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是心灵的回响,每篇文字都在心海中激起涟漪。它让我深思,让我领悟,让我与书中世界产生共鸣。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读后感,是我在书海中留下的独特印记。倾心奉献最好的读后感资料,查找读后感,读后感大全,读后感范文从这里开始。

读后感最新文章
  • 《皮埃罗》读后感2018-12-25

    《皮埃罗》读后感  文/李开颜  一个生命的价值对那些无关的人来说竟可以是一文不值。  勒费.弗尔太太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乡绅太太。阴错阳差她领回一只无法看家护院的小狗。虽然违背了她原本养狗的初心,却也与那只一身黄毛的小怪物培养了零星的感情,不能算是深厚,却也是喜爱它的。  

  • 读《一百万》有感2018-12-25

    读《一百万》有感  文/凌一  《一百万》讲述的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夫妻,过着安分守已的生活。他们诚实勤恳,兢兢业业地工作,这样的形象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似乎并不多见。但是,故事中出出了打破平静的必要因素——姑母的一百万遗产。  在姑母死后,没有孩子的夫妇为那笔遗产高兴地很,但又不得不用衷伤掩饰。

  • 谈《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有感2018-12-25

    谈《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有感  文/刘然  莫泊桑的小说也颇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风味,而在这些短篇小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项链》了。  人性有一个很大的弱点——永远想得到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在古代,只要一幅名画若是出现在一个人家中,那么这个家没多久就会败了,不是因为自身的问题,

  •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五2018-12-25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五  这个寒假,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书中主要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泊,之后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杀了奸臣被加官进爵的故事。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描写人物特点描写的个性鲜明。比如: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黑旋风李逵、神行太保戴宗……而且描写人物描写的也很细腻,

  •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四2018-12-25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四  早就听爸爸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更是广为流传。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水浒传》,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的翻开一饱眼福了。  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忠肝义胆,让人感受到一股正义侠气,读了真是欲罢不能啊! 

  •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三2018-12-25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三  利用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我国第一部以农门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合上最后一页,荡气回肠的字段化作一缕皓烟在胸膛中翻滚,悲凉不甘的呐喊化作一阵烟雨在天地间飘散,得意张狂的笑声亦随风远去……  翻开《水浒传》,100回章节道尽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佞臣的贪污自利,

  •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二2018-12-25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二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

  •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一2018-12-25

    水浒传读后感交流一  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这部书。  《水浒传》写了一场包括各个阶层百姓在内的武装斗争,这场斗争的起因是乱自上作、官逼民反,大批英雄豪杰报国无门,聚集梁山,最后尽忠殉义。这本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

  •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四2018-12-25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四  文/周玉前  对于《围城》,这是钱钟书先生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之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说这部小说是在他与他的妻子杨绛先生在一起时突然就有了灵感,果然,著作这些东西还是需要灵感来激发的。  文章主要以方鸿渐为主要人物进行叙述,讲述了方鸿渐从回国到结婚后的这一段喜悲交融的故事,

  •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三2018-12-25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三  文/陆四季  很早以前就听人提起过《围城》,最熟悉的语句自然是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的幽默外表下,

  •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二2018-12-25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二  文/邵世博  《围城》主要是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以他的恋爱和婚姻为小说的主要情节,为读者刻画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是双重的。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是他那种玩世不恭的处事态度又决定了他的一生注定是以悲剧为局。  

  •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一2018-12-25

    《围城》读后感交流之一  文/郭万鹏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此书中,他以幽默的语调揭露了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与崇洋思想盲目结合所带来的弊端。“围城”取自书中人物苏文纨所说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我们的生活也就像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也逃不出无形的四堵墙下无尽的压力和束缚。  

  • 《围城》读后感交流2018-12-25

    《围城》读后感交流  文/娄彤彤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该作品凝聚了他对社会腐败、学术堕落的感叹,堪称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读罢《围城》,最爱的便是唐晓芙,她犹如夏日池塘里的青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社会,她洁身自爱,不攀高比富,也不愿稍稍俯首,屈低自己的爱情。

  • 读《一千零一夜》有感2018-12-25

    读《一千零一夜》有感  文/郭禹辰  《一千零一夜》也叫《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是我们少年儿童喜欢、熟悉的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其中有:国王山鲁亚尔兄弟的故事、水牛和毛驴、阿拉丁和神灯、瓶胆的故事等等。  我觉得《一千零一夜》中,有的故事是积极向上的,有的是勇往直前的,还有的是不劳而获的……

  • 《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2018-12-24

    《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  文/赵浩宇  我喜欢读一本书,它的名字是《十二岁的旅程》。它是五年级时妈妈给我买的许多书中的一本,或许是妈妈为了让我能在即将到来的十二岁有更多的体验吧!  这本书讲的是12岁的女孩阿梅,在美国出生。六年级的暑假,她本想在海滩上与朋友度过,

  • 读《狗十三》有感2018-12-24

    读《狗十三》有感  文/简单快乐  今天看了电影《印度合伙人》,感触颇深。电影讲述了一个深爱妻子的普通男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修理工,为了爱妻的身体健康,研制出了低成本的卫生巾生产机。  在印度,女性的生理期被认为是不洁净的,是会玷污神灵的,于是,生理期的女人会自觉把床铺搬到外面去,

  •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2018-12-24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文/侯舒  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一一题记  当复仇使我们不幸时,宽容让我们落泪。 痛苦消融在人性里,便生出完美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伯爵》时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

  • 《富爸爸穷爸爸》——富人不为钱工作读后感2018-12-24

    《富爸爸穷爸爸》——富人不为钱工作读后感  文/黑  “人生实际上是在无知和幻觉之间的一场争斗。”  每个人都有可以打败的弱点,也有一种强大无法用金钱收买的精神。  欲望和恐惧是不变的话题,无论钱是多还是少。穷人被没有钱的生活所控制,富人恐惧失去上等的生活。而当能赚的钱越来越多,他们会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

  • 《火印》读后感2018-12-24

    《火印》读后感  文/张森妈妈  这个月我读了曹文轩的《火印》是我看书以来读书最快的一次,主要原因是这本书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另一个原因就是刘老师在群里说让家长自己九点以后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看手机,呵呵……我没敢报名,怕控制不住自己,结果我随口说了一下,被我家老二记住了,我只要拿起手机,老二准时提醒,最后我认输了只有看书了。  

  • 当平凡生活失去理想—《一地鸡毛》读后感2018-12-24

    当平凡生活失去理想—《一地鸡毛》读后感  文/桃子  忙里偷闲的间隙,读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小说总体情节很平缓,甚至没有出现大的冲突。全部内容只是九十年代一对在北京机关工作的年轻夫妇的琐碎日常:三餐、工作、保姆、孩子等等。简单流畅的情节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对生活的写实与丰富的细节,还有人物的真实的心理状态。 

  •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2018-12-24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  文/吴浩  读诗对而立之年的我而言已稍显遥远。硬要追溯的话,脑海中浮现的也是少年时光里抱着课本朗诵的那句“床前明月光”了。因此,最近在打开《诗的八堂课》这本书之前,我暗自忖思:多年没有接触诗歌的我,是否能够读懂这本解诗的书呢? 

  • 《爱上读书的妖怪》读后感2018-12-24

    《爱上读书的妖怪》读后感  文/林艳岚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爱上读书的妖怪》。  你是不是对这本书的名字很好奇呢?现在我们来听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  从前有一个柜子精,他之前是一个柳条柜,里面装着吝啬老头的钱。因为钱很多,所以用的柳条柜也很多。其中有一个柳条柜被小偷偷走了。  

  • 《长恨歌》读后感2018-12-24

    《长恨歌》读后感  文/田世来  对“长恨歌”三个字最早的印象来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那几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让年少时候的我感慨不已,很难理解这种感情。后来渐渐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也慢慢体会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 读《白洋淀纪事》有感2018-12-24

    读《白洋淀纪事》有感  文/姜薛龙  “微风剪剪动新荷,雪鲙银鱗入市多;十里烟堤翻柳浪,数家茅屋挂鱼蓑。”这首诗描绘的是白洋淀水乡的美景,然而,“七七事变”却给这水乡里的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鬼子抢粮食,烧房屋……在这民不聊生的环境中,一场抗日的英雄赞歌响起了。 

  • 《浮生六记》读后感2018-12-22

    《浮生六记》读后感  文/王海飞  《浮生六记》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