每一个文字下,看到的都是心态,每篇文章都是一种主题,不,每篇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 超乎想象的毅力——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2018-12-12

    超乎想象的毅力——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文/赵梓君  有毅力,很多人做不到,做到坚持毅力确实很难,而他却面对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克服重重困难,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他那勇敢顽强的精神力量令人赞叹——史蒂芬·威廉·霍金,他做到了。 

  • 特殊的旅行——读《十岁那年》有感2018-12-12

    特殊的旅行——读《十岁那年》有感  文/杨滢  十岁那年的特殊旅行,一场美丽的成长蜕变。一碧如洗的天空,飘着片片不成形状的彩云。茫茫的绿地上,一颗木瓜树,一个小女孩,互相依偎着,风一吹,叶子便翩翩起舞,如蝴蝶似地飘落下来。它,便是我翻了许多遍的《十岁那年》。  

  • 顽强中的忍耐——读《扶桑》有感2018-12-12

      顽强中的忍耐——读《扶桑》有感  文/孙玟炅  一个平凡的词汇,似那大浪涛天之际沉稳的小舟,似那在万人唾骂中的清淡冷笑,似那另人鄙视的懦落,似那怯弱的背影。忍,何曾悲痛;忍耐,何曾焦虑。可似乎在她身上,只是一笑撇过。  呆傻而又痴笨的影子,倚在窗前那空洞的眼神和麻木精神所交织起的身躯。窗户外,旧金山内,嘈杂的外景。她何时成了名妓,那另人耻笑的脑何曾会记住?就记着那,白人克里斯的面颊。...

  • 读《檀香刑》有感2018-12-12

    读《檀香刑》有感  文/周俊成  处在黑暗中的清朝,被欧洲列强瓜分,山东高密县正被德国人的残酷政权统治着。一个小小猫腔剧团中的团长孙丙,做出了一件件令人惊叹的事情。  孙丙是一位真正的勇敢者,自己的家庭被德国人害得家破人亡之际,他隐姓埋名,发誓为家人报仇,参加义和团,学习“真功”,在村里召集人马学习义和拳。

  •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2018-12-12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文/温静静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

  • 东野圭吾的小说《信》读后感2018-12-12

    东野圭吾的小说《信》读后感  文/Lucky  最近一直在读东野圭吾的小说《信》,今日把这本书完完全全的看完。虽说,根据这部小说有改编的电影,短短的浓缩成2个小时的放映时间。而要读一本书,感觉是个缓慢又长的一个过程,彷佛在读了一整部人生。  人生是什么呢?从念书、选择梦想、踏上工作岗位、择偶、婚姻、孩子,

  • 《雨伞》读后感2018-12-12

    《雨伞》读后感  文/陈士同  不足千字的微型小说《雨伞》,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独具风味的作品。小说沿袭作家写作《雪国》《伊豆的舞女》时的一贯风格,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朦胧的爱情,温情而不事张扬。品读作品,全文充斥的暖意,让人很容易被两个主人公缱绻的爱意感染,不知不觉会沉浸其中。 

  • 《你是最好的自己》读后感2018-12-12

    《你是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文/心橙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一处脆弱柔软的地方,在背光的那一面,是无尽的阴影与黑暗。那不曾与人诉说的故事经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直到有一天,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敲开你的心扉,此后所到之处,阳光洒遍每个角落,那里繁花盛开,而你,也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 《诗歌里的平阳》有感2018-12-11

    《诗歌里的平阳》有感  文/陈梓硕  拿到《诗歌里的平阳》这本书,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封面是油画,所画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平阳。我想最奇妙之处,就是本书作者想把平阳比作一个世外桃源吧。  我情不自禁翻看这本用诗歌来歌颂平阳的书。作家任泽健先生一定有一双会探索美的眼睛。光是看着目录里的诗歌名称,我就十分满足,好像跟这些诗歌打交道很久了。  

  • 读《诗歌里的平阳》有感2018-12-11

    读《诗歌里的平阳》有感  文/徐梓恒  最近,我读了任老师的诗集《诗歌里的平阳》。这本诗集内容很丰富,有写寄托作者思乡之情的,有写平阳地方特色的,还有写作者内心世界精神活动等等。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与维新有缘》。第一节写阳光明媚的一天,作者来到了维新,心情是那么的喜悦。

  • 时间是大公无私的语言——读《春水》有感2018-12-11

    时间是大公无私的语言——读《春水》有感  文/陈榆欣  《春水》是冰心奶奶著名诗歌之一,虽然简短,但说出了许多人生哲学。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短短的几句,却勾勒出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从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的想象力是神奇美妙的。

  • 自强不息—— 读《简·爱》有感2018-12-11

      自强不息—— 读《简·爱》有感  文/陈湘颖  连着几天阴雨连绵,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我利用空闲的时间读了《简·爱》这部名著。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善良、勇敢、纯真、热爱思考的独立女性。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的家庭,父母因染病相继离世,她受舅父的遗愿被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可里德太太不但没有按照里德先生的遗愿去做,反而歧视、贬低、虐待简·爱。面对表哥约翰·里德的无情谩骂毒打

  • 由贫困想到《活着》2018-12-11

      由贫困想到《活着》  文/王辉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人不怕穷,就怕没志气。 ——题记  他从富翁败为贫民,从幸福美满的家庭到支离破碎的凄婉暮年。家中最重要的三人全死在同一家医院。一切似乎都是“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他的一生尝尽声色犬马,苦辣酸甜,世态炎凉。他就是《活着》的主人公:福贵。

  • 归宿——读《家》有感2018-12-11

    归宿——读《家》有感  文/沈安谷  “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它从这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城市和未知的人中去……。”  读到这儿,我轻轻地合上了巴金的这本《家》,拉了拉盖在身上的被子,脑子里突然被几行字所占领:  觉慧他真的舍得离开高公馆吗?他愿意抛弃他在这儿的回忆吗?

  • 童年的“纸飞机”,不翼而飞——读《如画》有感2018-12-11

    童年的“纸飞机”,不翼而飞——读《如画》有感  文/钱宇欣  光秃秃的树干立在路边,瑟风飒飒,卷起了枯叶。枯叶如大人的脚掌跟着树影追着风,一步、两步、漫步窗外小径。我信手翻出那本《如画》,看完,思绪万千,不免惆怅。  “她”本来拥有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有“小白船”之梦,有大城市的欢乐。

  • 《诗经·采薇》读后感2018-12-11

    《诗经·采薇》读后感  文/杨舒羽  《诗经·采薇》中情感最突出的恐怕就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了。从字面上来理解,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其实这首诗却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 岛上书店读后感2018-12-11

    岛上书店读后感  文/Lucky  将近三周的时间,把美国作家加·泽文的《岛上书店》看完,里面的故事情节就笔者而言,还是蛮有意思。就像书中的那句台词:“读小说需要在适合它的人生阶段去读。”或许我就是到了这个人生阶段,读起来才会如此有共鸣吧?  

  • 《星期三的战争》读后感2018-12-10

    《星期三的战争》读后感  文/赵行健  《星期三的战争》是美国人加里·施密特所写,果然是美国人写的书,字里行间带着美国文化的烙印。事实上,每本书都是作者想法和理念的反映。我们还是来说说这本吧。  书里写得是七年级学生霍林的故事。每个星期三下午对霍林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因为班里有一半的同学要去犹太教堂学习希伯来文,

  • 《云朵面包》读后感2018-12-10

    《云朵面包》读后感  文/郑昊坤  《云朵面包》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一本绘本故事,它让我感动了好久。  故事是从哥哥和弟弟在下雨天的树枝上摘云朵说起的。他们把可爱的小云朵带回了家,妈妈乐呵呵地把它做成了云朵面包。吃了面包的兄弟俩,居然都神奇地飞了起来。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爸爸——爸爸因为加班起晚了,

  • 《长安十二夜》读后感2018-12-10

    《长安十二夜》读后感  文/柯航  读完本部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有意识的在做以下几件事:  一、情景浮世绘。以文字代替画笔,描绘古代长安城的风俗,一街一景一人一物都写到了细节,可以知道作者是事前做了很多预备材料的;  二、为了剧情需要,表达出时间的紧凑感、剧情的紧密衔接性,作者反复运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使得我脑子里反复想起电影《罗拉快跑》。 

  •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2018-12-10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  文/王美玲  你的脑海里,是否还存留着对这一段文字的记忆?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没错,这段话出自魏巍的那篇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他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当我翻开杨朝晖所著《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

  • 白银时代读后感2018-12-10

    白银时代读后感  文/三水  王小波的写作风格一如既往,并不会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一本,但每一章节读完后都值得慢慢思考,需要时间理解。他是一位敢说真话的勇者,他有着有趣的灵魂。不止一次想象,如果当今这个时代,有一位如你一般的人,这个年代又会多增添几分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