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只是侥幸——《圣殿春秋》读后感
文/向威
天读完了《圣殿春秋》三部曲——围绕着王桥大教堂的建立展开的小说,这本书没有魔法和仙灵、没有公主和王子,非常现实地描述了黑暗的中世纪、在那个今人为之充满幻想、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的时代,在本书中得到了真实的还原:
百姓生存艰难、骑士贵族任意妄为,视人命为草芥。
在一座伯爵的封邑,绝大多数平民只能睡在草垛上,没有隐私空间可言,而——上层贵族与教会的战争,永远是以平民的死亡为代价,生,即要交高额税赋、忍饥挨饿;死,却是轻而易举的事。
其中,女性的地位尤为低下。除了成为生育工具、便是沦为妓女,如有敢于追求自由的异类,必会被归类为女巫。如果贵族有兴致,竟然还会要求平民的女儿履行“初夜权”的荒谬职责。
生为贵族之女也毫无安全感可言,作为女主人公之一的阿莲娜郡主,为了追求自由,拒绝了骑士威廉的求婚,最后惨遭轮奸。幸运的是倔强的性格让她几度从垂死边缘挣扎崛起——可惜,她崛起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而只是为了履行对父亲的承诺,以及养活她的弟弟。
当她成为羊毛商人、生意遭挫的时候,也必须供养自己的骑士胞弟,供养着价格昂贵的战马、供他吃喝用住,而骑士却无需工作。
整本书中,唯一令人有希望的就是思想陈旧、却谨遵教义、善良高尚的菲利普修道院院长,他的虔诚和不屈贯穿全书,成了苦难百姓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仍旧有一个消极的想法:菲利普院长的出现是一个侥幸,在他身后,有着无数腐败、无所作为、虚伪堕落的修道院,和贵族一样搜刮民脂民膏、毫不虔诚、公饱私囊,凭借其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一个时代。
尽管这本书的结局是教会拥有了批判国王的权利,可是,未来,同样不是留给人民的。
如果没有菲利普院长的虔诚呢?如果一座教堂的建立只是为了借神圣之民,将恐惧和敬畏植入人民心中,使得他们更好的服从呢?
剔除了这本书中一个美女和充满灵性的年轻建筑匠的爱情、性爱描写的那些“装饰”,你看到的才是赤裸裸的现实,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现实——美好,是不属于黎民百姓的。
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还有一丝丝希望的时代。
别忘了,我们都只是平民。
- 《冷读术》读后感
- 《宝贝,宝贝》读后感
-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读后感
相关文章: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11-23
《大手牵小手》观后感11-23
戏如人生—话剧《银婚》观后感11-23
《见识》读后感11-23
《悯农》读后感11-23
读成为高管的12条素质总结11-23
读《成为高管的12条素质》有感11-23
献给敬爱的父亲——读《背影》有感11-22
《茶馆》读后感11-22
《放下,是舍更是得》读后感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