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上场》读后感

时间:2018-10-09 15:30:00 5A范文网 浏览: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独自上场》读后感

  文/拖稿的赵高明

  这本书是上周二读完的,当时美网刚刚开始没多久,结果现在Naomi(大阪娜奥米)都已经历史性地夺冠了,才意兴阑珊地准备写一写我们国家至今最出色女子网球选手李娜的自传给我的感受。

  好吧,安慰自己:late is always better than never。

  因为李娜的这本《独自上场》目前只能从国内的亚马逊买纸质的英文版,于是我选择了能够在线阅读的版本,不知道是上传文本的问题还出于李娜自己的写作风格,章节之间有一些断层的感觉。不过作为史上最好的女子网球运动员之一的自述——李娜的最高世界排名到过第2,可以强烈感受到她字里行间的坦率和真诚。

  如此说来,她已经尽自己所能给这本自传赋予了最大的意义。

  网球我以前只是略有了解,不过作为一名体管学生,还是非常有必要关注一下这项非常有底蕴的“贵族”运动。但读完整本书,抽丝剥茧之后会发现,一个领域里顶尖人物的跌宕经历,本质上是跟任何人都相通的。

  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在想,李娜其实就是先倾注力量在网球上,拼命做到最好,然后再来完善自己生活和人生的方方面面。

  可能很多家境不是很优越或者因为要训练很少有时间接受教育的运动员,都是如此。尤其是在国内,身体与技术的磨练常常与头脑的训练互为沉没成本。这样想,整个社会对体育和运动员的刻板印象倒的确也是能理解。

  不过对很多有运动天赋的孩子来说,即便要先抛弃很多童年、少年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快乐时光,他们还是愿意努力通过体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乃至扭转自己的人生轨迹。

  李娜做到了。不过整个过程太过曲折。

  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独自去美国网球学校求学,李娜承受了这一切给她带来的孤苦感,然后就是拼命打球,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经济上进入一个新状态。

  后来,她跟网球省队里的领导与规制产生矛盾,在还很年轻但已经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选择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学习新闻学,享受了几年跟运动员生活比起来极为放松快乐的校园生活。

  其实这个时候她通过在学校学习完成转型会是一条不错的路径。不过后面还是在外力和内心的影响下,重新复出征战网球场。期间的几次低潮期和三次手术,应该是她最为难以捱过的一段时光。

  而离开国家队体制,选择单飞,也是国家体育体制和李娜个人职业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如何,她最终拿下了两次大满贯冠军,成为亚洲女子网球第一人,累计拿到1亿多人民币的赛事奖金,签下的代言合同更是数以亿计。然后在2014年,急流勇退。

  仅运动员生涯,她就已经尝过了比太多人多的甘苦,看到了经历了她那个领域里的方方面面,在摸爬滚打中建立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他运动员以及各路精英可能也大多如此。努力做好手头的事,大概是成倍增加人生体验的利器。

  竞技体育,作为运动员,在场上,比拼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更有心理状态,应变能力等等等等,在场下还要应对媒体,赞助商,政府官员等各路人马。可以说殊为不易。

  赛场之外,李娜在书里提到最多的就是她老公姜山。俩人曾经同是省青年队球员,后来先后选择退役,一起去上大学,后来姜山一路支持李娜的职业生涯,曾经当过她的教练,但更多的是“保姆”和心理疏导师。

  以往看李娜比赛的时候,曾经注意到过场边的姜山。当时并没有深入了解,一则是觉得丈夫当教练显得非常不职业,二则是些许觉得“这个姜山活在了李娜的羽翼之下"……

  读完书,细细感受了姜山在各个阶段扮演的角色,突然明白他是李娜整个职业生涯甚至更长远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李娜本人也有过类似表述。释然了。

  而李娜的第一次退役选择读大学,以及后来复出后选择离开国家队单飞,可以说是很多运动员难以或者不敢于做出的决定。

  机会合适,不妨勇于一试。

  运动员跟大多数人的不同之处大概在于,他们在年幼时就展现出了某种天赋,早早就选定路径专心发展,放弃了大量同龄人共同拥有的经历,给自己一个机会在三十岁甚至二十岁的时候劈出华山一条路。

  当然,他们真正的惨痛和付出,只有真正经历过的自己知道。

  • 《叶落虫鸣》读后感
  • 《夜航西飞》读后感
  • 《美好的人生》读后感

相关文章:

读《英子的故事》有感10-15

《运营之光》读后感10-15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10-15

《立》读后感10-15

《我的妻子》读后感10-15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读后感10-15

读《纸飞机》有感10-1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13

《我要结果》读后感10-13

人生的真谛——《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0-13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